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3172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 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TE 800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4700字【摘 要】通过介绍系统间三种邻频干扰及其计算方式,对LTE 800M与异系统之间的邻频干扰隔离度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LTE 800M与CDMA 800M的同频干扰隔离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络拓扑结构,给出了LTE 800M与CDMA 800M共址部署策略、LTE 800M与原CDMA 800M的隔离缓冲区设置原则。【关键词】LTE 800M CDMA 800M 异系统 干扰分析 共址部署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

2、16)02-0003-06引用格式:罗凤娅,陈杨,杨芙蓉. LTE 800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40(2): 3-8.Analysis on Co-Location Deploymentof LTE 800M and Other and CDMA800M and the configuration principle of isolation buffer for LTE 800M and the original CDMA 800M s interference analysis co-location deployment1 引言未来的无线络将是一张全LTE的络

3、。根据VoLTE技术的发展情况,在LTE 800M络应用VoLTE技术,形成一张完整的3GPP标准络,在诸如推广LTE Only终端等方面充分利用全球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络建设和运营成本。CDMA络负荷会继续减少,可以适时继续重耕800MHz频率,部署5MHz系统带宽的LTE 800M系统,进一步提高数据络广覆盖容量。目前,CDMA与LTE络仍然处于共建共存的状态。随着未来无线络的发展,CDMA络将逐步退,直至实现全LTE络。因此,在实现C退L进的过渡阶段,考虑LTE重耕CDMA 800M频段,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降低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初期建议考虑5M带宽LTE(下行870—875M

4、Hz),1.4M/3M带宽过小,无法兼顾VoLTE语音和数据业务,在业务均衡、组干扰等方面明显不足。5M带宽是FDD-LTE组最低要求,后期条件具备时,引入LTE 10M带宽(下行870—880MHz),对于农村无线宽带接入和城区室内场景数据业务性能提升优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本文对LTE 800M(下行870—875MHz)与异系统之间的邻频干扰,尤其是与CDMA 800M(下行875—880MHz)的邻频干扰进行分析,同时也对LTE 800M(下行870—875MHz)与原CDMA 800M(下行870—880MHz)之间的同频干扰

5、进行分析,并给出了LTE 800M与CDMA 800M共址部署策略以及LTE 800M与原CDMA 800M的隔离缓冲区设置原则。2 各运营商2G/3G/4G络制式和频段分配目前三大运营商2G/3G/4G络制式和频段分配如表1所示。3 LTE 800M与异系统邻频干扰隔离度分析系统间的邻频干扰主要有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这里主要针对LTE 800M下行对异系统的杂散、阻塞干扰以及异系统下行对LTE 800M杂散、阻塞干扰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根据上文中LTE 800M与异系统之间的天线隔离度要求,天线选用65°扇形波束天线,LTE 800M与异系统之间的天线隔离距离计算结果如表

6、3所示。当LTE 800M与其他各系统共址时,天线隔离距离要求如表4所示,可考虑采用加装滤波器或者调整天线位置以增大系统间的隔离度,改善系统间的干扰。4 LTE 800M与CDMA 800M同频干扰隔离度分析为了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如果从现有800M 10M频段中划分出5M频段用于LTE(下行870—875MHz)进行重耕部署,那么重耕区LTE 800M与原CDMA 800M存在同频干扰。LTE 800M与CDMA 800M共频段干扰分析参数如表5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LTE与CDMA共800M频段时,基站之间的干扰增大,所需要的隔离度要求也比异频段部署时要大,可考虑采用加装合路器、

7、滤波器或者调整天线位置以增大系统间的隔离度,改善系统间的干扰。在实际络部署中,建议CL 800M共频段部署基站之间采取隔离缓冲区来规避同频干扰,根据理论计算,过渡区保护带在8.5km左右,具体大小受区域场强与组场强相关,需要根据部署区域地物环境的络覆盖仿真进行最后确定。5 LTE 800M与CDMA 800M共址部署策略5.1 CL 800M共站叠加从上文中可以看出,LTE 800M与CDMA 800M共站址要求隔离距离较大。由于LTE 800M与CDMA 800M均为FDD系统,在两者系统基站共站时,需要保证35dB的最小隔离度。图1是LTE 800M与CDMA 800M共站叠加的场景,在天

8、面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推荐LTE 800M与CDMA 800M新建独立天馈;若天面资源紧张,则推荐使用多端口天线,即C+L双模共天线。CDMA天线均为1T2R;LTE天线可以选择2T2R或2T4R。2T4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区上行平均吞吐量增益,也可以获得35dB的上行覆盖增益。部署LTE 800M时,C+L存在同厂家和异厂家的方案。C+L同厂家:方案1;C+L异厂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方案2至4之间选择。具体如表7所示。5.2 CL 800M同频部署缓冲区设置为了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在郊区以及农村低话务区,从现有800M 10M频段中划分出5M频段用于LTE进行重耕;主城区站点容量需求大、

9、配置高,无法分出多余频段给LTE,故主城区不建议做重耕。郊区以及农村区域重耕需要设置隔离带,规避重耕区域LTE 800M和主城区CDMA 800M产生同频干扰。如图2所示。LTE 800M重耕区与非重耕区的隔离缓冲区设置原则如下:按照经验,根据站间距D来估计,郊区站间距D一般为34km,隔离区的宽度应至少大于3D,包含23层站点。上文讨论了CL 800M同频干扰隔离距离至少为8.5km,那么综合考虑,LTE 800M重耕区与非重耕区的隔离缓冲区应设置为912km。现有可进行较为细致的缓冲区规划的方法有:基于后台切换统计数据的缓冲区划分方法和基于仿真的缓冲区划分方法。在进行LTE缓冲区规划时,可

10、通过以下方式降低缓冲区规划范围和代价:(1)充分利用地物地貌形成的有效阻挡,以减少该地形区域的缓冲区规划范围,适应地形包括山地、丘陵、沟壑等。(2)利用LTE络覆盖相对独立的区域,以减少缓冲区规划范围,适应地形包括绿洲、海域等。(3)通过成片LTE部署形成广覆盖,以实现整体较小的缓冲区规划代价,适应地形包括平原等。5.3 隔离缓冲区划分区域仿真验证采用仿真的方法分析隔离区的范围。仿真条件:郊区基站,平原地形,LTE和CDMA天线挂高均为30m,发射功率为20A终端(1.23MHz,折合成15kHz)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112dBm;CDMA下

11、行信号到达LTE终端(15kHz,折合成1.23MHz)Rx:-111dBm,-96.5dBm。图3 LTE 800M与CDMA 800M基站覆盖半径以某地区为例,对重耕区与非重耕区进行仿真。图4左侧为对重耕区内LTE 800M进行RSRP仿真,得出重耕区内LTE 800M的信号不会对非重耕区产生干扰;图4右侧为对非重耕区内CDMA 800M进行Rx仿真,得出非重耕区内CDMA 800M的信号不会对重耕区产生干扰。由此验证了重耕区与非重耕区之间的隔离缓冲区划分间隔是合理的。图4 LTE 800M与CDMA 800M隔离缓冲区划分区域仿真结果6 结束语为了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从现有C800M(10MHz)频段中划分出5MHz频段用于LTE进行重耕,在郊区及农村低话务区部署LTE 800M。本文通过对LTE 800M与异系统之间的邻频干扰进行分析,计算出LTE 800M系统与异系统共站址时的隔离距离要求,考虑采用加装滤波器或者调整天线位置以增大系统间的隔离度,改善系统间的干扰。CL 800M共址部署时,在满足最小隔离度的情况下,采用共站叠加的方式进行C+L共址建设。同时,分析了LTE 800M与原CDMA 800M之间的同频干扰隔离距离,并给出了LTE 800M重耕的缓冲区及缓冲区设置原则。 WW提供, 专业和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