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2639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文目录“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一、“十二五”规划催生的银行信贷机会分析3(一)信息通信技术: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3(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拓展增长空间4(三)新能源:能源革命的受益者6(四)环保行业:发展黄金期7(五)消费行业: “十二五”规划激发消费潜力释放9(六)服务业:迎来加速发展阶段10二、“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11三、银行业实现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建议12(一)重新审视并制定经营转型战略12(二)强化风险管理要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12(三)加强资本管理12(四)优化盈利结构13(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13 “十二五”

2、期间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闭幕,全会的成果之一就是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期间,有几个关键点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包括4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和区域发展、收入分配改革。2010 年是中国银行产业处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2010 年同样是银行企业极力加大开发市场的关键一年;2010 年也是中国银行产业步入“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十二五”规划催生的银行信贷机会分析 从银行信贷机会把握上,我们建议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领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性突出,提升最终消费率从目前的 48%到 2020年的 65%,相

3、关行业如食品饮料、零售、医药、家电等存在较好的机会;二是区域经济领域,产业转移以及梯度替换将促进部分地区在“十二五”期间获得较好的发展速度,西部地区我们看好新疆、重庆、西藏,行业有基建、建材、消费、地产等,中部地区看好湖北的机械、交运、消费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三是新兴战略产业领域,和“十一五”相比,该领域的战略地位将日渐突出,这也顺应全球发展趋势,三网融合、下一代通讯网络、物联网存在中长期发展机会。总之从未来产业结构变迁与升级的方向,即战略新兴产业、消费业、服务业是具有持续高成长的行业,具有战略投资价值。 (一)信息通信技术: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 1、信息通信技术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 信

4、息技术行业具有很强的内在增长潜力,增速远高于 GDP。软件外包、服务外包、管理软件、车载导航、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移动办公、移动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均存在很强的潜在需求,使信息技术航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IT技术正在经历深化、广泛化和升级,体现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移动视频、金融 IC 卡、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监控等,覆盖行业更广泛、更深入,成为IT业增长的新推动力。 十二五规划中,信息技术继续是重点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十二五期间将会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

5、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拓展增长空间 1、 “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 机械装备行业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兴产业装备、民生用装备、现代农业机械等领域,使这些领域成为带动机械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使整体国民经济的机械化水平和机械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高端装备中重点内容是发展中高端数控机床。“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面向航空航天、船舶、发电设

6、备制造业需要的重型、超重型数控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及复合加工机床,高速及高效加工机床,大型、精密数控机床等。开发面向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要的高效、高可靠性、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等。重点开发高性能数控系统,开展面向高性能数控装备的典型应用和示范。重点开发高速高精度主轴单元、动力刀架、高速换刀机构、高速/精密/重载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等关键功能部件。 新兴产业装备包括新能源装备、环保设备、海洋工程设备等。新能源装备领域,发展太阳能发电设备、风电设备、核电设备等,提高转换效率;环保设备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噪声和振动控制装置、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设备等;海洋工程设备领域

7、将重点发展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配套设备、深水海洋油气钻采装备等。 民生用装备中重点发展安全应急救灾设备等,包括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救援应急指挥系统、仓储车、指挥车、宿营车、医疗急救车、卫生防疫车、排烟设备、水处理设备、应急供油设备、应急供电设备、应急供水设备、各类环保应急设备等应急保障设备,以及起重支撑设备、破拆工具、大型挖掘机等应急工程抢险设备,照明设备、热成像仪、空气呼吸器、搜救设备、救生器材、救援音视频监控系统、生命探测仪等应急救援设备。 现代农业机械领域,优化农机产品结构,改变目前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大马力拖拉机进口依存度高、小型农机质量差的

8、局面。积极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机,重点突破水稻插秧、玉米收获、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以及节水灌溉设备等瓶颈,优先发展 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高地隙拖拉机、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机具、高效植保机械、高效节能机泵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小型抗旱排涝机械、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上述领域,提供技术研发、鼓励国产产品创新、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将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技术装备协调机制,组织协调重大技术装备联合公关,协调落实依托工程;建立重大

9、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奖励制度,对研制、使用国内自主创新平台的首台(套)装备的企业,给予支持政策。 2、机械行业未来 5年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机械行业也呈现出加速复苏的增长态势。18 月,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89552 亿元,同比增长 35.31%,比上月回落 0.5 个百分点;从销售角度看, 18月全行业完成销售产值 87501亿元,同比增长 35.98%,比上月回落 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机械行业生产销售继续处于较好的增长阶段,行业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环比增速有一定回落,基本符合预期。图表 1:机械行业月生产总值(亿元)图表 2:机械行业月销

10、售产值(亿元)2010 年,在行业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机械行业的各子行业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下游行业拉动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行业增长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 2010 年 18 月数据,机械子行业中增长速度在 40%以上的有工程机械和机床工具等,工程机械行业 18 月增长率达 53.65%,比 17 月数据下降 0.62 个百分点。机床工具 17 月增长速度为 43.17%,比 17 月提高 1.5 个百分点。此外基础件和内燃机的增长率也在35%左右;增速较低的子行业有农机、重型矿山和食品包装等,增长率均为 20%左右。图表 3:2010年1-8月主要子行业累计增长(%)长期来看,未来随着“十

11、二五”规划对高端装备、新兴产业装备等领域的大力支持,这些重点领域将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而带动机械工业整体上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我们预计未来 5年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在 22%25%之间,增速将高于全国工业增速。 (三)新能源:能源革命的受益者 1、十二五规划加速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 未来 5年,政府在能源领域的重点任务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核电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实现非化石

12、能源到 2020年达到 15%的目标,政府将重点要发展三类非化石能源,即核电、水电、非水能的其他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作为指导这一方向的纲领性文件,能源“十二五”规划将加大力度扶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等几大领域,并对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核电提出比“十一五”更高的发展目标。 在未来的非化石能源发电中,我们尤其看好核电的发展前景。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装机容量基数较低,未来 5年的增长速度将非常显著。对于风电,我们认为未来 5年海上风电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尤其是大型海上风电将发展迅猛。 从投资逻辑上看,我们将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进行横向比较。核电产业的投资规模最

13、大,产业链受益最为明显。太阳能发电国内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最高,且行业内的技术进步将推动产业进步。风电产业将在发展中进行行业整合。我们认为在投资机会上,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纵向分析中看,新能源发电将从基建开始,到设备安装,再到运营。“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的收益将明显大于发电运营商。 (1)核电设备领域。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将大幅提高,核电主设备制造商分享大额投资,而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将使细分子行业规模呈现爆发是增长。 (2)太阳能发电设备领域。国内光伏电站投资的高速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而产业本身的技术进步将促使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 (3)风电设备领域

14、。行业整合进行中,具有技术、规模、渠道等优势的公司有望成为整合的主导者。(四)环保行业:发展黄金期 1、 “十二五”规划加速行业发展 我们解读会议公告得出,国家对未来节能减排的决心和目标完全超出了市场预期,环保产业在政策和资金上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十二五”将是环保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环保行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和大规模投入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后期。这个阶段经济发展进入平稳阶段,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和环境改善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

15、工作中心逐步由保经济增长转向关注民生,其中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 我们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是环保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行业。从美国环保产值的构成来看,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行业产值高居前两位,对我国这两个产业的投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图表 4:环保产业链简图2、投资机会 (1)工业污水处理的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上游 技术领先和工艺成熟是工业污水处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投资新型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和材料的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工业污水处理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工业污水处理在 19 世纪末已经开始,并且在随后的半个世纪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但是由于许多工业污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

16、至今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与技术成熟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同,工业污水的处理难度比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大得多。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基本与国外保持同步,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研究开发创新的发展道路。MBR 技术已成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领域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技术,受到普遍的关注,被认为是 21 世纪水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替代传统工艺的最佳选择。(2)生活污水处理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下游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企业之间的并购有望带来超预期的投资机会。我国水务市场的收购扩张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现存的 2000多家自来水厂和 800多家污水处理厂 85%以上为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

17、,这些企业绝大部分经营处于亏损状况,经营设施、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非常落后,无法有效地满足当地快速增长的供水和污水处理需求,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来进行设施改造和扩建。在国家日益重视水资源治理的政策下,地方政府有非常强的动机通过TOT或者 BOT的形式,把这些水务设施委托股份公司或者外资企业建设和运营。 (3)固废处理产业未来 5年整个产业链都有投资机会 我国固废处理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中生活垃圾处理有望成为下一个“污水处理”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发展的高峰。生活垃圾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卫生填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价值越来越高,填埋占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焚烧处理方法节约土地资源的优势,

18、很多城市都陆续在新建垃圾焚烧处理厂,但是垃圾焚烧剧毒尾气二恶英的排放难于控制,在各地已经遭到了民众的强烈抵制,很多垃圾焚烧在建和审批项目均暂缓。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处理业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 30%。 (五)消费行业: “十二五”规划激发消费潜力释放 、收入分配改革是消费加速的政策推手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对消费行业带来长期的和实质性的利好。一方面,通过收入增长和财税改革扩大消费总量并实现分配公平,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普及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放宽对服务业的进入限制,改善行业环境,促进行业竞争

19、。另一方面,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居民预期,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同时改进消费金融服务,促进当前消费。 我们提出中国消费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即消费抑制阶段、消费普及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虽然三十年来我们居民消费水平取得显著增长,但是受民生保障不足、劳动报酬占比过低和城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仍然处于消费抑制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在大多数时间里仍落后于 GDP,这就导致居民消费率呈现趋势性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投资率的趋势性上升。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上述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将逐步消除,保障力度将逐步加大,劳动报酬比重有望获得提高,城市化率迅速提升,我们

20、相信居民消费率将会获得长期、持续的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居民最终消费的潜力将会获得极大的释放。分地区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将迈入“高额群众消费”乃至触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则逐步进入“消费普及”阶段。 、消费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加速发展 我们测算,如果 2010-2012年 GDP年均增长 8%,居民消费率提高至 39%(09年 36%),则10-12年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将年均增长12%以上。如果2010-2012年GDP保持年均增长8%,居民消费率达到 42%,预计2010-2012年居民消费年均增长 15%以上。上述假设条件应该是偏保守的,因为即使居民消费率达到乐观水

21、平 45%,与其它国家相比仍然是偏低的。在更为乐观的前提下,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和空间将更加可观。 我国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我们将主要发达经济体 2008 年人均服装、鞋类消费与中国进行对比:美国人均服装消费是中国城镇地区 7.88倍,是中国农村 31.53倍;美国人均鞋类消费是中国城镇地区 4.49倍;韩国服装人均消费是中国城镇地区 2.75倍,是中国农村地区 11倍。未来 5-10年, 中国服装消费有望实现 15%-20%增速(连续 10年 15%增速: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服装消费 485美元,相当于日本 2008年人均消费 57%)。图表 5:中外人均服装、鞋类消费额比较

22、(美元)(六)服务业:迎来加速发展阶段 1、十二五规划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途径。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将为服务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实,早在十一五规划和 2007 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就大力发展服务业制定了明确目标,随着经济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与加速推进,相信在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将得到政策更大力度的支持,获得更快发展。 2、投资策略与投资机会 服务行业涵盖范围甚广,子行业千差万别,可从三个角度去选择投资方向:第一,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消费结

23、构变迁的角度,寻找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行业需求具有巨大成长空间的服务业。比如,医疗服务、保健、休闲、旅游、影视、传媒、动画、通讯、软件、航空、高速铁路、私人汽车等行业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创新角度,寻找符合未来发展趋势、需求快速上升、具有规模效应的服务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服务,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以及市场调研与推广、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等各种专业性咨询服务的发展空间都很大。 第三,从政策推动的角度,寻找政策扶持力度最大、受益程度最高的服务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

24、等服务业都将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 对于服务业上市公司的选择,可从三个方面去把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公司。 第一,具有知名品牌的上市公司。品牌是企业长期经营积淀下来的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感知,品牌效应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对于无形的服务业而言,良好的品牌效应至关重要。 第二,具有独特经营模式的上市公司。大众化的经营模式使得企业很难超越同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与增长。寻找具有独特经营模式的企业,冷静分析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各种因素及成功的概率,是进行服务业投资的重要工作。 第三,是具有垄断优势的上市公司。对供应渠道、销售渠道、技术诀窍(know-how) 、政策资源等方面的垄断,是服务业企业获得

25、超额利润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尽可能投资于具有垄断优势的上市公司。 综合来看,医疗保健、金融、物流、航空、高铁与地铁、软件、商业等行业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的龙头公司值得重视。二、“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受“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演变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将使得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减缓,经营国际化的风险也会有所放大。第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使得企业更趋于多样化和大型化,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面临挑战,企业倒闭、兼并带来的风险将会增大。第三,在大城市发展进人极限的情况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载体将集中于二、三线

26、城市。这些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诚信文化等相对较薄弱,这将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第四,尽管新能源、新技术、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驱动力。而由于配套设施、宏观调控等不足,新兴产业将会出现低效、低附加值和过剩的风险。第五,中国人口红利日趋衰竭,老龄化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能力都受到制约。同时,市场化、对外开放等经济发展动冈的边际效应减弱,在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的长波萧条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都会传导到中国的银行系统。第六,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然趋势,但从

27、中国银行业目前的管理素质、创新能力、客户基础、业务结构、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验等来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许多风险。第七,从商业银行自身的素质看尽管已有的改革成就卓著,但公司治理还不完善,内控机制仍不健全,基础管理比较薄弱,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也需要提升。总的看来,“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和国内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传统的经济模式、发展方式、经营结构和管理体制将很难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加快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继续强化和改进金融监管,从而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三、银行

28、业实现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建议(一)重新审视并制定经营转型战略本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中国银行业依靠资本消耗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商业银行必须从这场危机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脉络,增强经营转型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尽快寻找一条高效、资本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强化风险管理要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和实施明确的风险战略,强化政策制度和风险文化建设。在银行各业务条线之间要建立“防火墙”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防止局部的风险蔓延成为系统性风险。积极开发内部评级系统,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依靠风险

29、量化技术。对风险与收益进行量化管理:开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控。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模式,严格实行分级授权、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岗位自控、部门互控、稽核检查等防线,确保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三)加强资本管理要高度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科学管理,自主地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加快运用RAROC或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强化分支机构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信贷超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注重长期资本管理,提高银行资

30、本质量及压力时期的缓冲资本准备,避免重蹈欧美银行的覆辙。通过建立内部风险模型,测算出银行经营活动面临的潜在损失,并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股东回报和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后,估计银行需要的资本总量,恰当选择次级债、混合债等资本工具,在资本配置过程中保证资本被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领域,并将风险调整业绩衡量与奖励挂钩。(四)优化盈利结构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要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引导业务健康发展,通过发展零售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主动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体而言,在客户选择上,对公业务从主要依赖大型公司客户逐步向优质大中小客户协

31、调发展转变。在资源配置上,从以规模主导的经营模式向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中心、真实利润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转变。在业务结构调整上,从以对公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向对公和对私业务协调发展的业务结构转变,在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大公司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之间形成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整合、联动营销等方式实现业务的协调发展。在收入结构上,从传统风险收入为主体的盈利结构向以风险收入和收费收入并重的业务结构转变。(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识别、计量、检测、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将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与其他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管理措施。要从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出发完善创新的组织机制,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强化综合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引进和开发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创新。要培养一批对市场具有灵活反应能力的员工,及时了解、满足客户的需求,设计市场需要的产品。做好资金内部转移定价工作,理顺前台销售、中台研发和定价、后台部门之间的协作创新流程。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