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1153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图像类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3 图像类题8.(2019鄂尔多斯)Al(OH)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像理解错误的是( )A.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B.a、c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AlCl3和NaAlO2C.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D.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答案】B8(2019

2、达州)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 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 D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答案】C【解析】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减小直至小于7,图像正确;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图像正确;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图像不正确;在密闭容器

3、中,引燃镁条,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容器中镁元素质量不变,图像正确。6.(2019通辽)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描述一致的是( )A. 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B.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D. 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答案】A【解析】由于原杯中是稀硫酸,没滴氢氧化钡前有溶液质量;当滴入氢氧化钡刚反应完硫酸,其反应为:H2SO4 + Ba(OH)2 BaSO4 + 2H2O,则液体中只有水,则溶液质量为0;继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则溶液质量增加,从图看符合实际;浓硫酸有吸水性,则敞口放

4、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硫酸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从图看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2KClO3 2KCl + 3O2 ,反应后有氧气放出,则剩余固体质量减少;因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从图看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等质量镁、铁分别加足量的硫酸反应,因H2SO4 + Mg MgSO4 + H2其每98份质量硫酸与24份质量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H2SO4 + Fe FeSO4 + H2 其每98份质量硫酸与56份质量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则足量硫酸将等质量镁、铁反应完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铁产生氢气质量,从图看两者产生氢气相同。20(2019广西四市

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答案】D【解析】A.红磷燃烧放热使压强增大,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容器内压强会减小,最后压强要小于反应前的压强;B. 反应完毕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会增加;C.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开始硝酸铜的质量不变,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减小,所以开始一段时间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6、锌与硝酸铜反应时,质量分数再变小;D.根据盐酸与二者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在等质量的盐酸与二者反应时,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等,由于等质量的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比氢氧化镁多,所以氧化镁在上边,氢氧化镁在下边。15.(2019陕西)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答案】D【解析】a点时沉淀质量最大,从此以后沉

7、淀质量减小,是因为滴加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铜沉淀反应;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沉淀质量最大,如果溶液中有NaOH,沉淀的质量还会继续增加;c点时氢氧化铜沉淀恰好被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中还含有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这两种溶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a点时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铜溶液可能有剩余,因此a点时溶液中可能存在Cu2+。6(2019贵阳)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

8、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 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C. 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的反应D. 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D【解析】甲曲线表示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的发生四种离子都逐渐减少,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无离子,电导率为0,继续加入硫酸,硫酸解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溶液的电导率逐渐增加;乙曲线表示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逐渐减少,氢氧根离子数不变,钠离子数逐渐增多,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19. (20

9、19昆明)PbO能溶解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gL-1 B.6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C.20时,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D.80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答案】C【解析】由曲线可知,10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0gL-1 ;由曲线可知,60时,PbO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10%N

10、aOH溶液中的溶解度;由曲线可知,20时,PbO在10%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在35%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但溶液是否饱和不知,所以PbO在10%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不一定小于在35%NaOH溶液中所溶解的质量;由曲线可知,80时,将PbO溶解在10%NaOH溶液中达到饱和,然后降温至40,溶解度减小,该过程中一定析出固体。 13(2019齐齐哈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至过量B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铝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D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答案】AB【解析】当质量

11、相等的氧化镁、碳酸镁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氧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镁多,最终氧化镁、碳酸镁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镁质量相等;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铝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镁比率活泼,反应速率快,需要时间短,最终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氢元素质量不变,因此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增大;氢气燃烧生成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随着反应进行,分子个数减少。20(2019云南)下列说法和判断合理的是( )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

12、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A.1条 B.2条 C.3条 D.4条【答案】B【解析】用作消毒剂的75%的医用酒精,是指每100g的医用酒精中含75g的乙醇;由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质量的氯化钾;由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一

13、定质量的某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该气体含碳元素、氢元素,不一定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由化学方程式,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当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固体有剩余,则被消耗完的固体为碳酸钙。8(2019大庆)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D.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固体氯化钠【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元素的质量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

14、氧气的体积比是2:1;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质量分数变小,但是不可能变为零;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固体氯化钠,氯化钠会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当达到饱和时,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19(2019龙东) 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 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答案】C【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稀硫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PH会增加,当恰

15、好反应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PH会大于7,所以PH会逐渐增大;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氧化镁比氢氧化镁多;电解水实验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14(2019烟台)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D.向盛有一定质量的和稀硫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答案】BD【解析】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锌的活动性比

16、铁强,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首先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所以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所以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向盛有一定质量的和稀硫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硫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9(2019吉林)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 A. 中加入溶液B. B.

17、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C. CuO中加入稀D.中加入稀【答案】B【解析】中加入溶液,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与图不符; 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锌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开始固体质量减少,锌反应完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溶液质量足量,固体完全溶解,与图不符;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加入溶液质量足量,固体完全溶解,与图不符;14(2019贵港)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B.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溶液D.向一定量的氯

18、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答案】B【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向硫酸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先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盐酸的中和反应,故开始没有沉淀,盐酸反应结束,硫酸钠开始反应,才有沉淀产生;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pH会变小,恰好反应,pH=7,硫酸过量,溶液的pH7;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开始时镁和氯化铜反应,24份质量的镁进入溶液,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然后镁和氯化亚铁反应,24份质量的镁进入溶液,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溶液质量减小。14(2019绥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A.向一定质

19、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答案】C【解析】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开始接触就反应生成沉淀;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铁消耗的盐酸少,产生氢气少,镁消耗的盐酸多,产生的氢气多;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开始盐酸和碳酸钠先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pH增大,当盐酸反应结束,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钙,溶液的pH维持7不变,当氯化钙和盐酸都反应结束,继续加碳酸钠,碳酸钠是碱性物质,溶液

20、的pH增大,图像正确;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开始锌和硝酸银反应,65份质量的锌进入溶液,置换出108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减小,硝酸银反应完后,硝酸铜开始反应,每65份质量的锌进入溶液,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增大,反应结束,再加入锌,质量不变。22(2019邵阳)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表示红磷与足量的充分反应B.表示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C.表示将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D.表示分别向两支装有等质量锌和铁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答案】B【解析】磷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磷会反应完,质量变为零;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

21、质量减小,反应完后不再变化;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有气体生成,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小,反应完后,不再变化;分别向两支装有等质量锌和铁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最终铁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多。18(2019湘潭)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 D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B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C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答案】D【解析】由于氯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恒温蒸发的过程中溶液也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则质量分数是恒定的,图像应为一条平行于x轴

22、的直线;由于Mg比Fe活泼,Mg与盐酸生成氢气的速度比Fe与盐酸生成氢气的速度快,所以表示Mg的线更倾斜些,但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含有相同量的氢元素,所以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会产生相同量的氢气;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开始时溶液的质量增大,曲线应呈上升趋势;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时,铁粉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由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析出铜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所以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会快速增大,当反应结束,铁粉过量时,烧杯中增大的固体质量为铁粉的质量。6.(2019包头)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

23、应叙述相符的是( )ABC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和铝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答案】B【解析】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反应前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坐标图的起点溶液质量不为0;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前有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剂质量不为0,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增加溶剂质量包括反应物稀盐酸中的水和反应生成的水,当NaOH反应完,继续加入稀盐酸,增加溶剂质量只是稀盐酸中的水,所以加入稀盐酸的整个过程溶剂质量增大,且先增幅较大后增幅较小;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

24、足量的镁和铝,消耗金属质量镁大于铝,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物有K2MnO4 和 MnO2,均含氧元素,反应后固体中含有氧元素质量不为零。7(2019武汉)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 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 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 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25、CaCO3和MgOC.图中ab间任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 x)g【答案】B【解析】a点水垢还没有开始反应,是由碳酸钙(盐)和氢氧化镁(碱)组成;a到b,氢氧化镁分解,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则Mg(OH)2MgO+ H2O 58 18 x 12.9g-12g=0.9g58:18=x:0.9g,x=2.9g,则碳酸钙的质量为12.9g-2.9g=10g,c点时钙元素的含量为:,当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时,碳酸钙肯定发生了分解反应,所以一定还含有氧化钙;ab间表示氢氧

26、化镁开始分解,但没有完全反应,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 MgO和Mg(OH)2;c点固体是由氧化镁和碳酸钙组成,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钙与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等质量的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所以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也为(12.0- x)g。6(2019安顺)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逐渐加水 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 )中分别滴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答案】CD【解析】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

27、水,则溶液的PH应逐渐减小并无限接近于7,但一定是大于7,该图像正确;B. 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会先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稀硫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钠,该图像正确;C. 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滴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所加盐酸的量相同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最后等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铁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总质量,所以正确的图像应该是;D.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锌会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全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所以

28、正确的图像应该是。13(2019河南)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pH为13的氧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氧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济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向pH为13的氧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氧氧化钠溶液pH减小,但不会小于7,图像错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像错误;温度不变,氧化钙和水反应,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减少,溶质会析出,溶液质量会减少,图像错误;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所以一开

29、始没有沉淀产生,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恰好完全反应沉淀质量最大,D正确。14(2019攀枝花)已知,常温下氯化钙、氯化钠的水溶液中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下列物质中的( )A. 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纯碱溶液 D. 硝酸银溶液【答案】C【解析】在含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X时,溶液的pH由小于7一直增大到大于7,说明加入的物质呈碱性;故可排除呈中性的A、D选项;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当将溶液中的盐酸完全中和后,继续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不与氯化钙发生反应,

30、即不会出现继续滴加氢氧化钠而溶液pH不发生改变的情况;若滴加的X为碳酸钠,则开始时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逐渐增大;当盐酸被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pH保持不变;当氯化钙被完全反应,过量的碳酸钠让溶液呈碱性并使溶液的pH增大。16(2019重庆)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物质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向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中滴加10%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稀盐

31、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当稀盐酸反应完后,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开始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无沉淀,过一会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故正确;化学反应前后,烧杯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NaOH+HCl=NaCl+H2O,溶质由氯化氢变为氯化钠,质量增大, CuCl2+2NaOHCu(OH)2+2NaCl,溶质由氯化铜变为氯化钠,溶质减少,错误;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在和氢氧化钠反应时,除原来的水还会生成水,故增加的多,和氯化铜反应时无水生成,增加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故正确。1

32、0.(2019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答案】D【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开始时溶液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钙溶液的加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最后大于7,故A错误;将等质量的铝和锌中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因为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终铝的拐点高,故B错误;过氧化氢溶液等质量等浓度,完全反应产生

33、氧气质量相等,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智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反应,所以镁完全反应,即反应结束时质量为0,氧气有剩余,氧化镁是生成物,因此氧化镁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至反应结束不再改变,故D正确。13(2019天水)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电解水B.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答案】B【解析】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A错误;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二者

34、恰好反应时,溶质为零,再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溶质质质量又开始增多,B正确;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硫酸会完全反应,氢气是硫酸中的氢元素转化而成,硫酸的质量、质量分数都相等,故其中所含氢元素相等,因此产生氢气质量相等,C错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错误。10(2019南充)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盐酸溶液中加人少量AgNO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B.将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和浓度都相等的稀硫酸中C.加热KClO3(加入少量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D.向饱和石灰水

35、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D【解析】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盐酸变成了硝酸,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氢离子浓度不变,酸性不变,所以PH值不变,所以A图像正确;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比铁快,图像正确,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产生的氢气比铁少,剩余溶液的质量就比铁多,图像正确;KClO3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由于反应生成了氧气,所以反应后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了,所以氧元素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减少,到恰好完全反应时处于最低值,接下来保持不变,所以曲线先下降后不变,图像正确;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

36、少量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消耗了水的质量,溶剂质量减少,溶质就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社会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饱和溶液中会有一部分溶质析出,一段时间后温度会降低到常温,溶质又会溶解一部分,但比一开始的溶质质量减少了,所以曲线应该先降低后上升,图像错误。8(2019随州)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答案】D解析:A. 向一定量的饱和

37、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剂量减少,溶质析出,同时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A图示错误;B.图中横坐标是加入的盐酸质量,不同种金属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当消耗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锌生成氢气质量应在同一条线上,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是镁大于锌,B图示错误;C.酸碱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pH=7,向中性溶液中加入pH=12的碱性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水,混合后的溶液pH一定小于12,C图示错误;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该反应无

38、沉淀,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直至氯化钡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增加,D正确。9.(2019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7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 B. C. D.【答案】A【解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氢三种溶质,错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7,正确;在滴

39、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氯元素都以氯化钠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19(2019郴州)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答案】D【解析】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的变化趋势是无限接近于7,但不能等于7甚至超过7,所以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

40、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恒温条件下,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将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适量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氢氧化钠会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会生成沉淀,所以刚开始一段时间生成的沉淀量为0,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直至将硫酸镁完全反应,所以该曲线图正确,故D选项符合题意。19 (2019衡阳)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

41、是() 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答案】A【解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部分析出,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部分氢氧化钙溶于水,最终溶液质量小于开始溶液质量,A错误;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B正确;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较快,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C正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

42、能小于7,D正确。14(2019娄底)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电解水B.图2,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C.图3,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图4,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答案】D【解析】A.电解水,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图中纵坐标是质量比,故错误,B.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的质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然后趋于稳定,故错误;C.质量和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时,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故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两者

43、发生中和反应,溶液pH值从小于7趋向于等于7,当稀盐酸反应完全后,再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液pH值从等于7趋向于大于7,故正确。13(2019岳阳)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图: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 图:向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加水稀释C. 图: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D. 图:想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答案】C【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会下降,但是不会小于7;B.向硫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PH会增大,但不会大于7;C.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一开始随着盐酸量的增加,生成气体逐渐增多,当锌粒反应完后,不

44、再有气体生成,所以质量不会再增加;D.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大,但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9(2019呼和浩特)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C【解析】A.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图A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消耗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参与反应的氧化锌质量小于氢氧

45、化锌,生成氯化锌的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锌质量是氧化锌大于氢氧化锌,图B正确;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图C错误;D.氢氧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后立即产生沉淀,直到硫酸钾完全反应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图D正确。10(2019巴中)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 A.图表示水电解实验中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 B.图表示Ba(OH)2溶液中逐渐滴加稀H2SO4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C.图 表示足量的Mg、Fe、Zn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D.图表示同一温度下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答案】B【解析】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