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侧重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1944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侧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注册会计侧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注册会计侧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注册会计侧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注册会计侧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侧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侧重点.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总论 属于理解性的章节,考试涉及的范围应该很少,把握住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重点关注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理解会计各个要素的确认条件和定义,并能够判断和选择。 第二章 金融资产 本章属于重点章节,重点关注各个金融资产的概念和核算。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照买价入帐,发生的相关税费记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应收利息也不记成本里,而是要单独反映。一定要注意购买该项金融资产的时间和该项金融资产的发行时间,因为里面涉及到应收利息的核算。月末,帐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在处置该

2、项资产的时候一定忘记把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转到“投资收益”里去。 2.持有至到期投资。关注定义: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者可确定。按照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入帐,也仍然要关注是否有应收的项目。在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计量。关于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按照公允价值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与转换日的帐面价值的差记入资本公积。 3.贷款和应收款。不重要,关注如果用应收票据去贴现,且银行有追索权,实际上是向银行借款,获得借款的净额与该金融负债价值的差额,记到“短期借款利息调整”里,而不是财务费用。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买价+相关税费入帐,关注有无应收项目。在

3、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如果明显的下降,说明其减值了,需要提减值准备。要把以前记入资本公积的数额全额转到资产减值损失里去。 5.关于实际利率法的运用。要确定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要扣掉已经偿还的本金、加减累计摊销额、已经发生的减值的(仅金融资产)。不出意外,今年考试在这里会有个计算题。6.处置。要把以前记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资本公积”的,转入“投资收益”,一定别忘记了,否则的话,前面全对,后面这一步没写,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要予以特别的关注。第三章 存货 1.存货的成本。买价+相关税费(注意是否为一般纳税人)+合理的损耗,发生的差旅费

4、不记入。2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先进先出、一次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个别计价。如果考试中出现了移动加权平均,让你算存货的结存价值,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做,太浪费时间。发出包装物和低耗的核算,如果是单独计价的,入“其他业务成本”,如果没有单独计价入“销售费用”。 3.期末计量。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谁低选谁。关注期末的存货有无签定合同的和存货的持有目的。有合同的,按照合同价;无合同的按照市场价。如为了生产某一产品而持有的存货,应以该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来确定,不要受该存货的影响。4.盘亏。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入营业外支出。管理方面的入管理费用。5.盘赢。冲管理费用。P77页。 6.在许多习题中,出现

5、了计划成本法、零售核算法,进销差价法等核算月末的存货成本。只要适当的关注下就可以了。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关于材料损耗的,正常损耗要记成本,非常损耗要记损失。因而会影响实际成本。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1.非常重要 2.初始计量:同一控制下的认帐面,差额入资本公积;非统一控制下的认公允,差额入营业外支。通过多次交易形成的投资,以每一次单项成本之和。 3.后续计量:成本法。实施控制或者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如果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划入金融资产予以确认。)成本法下的投资帐面价值一般不随着被投资单位利润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在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予以调整。

6、宣告投资以前年度的现金股利需要冲减投资的成本,在宣告投资年度以后的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应收股利累积数-到上年净利润的累计数)-已冲减的投资成本=累计冲减的投资成本。如果是负数,应该予以恢复,但恢复数不能大于原来冲减的数;如果是正数,应予以继续冲减。(如果等于0的话呢?我认为也应该恢复投资的成本,这个问题还没出现)差额入投资收益。权益法: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这部分其实是按照企业合并中的非同一控制下的购买法去核算的。投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价值的差额调整投资的帐面价值。贷方差额入营业外收入,借方差额体现的是商誉,不调整投资的帐面价值。投资后,随着被投资单位权益或者收益的

7、变动而变动。由于此项方法采用的是“公允”,所以在计算应享有的利润的时候,与被投资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应调减或者调增利润。公允价值帐面价值,调减;反过来调增。对于获得的现金股利,属于投资以前年度的,冲成本,属于投资以后年度的冲“损益调整”发生亏损时,冲减的顺序:帐面价值(极限为0)承担的负债(预计负债等)等确认损失,超额亏损,再备查簿中登记,被投资单位盈利,按照相反的顺序恢复。 3.投资方法的转换成本法权益法,持股比率下降。首先,计算出售日的损益。再原先计算投资时点是否存在商誉或者营业外收入,存在商誉不调整原先投资的帐面价值;存在营业外收入的要调整帐面价值(本年的调营业外收入,

8、以前年度的调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最后计算取得“投资后到处置投资时”应享有的份额(按照剩余股权比例计算)调整股权的帐面价值(属于本年度的调投资收益,属于以前年度的调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成本法权益法,原先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因持股比率上升,达到了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要追溯调整。即在投资一开始就按照权益法核算,比照投资成本法核算,调整差异的部分。需要注意一点:商誉要整体考虑。 权益法成本法,出售一部分股权,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这部分调整比较简单,把出售部分投资的帐面价值全部转销,剩余部分就是成本法下投资的成本,不需要追溯调整。 权益法成本法,又购买一

9、部分股权,达到了控制。这部分在这章没涉及,应当把权益法核算的部分,全部打回原形,追溯调整。4.处置。比照金融资产,把原先记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投资收益。 5.减值。只要提了减值,就不能转回。在出售已经减值的投资,应该把原先提的减值予以转销。转销和转回不是一个概念。 6.本章与企业合并、合并报表关系密切。应重点掌握。第五章 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定义:为企业持有,使用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取消了单位价格超过2000元的限制,注意判断。2.初始计量:买价+相关税费(不要考虑是否为一般纳税人,也不要考虑增值税扩大抵扣的范围)。存在一笔货款购买多项固定资产,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占总公允价值

10、的比率进行分配。延期付款的,按照购买固定资产总价款的现值入帐,差额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摊余成本=长期应付款的期初帐面价值+(或减)累计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3.关注在建工程的核算程序 4.后续计量折旧:掌握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注意采用加速折旧法下跨年度折旧费用的提取(这部分容易出选择题、计算题让你计算本年的折旧额,计算的时候要分段)。折旧费用按照不同的使用部门记入不同的帐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折旧提的时间:当月增加,当月不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 折旧的复核:如果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11、发生改变的,应改变折旧的方法,改变折旧方法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追溯调整。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的,入成本;不符合资本化,当期入损益。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直接入损益。 改扩建:先把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入“在建工程”,然后集中所有可资本化的条件,等到完工时,在转入固定资产。注意一点:转入后的固定资产资产原值不能超过可收回金额。超过部分直接费用化。 5.处置:先转“固定资产清理”,然后发生的相关税费和变价收入也集中到本科目,最后结转净损益(营业外收支)。 6.盘盈:视同重大会计差错,入“以前年度调整”。 7.盘亏:净损失入营业外支出。8.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划归为待售之后,停止提折旧和减值(因为此时

12、看作商品了),如果没有划归前,预计的净残值=公允价值-处置费用,但是不能超过原帐面价值。如果帐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提资产减值损失(也就是高于可收回金额)。 9.本章单独出现综合题的几率等于0,与日后事项、差错更正、合并会计报表结合出题的可能很大。 第六章 无形资产 1.定义:掌握无形资产是具有可辨认性的、无实物形态,商誉不具有可辨认性,故不属于无形资产核算的范畴。 2.确认的条件,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可靠计量。外购的:买价+相关税费,不包括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具有延期付款性质的,比照固定资产核算的方法自行开发的: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

13、本化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的,要费用化。发生的支出,先通过“研发支出”进行归集,然后在转入费用或者成本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协议价计量,但协议价不公允的除外 3.后续计量: 使用寿命有限的:摊销通过“累计摊销”,分别记入“成本或者费用”。摊销的方法,有直线法等,无法可靠确定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应按直线法摊销。当月增加,当月照提,当月减少,当月不提。预计残值“一般”为0(注意是一般,并不是所有的残值都是0,判断)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不摊销,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按照减值处理。4.处置:出售把帐面价值全部转销,差额记营业外支出,出租的,记其他业务收入。报废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 5.

14、减值 提减值一律不得转回。但出售、报废的,可以转销 6.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容易与所得税结合出题,让你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关注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可资本化的金额-累计摊销的金额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看题目的要求。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1.定义:为了赚取租金或者资本增值,或者二者兼有而持有的“房产”和“地产”,其实质是让渡资产使用权。2.范围: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持有准备增殖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根据定义,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此范围。 3.确认:参照第一章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外购的:买价+相关税费。自行建造的

15、比照固定资产。 4.计量: 公允模式,不提折旧或者摊销,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帐面价值,记入当期损益。成本模式,提折旧或者摊销(其他业务成本)。期末,如果发生了减值,需要提减值准备。 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模式的为政策变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模式的不得转为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公允模式,由于采用公允模式,认公允,所以帐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借方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帐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贷方差额)入”资本公积“ 由自用房地产转为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采用的是成本模式,所以转换后的帐面价值=转换前的帐面价值(要确认先前已经提的折旧或者减值)。5.处置 公允模式:将原先记入“公

16、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积”的转入“其他业务收入”,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帐面价值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成本模式:将提的折旧或者摊销和帐面余额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收到的租金和处置款都入“其他业务收入”。 6.本章虽然内容简单,但考点甚多。不出意外的话,会结合固定资产、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来个计算处理题,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第八章 资产减值 1.非常重要,是新增内容 2.范围 P151 3.方法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想比较,谁低选谁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照以下两者较高确定: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期望值和现值的计算要明白,这两部分也比较简单。 4.帐务处理

17、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减值准备 5.资产组 重点掌握 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起产生的现金流量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 总部资产能够合理的分摊到资产组,先抵减商誉,然后按照各自的比率(除去商誉)分摊资产减值。总部资产不能合理的分摊到资产组的,首先不考虑总部资产,比较资产组的帐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按照前述原则处理。其次,分配减值到各资产组;最后,比较资产组组合的帐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可以去做下书上的题目,感受下。 6.商誉的减值。适当关注下,不重要。7.重点是资产组减值的确认和会计处理。分摊资产减值后的资产的帐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方面的较高: 1.0 2.公允价值-处置费用

18、3.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后面两项可以理解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第九章 负债 1.短期借款 是指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在一年以下的借款。提利息不再经过“预提费用”而是“应付利息”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可以比照金融资产那章的相关处理。 3.应付票据 区别是否带息。4.应付帐款及预收 主要关注列报的问题(也就是审计里的重分类)5.职工薪酬 包括各种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工资、福利等,不包括辞退福利(管理费用) 计量: 资本化:计入成本的包括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与建造固定资产或者开发无形资产相关的职工薪酬 费用化:除资本化以外的都予以费用化,直接记入当期损

19、益。 货币性职工薪酬:国家有标准的,按照标准来;没有标准的,按照经验和自身的状况决定。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本章的重点。以生产的产品作为职工的薪酬的,以“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要确认收入、接转成本;如果是以外购的商品作为职工薪酬的,由于购买商品的价款是从市场上买近的,市场价格可以认为是公允的,不确认收入,但要将已抵扣的进项转出。不论是商品还是产品,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归集。 自产产品当作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销项 外购商品作为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进项转出将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的职工使用,或者为员

20、工租赁住房供员工无偿使用等,按照受益对象,分别记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直接费用化(管理费用),不需要按照受益的对象进行分配。书上的例题比较简单,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6.应交税费 关注委托加工收回消费税的核算,直接销售的或者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记入成本;连续生产的,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进行抵扣,这里的处理是按照税法的要求作的。交纳的资源税是记入成本的;交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直接入“管理费用”;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兼营房地产业务的通过“其他业务成本”核算。7.应付股利 董事会批准的现金股利分配方案,不做会计处理,需要披露。股东会批准的现金

21、股利分配方案,需要做会计处理。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 .这里要关注是否由最高权利机构批准的。 8.其他应付款 注意一下,售后回购业务(假定回购价不公允),收到的款项(不含增值税),通过本科目核算。 9.长期借款 是指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不含1年),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费用。 10.应付债券 重点 一般公司债券:发行费用先行从溢价和冻结期间产生的利息中扣减,差额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利息调整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一次还本付息的,提的利息入“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这里的利息是个累计数到最后再支付的;分次付息的,入“应付利息”。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比照

22、一般公司债券的处理。在初始计量时按照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负债成分的确认为应付债券;权益成本的确认资本公积。考试中应直接给定市场利率和相关的复利现值系数等,只要会计算就可以了。 借:银行存款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可能在贷方)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能在借方)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份看清楚题目中的要求:是按照债券的“面值”转还是按照“帐面价值”转,由于不同的要求,转换的股数不一样,因而得出的结果不同,所以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转换的时候,资本公积和利息调整也按照比率一并接转,差额入资本公积。 11.长期应付款。不重要,了解下。第十章

23、所有者权益 1. 实收资本。关注实际收到的款项大于投资者应出资的份额,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从道理上说,还存在着借方差额,但是我国不允许企业折价发行股份,所以考试中不会出现借方差额的问题。关注回购股份的处理,首先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然后在注销库存股,按照股票面值*注销的股数,借:股本 贷:库存股,冲减的顺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 资本公积。关注转赠资本的处理。转增后的资本公积(也就是剩下的资本公积)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3.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两块。 法定盈余公积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累计达到公司注册资本

24、的50%的时候,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国家取消了5%的提取比率,单位可以根据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 盈余公积的用途主要是弥补亏损、转增资本等。未分配利润 是留到以后年度分配的结存利润。当年实现的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的时候,不需要做专门的帐务处理。因为当年发生的亏损已经转到未分配利润的借方了。注意一下:以税前利润弥补亏损的,可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的,不能抵减。 4.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关注回购股份的会计处理和资本公积的核算。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1.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例如

25、总流入。因强调是日常活动,所以“非日常”的活动,不能确认为企业的收入,比如出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而要入“营业外收入”。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同时符合”五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A:将所有者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房 B:企业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关的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 C: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D: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E: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涉及到商业折扣的,扣除商业折扣的金额确定收入;涉及到现金折扣的,以总价法入帐,实际发生现金折扣的,冲减财务费用(看题目的要求计算现金折扣的时候是否考虑增值税,考虑和不考虑计算的现金折扣是不一样的)。涉及到销售折让的,冲

26、减“发生折让当期”的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除外)。涉及到销售退回的,冲减“退回当期”的收入(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除外)和成本等科目。代销商品:一般在收到代销清单时候确认收入。如果有协议表明,受托方在收到代销商品的时候,不能退货等条件,这时实际上已经把主要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掉了,所以在受托方收到商品的时候就要确认收入,而不是以代销清单为依据。发生的手续费冲减“销售费用”,而不是冲减“收入”。 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事实上具有了融资的性质,按照长期应收款的期初帐面价值和实际利率确认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可能在贷方也可能在借方。附退货条件的商品销售:如果能合理估计退货发生的金额,在发

27、出商品的时候确认收入;如果不能合理估计,则要等到退货期满后才确认收入。有些题目中出现了“三包”政策(即包退、包换、包修)应按照“扣除包退”后的金额确认收入。售后回购 如果表明回购价是公允的,按照正常的销售去确认收入;如果不能表明回购价是公允的,则不能确认收入,而是确认一项负债(其他应付款),回购价和售价的差额,在回购期间内应当按照直线法提财务费用。书上没有出现回购价X95%很可能 95%X50%可能 50%X5%极小可能 小于等于5%以下的4.预计负债的确认 “或有事项”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确认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 存在连续的范围,取中间值不存在连续的范围,按照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和概率决定在资产负债

28、表日对最佳估计数进行复核,如果有更适合的,应当调整为最适合的数字。可获得补偿的处理 以确认预计负债为前提,且在基本确定收到的情况下才确认,且不能超过预计负债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以“其他应收款”和“预计负债”披露,在利润表中合并反应“营业支出”。5.具体运用未决诉讼:记入营业外支出,相关的诉讼费记入管理费用。看清题目中的条件,赔偿的金额是否含有诉讼费债务担保:符合条件的确认预计负债,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披露。产品质量保证:根据发生的概率确认。实际发生的,冲预计负债。亏损合同:待执行合同不属于亏损合同,当其变为亏损合同的时候,才确认。合同有标的资产的: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确认相关的资产减值损失

29、,如果亏损超过了减值,超过部分确认预计负债。合同无标的资产的:确认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金额应是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和撤销合同损失的较低者。重组义务:了解6. 列报 与其他负债区别,单独反映。7. 披露: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当说明原因。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本章的内容比较简单,书上的例题有点问题,不必太过于在意。2.区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掌握货币性资

30、产的定义: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者可以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等。货币性以外的资产就属于非货币性资产。3.确定方法 补价/最大的公允价25%,算是非货币性交易,大于或等于都不是。4.原则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销项-抵扣的进项,并确认相关资产转让损益。不具有商业实质,把上面的公允价值换成帐面价值就可以了,由于采用的是帐面,所以没有损益。涉及到多项换入资产价值的确定,区分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按照换入资产单项价值占换入总价值的比率进行分配。5.换出材料和商品的,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并

31、接转相关成本;换出为固定资产的,先入“清理”,然后入“营业外收支”,换出为无形资产的,按照帐面价值予以转销,差额入“营业外收支”,换出为投资性的资产的,入“投资收益”。这点在债务重组中也一样。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1. 定义 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对债务人作出的让步。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期条件2. 方式 资产清偿、债务转化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减少本金、降低利率等)、混合方式3. 会计处理资产清偿债务以现金清偿,债务人借:应付帐款 贷:现金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债权人 借:现金 坏帐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差额) 贷:应收帐款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

32、额)以非现金资产清偿 债务人 借:应付帐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存货跌价准备 应交税金销项 贷:库存商品 银行存款(相关的杂费)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债券人 借:存货(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进项 坏帐准备 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 贷:应收帐款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债务人转让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这里可能要确认两次损益,即资产转让损益(公允价值和帐面价值的差)和债务重组利得,两个损益要分开写。(固定资产的先入清理,然后接转;无形资产直接冲销;投资类的入投资收益) 债务转化为资本债务人 借:应付帐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面值)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和面值的差)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

33、利得 债权人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坏帐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差额) 贷:应收帐款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不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债务人将重组后的应付款项的帐面价值和重组前应付款项帐面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债权人比照债务人的处理附有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债务人重组后的帐面价值包括或有支出(预计负债),如果将来未实际发生此项或有支出,应将确认的预计负债记入营业外收入;而债权人不包括或有收益,二者的依据都是谨慎性原则。混合方式 首先考虑现金偿还的部分,然后再考虑非现金资产偿还的部分。注意下:如果债务人以多项资产偿还债务,债权人应按照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入

34、帐,而不是按照单项资产占总公允价值的比率去分配,这一点与非货币资产交易不同。4. 新准则对本章的影响很大,本章的内容也比较重要,与非货币性交换、固定资产章节结合出题的可能性很大,熟练掌握各个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要会)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1. 定义 企业从政府无偿获得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2. 形式 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不包括出口退还的增值税)、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等)3. 会计处理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用于补偿以后发生的费用或者损失的,应予以递延,即先入“递延收益”,然后在费用或者损失发生的当年(月)再确认“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已经发

35、生的费用或者损失的,直接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不能在当期全额确认收入,随着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即首先确认“递延收益”,然后按照资产的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记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如果相关资产提前被处置,将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一次性转入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在予以递延。4. 政府无偿向企业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按照实际取得资产时的公允价值计量,没有公允价值的按照市场价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5. 企业取得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资产,再确认递延收益的同时,确认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然后平均分摊收益。以名义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入当期的收益。6.

36、 本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属于“仅做一般性了解的内容”,不重要。客观题的概率应该是小于等于1题或者不出。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1. 范围:借款利息、债券发行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权益性的融资费用不在此范围2. 借款的范围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3.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主要包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生产机器设备或者房地产开发的开发产品,较长时间是1年以上(含1年)。4. 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始的时点:“同时符合”下面三个条件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支付了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已经占用了一般借款或者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指资产的建造活动已经开始5. 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 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注意这个条件是很苛刻的),如果不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仍然可以资本化。6. 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就要停止资本化7. 专门借款资本化的处理,在“可资本化”的期间,按照利息支出-利息收入的金额确定,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计算比较简单。8. 一般借款资本化的处理,在“可资本化”的期间,按照利息支出-利息收入的金额确定,如果占用了“两笔以上”的借款需要“重新计算”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从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