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讲稿).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2463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基础知识(讲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电气事故类型触电事故静电危害雷电灾害事故射频电磁场危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一、触电事故电击和电伤的概念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非自主痉挛收缩造成的伤害 严重时,破坏心、脏、肺、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带电的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不带电,故障状态意外带电的带电体电压作用引起的电击 2.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给人体造成的伤害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性伤害等(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电击致命原因(1)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分钟)死亡(2)窒息 窒息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室颤,:致命时间较长(1020分)(3)

2、电休克(昏迷):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而后的死亡2.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1)电流途径:途径不同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2)电流种类:高频电流: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电击的危险性较小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直流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持续时间200 ms,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3)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三)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1.直接接触电击防护基本防护原则:使危险带电体不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基本防护措施:绝缘、屏护、间距2.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技术措

3、施:保护接地(基本技术措施)、保护接零(基本技术措施)加强绝缘、电气隔离、等电位联结特低电压(42V、36V、24V、12V和6V)、漏电保护装置3.电工安全用具4.检修安全(四)IT、TT、TN系统接地的基本概念: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1.保护接地(IT系统):电源与地绝缘或通过阻抗接地,设备外壳直接接地基本古老而安全技术措施,防止间接接触电击2. 保护接地(IT系统):电源中性线直接接地工作接地,设备外壳接地中性线通过工作接地与零电位的大地相连,也叫零线2.保护接地(TT系统) 电源中性线直接接地(工作接地),设备外壳接地 中性线通过工作接地与零电位的大地相连,也叫零线人

4、触及漏电设备或零线都可能受致命电击,一般情况不采用如果采用该系统,必须有防止电击措施,例如快速切断接地故障的自动保护装置 3.保护接零(TN系统):配电网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接零保护原理:漏电单相短路单相短路电流ISS单相短路保护元件动作迅速切断电源实现保护(1)TN-S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电部分和保护导体呈零电位(2)TN-C系统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3)TN-C-S系统宜用于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场的场所、民用楼房二、 雷电危害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电危害:电、热、机械性质3方面破坏作用 造成设施或设备的毁坏 可能造

5、成大规模停电 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 还可能直接伤及人身1.雷电的种类和危害直击雷: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强烈放电感应雷: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分为: 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又称感应过电压(感应雷) 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架空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雷电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极快地传播。感应过电压一般为200300kV,最高可达400500kV。雷电侵入波的传播速度在架空线路中约为300 m/s,在电缆中约为150 m/s(单位应为m/s)2.防雷装置的类型和作

6、用防雷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也用作防止高电压侵入室内的安全措施工作原理:正常时,处在不通的状态;雷击过电压时,击穿放电,切断过电压,发挥作用;过电压终止后,迅速恢复不通状态,恢复正常工作。三、静电危害1.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产生条件: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分离,就可能产生静电。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2)静电的影响因素:接触表面电介质的性质和状态、温度、湿度、表面贴近的压力,相互摩擦的速度等 (3)静电特点:电压高:可高达数千伏甚至上百千伏

7、;电流小:可能小于1A;静电短路而泄放静电能量:电阻小于1M就可能发生。(4)静电的危害:放电的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2. 防静电的措施 接地和屏蔽、增湿、抗静电添加剂、静电中和器注意大纲要求:要求防静电接地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四、电磁场危害 分为电场伤害和磁场伤害(1)电磁辐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探索)热效应:吸收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高温生理反应,导致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等病变非热效应:电磁波长时间作用于人体,体温度无明显提高,会出现如心率、血压等的改变,失眠、健忘等生理反应极低频(0300Hz)电磁场被视为“可疑人类致癌物”(世卫组织)(2)电磁场危害的防护:屏蔽隔离(目前技术还存在困难)

8、四、电气系统故障电气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火灾(爆炸)1.异常带电(俗称“漏电”):原本不带电的部分因电路故障而异常带电,可导致触电事故发生。例如,电气设备因绝缘不良漏电,导致其金属外壳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附近呈现较高的跨步电压,形成触电的危险条件等。 2.异常停电: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供电系统故障导致生产过程的突然中断,在某些特定场合会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例如,正在浇注钢水的吊车因骤然停电失控,导致钢水洒出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公共场所发生异常停电,引起妨碍公共安全的事故等3.爆炸危险环境使用的电气设备 结构上应能防止成为引爆源、防止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针对不同级别的火灾危险环境,选用不同类别的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火灾危险环境分区(固体、液体和粉尘):分为21区、22区和23区防爆电气设备分类:爆炸危险I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类为工厂用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充油型、充砂型、正压型、 浇封型、无火花型、气密封特殊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