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0914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摘 要:一个教师从二十岁左右或者更早起,工作到六十岁左右退休或者更晚,其职业生涯四十多年。这中间存在不存在连续的阶段呢?研究表明:职业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本文通过论述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探讨其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关键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模型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从任教之日起直到退休离开教学岗位这一段时间内,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工作的过程。自20世纪40年代起,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开始探讨职业行为和生涯发展问题。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大量教师职业生涯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和模型,极大地促进了各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些理

2、论和模型对于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一、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模型及其相关理论概述关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理论,现简要介绍几种:(一)福勒的关注阶段论福勒(francefuller)是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先驱者。许多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都根植于福勒的著作。她经过一系列的问卷研究,把教师职业生涯分为如下的几个发展阶段:1.教学前关注,此阶段是职前培养时期;2.早期生存关注,此阶段是初次接触实际教学的实习阶段;3.教学情境关注,此阶段既包括生存关注,同时也会关注教学上的种种需要或限制以及挫折;4.关注学生。1(二)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学者伯顿(berd

3、en,1979)、纽曼(newman)、皮特森(peterson)以及弗劳拉(flora)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质的研究。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静态分析的思路,将教师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1.求生存阶段,指从事教学的第一年;2.调整阶段,指从教的第二、三、四年;3.成熟阶段,指从教五年和五年以上的教师。(三)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费斯勒(fessler,1985)和圣露易斯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j.christensen)两人历经八年,在广泛收集资料和深入访谈、追踪160多位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借用社会系统理论提出了动态的“教师职业生

4、涯发展周期模型”(teacher career cycle model)。2在该模型中,费斯勒教授和克里斯坦森教授把教师职业周期分为职前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和离岗期八个阶段,同时结合翔实的个案,分析了个人生活环境和学校组织环境对教师的影响,阐明了教师在每个阶段的专业发展特征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支持体系方面的建议,为我们了解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架构。(四)休伯曼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休伯曼(huberman.m,1993)等人通过对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研究,把教师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以下五个时期:1.入职期,是教师教学的第一至

5、三年,可将这一时期概括为“求生和发现期”;2.稳定期,时间大概在工作后的第四至六年;3.实验和重估期,大约在工作后第七至二十五年;4.平静和保守期,时间在教学的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年左右;5.退休期,时间为在工作后的第三十四至四十年前后。(五)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司德菲(stetty)在借鉴吸收费斯勒等人先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人文心理学派的自我实现理论建立了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预备生涯阶段(anticipatory career stage)。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新任教师及重新任职的教师。新任教师通常需要三年的时间,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而重

6、新任职的教师则可能很快超越此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理想主义、有活力、富有创意、容易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等。2.专家生涯阶段(expert master career stage)。此阶段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同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多方面的信息来源。这些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和分配时间,对学生抱有高度的期望,也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3.退缩生涯阶段(withdrawal career stage)。包括三个小阶段:初期的退缩、持续退缩和深度退缩。4.更新生涯阶段(renewal career stage)。这一阶段的教师在一开始

7、出现厌烦的征兆时,就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参加研讨会、进修课程或加入工作坊等。故在此阶段的教师,又可看到预备生涯阶段朝气蓬勃的状态:接受新观念、进取向上等。与预备生涯阶段的教师不同的是,他们不再对教学感到新奇,而是致力于追求专业成长,吸收新的教学知识。5.退出生涯阶段(exit career stage)。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他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这些教师或者安度晚年,或者追求其他的职业生涯。(六)加拿大学者的“教师职业成熟阶段”加拿大学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分为角色确认、角色适应、角色成熟、职业发展“高原”、发挥骨干作用五个阶段。处于“角色确认”阶段的教师刚刚入职

8、,尚不清楚如何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工作中的困难缺少应有的思想准备,想找到当一名合格教师的捷径;进入“角色适应”阶段后则开始慢慢适应教师角色,向“职业成熟”阶段过渡;“职业成熟”阶段的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各方面都能克服障碍,积极进取,并富有革新精神;之后又会进入一个职业发展的“高原”期,出现疲劳、不适应或消极、安于现状等现象,若能及时加以调整,便可能进入“发挥骨干作用阶段”,成长为灵活、智慧、自信的优秀教师3。另外,国外学者认为反思和研究在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将反思列为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舍恩作了“反思型实践者”

9、的研究。英国课程论专家斯登豪斯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课程探究的实验过程,明确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指出研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具体目标。goodman(1984)、ross(1987)(1989)、zeichnr&liston(1987)、korthagan(1993)等人在杜威关于反思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件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埃利奥特进一步提出“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teacher as action researchers),为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二、国内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模

10、型及其相关理论概述我国学者关于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影响因素、成长范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等方面。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中,台湾学者王诞生根据huberman的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教师的工作生涯,将教师工作生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3年为生涯起点;4-6年为稳定阶段;7-18年为行动主义阶段或自疑阶段;19-30年为平静阶段或保守主义阶段;31-40年为脱离阶段。贾荣固把教师职业生涯分为以下阶段:1.职前准备期,主要指大学四年的职业学习及见习、岗位培训等;2.上岗适应期,大约一二年时间;3.快速成长期,从初步适应后到30岁高峰期;4.“高原”发展期,30-40岁;5.平

11、稳发展期,40-50岁;6.缓慢退缩期,50-60岁;7.平静退休期。白益民提出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职业生涯包括:“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郑和在研究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策略同时,提出:优秀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应自觉自愿地追求自我成长。优秀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策略是以理论学习与培训为先导,以自我反思为基本手段,在教育行动研究中成长,并在成长过程中自主记录其成长轨迹。三、启示及思考通过科学划分教师职业生涯阶段,有助于帮助教师明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目标,确定努力方向,使其积极地面对各阶段出现的问题,实现发展目标。同时有助于教育界的相关部

12、门和领导根据各阶段教师的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措施,使教师更好地过渡每个阶段,使其成就多姿多彩的教师生涯。但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教师职业生涯理论研究大多数套用外国相关理论,得到的是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的片面的、静态的理论,是在应然理论指导下的应然发展策略,缺乏实证的考究;第二,关于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因素的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研究的范围不够宽广,研究的角度多从宏观去概括而不是将微观的个体置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之中;第三,成长策略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培训策略为主,强调教师的反思,反思策略的指导并不具个体性,缺乏与中国国情相匹配的策略实证研究。上述几种理论

13、尽管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作为每一时期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发展的代表性论点,这些理论发展整体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教师发展阶段论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内容上,后续研究者都努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超越,从而更加真实而完整地再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在研究方法上,从最初的个案法、访谈法到后来引入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变得越来越科学,也愈来愈有说服力。在研究视角上,从初始的现象学描述到后来不断引入其他学科视角,如社会学、人文心理学等,把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教师与作为个体的教师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揭示了可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在理论表述上,也从最初的静态描述

14、发展到了后来的动态展开。这些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生动揭示了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及特征,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启示。教师职业生涯漫漫几十年,是教师全部生命历程中的最重要阶段。为获得一个满意而成功的职业生涯,教师要始终不渝地追求和致力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学校及培训部门则应根据教师发展需要规律,为之提供足够的条件。参考文献:1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6,(6)2ralphfesslerjudithc.christensen.著.董丽敏,高耀明,等,译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林森,刘学智.加拿大教师职业成熟的五个阶段j.外国教育研究,19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