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2631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学期《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期末考试.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学基础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通常认为,管理首要的职能是( A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2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几乎同等重要的是( B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业务技能3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基层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的是( A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4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中,对高层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的是( C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5财务部经理审查财务报表的能力属于( A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分析技能6营销人员的营销

2、策划能力属于( A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分析技能7当人们组成一个组织之后,组织中的活动基本上就可分为( A )。 A计划和控制 B计划和组织 C领导管理 D作业和管理8对管理者来讲,在工作中运用具体的专业知识、工具或技巧的能力是( A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分析技能9对管理者来讲,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是( B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分析技能10对管理者来讲,对事物进行全局分析、判断、洞察、概括的能力是( C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决策技能11员工因公出差,必须先由直接主管签字,再由

3、财务主管签字后方能到财务室报账,这属于管理的哪一职能? ( C )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领导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反映了管理的哪一职能? ( A )。 A计划 B领导 C组织 D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管理客体的有(ABCD )。 A人 B财 C信息 D时间2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三种技能,指的是(ABC )。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3以下对管理描述正确的有(BCD )。 A管理的目的是管好人 B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C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 D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人4相对于高层管理者,四大职能中,基层管理者较为关注的是( AD )。 A计划 B组织

4、C领导 D控制5李总的半天:早上7:30,进入办公室,开始浏览当天的报纸;8:00参加公司雷打不动的早操、早歌:8:30召开高层领导碰头会;9:30前往高新区管委会商谈一合作项目;12:00谈判结束。李总在这半天时间里主要扮演了(ABCD )角色。A监听者 B传播者 C领导者 D谈判者(三)复习思考题1 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答:人类的共同劳动需要分工协作,自从人类以群体的形式参与活动以来,协调、组织和指挥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行为。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发展于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和协作的普遍性。从这种意义上讲,管理与人类的历史共存,人类自有史以来,只要有共同劳动

5、的地方,就有不同程度的协调、组织和指挥等管理活动存在。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狩猎时就有不同的分工,其中最重要的工种,就是发出信号来指挥他人相互配合,以达到群体成员行动的协调一致,提高获取猎物的可能性。从远古到现代,人类要实现预期的共同劳动目的,必须相互依存,通过管理来共享知识,进行分工合作。因此,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人类的管理实践就从未停止过。ABC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a)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管理应当是有效的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d)协调是运用

6、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目前得到公认的提法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a)计划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虽然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总体目标和战略,但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为其工作小组制订经营计划,以便为组织做贡献。所有管理者必须制定符合并支持组织的总体战略目标。另外,他们必须制定支配和协调他们所负责资源的计划。b)组织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源自人类对合作的需要。合作的人们如果要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能有比各合作个体总和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效率,就应根据工作的要求

7、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c)领导计划与组织工作做好了,也不一定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组织全体成员的努力。配备在组织机构各种岗位上的人员,由于在个人目标、需求、偏好、性格、素质、价值观、工作职责和掌握信息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相互合作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因此就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管理的领导职

8、能是一门非常奥妙的艺术,它贯彻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在中国,领导者的概念十分广泛,不仅组织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要实施领导职能,基层领导也要实施领导职能,而担负领导职能的人都要做人的工作、重视工作中人的因素的作用。d)控制人们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常常使实践活动偏离原来的计划。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管理者既要有预防下属和事态失控的充分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必须及时取得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发现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4一个有效的管理

9、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答:第一问: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10种角色:代表者、领导者、联络者、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这10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a)人际角色明茨伯格所确定的第一类角色是人际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扮演人际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3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b)信息角色明茨伯格所确定的第二类管理者角色是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

10、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由管理责任的性质决定,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组织内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便完成工作。信息角色中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种角色。c)决策角色管理者也起着决策者的作用。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如果信息不用于组织的决策,这种信息就丧失其应有的价值。管理者负责做出组织的决策,使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小组计划的实施。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4种角色。第二问:管理者必须具备如下3类技能。a)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

11、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高层领导并不要求精湛的技术技能,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虚心向基层的员工请教,如若不然往往出现严重的后果。b)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有时也称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管理者必须能够理解个人和小组、与个人和小组共事,以及同个人和小组处理好关系,以便树立团队精神。管理者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其工作能力取决于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12、”。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在现实工作中人们会发现,有些业务骨干被提拔为管理者之后业绩并不好,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适应高层岗位的技能需要。5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答: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称为管理的二重性。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管理方法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a)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协作活动需要管理,且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管理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要求,任何社会化大生产都存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便有效地

13、配置组织拥有的有限资源,确保在资源的约束下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管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受相应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体现管理者的意志。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主流价值观差异较大,管理也各自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组织目标、社会责任、组织价值观、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观念和组织文化等方面。c)管理的科学性管理学既具有科学性特征又具有艺术性特征。科学是反映

14、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管理是一门科学,因为管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反映了管理活动自身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性。管理的科学性强调管理是具有特定规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d)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学是一种艺术,因为管理知识的运用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和灵活性,管理实践具有创造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世间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行为各异,目标不同,性格各有特点。管理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不同的环境中,用人、领导、人际关系、沟通和时间运用等都更倾向于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更强调管理实践的创造性。认识管理学的艺术性的意义在于,

15、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管理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管理是没有模式可循的,并不是系统地掌握了管理学的知识,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第二章 管理学演进与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2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是( A )。 A企业生产现场 B组织的整体利益 C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 D企业文化3 以下属于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理论是( B )。 A例外原则 B一般管理理论 C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四条原则 D理想行政组织理论4 以下属于韦伯提出的管理理论是( D )。 A例外原则 B一般管理理论 C14条管理原则 D理想行政组织

16、理论5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学者是( C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6法约尔认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控制7法约尔认为,企业的技术、商业、安全、财务、会计、管理六种职能的总体运动构成了( A )。 A经营 B管理 C生产 D销售8认为在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的是( B )。 A系统管理理论 B权变管理理论 C决策理论 D数理理论9一个科学管理的代言人,在管理工作中最有可能会放弃以下哪种管理行为? ( C ) A合适的岗位寻求合适的劳动者 B分解工作流程,专业化分工 C采取有效的精神奖励措施 D通过经验进而标准化

17、管理手段10以下哪一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 B ) A决策理论学派 B一般管理理论学派 C系统管理学派 D人际关系学说(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有( ABCD )。 A工作定额与标准化 B合理用人 C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D专业分工与例外原则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一系列有关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有( BCD )。 A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经济人” B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D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要重视它们的存在3. 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ACD )。A. 行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

18、而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B. 只要管理人员通晓了行为科学的各个方面,彻底地了解了下属和同事的心理,就一定能够把企业管理好。C. 正确合理地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士气具有重要意义。D. 行为科学使管理对象的重心从重视事和物的管理转变到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4. 个人的协作固然可以通过命令和指挥形式来实现,但只有具备什么条件,个人才会承认这种命令的权威而接受命令?( ABCD )A.个人理解这个命令。 B.个人认为这个命令同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C.个人认为这个命令同自己的个人利益是符合的。D.个人有执行

19、这个命令的能力。5. 管理学的三种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BC )。A. 归纳法B. 试验法C. 演绎法 D. 计算法(三)复习思考题1比较古典管理理论的3位杰出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思考他们的管理思想过时了没有?在当今的管理实践中应当如何应用?答: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经过管理学者们的不断研究、观察,甚至亲自实践,对管理的科学认识不断丰富和具体,从而对其进行概括和抽象,这才逐渐地形成管理理论,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才真正蓬勃地兴起。 科学管理拉开了管理运动的序幕,使管理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泰勒对科学管理做了这样的定义:“诸种要素不是

20、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为: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泰勒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一般管理理论紧随其后,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法国的法约尔则以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为研究重点,注重研究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活动过程。法约尔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管理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伟大的管理教育家,后人

21、称他为“管理过程之父”。 行政组织理论使管理学在组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斯韦伯是与泰勒和法约尔在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韦伯是一位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他在组织管理方面有关行政组织的观点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考察了组织的行政管理,而且广泛地分析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深入地研究了工业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他提出了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他的理论是对泰勒和法约尔理论的一种补充,对后世的管理学家,尤其是组织理论学家有重大影响,因而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被

22、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们的管理思想仍没有过时,他们对管理学的理论仍然为现代的广大管理者所认可并广泛运用。在当今的管理实践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灵活运用。2 关于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你认为它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有哪些指导意义?答: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中认为人仅仅是经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高

23、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和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行为学派虽然没有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知识,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他们的行为论题主要有激励、领导、群体、组织设计、组织变化与发展等。著名的行为科学理论包括马斯洛(A. H. 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

24、各种需求,著有人类动机的理论。赫茨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理论,强调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挫折理论。还包括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和关于领导行为的理论。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让管理者更多地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出发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一些问题。便如,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等,以及研究如何按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去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3 现代管理理论都包括哪些学派?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请针对每种理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1世纪初,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和组织规模急

25、剧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伴随着管理理念和生产工具的进步,管理学理论有了快速发展,新的管理学理论层出不穷。我们将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如下理论。 管理科学学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军事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导致了管理科学学派的诞生。管理科学学派强调使用数学方法,借助计算机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决策理论学派力图在管理领域寻找一套科学的决策方法,以便对复杂的多方案的问题进行选择。 权变管理理论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要综合分析组织内

26、部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创造性地进行战略思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知识管理学派大大促进现代组织的学习和创新。4 在执行管理的各项职能时该如何应用权变管理理论,谈谈你的看法。答:权变管理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权变理论认为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环境可分为

27、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社会、技术、经济和政治、法律等组成的;另一种是由供应者、顾客、竞争者、雇员和股东等组成的。内部环境基本上是正式组织系统,它的各个变量与外部环境各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变量是指组织的交流和控制、技术状况等,也包括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组织的管理要根据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权变管理理论的精髓。5 请简述管理学的3种基本研究方法。答:将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分为3种。a)归纳法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和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

28、展的一般规律,这种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实证研究。由于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影响管理活动的相关因素极多,并且相互交叉,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往往只是综合结果,很难把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分解出来,所以大量的管理问题都只能用归纳法进行实证研究。b)试验法管理中的许多问题,特别在微观组织内部,关于生产管理、设备布置、工作程序、操作方法、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营销方法,以及工资奖励制度、劳动组织、劳动心理、组织行为、商务谈判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试验法进行研究。即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比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做过多次试

29、验,而且总是得到相同结果,那就可以得出结论,这里存在某种普遍适用的规律性。著名的霍桑研究采用的就是试验法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c)演绎法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对于复杂的管理问题,管理学家可以从某种概念出发,或从某种统计规律出发,也可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找到一般的规律性,并加以简化,形成某种出发点,建立起能反映某种逻辑关系的经济模型(或模式),这种模型与被观察的事物并非完全一致,它反映的是简化了的事实。而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它是在简化了的事实前提下推广得来的,完全合乎逻辑的推理,所以这种方法称为演绎法。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解释性模型

30、,如投入产出模型、企业系统动力学模型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理论概念基础之上的。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经济计量模型,如柯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以及建立在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基础上的各种预测模型和决策模型。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为描述性模型,如现金流量模型、库存储蓄量模型和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变动量模型等。编者将前人建立起的理论模型,应用在具体的研究情境之中,应用一般性的理论去分析特殊性的问题,这在应用了演绎法。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文化(一)判断题1. 管理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2. 交易回扣不属于贿赂。( )3. 在管理者的考核中要考核管理者的“德”,这其中包括的管理道德因素。( )

31、4. 管理道德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能力。( )5. 企业对顾客的责任大于企业对公众的责任。( )6. 只要能力强的员工就可以担任管理岗位,而不论其道德素质的高低。( )7. 假冒其他企业的商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了竞争者的正当权益。( )8. 保证按时发放薪水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责任。( )9. 企业只要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无须考虑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10. 任人唯亲,体现了管理者对亲近的人的关爱,因而是道德的。( )11.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环境下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的反映。( )12. 企业文化会随着企业最高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时改变。( )13. 企业

32、文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和改造性。( )14. 一个比较定型的、系统的企业文化,通常是在一定生产经营环境下,为适应企业生存发展需要,首先由少数人倡导和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传播和规范管理而逐步形成的。( )15. 领导人只需提出企业文化,由公司下属通过组织贯彻执行。( )(二)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管理道德?答:道德是一定社会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尺,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般来说,道德是社会基本价值观一个约定俗成的表现,人们一般都会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社会认同的形态,形成与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道德观,大多数人能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3、,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道德一般可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3类。其中,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参与管理活动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为指导而提升、概括出来的管理行为的规范,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说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和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价值导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2 管理道德的内容包括哪些?答:a)管理目

34、标的道德组织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组织者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而且要考虑管理目标的道德性,才能使管理目标成为有效的目标。b)管理手段的道德任何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手段是为实现一定目的或目标而采取的一定途径、方法、办法和策略的总和。管理者所选择的手段是否道德,会直接影响管理目标的实现。c)人际关系管理的道德一定社会的人际关系管理,除受社会性质决定之外,还受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层次的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道德来规范人们的交往关系,使人们的人际关系沿着平等、和睦、协调和有序的健康方向发展

35、,就成为管理道德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d)人事管理的道德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人存政存,人亡政息”,“天下治乱,往往系于用人”的说法。这种说法包含着较为深刻的道理。用人制度更应该重视德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和“知人善用”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以权谋私”的做法。e)财物管理的道德物资钱财是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物质基础。物资钱财总是要交给组织机构的人员去掌握和运用的。财物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越高,财物管理的道德风险就越低。如果管钱管物的人对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我之物勿用”等最基本的道德意识都没有,必然会利欲熏心、贪污挪用、化公为私,这就必然动摇和削弱组织管理的物质基础。3 提高

36、管理道德的途径有哪些?答:企业提高管理道德的途径有:l 挑选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员工l 抓好管理道德教育l 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l 树立典型,加强引导l 将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4 请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与内容。答: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负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外,也要加入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影响的考量。利害关系人是指所有可以影响、或会被企业的决策和行动所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团体、母公司或附属公司、合作伙伴、投资者和股东。有学者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做了

37、如下概括和归纳。1)对股东:证券价格的上升,股息的分配(数量和时间)。2)职工或工会:相当的收入水平,工作的稳定性,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的机会。3)对政府:对政府号召和政策的支持,遵守法律和规定。4)对供应者:保证付款的时间。5)对债权人:对合同条款的遵守,保持值得信赖的程度。6)对消费者/代理商:保证商品的价值(产品价格与质量、性能和服务的关系),产品或服务的方便程度。7)对所处的社区:对环境保护的贡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税收、捐献、直接参加),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8)对贸易和行业协会:参加活动的次数,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经济上的)。9)对竞争者:公平的竞争,增长速度,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的

38、创新。10)对特殊利益集团: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对城市建设的支持,对残疾人、儿童和妇女组织的贡献。5 请简述企业文化的含义和组成。答: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是在一个具有相对较长历史的群体内,由于人们面临共同的环境,通过在共同的社会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趋同,会逐步形成某些相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表现出独特的信仰、作风、规矩和习俗。企业文化是由3个不同层次的部分组成的。1)核心层。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通常称为企业精神,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计划和体制等

39、方面。2)中间层。它是呈行为形态的员工的工作方式、社会方式和应付事变的方式,通常称为企业作风。3)外围层。它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质量、厂容厂貌和员工服饰等,通常称为企业形象。6 请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答: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群体的一个属性。每个企业都有一种文化,不管企业的力量是强还是弱,文化在整个企业中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实际上引导着企业中的每件事:从某个人的提升到采用什么样的决策,以致职工的穿着和他们喜爱的活动。l 决策导向功能l 自我内聚功能l 自我改造功能l 自我调控功能l 自我完善功能l 自我延续功能第四章(教材第六章) 计划工作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古人所说的“运筹帷幄”

40、,是对哪个职能的最形象的概括? ( B ) A.决策 B计划 C控制 D.指挥 2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下列哪项? ( D ) A.决策 D预算 C预测 D规划3下列陈述,哪一项不属于政策? ( A ) A. 应该始终使顾客感到满意 B只要有可能,我们从内部提升员工 C原则上只聘用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师 D仓库重地严禁吸烟4对员工的行为具有最大约束力的是下列哪项? ( C ) A.政策 B程序 C规则 D.方案5对组织中重复发生的、由多个环节构成的例行活动,为了简化决策和提高办事效率,高层主管应该为下级人员制定下列哪项? ( D ) A.政策 B预算 C规则 D.程序(二)多项选择题1.在编制

41、滚动计划的时候,计划修正因素包括( ABCD )。A.宏观政策B.微观条件C.内部环境D.外部环境2.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范围( ABCD )A.大型工程项目B.全部工程的整体计划C.局部工程计划D.按“期”组织的单件小批生产3. 关于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项?( ABC )A. 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一个利用智慧的过程B.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C. 计划是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D. 计划就是为所做的事情制订规则4. 按计划的时间界限划分可以把计划分为下列哪些项?( ABC )A. 短期计划 B. 中期计划 C. 长期计划 D. 战略计划5. 按职能标准划分可以把计划分为下列哪些项?(

42、ABCD )A. 生产计划B. 营销计划C. 财务计划D.人事计划(三)复习思考题1. 简述计划工作的概念、任务和性质。答: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3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是指制订计划,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它是使组织中各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保证。计划工作还是一种需要运用智力和发挥创造力的过程,它要求高瞻远瞩地制定目标和战略,严密规划和部署,把决策建立在反复权衡的基础之上。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及组织的自身能力

43、,确定出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协调和合理安排组织中各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有效地利用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通俗扼要地将计划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即做什么(What to do)?为什么做(Why to do it )?何时做(When to do it )?何地做(Where to do it )?谁去做(Who to do it )?怎么做(How to do it )?简称为“5W1H”。计划工作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个主要方面,即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造性。2计划按照形式、职能和期限是如何分类

44、的?答: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计划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类型。计划还可以按职能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计划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类型。按计划的期限或者时间,可以将计划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以及介于长短期计划之间的中期计划。3如何制订计划?其程序如何?都有哪些方法?答: 任何计划工作的程序,工作步骤都是相似的,依次包括8个步骤,如图6.3所示。1. 估量机会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竞争对手动向我们的长处我们的短处4. 拟订可供选择的方案为了实现目标,有哪些最有希望的方案2. 确定目标我们要向哪里发展打算实现什么目标什么时候实现3. 确定前提条件我们的计划在什么环境下(企业内部的、外部的)实施8. 编制预算项目预算销售预算采购预算工资预算7. 拟订辅助计划投资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人力资源计划6. 选择方案选择我们所采取的行动方案5. 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哪个方案有可能使我们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实现目标图6.3 计划工作的程序计划工作的方法很多,如可以应用滚动式计划方法和网络计划方法。4计划工作的原理有哪些?答: 计划工作的主要原理有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和改变航道原理。a)限定因素原理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这些因素,就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