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1298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2.蛋白质n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成人每天需6070g。n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n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n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2、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n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u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和蛋白质构成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l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l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u酶:酶是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n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n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u物理:高温、紫外线等u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

3、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等u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n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3.糖类n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n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n常见的糖u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u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呼吸作

4、用:C6H12O6+6O26CO2+6H2Ou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n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黄曲霉素,所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4.油脂n分类: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n功能:提供大量能量。n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n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5.维生素n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n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n缺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缺维生素C会引发坏血症。n多数在人体

5、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6.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热值:脂肪蛋白质糖类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l组成人体的元素共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等。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碘、硒等。l人体中的常量元素n钙u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u钙摄入量过多的表现:结石、骨骼变粗u缺钙的表现:(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u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u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n钠和钾uNa+:存在于

6、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120g。u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u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l人体中的微量元素n必需元素(20多种)n铝、钡、钛等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汞、铅、镉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n即使是必需元素,也要合理摄入。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铁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氟能防治龋

7、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第三节 有机合成材料l有机化合物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n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醇(俗名:酒精)、乙酸(俗名:醋酸)、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n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n在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和氮、氢、氧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碳链或碳环。n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等)n含碳、氢

8、(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在不充分燃烧时,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l有机合成材料n有机高分子材料u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u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点燃后产生烧纸气味。u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u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网状结构热固性如:酚醛塑料(电木)、脲醛塑料(电玉)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可以进行热修补。u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u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u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

9、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l“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n危害: 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n解决途径: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n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l我们要控制使用保鲜膜。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

10、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 E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答案】CuO CO2 Na2CO3+2HCl=2NaCl+CO2+H2O 【解析】【详解】(1)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所以D是氧化铜,C是碳,A是碳

11、酸钠,B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CuO,E是CO2;(2)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反应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现有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双向箭头“”表示可以相互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1)图中有一条表示两

12、种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双向箭头没有画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并使其转化关系成立_;(2)写出化学式:A_:F_;(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足量B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答案】 Fe CuO Fe+CuSO4FeSO4+Cu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解析】【分析】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是氢氧化铜,F是氧化铜,B就是硫酸,E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铜,A会转化成铜,所以A是铁,D是硫酸铜。【详解】(1) A

13、、E是金属单质,B、C、D、F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是氢氧化铜,F是氧化铜,B就是硫酸,E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铜,A会转化成铜,所以A是铁,D是硫酸铜。(2)A是Fe,F是CuO。(3)A与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4)足量B与F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和水,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点睛】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是氢氧化铜,F是氧化铜,B就是硫酸,E和氧

14、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铜。4如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包括“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_(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答案】或 分解反应 【解析】【详解】(1)由“五连环”的结构可知有两种物质只和其他的物质中的一种反应,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题目所给的八种物质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15、,把它们的化学式填入最两边的两个圆环中,再依次填写其他的即可。若第一个圆圈内是氧气,在这五种物质中只有铁能与氧气反应,下一个是铁;下一个圆环内的物质能与铁反应,是硫酸;再一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只有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答案为:或;(2)氧气与铁反应属化合反应,铁和稀硫酸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5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

16、问题:(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_;BC的反应类型_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2)若A、B、C为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且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则B的化学式为_。【答案】CO2 不一定 H2O 【解析】【详解】(1)若A为黑色固体,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

17、A是碳,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C的反应是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是与氧气反应,也可以是与氧化铜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2)若A、B、C为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且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C为氢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A为碳酸钙,B为氧化钙, AB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一种,常温下C为气态,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则A可以是硫酸(或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或碳酸盐等,

18、合理即可),B可以是水,C可以是氢气(或氧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B的化学式为 H2O。【点睛】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6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请回答以下问题: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填名称),I物质的名称是: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生成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D物质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

19、【答案】氢氧根离子 氯化亚铁 Fe+CuCl2=FeCl2+Cu CuCl2+2NaOH=Cu(OH)2+2NaCl +2 【解析】【分析】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则A为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所以C为盐酸;G为蓝色沉淀,则G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G)一般由氢氧化钠与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反应生成,所以B、D分别为氢氧化钠或铜盐中的一种,C(盐酸)能与B反应生成E和F,B与D反应生成F和G(氢氧化铜),所以B为氢氧化钠,E为水,F为氯化钠,则D为氯化铜;A(铁)与C(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A与D(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所以H为氢气,I为氯化亚铁,J为铜。【详解

20、】(1)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故填氢氧根离子;由分析可知,I为氯化亚铁,故填氯化亚铁。(2)由分析可知,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CuCl2=FeCl2+Cu;生成G(氢氧化铜)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氢氧化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Cl2+2NaOH=Cu(OH)2+2NaCl。(3)反应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

21、氧化铜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故填;物质D为氯化铜,其中得到金属元素为铜,铜的化合价为+2价,故填+2。7有A、B、C、D、E是初中五种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其中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A和E都属于碱。写出D的一种用途_;写出A物质的一种俗称_;D转化C的化学方程式为:_; A和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答案】灭火(答案合理即可) 火碱(或烧碱、苛性钠)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解析】【分析】由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得出

22、B为HCl,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的生产,推测C为碳酸钠,A能与盐酸反应,与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A和E都属于碱,可得A为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D相互转化,可以推测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E反应,且E为碱,故推测E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代入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符合要求,故推导正确。【详解】由分析可知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是灭火;A物质为氢氧化钠,它的俗称为:火碱(或烧碱、苛性钠);D(二氧化碳)转化为C(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H2O;A(氢氧化钠)和B(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故填:灭

23、火(答案合理即可);火碱(或烧碱、苛性钠);2NaOH + CO2 = Na2CO3 + H2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8现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uSO4、BaCl2、K2SO4、NaCl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3)写出过程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写离子符

24、号)。(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答案】BaCO3 AgCl; CO2+Ca(OH)CaCO3+H2O NaCl NO3- CuSO4、K2SO4 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所以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得到的白色沉淀A中加入硝酸,生成气体C和滤液D,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钡,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一定含

25、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氯化银沉淀,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样品中可能含能有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铜【详解】由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CO3;(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AgCl;(3)过程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CaCO3+H2O;(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NO3-;(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K2SO4,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