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2068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财规划师中级第三章学习笔记.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一、本章基本内容框架子(略)二、本章重点内容概述本章重点内容包括: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内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经济学者一般把财政政策定义为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是通过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进行的。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自动稳定器也叫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具有的一种减少各种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财政制度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的自动变化。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

2、,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的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也会超过收入下降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当经济繁荣时,纳税人收入自动进入较高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具有减轻经济波动和稳定经济的作用。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的变化。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指政府在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的支出。同税收的作用一样,政府转移支付有助于稳定可支配收入。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开支相应增加,这样就可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

3、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保持农产品物价稳定的政策。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按保护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其价格上升就可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减少总需求的增加量。自动稳定器是政府稳定经济和缓和周期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它对轻微的经济波动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是有局限性和辅助性的,它并不能完全消除波动。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财政政

4、策的自动稳定器在稳定经济中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对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发挥较大作用。因此,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政府支出、税收或公债发行规模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出现经济衰退,总需求非常低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增发公债和增加支出的措施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多,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减少公债发行规模和削减政府支出的措施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政策,要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并斟酌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

5、择的操作手段,主要是变动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和公债发行规模。政府支出又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影响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当总需求水平过低,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刺激经济回升;当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可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抑制通货膨胀。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性支出的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回升;反之,总需求水平过高,政府应减少转移性支出,从而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6、源,也是实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可引致社会总需求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提高税率,增加税收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膨胀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公债也是财政政策的工具之一。公债的发行,既可以筹措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公债发行与其在资金市场上的流动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效应。(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

7、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带动货币总需求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投资增加,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提高,取得信贷成本上升,投资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1)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商业银行将它接受的贴现票据到中央银行请求再贴现,也可以将自己的票据拿到中央银行贴现。中央银行挂牌的贴现率,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市场贴现率(即市场利率)。中央

8、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如果中央银行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得到的资金必然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进而商业银行贴现的积极性降低,货币供给量减少;如果中央银行的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感到有利可图,就会积极到中央银行要求贴现,从而使货币供给量扩大。实际上,贴现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比较有限。一方面,中央银行在确定贴现率的时候,也要视市场其他利率的情况而定。另一方面,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也尽量避免去中央银行贴现,只将它作为紧急求援手段,平时少加利用,以免被人误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有问题。因而再贴现政策往往作为补充手段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结合使用。另外再贴现政策也往往缺乏

9、主动性。2)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金率在当代国家,为了防止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而使其保存的现金过少从而导致挤兑风波。也为了控制银行贷款的速度和数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各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所有存款机构对每一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即可,或者说使每单位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减少货币供给则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减少可创造的

10、货币。从理论上讲,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这一手段。因为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货币供给量成倍地变化,不利于货币供给和经济稳定。同时,中央银行如果频繁地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利于它对银行的管理,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因其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强有力但又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3)公开市场业务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在美国,货币政策包括公开

11、市场业务是由联邦储备系统中的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由公开市场办公室具体实施的。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的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证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反复不断被买卖。联储可以参加这种交易并通过这种交易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当联储认为市场上货币供给量过多,出现通货膨胀时,便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承购政府债券的既可能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可能是私人或企业。当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后,存款准备金会减少,可以贷款的数量也减少,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会成倍减少。反之,如果出现通货紧缩,联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进债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12、的准备金会因之增加,私人通过这种购买也会将现金存人银行。这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其贷款能力相应扩大,整个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会成倍增加。公开市场业务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银行准备金控制在自己愿望的规模内。这种手段具有主动性,中央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这种手段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灵活地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可以大量地或少量地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从而主动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即使中央银行有时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纠正。这一手段具有可测性,即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如买进一定数量金额的证券,就可以大体上按货币乘数估计出货币供给增加了

13、多少。4)货币政策的其他工具货币政策除以上主要工具外,还有一些其他工具作为辅助性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道义劝告。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如在经济衰退时期,鼓励银行扩大贷款;在通货膨胀时期,劝阻商业银行不要任意扩大信用,也往往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道义上的说服方法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调整法定保证金限额。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对有价证券交易,是可以凭信用买空卖空的。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物价,规定购买证券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的现款,谓之法定保证金。法定保证金越高,所需现

14、款越多,就会压低证券价格,提高利率;反之,如果保证金限额降低,所需现款减少,就会促使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抵押贷款是用于购买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这种贷款利息率提高,就会限制对房屋等不动产的购买,从而压低社会有效需求;反之,这种贷款利率降低,就会刺激对不动产的购买,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因此,政府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需求的管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都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是间接发挥作用的。所以,一般来说财

15、政政策见效快,而货币政策见效慢。2经济周期的理论性解释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关于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存在着的理论解释有:(1)外部因素理论外部因素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太阳黑子、星象、战争、革命、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和新资源的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等等。如太阳黑子论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恶劣的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2)纯货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所有具有现

16、代银行体系的国家,其货币供给都是有弹性的,可以膨胀和收缩。经济周期波动是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放宽信贷时就会引起生产的扩张与收入的增加,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信用扩大。但是信用不能无限地扩大,当高涨阶段后期银行体系被迫紧缩信用时,就会引起生产下降,危机爆发,并继之出现累积性衰退。即使没有其他原因存在,货币供给的变动也足以形成经济周期。(3)投资过度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了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结构的不平衡,尤其是资本品和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人们把当期收入分成储蓄和消费两部分。消费的部分直接购买消费品。储蓄的部分则进入资本市场,通过银行、保险公司、证券等各种金融机

17、构到达各企业经营者手中,被投入到资本品购买和生产之中,这一过程就是投资。如果利率政策有利于投资。则投资的增加首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品价格的上升,这样就更加刺激了投资的增加,形成了繁荣。但是这种资本品生产的增长要以消费品生产下降为代价,从而导致生产结构的失调。当经济扩张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生产结构已处于严重的头重脚轻状态,于是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地发生了。(4)消费不足理论消费不足理论一直被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即衰退或萧条的重复发生。这种理论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强调消费不足是由于人们过度储蓄从而使其对消

18、费品的需求大大减少。当储蓄投资于生产过程时,不管数量大还是小,迟早总要引起麻烦,带来经济的崩溃和萧条。消费不足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增长率应当同消费者收入的增长率保持一致,以保证人们能够购买那些将要生产出来的更多的商品。这一思想对于当今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仍然有影响。(5)心理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人们受盲目乐观情绪支配,往往过高地估计了产品的需求、价格和利润,而生产成本,包括工资和利息则往往被低估了。并且人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决策的倾向,如某企业经营者因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会增加与他对有关的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于是带动其他

19、企业经营者也相应增加需求,从而导致了过多的投资。根据心理理论,经济周期扩张阶段的持续期间和强度取决于酝酿期间的长短,即决定生产到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在酝酿期结束时显现出来后。扩张就到了尽头,衰退开始了。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他们对形势的预测是错误的,乐观开始让位于悲观。随着经济转而向下滑动,悲观性失误产生并蔓延,由此导致萧条。(6)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提出来的。熊彼特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是建立在创新的投资活动是不断重复发生的,而经济正是通过这些来运转的基础上的。但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不平衡的、不连续的并且是不和谐的。熊彼特理论的核心有三个变化过程:发明、创新和模

20、仿。发明是指一种新产品或者新的生产过程的发现,或者是改变现存产品的生产过程。熊彼特假设发明或多或少总是不断地出现,但是它们并不一定同时在经济上得到应用。创新被定义为,一种新发明的首次应用,或者是改进了现有产品和工艺过程使其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是因为创新能给他带来盈利的机会。假设某个企业家决定生产一种新产品,他愿意冒风险并对所需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投资。如果他的决策正确,他将会获得超额利润。应用前面的心理理论,投资支出在经济的其他领域也会开始增加。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成功带来了一大批模仿者,他们都想要分享这一超额利润。发明、创新和模仿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对厂房设备的投

21、资支出的不断累积的增加、较高的收入、更大的消费支出,等等。随着这个过程的继续,经济又一次变得过度扩张了,由于产量的不断增加,最终产品的价格开始下降劳动力、设备、原材料和利息的成本开始增加。最后出现的是,削减投资支出、解雇工人、收入和消费支出减少,经济开始进入周期的收缩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对变化了的经济环境进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期间,使经济进入下一个复苏的物质力量渐渐形成,企业家又开始创新,于是开始下一轮周期。(7)政治周期理论政治周期理论认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交替出现。政府企图保持经济稳定,实际上却在制造不稳定。为了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

22、策。但是,在政治上,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会遭到反对。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转而实行紧缩性政策,这就人为地制造了经济衰退。这是政府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新型的经济周期,其原因在于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之间存在着矛盾。3经济周期与投资策略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厉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结合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行业投资策略,是规避投资风险、稳定投资收益非常有效的途径。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和防守型行业各行业变动时,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可测的增长或衰退的格局。这些变动与国民经济总体的周期变动是有关系的,但关系密切的程度又不一样。据此,可以将行业分为三类。增长型行业的运动状态与经济活动总水平的周期及

23、其振幅无关。这些行业收入增加的速率相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动来说,并未出现同步影响,因为它们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新产品的推出及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使其经常呈现出增长形态。周期型行业的运动状态直接与经济周期相关。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这些行业会紧随其扩张;当经济衰退时,这些行业也相应跌落。防守型行业,这些行业运动形态的存在是因为其行业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并不受经济周期衰退的影响。结合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行业投资策略选择的关键在于依据对经济周期各阶段的预测,当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时,选择周期型行业,以获取更大的回报率;而当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时,选择投资防守型行业以稳定投资收益;同时,选择一些增长型的行、业加

24、以投资。4行业发展与投资策略选择行业有自己特定的生命周期,处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其投资价值也不一样。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表现为早期增长率很高,到中期阶段增长率逐步放慢,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成熟期后出现停滞和衰败的现象。通常,行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在创业阶段,行业内企业家数很少,产品价格很高,利润很少甚至亏损,风险很大;在成长阶段,企业数量增加,产品价格急速下降,利润大幅增加,但由于竞争激烈,风险很大;在成熟阶段,企业多数由于淘汰兼并而减少产品价格稳定,销售量和利润都很高,风险降低;在衰退阶段,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销售和利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风险增大。通

25、过对行业一般特征的了解和分析,投资者可做出选择某一行业作为投资对象的决策。一般来说,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顺应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选择有潜力的行业进行投资。产业结构的演进所引起的产业升级是极为难得的投资机会。第二,根据投资者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生命周期行业进行投资。由于不同生命周期行业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不一样,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的产品进行投资。处于初创期的行业,其风险大,收益小,通常是风险投资者和投机者投资该类行业。进入成长期的行业,由于其风险较大,收益小;另外,由于竞争激烈,倒闭的可能性大,因而这类行业不适合进行价值型投资的投资者。由于处于成长期的行业技术风险已经

26、基本消除,风险主要来自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因此,投资于这类公司的需要精心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成熟期的行业,其风险较小,收益较大。从中外证券市场历史来看,处于成熟期的行业的蓝筹股历来为工薪层和长线投资者所青睐。但不一定适合投机者。衰退型的行业,由于不仅当前收益率低,而其发展空间已无,是绩平股、垃圾股的摇篮。一般的投资者也应对此类行业敬而远之,除非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行业的复兴在即。第三,正确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把握投资机会。政府对于行业的管理和调控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来实施的。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或参与经济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政府)系统设计的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和政

27、策措施的总和。从具体政策内容来看,产业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四大类,其共同构成了产业政策的基本体系。国家对某一产业的扶持或限制,常常意味着这一产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或者被封杀了发展的空间,而且国家的产业政策往往是在对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和各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做出并实施的,因而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在把握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能更好地提高投资效益。本章的难点内容包括: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对三种方法的掌握一定要会运用并且会区分,主要掌握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

28、年)内所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规模的最重要的指标。人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计量GDP: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1)生产法从生产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这种方法被称为生产法。(2)支出法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在实际生活中,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或需求)包括四个部分: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字母C代表消费。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分为耐用消费品(如空调器、小

29、汽车等)的支出、非耐用品(如食物、衣服等)的支出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等)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使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通常用字母I表示投资支出。 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用字母G表示。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是将政府转移支付放到消费支出上来

30、处的。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物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形成对这些物品和劳务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政府对外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购买。用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净出口为XM。显然当一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净出口为正值;反之,当一国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时,净出口为负值。于是,按照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C+I+G+(XM)(3)收入法用收入法核算GDP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因为所有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所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从理论上讲,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应该是一致的。2经济周期的理论性解释理解每个

31、理论的推导和结论,重点掌握创新理论。具体内容参考本章重点部分。3行业发展与投资策略选择掌握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时期进行投资。具体内容参考本章重点部分。三、真题回顾1关于通货膨胀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不利 B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有利C有利于债权人,不利于债务人 D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2( )属于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效应。A通货紧缩 B物价上升 C利率下降 D失业率上升3汁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通常有( )。A支出法 B分配法 C消费法 D生产法 E收入法答案:1D 2B 3。ADE 四、同步强化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

32、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称为( )。AGNP BGDP CNDP DNNP2下列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AGDP的变动可能是由于价格变动,也可能是由于数量变动BGDP是流量,不是存量C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中D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等非市场活动计入GDp 中3我国以1990年作为基础的价格计算出来的2007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称为2007的( )。 A名义GDP B实际GDP C名义GNF D实际GNP4计算GDP的方法不包括(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成本法5(GDP):C+I+G+(XM),此公式运用的核算方法是( )。A生产法

33、B收入法 C支出法 D成本法6(GDP):C+I+G+(XM),公式中的I包括( )。A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 B实体投资和虚拟投资两类C实物投资和非实物投资两类 D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两类7(GDP)=C+l+G+(XM),公式中的G是指( )。A政府支出 B政府购买 C政府转移支付 DA或B8从收人角度出发,因为所有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所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人这种方法被称为(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成本法9下列哪项该计入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 )A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 B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收人C外国公司在外国子公司的

34、利润收入 D一国企业在国内子公司的利润收入10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处理,这样使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A存货投资 B固定资产投资 C消费支出 D政府购买11GDt,增长,证券市场将伴之以( )的走势。A上升 B下降 C随机波动 D不确定12证券市场一般( )对GDP的变动做出反应。A提前 B滞后 C同步 D不确定13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一工业中间投入+( )。A本期应交消费税 B本期应交增值税 C本期应交所得税 D本期应交税额14按收入法核算。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 )+( )。A生产税营业盈余 B生

35、产税净额营业利润 C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D生产税营业利润15( )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A各类企业 B事业单位 C居民住房 D政府机关16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为( )。A正常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 C潜在失业率 D零失业率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就业率=l一失业率B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为零C与潜在就业量相对应的状态被称为不充分就业状态D潜在就业量是固定不变的18一国某年实际GDP为A,潜在GDP为B,则该国GDP缺口为( )。A(A-B)A B(A-B)B CA-B DBA19一国某年的就业量为A,潜在就业量为B,失业率为C,自然失业率为D,则l下分析

36、正确的是( )。A当A=B时C=0、 B当A=B时,C=DC根据奥肯定律,若C高于D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2D根据奥肯定律,若C高于Dl,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520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所引致的失业,这些都属于( )。A自然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非自愿性失业21人们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状态,这属于( )。A自然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非自愿性失业22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类不正确的是( )。A国家预算内资金 B国内贷款 C利用外资 D房地产开发投资23下列货币供给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 B一个

37、流量概念C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货币供给量的绝大部分 D一般来说,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2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包括(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高速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25菲利浦斯曲线所表明的是( )与( )之间的矛盾。A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C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26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是通过财政制度的( )功能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进行的。A潜在调节器 B内在稳定器 C自动调节器 D收支平衡27下列哪项不是财政制度内在稳定经济功能的表现?( )A税收的自动变化 B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C保持农产品物价稳定的政策 D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28( )

38、是政府稳定经济和缓和周期波动的第一道防线。A相机抉择 B自动稳定器 C财政政策工具D货币政策工具29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 )A政府支出 B税收 C公债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0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的措施是( )。A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 B减少税收,增加政府支出C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 D增加税收,增加政府支出31中央银行挂牌的贴现率, ( )市场贴现率(即市场利率)。A高于 B低于 C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 D等于32下列哪项货币政策工具往往缺乏主动性?(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调整再贴现率 D利率33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最简单的办法是(

39、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调整再贴现率 D调整利率34一个强有力但又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调整再贴现率 D调整利率35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调整再贴现率 D窗口指导36中国人民银行从( )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A1998 B1996 C1994 D200037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为( )。A正回购 B逆回购 C远

40、期 D买断38自2005年7月21 H起,我国开始实行( )汇率制度。A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B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C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固定D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39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所涉及的流动性通常特指( )。A市场流动性 B宏观流动性 C银行体系流动性 D微观流动性40下列哪项不属于货币政策的工具?( )A再贴现率 B再贷款政策 C公债 D利率41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42下列哪项操作会使得利率呈

41、下降趋势?( )A货币供应量减少 B中央银行贴现率下降C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上升 D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内在时滞( ),外在时滞( )。A长短 B短长 C长长 D短短4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引起产量( ),利率( )。A上升下降 B下降上升 C上升不确定 D不确定下降4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利率的影响是( )。A产量不确定,利率上升 B产量上升,利率上升C产量上升,利率不确定 D产量下降,利率上升46投资补贴有利于( )。A军工部门 B一般公众 C穷人 D资本所有者47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穷人的是( )。A增加政府购买

42、B增加转移支付C增加个人所得税D投资补贴48在经济周期的某个日寸期,产出、价格、利率、就业不断上升,直至某个高峰,说明经济运行处于( )阶段。A繁荣 B萧条 C衰退 D复苏49( )阶段的经济特征是指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存在大量的失业,大批生产能力闲置,工厂亏损,甚至倒闭。A繁荣 B萧条 C衰退 D复苏50中周期,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 )。A5年到8年 B5年到7年 C6年到10年 D8年到10年51短周期又称( )。A基钦周期 B朱格拉周期 C康德拉耶夫周期 D熊彼特周期52短周期平均长度约为( )。A10个月 B20个月 C40个月 D50个月53太阳黑子论认为太阳黑子

43、周期性地造成恶劣的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这属于( )的观点。A外部因素理论B纯货币理论 C投资过度理论D消费不足理论54强调了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结构的不平衡的理论是( )。A纯货币理论 B创新理论 C心理理论 D投资过度理论55根据经济周期的( ),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增长率应当同消费者收入的增长率保持一致。以保证人们能够购买那些将要生产出来的更多的商品。A外部因素理论B纯货币理论 C投资过度理论D消费不足理论56根据(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的持续期间和强度取决于酝酿期间的长短,即决定生产到新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的时间。A纯货币理论 B创新理论 C心理

44、理论 D投资过度理论57创新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A基钦 B熊彼特 C朱格拉 D康德拉耶夫58关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A熊彼特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是建立在创新的投资活动是不断重复发生的,而经济正是通过这些来运转的基础上的B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平衡的、连续的并且是和谐的C熊彼特理论的核心有三个过程:发明、创新和模仿D创新是一种新发明的首次应用59对经济周期波动较为敏感的是( )。A先行指标 B同步指标 C滞后指标 D相关指标60先行指标可以先于其他经济指标反映出( )的波动。A短期的、微小 B短期的、不稳定 C长期的、不稳定 D长期的、微小61属于同步指标的是( )。A工业生产指数B

45、物价指数 C股票价格指数D货币供给量62不属于滞后指标的是( )。A生产成本 B失业的平均期限 C物价指数 DGDP63经济波动的幅度按( )分为强幅型、弱幅型、中幅型三种。A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波峰与波谷的落差大小B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波峰与平均值的落差大小C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波谷与平均值的落差大小D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平均值偏离波峰与波谷的大小64中幅型的落差范围是落差( )。A大于或等于10个百分点B大于或等于5个百分点,而小于10个百分点C大于或等于3个百分点,而小于8个百分点D大于或等于2个百分点,而小于8个百分点65每个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称为( )。A波动的幅度 B波动的高度 C波动的探度 D波动的扩张长度66根据各周期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