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1982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篇一:税务基础知识 税制介绍 目前我国现行税种共有23个,为了让各位对现行税种进行了解,本站根据税收制度要素对每个税种做以介绍,首先了解一下税收制度的要素都有哪些。 (一)纳税人(课税主体)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法律术语称为课税主体。纳税人是税收制度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任何税种都有纳税人。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二)课税对象(课税客体)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法律术语称为课税客体。 课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规

2、定对什么征税,体现着税收范围的广度。一般来说,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课税对象,不同的课税对象决定着税种所应有的不同性质。 (三)税目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设置税目的目的一是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根据不同项目的利润水平和国家经济政策,通过设置不同的税率进行税收调控;二是为了体现“简便”原则,对性质相同、利润水平相同且国家经济政策调控方向也相同的项目进行分类,以便按照项目类别设置税率。有些税种不分课税对象的性质,一律按照课税对象的应税数额采用同一税率计征税款,因此没有必要设置税目,如企业所得税。有些税种具体课税对象复杂,需要规定税目,如消费税、营业税,一般都规定有不同的税目。 (四)税率 税率是应纳

3、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税率的设计,直接反映着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多少和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高低,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我国现行税率大致可分为3种: 1.比例税率。实行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 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课税对象规定征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所以又称为固定税额,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3.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指的是这样一种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

4、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的不同,又分以下几种:全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五)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商品在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任何税种都要确定纳税环节,有的比较明确、固定,有的则需要在许多流转环节中选择确定。确定纳税环节,是流转课税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税制结构和税种的布局,关系到税款能否及时足额入库,关系到地区间税收收入的分配,同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核算和是否便利纳税人缴纳税款等问题。 (六)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确定纳税期限,要根据课税对象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

5、营的不同特点来决定。如流转课税,当纳税人取得货款后就应将税款缴入国库,但为了简化手续,便于纳税人经营管理和缴纳税款(降低税收征收成本和纳税成本),可以根据情况将纳税期限确定为1天、3天、5天、10天、15天或1个月。 (七)减税、免税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措施。减税免税的类型有:一次性减税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困难照顾型减税免税、扶持发展型减税免税等。 (八)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对有违反税法行为的纳税人采取的惩罚措施,包括加收滞纳金、处理罚款、送交人民法院依法处理等。违章处理是税收强制性在税收制度中的

6、体现,纳税人必须按期足额的缴纳税款,凡有拖欠税款、逾期不缴税、偷税逃税等违反税法行为的,都应受到制裁(包括法律制裁和行政处罚制裁等)。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12月25日,财政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实行增值税的优点:第一、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第二、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第三、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第四、有利于国家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一、 增值税的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7、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1、货物;2、应税劳务;3、进口货物。 三、增值税的税率 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 四、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计税依据为其销售额,进口货物的计税依据为规定的组成计税价格。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锐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3、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税率 六、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及纳税地点 增值税纳税申报时

8、间与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是相联系篇二:会计基础知识:征税对象 会计基础知识:征税对象 会计基础知识:征税对象 所得来源的确定: 1.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2.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3.转让财产所得: (1)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2)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3)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4.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5.其他所得,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

9、定。 6.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篇三:税收与会计基础知识习题(总) 税收与会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税收概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税收的产生。 A.贡B.初税亩 C.助 D.彻 2. 税收征税权力的发展变化,体现在( )的演变方面。 A.税收基本原则 B.国家税收管辖权范围 C.税收地位的发展变化 D.税收作用的发展变化 3. ()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A.调控经济运行 B.监督经济活动 C.调节收入分配 D.组织财政收入 4. 在现代经济中,税收公平原则事实上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 ) A.政治公平 B.权利公平 C.经济公平 D.法制公平 5. 税收效率

10、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 一是行政效率,二是( )。 A.经济效率B.工作效率C.征税效率D.劳动效率 6. 税收适度原则是从()对税收量的基本规定 A.政治角度 B.财政角度C.法律角度 D.经济的角度 7. 税收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税收的程序规范原则和( )明确原则。A.征税对象 B.征税主体 C征税客体 D.征收内容 8. 税收就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根据其(),凭借( ),按照法律的规定,( )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A.政治职能经济权力强制、无偿 B.社会职能政治

11、权力强制、无偿 C.社会职能经济权力强制、有偿 D.政治职能政治权力强制、有偿 9. 国家征税的方式之所以是强制的,就是由税收的()这种特殊分配形式决定的 A.固定性 B.权利义务不对等性 C.无偿性 D.均衡性 10. 税收产生的条件包括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和()。 A.奴隶制的出现 B.私有制的出现 C.原始部落的出现 D.封建制度的出现 二、 多选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税收的无偿性 B.税收的强制性 C.税收的固定性 D.税收的法制性 2.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税制结构的发展变化所经历的阶段( )。 A.以古老的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 B.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的税收制度。 C.

12、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制度。D.商品和劳务税与所得税并重的税收制度。 3. 下列哪些选项能够体现税收的职能作用( )。 A.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要 B.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C.税收从来都是国家参与和调节社会产品分配的一个基本手段 D.税收通过公平税负,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4.税收的原则包括( )。 A.适度原则B.效率原则C.公平原则D.分配原则 5税收负担原则包括()。 A.合理负担原则 B.公平税负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财政原则 6.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包括(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C.税收征收管理能力

13、 D.国民收入总值 7. 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状况的指标也就主要有.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会计基础知识税务版)( )。 A.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B.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 C.总产值(毛收入)税负率 D.直接税负率 8. 下列各项哪些是正确的()。 A.适度原则是税收原则中的一项 B.单项税负率=某企业或个人缴纳的某种税款总额/该税种相关的计税收入(或所得)100 C.监督职能是税收职能作用中的一项D.税收的强制性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9. 下列各项哪些是正确的()。 A.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B.税收原则包括法治原则。 C.微观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可支配产

14、品的比重。 D.总体税负率=某企业或个人缴纳的各项税金总额/该企业或个人的税后收入100 10. 衡量微观税收负担状况的指标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A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该地区税收收入总额/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100 B.总体税负率=某企业或个人缴纳的各项税金总额/该企业或个人的营业收入100 C.税收弹性系数=(本年税收收入-上年同期税收收入)上年同期税收收入(本年实现 GDP-上年同期GDP) 上年同期GDP100 D.单项税负率=某企业或个人缴纳的某种税款总额/该税种相关的计税收入(或所得)100 三、判断题 1税收负担的原则包括合理负担原则、公平税负原则和效率原则。( ) 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税务机关,其根据是社会职能,凭借的是国家政治权力( ) 3税收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这是税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 ) 4 税收原则中效率原则的效率包含两种含义,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遵循经济效率是征税的最基本、最直接的要求。( ) 5微观税收负担是指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占其可支配产品的比重。( ) 四、简答题 1简述税收的概念是什么? 2. 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3税收原则包括哪些? 4. 税收的职能作用有哪些? 5.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