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工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机化工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1 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有机化工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
2、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有机化工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为客观题。有机化工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年一月2 考试内容及要求2.1 专业基础知识2.1.1 流体流动考试要求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
3、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熟悉流体力学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考试内容 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 流体静力学及压强测定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流速分布及流动阻力分析计算因次分析方法管路计算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2.1.2 流体输送机械考试要求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和安装熟悉泵的基本计算考试内容 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 离心泵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组合操作、安装和汽蚀现象 往复
4、泵的类型、工作原理、流量调节和特性曲线 其它主要化工用泵(正位移泵和非正位移泵)、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的主要特性2.1.3 液体的搅拌考试要求了解搅拌器的主要结构、流体混合特性和表征了解搅拌设备的基本设计考试内容搅拌器的主要类型混合机理搅拌器的性能搅拌功率2.1.4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及过滤考试要求了解颗粒床层的特性和流动压降计算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及应用、不同过滤方式的操作计算了解典型过滤设备的结构和特点考试内容单颗粒、颗粒群和颗粒床层的特性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过滤原理和分类压滤和吸滤设备、离心过滤设备2.1.5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考试要求掌握分析颗粒运动的基本方法
5、掌握流态化的原理和计算熟悉颗粒运动过程分析了解沉降分离设备和气力输送设备的分类和应用考试内容曳力和颗粒自由沉降降尘室、旋风分离器等主要沉降分离设备及操作原理流化床基本概念和主要特性流化床操作及计算气力输送原理、分类和主要流动特性2.1.6 传热及换热设备考试要求掌握傅立叶定律、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定态热传导的计算了解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主要关联式、对流传热的计算和传热强化掌握换热器和蒸发器的基本计算熟悉换热器和蒸发器的分类、选型和应用了解黑体辐射的特点和规律熟悉传热基本原理,能够求解简单的非稳态传热问题考试内容冷、热流体热交换的形式、载热体传热速率和热通量及传热机理热传导与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平
6、壁、圆筒壁和多层壁稳定热传导的计算对流传热过程分析和数学描述准数和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沸腾传热和冷凝传热黑体辐射及基本规律传热过程计算换热器的分类、计算与选型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蒸发操作主要特点蒸发设备,单效和多效蒸发2.1.7 气体吸收考试要求掌握传质、吸收与解吸过程的基本理论了解扩散系数、传质系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吸收的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以及吸收过程的计算了解主要的吸收设备、流程及应用熟悉影响吸收操作的因素了解吸收操作的特点考试内容气液相平衡分子扩散和扩散系数双膜理论和影响吸收速率的因素吸收塔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气体吸收特点和吸收过程计算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2.1.8 液体精馏考试要求掌
7、握蒸馏和精馏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精馏计算,包括进料状态和位置、平衡线、q线、回流比、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理论板及全塔效率等了解特殊精馏的特点及应用熟悉连续精馏的操作分析考试内容蒸馏原理与蒸馏操作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理想和非理想体系的汽液相平衡精馏原理和精馏过程的数学描述精馏塔的操作和操作线方程双组分精馏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间歇精馏特点与计算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2.1.9 气液传质设备考试要求了解填料塔和板式塔的主要构件了解塔内两相流动状况和传质特性了解常见的气液传质设备不正常操作情况了解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一般计算考试内容板式塔的结构和操作塔板和塔内的两相流体力学特性、塔板效率填料塔的结
8、构及主要填料的特性填料层和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气液传质气液传质设备的不正常操作2.1.10 液液萃取考试要求掌握液液两相传质特性和萃取原理熟悉单级和多级萃取过程的计算方法了解萃取操作和设备特性考试内容液液萃取原理液液相平衡和三角形相图单级和多级萃取过程计算萃取设备主要类型、特点和选型萃取设备操作和液泛、液滴传质2.1.11 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和固体干燥考试要求掌握湿空气的主要性质和状态参数熟悉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了解影响干燥过程的因素以及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和应用考试内容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基本计算干燥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干燥过程计算常用干燥器及其特点2.1.12 其它传质
9、分离方法考试要求了解结晶、吸附分离和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了解所涉及的物料和热量衡算以及设备特性考试内容结晶吸附分离膜分离2.1.13 物理化学考试要求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术语及基本定律、原理掌握气体的基本性质熟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对比状态原理的应用了解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混合气体P-V-T性质计算的混合法则及其方法熟悉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反应方向和反应限度的影响,能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来分析化工生产中工艺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及反应效果的影响熟悉化学反应的快慢和实现过程的具体步骤,掌握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和所发生的主、副反应的影响掌握
10、催化原理及催化剂的特征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的状态函数(内能、焓、熵)的含义及应用熟悉溶液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及计算了解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平衡的判据了解互溶体系汽液平衡的二元体系的P-T图,P-X-Y图以及T-X-Y图熟悉汽液平衡计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包括单相封闭体系的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和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熟悉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方法,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间的关系掌握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等对平衡组成的影响了解相律和绝热反应的化学平衡计算考试内容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气体的P-V-T性质气体及其均相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相平
11、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常用的热力学函数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反应动力学2.1.14 化工相关专业知识(1)考试要求了解与化工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了解相关专业主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知识了解相关专业与化学工程的结合与应用(2)考试内容化工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及设备选型环境保护与化工清洁生产化工污染及其污染物;化工废水的治理与控制;化工废气的排放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利用;环境质量标准;化学工业污染状况及原因分析;清洁生产的要求及定义;化工清洁生产的内容自动控制与仪表自动调节系统基本概念;测量仪表;显示和调节仪表;执行器;简单调节系统;复杂调
12、节系统;典型化工单元的调节方案化工安全化工安全设计的基本知识;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化学反应危险度分类及其安全措施;贮罐和配管的危险性及其安全措施;防爆、防静电、防雷、防火;化学危险品安全知识化工技术经济项目经济要素的估算;项目财务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多方案比较;改、扩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中外合资经营项目、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的特点化工标准化标准化情报工作;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化工标准的实施化工情报信息检索2.2 专业理论知识(1)考试要求掌握化学反应与质量、热量传递交互作用的宏观反应过程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以及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了解流动模型概念及理想流动反应器
13、了解反应器中的混合过程,混合机理及对反应的影响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机理,典型的反应器的结构和性能了解气-液反应机理,鼓泡、搅拌鼓泡、填料等典型反应器的结构和性能了解气-液-固三相反应工程、典型反应器的结构特点与工作机理了解液-固相非催化反应的特点,机理及反应器结构与特点熟悉聚合反应工程的原理、特点,一般了解主要反应器的结构和性能掌握典型的有机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对典型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的方法(如流程组织的原则和合理性、特点,工艺条件的选择确定,反应设备的形式和选择,催化剂的合理应用等)(2)考试内容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与宏观动力学化学计量学;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动力学方程;气固相
14、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固体催化剂的失活及再生;气固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气固相间热、质传递过程对总体速率的影响理想流动反应器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停留时间的分布;混合程度及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气固相催化反应工程固定床流体力学;固定床热量与质量传递过程;绝热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连续换热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内冷自热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外冷管式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及其热点温度的控制;流化床催化反应器气液反应及反应器气液反应平衡;气液反应历程;气液反应动力学特征;鼓泡反应器;搅拌鼓泡反应器;填料反应器气液固三相反应工程气液固三相
15、反应器的类型及宏观动力学;滴流床三相反应器液固相非催化反应液固相非催化反应的分类及特点;液固相非催化反应器聚合反应工程聚合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基础;聚合反应动力学;聚合反应器的选型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工艺烃类裂解;环氧树脂(由乙烯为原料合成环氧乙烷及环氧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单体合成及其聚合物)2.3 化工新技术知识(1)考试要求了解与化工专业相关的新技术知识(2)考试内容CO2的化工开发相转移催化超细粉末可降解塑料超临界流体声化工 稀土元素的开发与利用烃类晶格氧选择氧化环保涂料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物铬盐工业中的绿色技术制革工业中的绿色化学技术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共生工程及其在化工上的应用导电
16、高聚物的合成与应用2.4 知识产权保护(1)考试要求了解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2)考试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知识产权的分类知识产权法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商标的定义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17、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
18、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
19、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
20、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21、.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
22、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
23、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
24、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
25、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
26、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
27、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
28、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
29、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30、,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 答案要点(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
31、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六、论述题35. 答案要点(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32、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
33、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七、教育写作题36. 参考例文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
34、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
35、,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
36、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
37、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
38、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
39、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
40、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育学练习一.选择题:“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以培养忠
41、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42、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
43、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