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3187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毕业论文.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于FPGA的OFDM调制器的仿真设计 Simulation design of OFDM modulator based on FPGA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0905(移动通信方向)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没有任何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也没有侵犯任何其他人或组织的科研成果及专利。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武汉工程大学

2、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_年_月_日摘 要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对抗信号信道间干扰和符号干扰的高速传输技术,以其频谱利用率高、抗多径衰落能力强、抗窄带干扰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满足无线通信的高速化、宽带化以及移动化的需求,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首选技术,也是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具有设计时间短、投资少、风险小的特点, 而且可以反复修改, 反复编程, 直到完全满足需要,具有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方便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使得

3、FPGA可以高性能地实现OFDM通信系统的收发模块功能。本文概况地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指出了OFDM调制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的FPGA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深入进行基于FPGA的OFDM调制解调方案设计;针对仿真平台设计多种测试环境,得出仿真波形进行方案的优化完善并进行验证。本论文第1章首先首先介绍了OFDM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意义。第2章对OFDM的基本原理以及技术的实习进行综述,并对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作出了详尽的介绍。第3章对OFDM调制解调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采用IFFT和FFT的OFDM系统结构。第4章叙述了OFDM调制器的MTALAB仿真。第5章

4、叙述了OFDM调制器的VERILOG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第6章对OFDM技术的主要优缺点总结,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OFDM);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仿真 Abstract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technique is a multi-carrier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 as a kind of can effective against interference and symbol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5、 signal channel of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with its high spectrum efficiency,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multipath fading and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resistant performance is good, low cost, etc,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t can satisfy the high 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roadband and

6、mobile needs, be the first choic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a hot problem in the study on the curr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is a kind of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it has shorter design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7、of less investment, small risk, and can be repeatedly modified and programming repeatedly, until fully meet the needs, other ways incomparable convenience and flexibility. These features make the FPGA can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of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ceiver module function.This article

8、overview the basic concept of OFDM system are introduced,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y,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of OFDM modulation techniq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he FPGA design of process; Further for OFDM demodulation scheme based on FPGA design; Simu

9、lation platform is designed for a variety of test environment, scheme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waveform for validation.Chapter 1,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OFDM. Chapter 2, the practice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FDM and technol

10、ogy were review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OFDM system has made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Chapter 3 illustrates theory of OFDM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and IFFT and FFT structure of OFDM system is introduced. Chapter 4 describes the OFDM modulator of MTALAB simulation. VERILOG simulation of OFD

11、M modulator are described in chapter 5,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Chapter 6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FDM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 simulation目 录 第1章

12、绪论.11.1 OFDM的研究背景.11.2 OFDM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 第2章OFDM技术基础.22.1 OFDM的基本原理.22.2 OFDM技术的实现.42.3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52.3.1 同步技术.52.3.2 信道估计.62.3.3 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62.3.4 均衡.62.3.5 编码信道和交织.7 第3章OFDM调制器技术.93.1 OFDM调制解调原理.93.2 采用 IFFT 和 FFT 的 OFDM 系统结构.11 第4章OFDM调制器的MTALAB仿真.144.1 IFFT模块.154.2 添加循环前缀.154.3 加窗模块.164.4 前导模块.164.

13、5 成帧模块.17 第5章 OFDM调制器的VERILOG仿真.185.1 OFDM调制器的结构设计.185.2 子模块仿真分析.185.2.1.BPSK/DBPSK映射.185.2.2 IFFT前数据处理 .205.2.3 IFFT模块.205.2.4添加循环前缀和加窗.215.2.5 前导生成模块.225.2.6 成帧模块.235.3 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24第6章 总结与展望25参考文献28致谢29附录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30第1章 绪论1.1 OFDM的研究背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如何高速和可靠地传输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比现有的传输速率快上千倍,但其数据传输速

14、率也仅有2Mbit/s,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计划已经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核心技术之一。OFDM调制技术的出现为实现高效的抗干扰调制技术和提高频带利用率开辟了一条的新路径。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了OFDM的基本原理,有关OFDM的专利在1970年1月首次公开发表,1971年Weinstein和Ebert又提出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来等效多个调制解调器的功能,简化了系统结构,使OFDM技术更趋于实用化。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制约OFDM技术发展的屏障不复存在,OFDM也因而变得更加实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

15、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调制(MCM)技术,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当做是一种复用技术。OFDM系统既可以维持发送符号周期源于大于多径时延,又能够支持高速的数据业务,并且不需要复杂的信道均衡。1.2 OFDM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各方面深入研究正交频分复用理论,领会OFDM基带处理技术、FPGA电路设计的关键思想,并给予FPGA设计,实现OFDM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模块和基带处理中的调制解调器,并给出仿真结果。基于PFGA实现OFDM通信系统,能有效降低电路复杂度,运用先进的算法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便于移植、集成和大规模生产。第2章

16、OFDM技术基础2.1 OFDM的基本原理 众所周知无线通信传输信号的路径有很多,这就是所谓的多径效应,OFDM的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多径效应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我们通常采用的通信系统是单载波传输系统模型如图2.1所示。图2. 1单载波传输示意图图中g(t)是匹配滤波器(对于给定的码元波形,使得输出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在传输速率并不高的情况下,这种系统因时延产生的码间干扰不是特别严重,能通过均衡技术消除这种干扰。所谓码间干扰(ISI)就是当一个码元的时延信号产生的拖尾延伸到相邻码元时间中时,会影响信号的正确接收,导致系统误码性能的降低,这类干扰就被称作码间干扰。但是对于宽带

17、业务来说,由于数据传输速率较高,高数据传输速率使得码元周期非常小,如果码元传输出现多径时延,可能会影响到后面好几个码元。这就对均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引入复杂的均衡算法,并且要考虑到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可实现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当信号的带宽接近或者超过信道的相干带宽时,信道的时间弥散就会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使得同一个信号中不同的频率成分体现出不同的衰落特性,所以多载波传输技术的运用就是一种必然趋势。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MCM)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把高速的数据流经过串并变换,分配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个子信道中进行传输。由于每个子信道中的码元周期会相对增加,因此可以减轻由无线信道的多径时

18、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在OFDM,码元之间插入保护间隔,令保护间隔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多径带来的码间干扰(ISI),而且一般采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从而可以避免由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ICI)1。随着OFDM技术的发展与兴起,考虑到能用OFDM技术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它能够很好地对抗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减少甚至消除码间干扰的影响。OFDM是一项多载波传输技术,可以被当作是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复用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把传输的数据流串并变换后分解为若干个并行的子数据流(也可以看作将一个信道划分为若干个并行的相互正交的子信道

19、),这样的话每个子数据流的速率比串行过来的数据流低得多(速率变为多少取决于变换为多少路并行数据流),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码元周期将会变长,每个子信道上便是平坦衰落,然后用每个子信道上的低速率数据去调制相应的子载波,从而构成多个低速码元合成的数据的发送传输系统基本原理图如图2.2。图2. 2 OFDM系统调制解调原理框图在单载波系统中,一次干扰或衰落就可能导致整个链路性能恶化甚至失效,但是在多载波系统中,某一时刻仅仅会有少部分子信道受到衰落的影响,从而不会使得整个通信链路性能失效。在衰落信道中,根据多径信号最大时延和码元时间的关系,可以把性能降级分为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两种类型。如果,则信道呈

20、现平坦衰落。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码元的多径时延分量都在一个码元的持续时间内到达,因此信号不可分辨,此时就不会引起码间干扰,因为此时信号的时间扩展并不会导致相邻接收码元的显著重叠。如果,则信道会呈现频率选择性衰落。只要一个码元的多径时延扩展超出了码元持续时间,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信号的这种时延扩展会导致信号码间干扰的产生。正交频分复用的技术关键就是实现并保护好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接受端收到的信号x(t)与子载波相乘后通过积分器,不同频率的载波相乘积分后为零,只有相同载波积分后得到原始符号。正是由于每个子载波的正交性,我们可以是子载波的频谱重叠并靠近Nyquist 带宽,从而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所

21、以非常适合移动场合中的高速传输。多径传输的符号干扰时个头疼的问题,OFDM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符号间加上保护间隔内,保护间隔可以不传输任何信号。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解决不了信道间干扰(ICI),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接收端就不能很好的恢复出原始信号,这点是毁灭性的。OFDM的解决方法是把符号后面长度是Tg(保护间隔的长度)的部分拿到每个符号的前面当做保护间隔来传输,这种方法就叫做循环前缀。这样就使得在FFT周期内,OFDM符号的延时副本所包含的波形的周期个数是整数,从而解决了ICI。将原符号块最后信号放到原符号块的前部,构成新序列,时域中原来发送信号与信道响应的线性卷积变为圆周卷积。2.2 O

22、FDM技术的实现电力线的信道环境非常恶劣,信道特征和参数受到频率、地点、时间和连接到它上面的设备的影响。从10kHz到200kHz的低频率区域更容易产生冲突。而且电力线是一个频率选择性信道。除了经常发生在50/60Hz脉冲噪音中主要的背景噪音外,窄带冲突和小组时延能达到几百微秒。OFDM是一种能有效利用有限CENELEC带宽的调制技术,且支持使用先进的信道编码技术,这种组合能力在电力线信道上形成一个非常可靠的通信。图2.3展示了基于G3-PLC协议的OFDM系统实现框图。CENELEC带宽被分割成许多子信道,这些信道被看作是用不同的正交频率表示的独立频移键控(PSK)调制载波。正交和R-S编码

23、提供了冗余比特,它能使接收端在由背景噪声和脉冲噪声而造成的比特丢失的情况下自行纠错。时间频率交织方案用于降低译码器输入端接受噪音的相关性而提供多样性。图2.3 基于G3-PLC协议的OFDM系统实现框图OFDM信号是由复值信号点进行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IFFT)操作产生的,这些信号点是由不同的相位调制编码产生,且它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子载波。每个OFDM符号都是由一个循环前缀加到一个由IFFT产生的块的前面而构成的。选择一个循环前缀的长度以便信道时延不会引起连续OFDM符号或邻近的子载波产生冲突。接收端基于接收信号的质量决定采用何种的调制方案。而且,系统会区分受损的子载波的信噪比以及选择在哪个信道

24、上传输。2.3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2.3.1同步技术OFDM技术区分各个子信道的方法是利用各个子载波之间严格的正交性。频偏和相位噪声会使子载波之间的正交特性恶化从而导致子信道间的信号相互干扰(ICI),这种对频率偏差的敏感是OFDM系统的主要缺点之一,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中与FDMA、TDMA和CDMA等多址方式相结合时,时间和频率同步尤为重要。时域同步,要求OFDM系统确定符号边界,并且提取出最佳的采样时钟,从而减小载波干扰(ICI)和码间干扰(ISI)造成的影响。在OFDM系统中,只有发送和接收的子载波完全一致,才能保证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可以正确接收信号。任何频率偏移必然导致ICI。实际

25、系统中,由于本地时钟源(如晶体振荡器)不能精确的产生载波频率,总要附着一些随机相位调制信号。结果接收机产生的频率不可能与发送端的频率完全一致。对于单载波系统,相位噪声和频率偏移只是导致信噪比损失,而不会引入干扰。但对于多载波系统,却会造成子载波间干扰(ICI),因此OFDM系统对于载波偏移比单载波系统要敏感,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频率偏移。如果时域同步误差较大,FFT处理窗已超出了当前OFDM符号的数据区域和保护时间区域,包括了相邻的OFDM符号,则引入码间干扰,严重恶化了系统性能。 频域同步,要求系统估计和校正接收信号的载波偏移。 与频率误差不同,时间同步误差不会引起子载波间干扰(ICI)。但时间

26、同步误差将导致FFT处理窗包含连续的两个OFDM符号,从而引入了OFDM符号间干扰(ISI)。并且即使FFT处理窗位置略有偏移,也会导致OFDM信号频域的偏移,从而造成信噪比损失,BER性能下降。OFDM系统中的同步过程一般分为捕获和跟踪两个阶段,捕获阶段进行粗同步,跟踪阶段进行细同步,以进一步减小误差。对十突发式的数据传输,一般是通过发送辅助信息来实现同步。当前提出的OFDM系统中,采用辅助信息的同步方式主要可以分为:插入导频符号的同步和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这两种同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插入导频符号法同步性能较好,但是这种方法浪费了带宽和功率资源,降低了系统的有效性。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法可以

27、应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克服了插入导频符号浪费资源的缺点,且简单、易实现,但是同步范围较小。同步是OFDM技术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OFDM同步算法,其中较常用的有利用奇异值分解的ESPRIT同步算法和ML估计算法, ESPRIT算法虽然估计精度高,但计算复杂,计算量大,而ML算法利用OFDM信号的循环前缀,可以有效地对OFDM信号进行频偏和时偏的联合估计,而且与ESPRIT算法相比,其计算量要小得多。OFDM系统对定时频偏的要求是小于OFDM符号间隔的4%,对频率偏移的要求大约要小于子载波间隔的1%2%,系统产生的-3dB相位噪声带宽大约为子载波间隔的0.01%0.1%。2.3.2

28、信道估计在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器的设计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导频信息的选取。由于无线信道常常是衰落信道,需要不断对信道进行跟踪,因此导频信息也必须不断地传送;二是复杂度较低和导频跟踪能力良好的信道估计器的设计。在实际设计中,导频信息的选择和最佳估计器的设计通常又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估计器的性能与导频信息的传输方式有关。2.3.3 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由于OFDM信道时域上表现为N个正交子载波信号的叠加,当这N个信号恰好均以峰值叠加时,OFDM信号也将产生最大峰值,该峰值功率是平均功率的N倍。尽管峰值功率出现的概率较低,但为了不知真地传输这些高PAPR的OFDM信号,发送端对高功率放大器(HPA)

29、的线性度要求也很高。因此,高的PAPR使得OFDM系统的性能大大下降甚至直接影响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基于信号畸变技术、信号扰码技术和基于信号空间扩展等降低OFDM系统PAPR的方法。2.3.4 均衡在一般的衰落环境下,OFDM系统中的均衡不是有效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因为均衡的实质是补偿多径信道引起的码间干扰,而OFDM技术本身已经利用了多径信道的分集特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OFDM系统就不必再做均衡了。在高度散射的信道中,信道记忆长度很长,循环前缀CP的长度必须很长,才能使ISI尽量不出现。但是,CP长度过长必然导致能量大量损失,尤其对子载波个数不是很大的系统。这时,可以考虑

30、加均衡器以使CP的长度适当减小,即通过增加系统的复杂性换取系统频带利用率的提高。2.3.5 编码信道和交织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系统性能,信道编码和交织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对于衰落信道中的随机错误,可以采用信道编码;对于衰落信道中的突发错误,可以采用交织技术。实际应用中,通常同时采用信道编码和交织,进一步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在OFDM系统中,如果信道衰落不是太严重,均衡是无法再利用信道的分集特性来改善系统性能的,因为OFDM系统自身具有,利用信道分集特性的能力,一般的信道特性信息已经被OFDM这种调制方式本身所利用了。但是OFDM系统的结构却为在子载波间进行编码提供了机会,形成COFDM方式。编码可以

31、采用各种码,如::分组码、卷积码等,其中卷积码的效果要比分组码好。第3章 OFDM调制器技术3.1 OFDM调制解调原理OFDM 技术对信号进行 I/Q 调制, 在 IQ 两路调制时没有幅度上的失真, 所以极大的克服了模拟 I/Q调制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性, 克服了模拟混频电路非线性的影响。由于 FPGA的可编程性, 使用 FPGA 实现调制 /解调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编程性。在 FPGA 中在使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对基带信号滤波, 以消除符号间干扰, 滤波后的IQ两路信号通过乘法器与 NCO 中的正弦和余弦中频载波相乘完成 IQ 调制, 最后两路信号相加通过 DA 转换送入信道。接收时将信道来的通

32、过 AD转换后的信号通过与 NCO 的两路正交载频相乘分解出 IQ 两路信号送至 FPGA 进行 OFDM 调制在并串转换数据输出。实现框图分别如图 3.1、图 3.2和图 3.3。图 3.1 基于 OFDM 系统得调制和解调框图图3.2 调制原理框图图 3.3 调制原理框图一个OFDM符号之内包含多个经过相移键控(PSK)或者正交幅度调制(QAM)的子载波。如果用N表示子载波的个数,T表示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周期), di(i=0,1,2,N-1) 表示分配给每个子信道的数据符号, i表示第i个子载波的载波频率,矩形函数rect(t)=1,|t|T/2,则t=ty从开始的OFDM符号可以

33、表示为:(3.1)一旦将要传输的比特分配到各个子载波上,某一种调制模式则将它们映射为子载波的幅度和相位,通常采用等效基带信道来表示OFDM的输出信号: (3.2)其中s(t)的实部和虚部分别对应OFDM符号的同相(In-phase)和正交(Quadrature-phase)分量,在实部系统可以分别与相应子载波的余弦分量和正弦分量相乘,构成最终的子信道信号和合成的OFDM符号。图3.1展示了OFMD系统调制解调模型框图,其中=c+i/T。在接收端,将接收的同相和正交矢量映射回数据,完成子载波调制。图3.4 OFDM系统调制解调模型框图这种正交性还可以从频域角度来理解,在每一个子载波频率的最大处,

34、所有其他子信道的频谱值恰好为零,因此在理想情况下,可以从多个相互重叠的子信道符号频谱中提取出各个子信道符号,而不会受到其他子信道的干扰。OFDM实际上是可以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奈奎斯特准则,这种消除子信道间干扰(ICI)的方法是通过在时域中使用矩形脉冲成形,在频域中每个子载波的最大处采样来实现。3.2采用 IFFT 和 FFT 的 OFDM 系统结构 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算法,该算法因其方便、快捷和有效性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傅里叶变换独特的蝶型运算不仅在现有的通信与信号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在OFDM系统中同样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并行数据的调制与解调可以采

35、用反傅立叶变换 (IFFT) 和傅立叶变换 (FFT) 来实现。采用 IFFT 和 FFT 的 OFDM 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图3.5 采用 IFFT 和 FFT 的 OFDM 系统结构对于N比较大的系统,式(3.2)中的OFDM复等效基带信号可以采用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方法实现。为了叙述简洁,可以令式(3.2)中的ts=0并且忽略矩形,对于信号s(t)以T/N的速率进行抽样,即令t=kT/N(k=0,1,N-1),则得到: (3.3)可以看到等效为对 进行IDFT运算。同样在接收端,为了恢复出原始的数据符号 ,可以对进行逆变换,即DFT得到: (3.4)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到OFDM系

36、统的调制解调可以分别有IDFT和DFT来替代,通过N点的IDFT运算,把频域数据符号变换为时域数据符号 ,经过射频载波调制之后,发送到无线信道中。其中每一个IDFT输出的数据符号都是由所有子载波信号经过叠加而成的,既对连续的多个经过调制的子载波的叠加信号进行抽样得到的。在OFDM系统实际的运用中,可以采用更加快捷方便的IFFT/FFT。N点IDFT运算需要实施N2次复数乘法,而IFFT则可以明显地降低运算复杂度。对于常用的基2的IFFT算法,其复数乘法次数仅仅为(N/2)log2(N),以16点的变换为例,IDFT和IFFT中所需要的乘法次数分别为256次和32次,并且锁着子载波个数N的增加,

37、复杂度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明显,IDFT的计算复杂度随着N增加而二次方增长,IFFT的计算复杂度却只是略快于线性变化。对于子数量庞大的OFDM系统来说,可以进一步采用基4的IFFT算法来实施傅里叶变换。第4章 OFDM调制器的MTALAB仿真使用MATLAB可实现OFDM调制器的仿真,OFDM调制器的系统模型可表示如图4.1所示。数据源FCH和DATA使用预先存储的数据(0、1比特流),数据大小分别为3613比特和3640比特。为了信号可以有效传输,系统采用BPSK和DBPSK调制方案,采用256点的IFFT的运算模块。为消除ISI和多径造成的ICI的影响,添加循环前缀,循环前缀大小为30采样

38、点。为了让OFDM信号的带外功率谱密度下降的更快,对信号进行加窗。最后在信号的头部位置加上前导码,形成OFDM帧,进行发送。 图4.1 G3-PLC协议的数据帧结构 图4.2 OFDM调制器系统模型数据源FCH和DATA使用预先存储的0、1数据流,数据大小分别为3613比特和3640比特,其中FCH采用BPSK映射,DATA采用DBPSK映射。4.1 IFFT模块在进行IFFT运算时,IFFT的输入为36个子载波,其中第一个子载波放置到第23号位置,最后一个子载波放置到第58号位置,其余位置补零。其中IFFT运算结果有用的数据只为实部。图4.3 IFFT模块结构图4.2 添加循环前缀由于信道具有记忆性,导致结果输出不仅与当前输入块有关,还与上一个输入块有关,这样就引起了块间干扰(ISI)。并且由于多径传播的影响,会造成子载波间的干扰(ICI),即子载波的正交性遭到破坏。图4.4 添加循环前缀4.3 加窗模块采用特定的窗函数,每个符号边界的8个采样点使用升余弦函数,其余采样点窗函数值设置为1。图4.5 升余弦窗函数相邻符号间的头部8采样点和尾部8采样点进行覆盖叠加。示意图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