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多选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竞赛题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分(多选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不定项选择题:1、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ABCD )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C、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D、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2、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ABCD ) A、隐瞒 B、谎报 C、缓报 D、不得毁灭有关证据3、食品安全事故是指( ABC)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 C食品污染 D.食品有害因素4、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与食品检验能力相适应的( AC
2、 ),聘用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建立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档案。 A、检验人员 B、质量负责人 C、技术管理人员 D、技术负责人5、食品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应当( AD ),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观、公正、准确,不得出具虚假或者不实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报告。 A、尊重科学 B、根据标准 C、法律法规 D、恪守职业道德6、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针对所开展的检验活动,制定相应的( ACD )等。 A、检验责任追究制度 B、规章制度C、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D、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预案7、抽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ABCD ) A、随机从零售的食品中抽样 B、应尽量采集不同生产厂家的样品
3、 C、样品要具有代表性 D、每批次的同类食品只采一个样8、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 ABCD )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A、农业行政 B、质量技术监督 C、工商行政管理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9、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 ACD ) A、准确 B、公正 C、及时 D、客观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 ABC)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A、隐瞒 B、谎报 C、缓报 D、不报11、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 ABCD)内容。A、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B、食品添加
4、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C、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D、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12、食品安全法在不同章节对食品检验工作或食品检验活动进行了描述,包括(ABCDE )等十个方面,规定了食品检验工作或食品检验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B、委托检验 C、监督抽检 D、隐患筛查 E、进出口检验1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 ABC)等部门确定的技术机构承担。 A、质量技术监督 B、工商行政管理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D.农业部门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
5、会由( ABCD)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A、医学 B、农业 C、食品 D、营养15、安徽省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抽样设计方案,使用多级分层抽样第一层抽取( A ),第二层抽取( B),第三层抽取(C )。、监测点、零售点、各类食品、监测点各类食品零售点16、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哨点医院采集的粪便或肛拭标本进行肠道病原菌检测。其中(AC)为必做项目。、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孤菌、志贺氏菌、轮状病毒17、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直接接触样品的容器应( ABCD )。 A、无菌 B、防水 C、防油 D、防漏18、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ABC)、食源性疾病的主动
6、监测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食源性致病菌监测19、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包括(BCD)、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监测20、关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BC)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以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对象 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 C、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
7、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21、获得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信息来源有(ABD )A、倍数 B、正态分布 C、t分布 D、均匀分布22、进行不确定度估算时(ABC)A、可以不给自由度 B、合成时,可不考虑相关性C、k可以统一取2。23、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器主要由( BC )组成。A、石墨管 B、雾化器 C、燃烧器 D、石墨炉24、获得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信息来源有( ABD)A、倍数 B、正态分布 C、t分布 D、均匀分布25、在样品容器外加贴取样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样品( ABC)采(抽)样人、采(抽)样日期等内容,并按样品管理程序的规定,办理交接手续。A、名称 B、来源 C 、采样地点 2
8、6、消除原子吸收分析中化学干扰的方法有( ABC )A 、加人释放剂 B 、使用高温火焰C 、加入消电离剂 D 、加入缓冲剂 27、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食品的常量分析?( AB )A、物理检测法 B、化学分析法C、仪器检测法 D、色谱分析法28、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BC )。A、有机物 B、矿物盐 C、无机盐 D、石头29、( BCD ) 是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A、水浴锅 B、马弗炉 C、恒温烘箱 D、天平30、还原糖测定的重要试剂是( CD )。A、盐酸 B、淀粉C、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D、蛋白沉淀剂31、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试剂是(AD)。A、硫酸 B、硼酸 C、硝酸 D、硫酸钾32、( AE
9、 )是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收瓶内的液体,测定所用的指示剂。 A、硼酸 B、硝酸 C、氢氧化钠 D、酚酞E、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33/维生素C又叫、维生素C属于( CE )。 A、硼酸 B、烟酸 C、抗坏血酸D、脂溶性维生素 E、水溶性维生素34、恒温烘箱是( CD )的主要设备。A、蛋白质测定 B、酸度 C、水分测定 D、固形物35、应用( CD )来准确移取10毫升样品溶液。A、量筒 B、烧杯 C、移液管 D、大肚吸管36、测定有的食品加入海砂的目的( BC )。A、增加样品质量 B、防止样品表面硬皮的形成 C、 使样品分散,减少样品中水分蒸发的障碍 37、在食品中添加(ABC)需在
10、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A、甜味剂 B、防腐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38、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分为4级,下面属于这4级类的是(ABC)-还有“地方标准”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 D、卫生标准39、下列标准代号不属于国家标准的是( BCD )。A、GB10792 B、ZBX66012 C、QB/TXXXX D、Q/JXXX40、下面属于光度分析法的是(ACD)A、目视比色法 B、比浊法C、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41、化学试剂的包装及标志按规定颜色标记等级及门类,下面正确的是(BCD)-优级纯也是GRA、优级纯、
11、玫红色 B、基准试剂、GRC、分析纯,红色AR D、化学纯、兰色CP42、下列测定方法属于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有(ABC)。A、砷斑法 B、银盐法 C、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 D、钼黄光度法43、关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BC) -D应该是“结果”而非“信息”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以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为监测对象 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 C、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
12、理的科学依据44、食用没有煮熟的四季豆(扁豆)导致中毒的原因是( AD )A、含有皂素 B、含有秋水仙碱 C、含有龙葵素 D、胰蛋白酶抑制剂45、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包括下列哪几项:( ABCD )A、发病呈暴发性B、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C、发病与食物有关D、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46、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D )A、微生物性危害 B、化学性危害C、生物毒素 D、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47、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污染物包括( ABC )A、农药 B、重金属 C、N-亚硝基化合物 D、病毒48、奶消毒方法是( AB )A、巴氏消毒法 B、超高温瞬间灭菌法 C
13、、煮沸消毒法 D、蒸汽消毒法49、以下常见的致病菌有?( ACD ) A、酵母菌 B、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沙门氏菌50、食品质量安全指标包括( ABC) A、 理化指标 B、 感官指标C、 卫生指标 D、 标签标识51、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包括(ABCD)A、预防原则 B、全过程监管原则C、效益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5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监管体制是( AD ) A、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 B、品种监管为主、分段监管为辅C、集中监督与分散监管相结合 D、综合监督与具体监管相结合53、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的规定,(ABCD)属于食
14、品添加剂。 A、营养强化剂 B、食品用香料 C、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54、食品卫生指标中大肠菌群(大肠菌值)是指哪种当量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近似数来表示。简称为大肠菌群MPN。( AC)A、100g B、每g C、100ml D、每ml55、是高分子化合物类食品容器,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BCD)A、有害金属 B、单体 C、低聚合度化合物 D、热解产物56、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株,主要是(AB )A、寄生曲霉 B、黄曲霉C、构巢曲霉 D、烟曲霉57、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应至少包括下列哪些项目?( ABCD)A、食品的水分 B、食品中微生物C、食品的营养成分 D、环
15、境温度58、食品卫生标准应至少包括下列哪些项目?(ABCD)A、食品原料与产品卫生标准 B、食品卫生检验方法C、食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 D、食品标签标准59、反映油脂酸败的常用指标是(ACD )A、酸价 B、碘价 C、羰基价 D、过氧化物值60、感官鉴定包括:( ABCD)A、触觉检查 B、视觉检查 C、嗅觉鉴定 D、品尝试验61、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是( ABCD )A、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 HI)B、危害特征描述(Hazard characterization, HC)C、暴露评估(Exposure Assessment, EA)D、风险特征描述(Risk
16、 Characterization, RC)62、食品污染包括( ABCD)A、 生物性污染 B、 化学性污染C、 放射性污染 D、物理性污染62、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内容包括( ABC )。A、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 B、食源性致病菌监测C、食源性疾病监测 D、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63、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形式包括(ABC )。A、监督抽检 B、常规监测 C、专项监测 D 、委托监测64、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时遵循(ABD )原则。-客观性A、及时性 B、代表性 C、合格性 D 、准确性65、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体现在( AB
17、CD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致突变 D 、致畸和致癌66、属于安徽省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常规监测项目有( BD )。A、三聚氰胺 B、氨基甲酸乙酯 C、苏丹红 D、黄曲霉毒素B167、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抽样计划使用多级分层抽样:包括( ABC )。A、监测点 B、零售点 C、各类食品 D、养殖场68、被监测食品抽样数量的要求按照随机原则挑选本地具有( BC )的监测样品。A、随机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适时性69、2012年安徽省(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中凉拌食品采集限于( AB )。A、餐饮店 B、超市 C、餐饮小食店 D、流动小摊点7
18、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经费的安排及下拨原则是( ABCD )。A、突出重点 B、兼顾一般 C、合理安排 D、建立长效机制71、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技术手册对食品中铝测定的方法中推荐样品处理方法有( AC )。A、微波消解 B、干灰化法 C、密闭高压罐消解 D、湿法消解72、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中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包括( ABC )。A、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B、危害因素调查 C、实验室检验 D、健康宣教73、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结论应当包括( ABCD )。A、事故范围 B、发病人数 C、致病因素 D、污染食品及原因74、2011年安徽省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项目超标率排名
19、前三位的是:( ACD )。A、铝 B、黄曲霉毒素M1 C、亚硝酸盐 D、铅75、下列属于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的食品是:( ACD )。A、豆腐 B、腐乳 C、豆腐干 D、豆浆76、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质量控制由下列那几个部门组织实施。( BC )A、省质监局 B、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77、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对采样人员的要求(ABCD)A、采样人员应经过相应的采样和微生物技术培训,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B、采样人员至少2名,其中包括检验人员陪同,认真填写采样单,要求2人签字确认。C、采样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购买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实
20、际情况。D、采样人员应有无菌操作的概念,防止样品污染。78、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属于“熟制米面制品”的食品是:( AD )A、米线 B、夹心饼干 C、汉堡包 D、炒饭79、2012年(国家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中属于“定量”检测的种类是:( BCD ),A、沙门氏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蜡样芽孢杆菌 D、阪崎肠杆菌80、2012年(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涉及30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项目有以下几种:( )A、亚硝酸盐 B、铝 C、安赛蜜 D、铅81、2012年(省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项目中属于“酱腌菜”监测项目的是:( ABCD )。A、大肠菌群 B、沙门氏菌 C、志贺氏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