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2874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是资金周转链条中具有较高负债和较高风险的企业,正因为如此,对其风险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始终是政府和市场极为重视的问题。同时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信用社发展客观环境前提下,探索其内部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大力推进并完善我国农信社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介绍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本概念和内容,并梳理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构建符合我国社会环境农村信用社内控系统架构,从而力求实现当前农村信用社内部

2、控制机制相对薄弱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本途径;保障措施目录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本概念4(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定义4(二)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4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5(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5(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内控薄弱的原因分析6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7(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有效产权制度结构7(二)加强会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健全管理体制8(三)建立信用社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强化代理问题约束8(四)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文化9参考文献10致谢12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本概念(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定义一般

3、而言,机构内部控制是指在机构内部存在可以持续进行风险检测、判断,进行信息反馈并可以适时调整的制度和过程,制度建设中较为关注事前防范和事后反馈,同时尤其重视事情进行过程的监控。目前可查文献显示全球范围专家对机构的内部控制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而我国中央银行在对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中对内部控制给出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我国金融机构内容自发构成的监督管理行为,通过对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应员工的业务活动进行内部监督、制约和审查等方法,在实现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对机构内部风险进行管控,从而保证机构运行的正常实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本文认为这个定义适用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的

4、概括和归纳。(二)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农村信用社基本要素,其内部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独立内部控制程序农村信用社中所有员工的有关工作都应当且必须与其他相关员工的工作存在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并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全面检查。同时,为了使农村信用社内部实现职务分离的最优状态,农村信用社的账务保管管理、会计记录和监督职能应当也必须通过不同部门或第三方部门进行实施和反馈,例如信用社的日常凭证票据不可以交由同一职员保管,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能由一名职员保管,以避免该职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建立空白凭证、骗取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2.高效信息传递渠道信息传递在信用社内部控制中起到了较为

5、关键的作用,一般包括职责划分、财务报告及会计系统,以及突发事件报告传递和反馈程序。如果信用社内部具有高效、及时的信息传递机制,将会使得信用社内部需要传送的信息,例如财务信息、监督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信息等及时准确地到达相关人员,从而保证有关人员及时掌握情况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用社经营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3.完善的反馈控制制度反馈机制是机构内部控制中汇总信息、帮助管理者决策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通过一定时间的传导使得部分内部控制机制失效或减弱,从而影响信用社正常运行并带来不可见风险。因此,信用社需要具备相对完善的反馈机制,能够不断收集有效信息

6、,对内部运行情况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架构,截止 2012年末我国农村信用社从业人数已超100万人,法人机构数32000个。从业务层面来看,截止 2012年末,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69235亿元,与 2005年末相比增长98%;农业贷款余额达75641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21%,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幅近40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与其他各项贷款的比例由 2002 年末的40%提高到76%。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金融系统中一

7、支重要的力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村金融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仍存在不足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风险防范措施尚不完备,监控手段相对落后,很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由于资金和管理理念存在差异,远未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维护方面水平较低。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农村信用社业务量增长近100%,但其在技术投入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投入占比仅增长19%,这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和安全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与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差距愈发明显。重视事后补救,轻视事前、事中预警,并且对信用社相关交易、业务流转效果缺乏分析,不能够及时发现相关问题

8、和潜在风险,从而无法有效控制风险,当产生风险时也无法启动纠错机制和补救措施。由于相关措施不到位,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各个关键环节无法及时沟通,不仅使得相应岗位的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会大大增加人为风险的概率,从而导致信用社的系统性风险。2.内部控制意识淡薄。我国部分农村信用社对自身内部控制的概念不了解,通常会把内控制度错解为简单地制定章程,而忽视了内部控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收集、监督反馈动态机制。少数信用社管理者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将内部控制放到业务创新的对立面,极力抵触和抑制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无法及时适应业务的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无法建立,具体表现在贷款评估流于形式、审贷分离无法

9、得到切实执行、对放款缺乏动态监督和深入分析,对农村信用社资产和整个系统安全埋下了较大隐患。3.由于体制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部分农村信用社只顾短期利益,轻视甚至忽略单位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没有明确的经营方针,对自身所处环境和情况无法客观全面认识,缺乏相应的管理决策纠错机制,导致管理混乱,决策失误,不仅产生例如违规经营和帐外经营等影响到信用社正常经营的问题,同时损害了农村信用社在社会及金融系统的形象和声誉,最终导致管理上失控,引发风险。(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内控薄弱的原因分析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使得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业务创新、稳定经营、防范风险等方

10、面捉襟见肘,不同程度上面临不良资产快速增长、存在较大潜在风险等困境,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权制度尚存缺陷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也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的金融体系也相应产生了较大变革,但是这种改革基本局限于原有组织架构的拆分和调整,形式上的改革居多,而信用社内部体制和对应的机制等核心方面还未实质性开展。经统计,我国目前3万余家农村信用社中,进行过实质性产权制度改革的占比仅为14.5%,从产权制度建设角度来看,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尚未完全清晰,信用社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未真正意义上地分离,股东大会及监事会作用受限而地方政府权限和影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理事长在内的很

11、多管理者均不是股东大会选举,从而导致所有者忽视经营者,对其经营者的监督缺位,弱化了实际经营者对于建立内部控制,增强信用社风险抵御能力的动力。2.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尚未健全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解放初建社以来,曾随着农村政治体制和经济变革进行了多次蜕变,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信用社的经营权由当时的人民公社代管,随后隶属于中国农业银行,成为其分支机构。二十世纪末在行社分离的背景下,信用社从银行体系独立出来并由当时的农金改办管理,并入人民银行,最后的一段时间又归到所在地人民政府管理。尽管经历了如上的多种变革,但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体制改革却几乎固定,未曾发生本质改变,农村信用社也成为近半个世纪的襁褓婴儿,这种

12、面改心不改的波动无疑成为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内控体系的步伐。另外一方面,在上述诸多因素和长时期计划经济影响下,我国金融体制总体未进行大的调整,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普遍单一,农村信用社和当时的银行一样仅仅扮演了存钱取钱的机构,国家和各级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就可以有效的管理其运行,信用社完全失去了自主经营权和管理能力,更无从谈起所谓的对风险的内部控制。3.代理问题约束软化就现代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架构而言,农村信用社所有者与其具体经营者之间存在的是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也是经典经济学中对于企业的最优管理模式。但在我国经济背景下,代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使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受到影响,而其中信息不对称

13、性是产生代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委托方无法完全了解和掌握应当或必须了解的信息,委托方和代理方在有关的经营管理上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委托方对代理方缺乏有效监控,从而引发违约问题,甚至产生系统性风险。就农村信用社而言,代理问题是因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不仅发生在信用社正常经营受阻的阶段,还会发生在信用社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阶段,例如部分农村信用社管理者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如何扩大办公面积、使用豪华公车、通过信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完全忽略了如何加强信用社经营管理,实现信用社经营目标,长此以往,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无形中被边缘化,失去了其应用的地位和效用。三、构建

14、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有效产权制度结构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企业,其自我约束体系的完善则是建立内控机制的根本保障,而要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体系,首要问题是明确产权关系,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上存在的弊端,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应区别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吸收一些现代股份制企业的优点,一是制定合理的增股扩股计划,大力吸收社员股金,增大股金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二是按照有关规定对信用社公共积累进行股权量化,以明确产权关系,解决资本虚置问题,三是为切实解决因股权结构分散化和控制平均化所造成的社员对信用社关切度不够、影响力微弱的问题,应适当

15、增大单个社员最高持股比例,并且区别情况改革农村信用社一人一票制度所造成的投票控制权平均化弊端,实行一人一票制与一股一票制相结合的表决方式或有限度的一人多票表决方式,使股份制与合作制实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二)加强会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健全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重要问题,而加强会计工作的控制和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建立会计人员培训机制,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操作技能,增强会计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要组织会计人员对己发生的金融案件进行剖析、总结、研讨,使他们的风险意识根深蒂固,同时,要严把会计人员进入关,积极引进专业会计管理人才,加快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

16、养,提高管理水平,要让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对有章不依、有禁不止的会计人员坚决调离会计岗位,提高会计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完善会计内控机制,加强印章、印鉴的有效管理,坚持谁保管、谁使用的原则;严格执行印、押、证分管制度,严禁在重要空白凭证上提前盖章,切实防止重要空白凭证丢失;严格贯彻交接制度和离岗审计制度,交接时,要对移交方经管的财务凭证进行全面审核;加强内部往来资金的管理,内部往来财务要做到定期勾对,逐笔核实;及时准确地记录核算各项业务活动,保证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严格执行财务核对制度,保证会计账务六相符;严格执行财务规章,推行集体审批制度,防止权力失控、借故乱开

17、支等行为的发生,确保会计、财务等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三)建立信用社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强化代理问题约束信用社要实行会计主管坐班制,坚持原则、精通业务、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同志但任专职事后监督员,做好监督审查工作,使每一笔业务均处于有效的风险防范之内,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会计检查、会计辅导制度,对辖属内的营业机构定期进行检查辅导,使信用社会计工作尽快步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失的要连环赔偿,依法依规严处,特别是对发生了重大经济案件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金融机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负有领导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的暂行规定予以处理,从

18、而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建立奖惩激励体系一是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并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签订内控制度执行及案件防范责任书,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单位、部门、职员,年末在考核考评的基础上与评先、晋资、晋级等挂钩,对执行制度差、有不良行为的职工在经教育后仍未改正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清除不安全隐患,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要对直接责任人、相关制约岗位人员、检查人员、领导人员追究连环责任。 (四)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文化信贷风险管理的文化是一种融合了信用风险管玴理念、现代

19、银行经营思想、信贷风险管理环境、信贷风险道德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行为等要素的文化。在信贷业务运作过程中,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观念较为匮乏,理论研究方面也缺少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关注。但是,良好的信贷文化是风险管理的根本保证,它能为现代信贷风险量化理论和技术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信贷文化通过对风险管理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风险管理人员的行事风格和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此,需要对信贷风险意识加以倡导和强化,树立商业银行内部全方位的信用风险管理思想。参考文献1王三贵:农村信用社改革,科学决策,2012年第8期2王少明、黄敬梓:对健全农村信用社风险监管体系的思考,海南金融,2012年

20、第11期3杨中军:美国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2期4陈栋梁、任宝良:商业银行内控模式选择与三道防线的建设,济南金融,2012年第7期5鲁春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农村金融研究,2012年第8期,6刘亚干: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构与再造,中国金融,2012年第10期7张明燕、陈蓉:美国COSO报告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启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8陆晓楠: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弊端及解决之道,济南金融,2013年第3期9方华:对商业银行内控建设的若干思考,浙江金融,2013年第5期10万辉、周良坤、黄文启:商业银行内

21、部控制的演进及我行内控建设新举措,金融论坛,2013年第4期11董憬馄: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界,2013年第2期,12候静、冯海龙: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架构的思考,上海会计,2013年第3期13姚益龙、毛小锋:中外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4梁环忠:完善我国外部金融监管机制的对策研究,经济问题,2013年第2期15李银珠:风险管理的基础:构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武汉金融,2 2013年第6期16倪玉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途径和方法,开封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7陈伟、郭荣丽、袁丹旭:欧洲银

22、行业财务管理的经验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南方金融,2013年第3期致谢四年的时间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悄然走近尾声,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有太多的感动萦绕在心头。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朱建芳教师,对我论文进行了仔细全面的指导,并且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针对我论文的内容及格式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的论文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使我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我具备了一定的专业金融知识,在思维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最后,我要感谢论文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我认识到论文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感谢和我共同成长的宁海学习中心的兄弟姐妹,感谢你们对我热诚的帮助。感谢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所有帮助、鼓励过我的老师,我将永远铭记你们在我需要帮助时伸出的温暖的手。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你们的支持做后盾,我是没有办法完成这篇文章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愿我们携手共济,共创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