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在岗研习心得体会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938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在岗研习心得体会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在岗研习心得体会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在岗研习心得体会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在岗研习心得体会 .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远程培训第二阶段在岗研习心得体会九月以来,我就本次学科培训感悟的先进理念进行了在岗研习:优化课堂阅读教学,构建富有时代特色的课堂阅读教学形态。通过在岗研习,改变了以往陈旧的、实效性不强的课堂阅读教学形态,给力的先进教学理念大大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现就以我执教的幸福是什么一文来与诸位分享我的幸福。一、采用师生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自主互动的教学对话、情思飞扬和言语鲜活的现场状态。这种师生交流,为师生创设了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在其中交流思想感情,互说心里话。这样的课堂没有任何说教味,十分亲切自然。在教幸福是什么一文时,我一改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

2、学观,采用师生交流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前,我先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渲染课堂气氛,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与孩子们共同交流,许多孩子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一位调皮的男孩子对我说:“老师,您教我们读书,觉得幸福吗?”我听了莞尔一笑,告诉他:“当然了,看到你们这么听话,学习这么用功,我真的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那个男孩子听后似有所悟。通过这样亲切的交谈,我发觉师生间几乎0距离了,就像是朋友在互诉心事。二、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实际,恰当剪裁教学内容,让文本成为一块“跳板”。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生动有趣,通过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的引导下寻找到幸福的过程,告诉人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

3、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情”的这一人生道理。虽然文章主旨明确,但要深切地体会语言、感悟哲理则有一定难度。在写法上,作者善于布白留空,对于三个牧童分手后十年间的所作所为的描写极为简约,仅通过三个牧童的简单讲述来表现。小孩子好奇心强,这一布白恰好为孩子们创设了探索精神尽情展示的平台。因此,对三个牧童及智慧女儿的几处语言描写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语言训练的焦点,成为了对学生进行想像力和表达力的语言性实践及体验生命历程的关键。这样处理既摆脱了串读、串讲、串问的陈旧教学模式,又集中了教学内容,长文短教,重敲一处,使教学效益有了最可靠的保障。三、感悟语言,展开想像,实现对课文情感的再创造。待添加

4、的隐藏文字内容1在确定教学重点内容之后,围绕教学目标,便可展开教学全过程。在板书“幸福是什么”这一文题之后,激发学生自由谈谈对幸福的认识,什么“受到老师表扬、得到同学安慰、向灾区儿童献爱心、心愿实现、画好了一幅画”等等,教师依据“过去”“现在”“未来”而分类板书,然后便引导学生进入“幸福是什么”的追求中。在初读了解课文大意之后,启发学生带着“三个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而得到了智慧女儿的赞扬?”“三个牧童十年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吗?你怎么知道的?”等问题自由读书。学生自学自悟后分小组交流,然后再集中探讨第一个牧童的幸福历程。课件出示牧童的话:“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

5、我能帮助别人,因而也感到幸福。”在反复理解与朗读之后,我问:“他是怎样帮助别人的?”断创造情景:遇到一个下肢瘫痪的老大娘,他是怎么做的呢?遇到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呢?遇到引导孩子们不断地从语言、动作、神态、情感各方面去体验那位牧童的奉献历程,去体验救死扶伤的神圣与庄严,从而真切感受帮助别人而获得幸福的愉悦。如法炮制,在全方位、多层面地体验了火车服务员、轮船职员、消防队员、农民等等的真诚劳动之后,孩子们再一次真切地感悟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通过对文本中精彩语段的研讨,实现了对人物情感的再创造,既体现了语文文本观,又体现了孩子主体观,情景交融,其乐亦融融。此外,我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文本的内容特点等方面,采取其它的方式优化课堂阅读教学形态,这样有助于搞活课堂,培养孩子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