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9651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从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开始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其中的一个。在规划“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2012年初中化学教师学科岗位培训计划”时,针对新版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思我区10年来的初中化学教学,在实施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解读,初中化学教师一直在研读着、实践着。但在细

2、化分解课程标准、有效落实课程目标上,研究得不够,达成度不高。在课堂观察和与教师的研讨中获知,教师们的困惑主要有两类: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目标”的含义与意义。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老师而言,许多目标是不明确、不清晰的,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目标,这才是课标分解的目的。另一类困惑源自没有正确理解“课标分解”的含义与意义。课标分解旨在使后续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身为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

3、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防止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可见,分解课程标准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结合新版课标的颁布而开展的教师培训中,我把引导教师学会分解课程标准作为

4、新版初中化学课标教师培训的首选内容。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技能。课标分解的技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呈现笼统的整体知识。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说明方式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等。在课标分解时就要用具体可描述的知识性名词来呈现。第二,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一些认知心理动词,像“了解、理解、体会、领悟”,这些词语不可观察、测量,没有具体的程度标准,这就需要分解或

5、解析认知心理动词,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呈现。例如:我们可以把“了解”分解为“说出、辨认、背诵、回忆、举例、复述、描述”等行为动词。第三,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教师应结合学情(学生状况、学校条件等)来确定行为条件,如“观察实验”、“借助表格”、“阅读课文”、“观察多媒体演示”等等。初中化学课堂上认知条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主要是教师讲解、指导、提供材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第二种是自主学习,主要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与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等;第三种是交互学习,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对话等。第四,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

6、估任务去验收目标达成的情况。要让学生做到哪一步?怎样评估检查?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上学习目标的落实、达成度才会比较高。通过培训,要让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程序。课程标准分解的程序比较复杂,培训中通过“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这一课标内容的分解过程引导教师掌握课标分解的具体步骤。这些步骤通常包括: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动词是认识、了解,动词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7、、“(化学反应的)本质”,它们都是这一标准的关键词。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如上述内容标准中的关键词剖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质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化学变化)特征;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本质;认识叙述、说出、判断;了解说出、举例等。第三步,形成剖析图(如下图)。第四步,叙写学习目标。在培训中再通过一个范例呈现,让教师巩固分解课程标准的技能和步骤。例: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第一步: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行为动词:学会核心概念:配制溶液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溶质质量分数: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

8、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溶液组成分别进行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试剂瓶知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配制、转移、贴标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第六步:学习目标的叙写(1)结合教材的图示,学会用溶液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2)依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通过练习学会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结合教材的图示,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4)结合教材中的题例,体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运用。新版课标的教师培训,要求培训者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和解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让参培教师掌握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技能,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明确的任务驱动,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分解课标的实践活动,使新版课标“实施建议”中的“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的教学建议落实在教师的有效教学活动中。参考文献1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2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