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2206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级财务会计自考全资料整理导论一、会计发展的回顾和现代会计的形成会计的三个阶段:古代会计是从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至封建社会末期这一漫长时期的会计。近代会计是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巴其阿勒的有关簿记著作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公开出版到20世纪40年代末会计获得较大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将复式记账法推向全世界。从20世纪中期至今是现代会计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现代会计的形成有着以下三个重要标志:(一)会计工艺的现代化(二)企业会计形成两个重要分支:财务会计(外部)和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独立会计分支的同时,亦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民经济会计、绿色环保会计等

2、新的会计分支。)二、财务会计概述(一)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及其 (在会计上,对外币核算有广义的理解。会计上是以记账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非记账货币就作为外币。) 外汇是外币资产的总称,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可用于国际支付的特殊债券,其它外币资产,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2、在国企业选用记账本位币的选用原则:(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

3、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2、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选择(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3、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的变更不会产生汇兑差额。(三)外币业务外币业

4、务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以非记账本位币进行收付、结算等业务。外币报表折算是指为满足特定的目的,将一种货币单位表述的会计报表折算成所要求的另一种货币单位表述的会计报表。二、外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看)外币会计是以记账本位币核算和监督企业各项外币业务活动的专门会计。三、汇率及汇兑损益(一)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牌价”。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价或比率;或以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依据和标准。1、 汇率的标价 汇率的标价:是汇率以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或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汇率的标价方法分为直接标价法和

5、间接标价法。1)直接标价法的含义: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特点:外币数固定不变,本国货币数随汇率高低发生变化,本国货币币值大小与汇率的高低成反比。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汇率的标价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也采用这一方法。2)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全成一定数额的外币。间接标价法的特点:本国货币数固定不变,外币数随汇率高低发生变化,本国货币价值大小与汇率高低成正比。通常英、美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方法,但美国对英国采用直接标价法。2、 银行挂牌汇率和外汇市场汇率按外汇经营形式的不同,分为银行挂牌汇率和外汇市场汇率。银行挂牌汇率:是由银行挂牌进行外汇兑换的汇率,分

6、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价。银行挂牌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价。(以银行为主体买入、卖出)1)买入汇率:是银行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又称“买入价”2)卖出汇率:是银行在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又称“卖出价”3)中间价即买价和卖价的平均价。外汇市场汇率:是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买卖汇率,一般有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价。1、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3、按外汇付款期限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是外汇买卖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应交割的外汇汇率。远期汇率:是属于预定的外汇买卖,按事先约定的将在未来一定时日,据以交割的外汇汇率。远期汇率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标明远期外汇的实际汇率

7、;二是用升水、贴水和平价间接标明的远期汇率。升水:表示远期外汇价格高于即期外汇价格贴水:表示远期外汇价格低于即期外汇价格平价:表示远期外汇价格等于即期外汇价格持平。(二)汇兑损益1、汇兑损益的概念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在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记账本位币的折算差额和不同外币兑换发生的收付差额,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对此又称“汇兑差额”。2、汇兑损益的类型根据汇兑损益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1)交易汇兑损益2)兑换汇兑损益3)调整外币汇兑损益4)外币折算汇兑损益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一、外币交易及其会计处理外币交易是用外币计量的交易,具有许多表现形式,常

8、见的有:1)以外币标价的商品购销交易和劳务供应2)以外币进行结算的借入和出借款项3)以外币进行的保险业务,管理咨询来务。对已经发生的外币交易,会计上要处理以下问题:1)交易发生时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予以记录2)进行汇兑损益计算和账务处理。3)在交易结束日按一定的汇率折算和记录收回的外币应收款及偿付的外币应付款。4)在报告期末,按编报日汇率调整各外币账户余额,以便报告外币资产和负债。二、外币交易会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单一交易观点或两项交易观点。(一)单一交易观点单一交易观点,是指企业将发生的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均分别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

9、映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最终取决于它们结算时日的汇率。因此,年终不确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汇兑差额不计入长期损益)在单一交易观点下,只有当外币偿还货款时,以人民币表示的购货成本才能确认。会计处理要点是:1、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汇率将交易发生的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2、在编制报表日,若交易尚未结算,按报表编制日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交易发生额,并对有关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账户进行调整。3、在交易结算日,按结算日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交易发生额,并对有关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账户进行调整。(二)两项交易观点两项交易观点,是指企业发生的购货或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两项

10、交易,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采购成本或销售收入,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在两项交易观点下,有两种方法处理交易结算前汇兑损益:第一种方法是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列入当期收益表;第二种方法是作为未实现的递延损益,列入资产负债表,直到交易结算时才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入账。两项交易观点被认为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三、我国外币交易的会计核算(一)我国外币交易会计的核算原则我国采用两项交易观点的第一种方法,遵循以下原则:1、外币帐户采用复币记账。2、采用即期汇率与即期近似汇率折算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

11、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即期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通常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3、对所有外币账户的余额要按月末汇率进行调整。(二)我国企业外币交易会计的科目设置和帐务处理第三节 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一、外币会计报表折算的意义为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年末或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将对所属各企业的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成由统一的记账本位币计量的会计报表,以及为了特定目的将一种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折算为另一种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对此称为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外币折算是指把各种不同的外币金额用单一的同种的货币来重新表示

12、。习惯上,是以总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作为统一货币。 在外币报表折算中,会计要处理如下问题:1、选择外币报表的折算标准。2、处理外币报表的折算差额。二、外币报表折算的主要方法(看)外币会计报表采用的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一)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它是把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传统地分为流动与非流动两大类,然后按各项目的流动与非流动分别选用适当的汇率进行折算。(二)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它是指将资产负债的项目分为货币和非货币两大类,折算外币报表时,(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性项目,按报表编制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及业主

13、权益项目,按原入账的历史汇率折算。(三)现行汇率法:它是将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外币资产项目和外币负债项目,均根据编制报表日的现行汇率(及期末汇率)进行折算,因而它是一种单一汇率法。(四)时态法:时态法是指要求现金应收和应付项目(包括流动与非流动的)按资产负债表编制日当时现行汇率换算,其他资产和负债则依其特性分别按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换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各国“从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中选择其一进行外币报表这算”。三、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一)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概念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在报表折算过程中,对表上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汇率折算而产生的差额。又称外币报表折算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损益

14、是未实现损益,它一般不在账簿中反映,只反映在报表中。(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方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大致有两种方法:1)作为递延损益处理;指:对外币报表折算的差额不计入当期损益而且递延到以后各期,即将报表折算差额以单独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 所得税的性质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在一定期间二者最主要的差异是:1.目标不同。 所得税会计依据公平税负,方便经营的要求,根据国家政治权力的需要确立纳税所得范畴,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必须有所约束和控制,在所计算的企业利润中超过税法扣减成本、费用范围规定的支出要依法纳税。而财务会计按照会计的收入和成本的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和资产所有者

15、的要求,着重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反映某一时期收支相抵后的利润总额。因而二者在确认会计收益上存在差异。2.计量所得的标准不同。 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大差异在于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不同。税法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合计量所得,对某些依照会计原则而确认的收益允许在纳税时予以扣减。而财务会计计算收益的原则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不管当期是否客观实现了现金的流进或流出。由此而产生的收益确认的概念和标准不同,成为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又一分歧点。3.核算依据不同。 所得税会计依据现行税法规定计算纳税所得,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计算会计所得。 从现代会计学科观点来看,所得税会计和

16、财务会计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税法与会计的关系问题,核心也就是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的关系问题。(三)所得税会计兴起和发展时期。1994年6月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三、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沿革(一)应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额对所得税的影响数额,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计入本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这种方法下,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在会计报表中不反映为一项负债或一项资产,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影响的程度。(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

17、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即将本期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采取跨期分摊的办法。(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目前大多数采用)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债务法是将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的帐面余额。1、贯彻了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界定2、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交易或事项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与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亦应在该期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

18、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原因:(1)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2)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1、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产生原因:(1)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2)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

19、础(三)资产、负债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资产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3)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暂时性差异(4)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5)固定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6)无形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7)其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2、负债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2)预收账款产生的暂时性差异(3)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四)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2

20、、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的意义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体现了资产负债的定义以及会计核算基础。首先企业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导致未来应纳所得税金额的减少或增加,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发生变化,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其次,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遵循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核算(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原则除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

21、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注意的问题(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3)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合并中取得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

22、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合并当期损益的余额。(5)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1、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1)不属于企业合并的交易,且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则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于所得税的影响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企业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不同时具备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以及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

23、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两个条件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利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时,不应确认或全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企业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 适用税率的确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采用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2、 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折现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3、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的复核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

24、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1、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一般原则2、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注意的问题(1)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会计规定确认的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2)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3、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1)商誉的初始确认(2)企业合并以外的发生时不影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的其它交易和事

25、项。(3)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转回时间且预计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的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企业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按照预期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2、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折现。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企业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它们均应作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一、当期所得税的计算与账务处理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

26、额,即应交所得税。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与账务处理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的影响。)三、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本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第一节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概述一、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它通常是指以入股方法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自负盈亏,股东以确认的股份享有利益或承

27、受损失的一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股份公司,亦称股份制企业,是以股份制形式集资组成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二)股份公司的类别。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组织形式。1、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投份有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的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组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A: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B;股东以其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C;经批准,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票可以交易和转让;D:股东数不得小于规定的数目,但无上限;E:每一股有一票表决权,股

28、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F:公司应将经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过的会计报告公开。2、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组织。有限责任公司特征:A: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B: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不发行股票;C:公司股份的转让有严格的限制;D:公司的股东人数有最高限制;E:股东以其出资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F:公司的财务不要求公开。目前我国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二)上市公司及其应具备的条件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

29、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上市公司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司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3)公开发行的股份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为10%以上(4)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意义和法律责任(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意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规定日期,以各种书面形式,将公司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 意义在于:1、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2、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3、落实公司管理人员的托管责任4、促进上

30、市公司加强经营管理5、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形式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中,会计信息占有较大比重。(一)招股说明书1、招股说明书的概念招股说明书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股份时,由发起人起草,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有关信息的书面报告。2、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内容(二)上市报告书1、上市报告书的概念上市报告书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获

31、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后,其管理当局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股票上市情况信息的书面报告。2、上市公告书披露的内容上市公告书的内容除应当包括招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下列事项:1、交易日期和批准文号。2、股票发行等情况。3、股票交易的决议。4、有关人员简历等情况。5、公司经营业绩等情况。6、其他事项。3、招股说明书与上市公告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招股说明书与上市公告书二者编制的主体和发布的方式相同,有时使用的资料也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公布的时间不同,招股说明书在前,上市公告书在后;第二:标志不同,招股说明书的公布标志着股份有限公司即将上市,可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募集股份,而上市公告书

32、的公布则标志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上市公司;第三:编制目的不同。招股说明书面向股票一级市场,其目的是向社会公众募集股份,而上市公告书则面向股票二级市场,其目的是向社会公众宣布一级市场发行的股票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流通交易。(三)定期报告定期报告指是指上市公司根据有关法规于规定时间编制并公布的反映公司业绩的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其中年度报告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1、 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在经营阶段披露的最重要的报告。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中期报告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季度报告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

33、后1个月重大事件公告2、 公司收购公告第二节 分部报告一、分部报告的意义、类别和编制基础(一) 分部报告及其意义分部报告是指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照其确定的企业 分部报告的类别和编制基础分部报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按经营业务不同性质编制的分部报告,成为业务分部报告;另一种是按经营业务有的地域范围编制的分部报告,称为地区分布报告。二、分部的确定(一)分布的概念和类别分部是指企业业务分部的概念及其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业务分部是指企业内部可区分的、能够提供单项或一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并且该组成部分承担不同于其他组成部分的风险和报酬。业务分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是:业务分部可以是:(1)业务部门

34、;(2)若干业务部门;(3)生产某一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的部门;(4)生产若干产品或提供若干劳务的部门。2、确定业务分部应考虑的因素(1)单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2)生产过程的性质;(3)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4)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使用的方法;(5)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三)地区分部的确定1、地区分部的概念及其行政区域的关系地区分部是指企业地区分部的确定基础2、 确定地区分部时应考虑的因素(1)所处经济、政治环境的相似性;(2)在不同地区经营之间的关系;(3)经营的接近程度大小;(4)与某一特定地区经营相关的特别风险;(5)外汇管理规定;(6)外汇风险。(四)报告分部的

35、确定1、 确定报告分部的原则企业应当以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2、 报告分部的重要性标准的判断(1)一个分部的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2)一个分部的营业利润(或营业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3)一个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3、低于10%重要性标准的特殊处理(1)不考虑该分部的规模,直接将其指定为报告分部;(2)不将该分部直接指定为报告分部的,可将该分部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类似的、未满足准则规定条件的其他分部合并为一个报告分部;(3)不将该分部指定为报告分部且不

36、与其他分部合并的,应当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将其作为其他项目单独披露。4、报告分部的75%标准报告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未达到75%的,应当将其他的分部确定为报告分部(即使它们未满足本准则第八条规定的条件),直到该比重达到75%.5、垂直一体化经营下报告分部的确定企业内部管理如按照垂直一体化经营的不同层次来划分,即使其大部分收入不通过对外交易取得,仍可将垂直一体化经营的不同层次确定为独立的报告业务分部。6、为提供可比信息报告分部的确定对于上期确定为报告分部的,企业本期认为其依然重要,即使本期未满足本准则第八条规定条件的,仍应将其确定为本期的报告分部。三、分部报告的种

37、类及其确定(一)分部报告的种类分部报告按其报告形式分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和次要分部报告形式。(二)分部报告形式的确定确定的依据是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按下列原则确定:1、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其产品和劳务差异影响的,报告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应当是业务分部,次要形式是地区分部。2、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其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经营活动影响的,报告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应当是地区分部,次要形式是业务分部。3、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同时较大地受其产品和劳务的差异以及经营活动所在地区的差异影响的,报告分部信息的主要形式应当是业务分部,次要形式是地区分部。四、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一)主要报告形势下会

38、计信息的披露1、主要报告形式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利润(亏损)、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1)分部收入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交易收入。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交易收入,应当分别披露。分部收入不包括: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处置投资形成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2)分部费用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费用和对其他分部交易费用。分部的折旧费用、摊销费用以及其他重大的非现金费用,应当分别披露。分部费用不包括:利息费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中应承担的份

39、额;处置投资发生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与企业整体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3)分部利润(或亏损)是指分部收入减去分部费用后的余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分部利润(亏损)应当在调整少数股东损益前确定。(4)分部资产是指分部经营活动使用的可归属于该分部的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披露分部资产总额时,当期发生的在建工程成本总额、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总额,应当单独披露。(5)分部负债是指分部经营活动形成的可归属于该分部的负债,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负债。2、分部信息与企业财务报表总额或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衔接(1)分部收入应当与企业的对外交易收入相衔接。(2)分部利(或亏损)应当与企业

40、营业利润(或亏损)和企业净利润(或净亏损)相衔接。(3)分部资产总额应当与企业资产总额相衔接。(4)分部负债总额应当与企业负债总额相衔接。(二)次要报告形势下会计信息的披露1、采用业务分部作为主要报告形式下次要信息的披露。分部信息的主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的,应当就次要报告形式披露下列信息:(1)对外交易收入占企业对外交易收入总额10%或者以上的地区分部,以外部客户所在地为基础披露对外交易收入。(2)分部资产占所有地区分部资产总额10%或者以上的地区分部,以资产所在地为基础披露分部资产总额。2、采用地区分部作为主要报告形式下次要信息的披露。分部信息的主要报告形式是地区分部的,应当就次要报告形式披

41、露下列信息:(1)对外交易收入占企业对外交易收入总额10%或者以上的业务分部,应当披露对外交易收入。(2)分部资产占所有业务分部资产总额10%或者以上的业务分部,应当披露分部资产总额。(三)分部报告的其它披露内容1、分部间转移价格的确定及其变更。(分部间转移交易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计量。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及其变更情况,应当予以披露。)2、分部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企业应当披露分部会计政策,但分部会计政策与合并财务报表或企业财务报表一致的除外。分部会计政策变更影响重大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进行披露,并提供相关比较数据。提供比较数据不切实可行的,应当说明

42、原因。)3、前期比较数据。(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提供前期比较数据。但是,提供比较数据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第三节 中期财务报告一、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基本构成和编制意义(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有可能是月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或者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当然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会计报告。(二)中期财务报告的基本构成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三)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意义1、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3、有助于规范企业的行为 二

43、、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独立观和一体观 三、中期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中期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二)中期财务报告应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重要性(1)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2)重要性的运用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职业判断。2、及时性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一)中期财务报告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1、中期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2、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3、中期采用的

44、会计政策应当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应当符合规定。(二)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收入的确认与计量(三)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五、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一)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完整报表而非简明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一致。(二)中期合并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1、上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中期期末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上年度财务报告除了包括合并财务报表,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当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3、上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应当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

45、务报告只需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但上年度比较财务报表仍应当包括合并财务报表,上年度可比中期没有子公司的除外。 (三)中期比较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应提供下列前期比较会计财务报表:(1) 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2) 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3) 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六、中期财务会计报告附注披露的要求和 关联方披露概述(一) 关联方的概念及其特征1、 关联方的概念关联方一般是指有关联的各方。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

46、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构成关联方。2、 关联方的特征(1) 关联方涉及两方或多方。(2) 关联方以各方之间的影响为前提。(二) 关联方披露的意义1、 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 有利于加强税务监管,防止国家税收损失。3、 有利于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二、 关联方关系的认定(一) 关联方关系存在的主要形式1、 该企业的母公司2、 该企业的子公司3、 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4、 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5、 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6、 该企业的合营企业7、 该企业的联营企业8、 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9、 该企业或者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以及其关系切的家庭成员10、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它企业(二)不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情况1、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以及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