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1814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点1.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答:(1)学科定位: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是一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在科技与哲学的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学科中间层次的科学。(2)体系构造:A.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是阐明自然界的本质、演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唯物而又辨证的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B.科学论与科学发现论:现代科学本质上是自然地数学化语言,是实验性的知识,也是科学家们的活动方式。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实验

2、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或为科学的标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根本标准。C.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和科学又有区别,具有自己的本质和规律。D.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自然辩证法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更好的实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从而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现代科学与社会的深刻互动,凸显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哲学伦理问题。(3)与科技学科的关系: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科技学科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科技学科研究一些理论、比较精

3、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学科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2.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答:(1)创

4、立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2)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

5、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 (3)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A)建国之前:20世纪30年代,自然辩证法理论从苏联和日本传播到中国,中国学人和革命领袖们开展译介、学习、运用。B)建国初期: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自然辩证法,明确科学技术工作中存在着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C)工业化时期:自然辩证法发展规划是国家科学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制定科技政策

6、的理论基础。D)改革开放时期:自然辩证法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西方各种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潮。3. 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答:(1)古希腊:1)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界,这标志着人类摆脱愚昧,走向科学的第一步。2)朴素的辩证法。从事物的联系、变化、演化、运动方面来看待事物,但由于当时科技的落后,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这种自然观只能是朴素的。3)整体性、系统性。由于科学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古希腊人总是从整体上

7、观察和说明自然的变化过程。4)直观性、猜测性。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得到直观的结果。这表现了人类的幼稚性。(2)古代中国: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强调关系(阴阳、五行)、波场(气);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运动变化(易-循环演化、生成论);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自然、人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3)古代中西自然观比较:【共同之处】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是从某种浑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是有规律的,客观世界有统一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同之处】古代中国古希腊重关系重实体阴阳互补、重协同对立统一、重冲突自组织他组织(外力推动)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月上、月下世界的分离具象

8、思维抽象思维4.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答:(1)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灵操纵的庞大机器。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2)利: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发展中的一次进步,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现水平相适应,并成为此

9、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自然观。它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弊:机械自然观认为用牛顿力学可以解决一切科学问题,一切现象都可用力学来加以解释。机械自然观并不能回答诸如“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天体是怎样运动起来的、不同的物质形态是如何转化的”等问题,最终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机械自然观主张用牛顿力学规律去解释自然,导致了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存在的机械决定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现。5. 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答:(1)立场观点: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人类也是

10、自然界运动发展的客观产物;在自然界和人类以外,不存在任何神秘的东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联系、运动、演化、发展。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客观规律。认为自然界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整个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非生命运动和生命运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不会消失,物质不灭,运动不灭,自然界是无限流动和循环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 (2)方法:方法是辩证的,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

11、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界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实验和理论、归纳和演绎、逻辑和历史、抽象和具体辩证结合起来的方法论。6. 运动、发展和联系的自然观念,及其近现代科学依据答:(1)自然观念: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进化和退化、前进运动和后退运动、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物质系统都是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偶然性减少的进化过程,在另外的条件下则表现为必然性

12、减少的退化过程。这样,自然界总是经历着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真正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些事物瓦解、另一些事物涌现的真正历史。 (2)近现代科学依据:它根植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上。A)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时空和物质及其运动、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B)量子力学标志着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C)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

13、D)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提供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E)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F)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和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中。7. 进化退化的辩证关系,(注意,进化是有条件的)答: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如下:(1)不可逆性:进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这是一条物质系统日益复杂、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路线。退

14、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这是一条物质层次逐步下降、物质系统愈趋简单、组织化程度下降的路线。进化和退化的上述,使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自发性2)稳定性重建3)离散性(2)进化和退化的统一性: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不可逆性。二者之间又有统一性。(1)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2)进化和退化共存共生(3)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总之,进化和退化是自然界演化中两种相反趋势,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是对方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形成了自然界演化的循环螺旋式推进方式,使自然界演化过程呈现出周期性。8. 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

15、界的答: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出现了人类,就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而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向自然界索取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水平、实践能力都相当有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多表现为人受制于自然,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是使用简单工具的人。在农业社会,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的态度转变为“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进入20 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对

16、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发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9. 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答:(1)形成: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其主要根由是传统的发展模式,这种增长模式以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内容,但由于它把GDP 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就必然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失衡,又这种发展模式的外化为消费主义,其显著特点是消费至上,一方面浪费大量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又以纵欲主义精神推动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当经济增长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时,最终必

17、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化解和摆脱: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摒弃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树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谐绿色发展。 科技手段。将科学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涉及生活生产中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恢复生态平衡提供强大的科技保障。 法制手段。只有对破坏环境者绳之以法,依法惩治,才能最大量地遏制人们的失范行为。 道德行为。通过道德评价来约束其个人行为,以伦理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10. 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说明谋求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答:必要性: 1)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

18、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一直到毁灭人类自身为止。2)人类与自然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放下主人的傲态,放下仆人的卑态,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3)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在征服上、改造上、索取上而是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就是要求人类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

19、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就是要求人类适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求人类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国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11. 科学认识的基本特性答:(1)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形

20、成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与客观实在的过程和现象相联系,它的具体命题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在科学知识中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u (2)系统性。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客观属性,虽然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必须有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以防止片面性和僵化。零散的知识堆集在一起不能成为科学。u (3)主体际性。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

21、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12. 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答: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观念以及科学方法的改变和改善。其三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下: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提倡,科学观念的改变,科学方法的改善推动力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三者的进步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

22、生活质量。 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的精神和观念以求真务实、尊重实践、崇尚理性、开拓创新为灵魂,推动着人们价值观的重塑和思维方式的更新。 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13. 两种科学价值观的分析对比答:1. 科学价值中立说:科学是关于各种食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2. 科学负载价值说:在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是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实践方面,应用科学认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14. 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

23、课题的原则答: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它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自身的非自洽性;不同理论或科学学派之间的分歧;已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现实的需要;科学家的兴趣偏好。确定科学选题的原则:社会需要原则、理论创新原则、科学逻辑性原则、现实可行性原则和适度超前和冒险原则。15. 实验观测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答: 观测依赖于理论,观测渗透着理论,科学理论决定了实验观测的目的和对象。 实验观测必须以正确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理论决定了实验观测到什么。 任何实验观测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预言构成的,科学理论提供了实验观测预言。 实验观测的正确

24、与否,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鉴定。 科学理论以实验观测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于实验观测,科学理论的检验也必须依靠实验观测。总之,实验观测和科学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都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于观测。16. 科学假说产生条件,科学假说的特征答:(1)产生条件:科学假说是依据科学事实或科学定律,对科学问题作出的假定性说明或解析,其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提出科学问题,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科学事实,掌握相关的科学定律。(2)特征: 科学性,科学假说是以一定的经验和事实材料为基础,以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为依据的。 假定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有待验证的。 过渡性,

25、尽管科学假说具有假定性,有待证实,但其具有一定的根据,是科学理论的前导,因此,科学假说是通向真理的桥梁。17. 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答: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都是考察科学理论的两种方法,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逻辑检验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 逻辑检验主要解决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经验假说证实,坚持归纳主义和实证主义。经验检验要解决的本质上是科学理论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问题。 逻辑检验与经验检验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应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使用严密的、逻辑的、理性的方法,对

26、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以形成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即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形态。18. 科学理论的社会评价(外在评价)会涉及哪些因素答:(1)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是指科学共同体从表述形式和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这也是科学理论检验和评价的重要途径。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理论的创立和确认,大众传媒、社会舆论、民众口碑的作用不容忽视。(2)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其中,科学理论表述的可视化(如图文表格、人物形象、科学寓意等)、科学理论中的修辞学手段、科学论争与科学的社会协商等最为重要。(3)处在不同研究范式下的科学家,对理论的立场观点也不尽相同。由于他们在个性差异和心理上的偏好,往往

27、会产生对某些理论特有的偏好或对某些理论有抵触情绪。19. 科学理论的三种发展模式(三种发展观)答: 科学逻辑论观点: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支持这一观点比较经典的模式:归纳-演绎模式、归纳-假说模式。归纳-演绎模式认为科学假说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得来,然后借助于演绎法推出预见,预见经受新的经验的检验。归纳-假说模式认为发现定律和理论有两条途径,这就是归纳和假说。 科学进化论的观点:该观点支持假说-演绎模式,认为,科学始于问题,为回答问题提出假说,人们根据假说演绎出一系列的预见,再根据这些预见设计观察和实验方案并将其付诸经验检验,然后依据经验检验的结果来调整理论和假说。 科学社会学观点:此观

28、点认为,科学认识活动是由科学共同体进行的,在科学发展的社会史上,科学的发展是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20. 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答: 常规科学时期,出现了范式。有了范式就有了科学家共同信仰的东西,科学家根据范式进行科学研究,不同的观点很快销声匿迹。同时,范式也为科学家规定了方向,大家可集中精力解决范式规定的东西。这个时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是保守的,思维方式是收敛的,科学家的目的不是作出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使科学知识稳定地扩大和精确化。 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新范式,人们愿意尝试一切东西,试图创立新理论,互相之间激烈竞争,然后,从竞争的理论中去选择一种好的

29、理论。这一时期就是不断抛弃旧范式,接受新范式,在新的范式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常规科学的研究。21. 三种技术结构形态和技术演进变迁答:(1)技术结构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种技术活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技术发展史上有三种类型的技术结构:A)经验型技术结构。由经验知识、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手工劳动经验和技能为主导要素。这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B)实体型技术结构。由机器、机械性经验技能和半经验半理论的技术知识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C)知识型技术结构。由理论知识、自控装置和知识性

30、经验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且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2)技术结构的演化过程交织着各种矛盾: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技术结构与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制。22. 技术认识特征答:(1)技术认识论是以人们的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为研究对象,从认识论角度考察技术认识的特征和过程、技术研究和技术活动的方法论、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等问题,是人们对技术认识的自觉反思。(2)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A)科学性。这是指技术认识要以科学规律为依据,这是实现技术认识目的的必要前提。B)价

31、值性。这是指技术认识是按照人的需要去认识和改变自然的活动,当人的需要改变时,人们创造的人为事物也会随之改变。C)实践性。这是指技术认识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改造现存事物,以适合人的需要,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D)综合性。这是指技术认识一般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技术实践问题,这种综合性和复杂性反映出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前者偏重综合,而后者偏重分析。E)实用性。这是指技术认识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实践需要,“目的”是技术认识的内在要素,成为技术能否达到要求的必要指标。23. 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辩证关系(只能找到这一点,其他的大家自由发挥吧)答:技术与科学是辩证关系(对立统一)。A)技术认识

32、和技术方法深受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和制约。B)技术注重改造自然、创造世界,是主观见诸于客观。C)技术注重经验、技能,多快好省地解题。D)技术强调从普遍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E)技术选择受到社会诸因素限制。24. 两种技术价值论对比分析答:(1)17世纪以来,工业化革命此起彼伏,技术发明创造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技术价值问题备受关注。目前有两种对立的观点,都有理论依据。u (2)“技术价值中立论”认为,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发展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人为因素、主观意识会影响到技术活动效益,但不会改变技术认识内涵

33、。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对自然、社会和人类都有正、负两种效应; (3)“技术价值负荷论”则认为,技术与技术活动主体密不可分,技术主体有价值取向。技术的社会价值(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作用和影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的未来,等等。25. 当代社会的技术伦理问题答:(1)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诸多冲击。其中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等等,都在其

34、各自领域里与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激烈冲突,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后道德的基础上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束缚,抛弃过时的伦理规范,建立新的伦理和道德。(2)对技术创新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认为化解之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技术人性化。技术创新要兼顾社会现实,服务普罗大众,创造民生福祉,防范技术风险,遏制技术滥用。另一方面是社会伦理道德要与时俱进。技术创新促成社会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社会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是历史进步的体现,道德伦理亦应主动调整更新,尽可能地包容、适应技术创新活动。26. 辨析分析三种活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答:技术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活动,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是由

35、社会实践决定的,是生产力的体现。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技术活动也起伏错落、不尽相同。技术活动大致可分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三种形式。u(1)技术引进是学习、交流、购买等方式从外界获得全新技术的活动。技术引进涉及面很广,如引进技术装备、工艺制造、管理体系、技术文件、技术人才等。对于落后地区而言,技术引进可以迅速构建先进成熟的技术平台,不必重复前人经历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过程,解决技术上的“从无到有”问题,对技术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u(2)技术改造是用先进科技成果改造落后技术的活动。技术改造是利用技术发展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点,主动寻求先进技术成果,替代、更新、完善原有技术体系,促进技术升级换代,解决技术上的“从低到高”问题。这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常态现象,当然前提条件是原有技术体系仍有“技术改造空间”。u(3)技术创新是原创性的技术创造活动。它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先导,用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等组织生产劳动,开发全新的劳动产品和服务,大幅提升劳动效能。当今时代,技术创新高度盛行、极为普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主要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