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3542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毕业论文.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 )此页不打印题目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作者赵 维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0904040101指导教师王志强二一三年六月二十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 学院 通信工程 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审批 签名: 日期: 学生姓名: 赵 维 学号: 0904040101 专业: 通信工程 1、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 DS-CDMA系统中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View仿真 2、学生设计(论文)时间: 自 月 日开始至 月 日止3、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1)CDMA系统

2、工程手册 Jhony.Sam Lee等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CDMA无线通信原理 窦中旭,雷湘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3)扩谱技术 沈允春著国防工业出 版社;(4)System View系统设计及仿真入门应用 李东生等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5)码分多址与个人通 信 胡建栋等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6)互联网上有关CDMA和SystemView方面的参考资料 。 4、设计(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 (1) 掌握CDMA系统中的直扩原理; (2) 了解IS95标准的特点,介绍扩频通信,伪随机码同步基本原理; (3) 熟练掌握SystemView环境下系统仿真调试; (4) 设计用于DS-CD

3、MA系统的PN去到同步电路,并在SystemView环境下完成仿真; (5)提供各模块的仿真原理图和仿真波形; 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1)按学校要求撰写设计报告; (2)设计报告要求字数达3万字,提供电子版(刻录成光盘)和文字版(按学校要求装订成册); (3)设计报告包括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方案选择及确定、技术要求、设计过程及参数计算、 软件流程图及源程序、调试方法及步骤、小结等。 6、发题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 生(签名):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

4、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人: (签名)年 月 日 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评阅人: (签名)年 月 日 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 学生: 学号: 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 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主要对学生毕

5、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名)委员: (签名)(签名)(签名)(签名) 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摘 要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文简称码分多址,被广泛用于无线通讯技术上,在CDMA的所有频带允许使用者同时使用,并且把其他使用者的信号视为噪声。CDMA具有特殊的语音编码技术,其通话品质较GSM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且可降低周围环境噪音,使通话更清晰。另外,安全性能而言,能够有效防止被人盗听,因其具有良好的认证体制。PN码(Pseudo-Noise

6、Code),是一具有与白噪声类似的自相关性质的0和1所构成的编码序列,最广为人 知的二位元PN码是最大长度位移暂存器序列,简称m序列, 他具有长 2n-1个位元, 由一具线性回授的m级暂存器来产生。同时PN码分长码与短码,在CDMA中的担当不同的角色。CDMA通信系统的接收机的同步,包括PN码同步、符号同步、帧同步和扰频码的同步。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在CDMA系统中,是使用最广泛的,基于直接序列扩频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伪码捕获方法。伪随机码同步通常在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搜索和捕获的伪随机码的初始相位,发送侧代码相位误差小于1位,即捕获序列在第二步骤的初始同步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将码相位误差,

7、从而保持同步,这一步通常不称为跟踪。 本论文重点研究扩频通信在CDMA中如何实现PN码同步的相关仿真,采用滑动相关法对PN码同步电路进行捕捉,并在System View软件中进行仿真。因此,如何确定的PN码捕获同步是本文研究的关键。关键词: CDMA; 码分多址; 扩频序列; 捕获检测ABSTRACT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s used i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DMA allows all users to si

8、multaneously use all frequency band, and the other user signal as noise, not considering the signal collision problem. Speech coding technology provided by CDMA, call quality than the current GSM, and can reduce the ambient noise user dialogue, make clearer call. Safety performance, CDMA has excelle

9、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because of its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using codes are used to distinguish users, the ability to prevent being stolen to greatly enhance. PN code (Pseudo-Noise Code), is an autocorrelation properties similar to white noise of 0 and 1 of the coding sequence, the most w

10、idely known two bits PN code is the maximum length shift register sequence, m sequence, he has long 2N-1 bits, composed of a linear feedback m register to produce. At the same time PN code consists of a long code and short code,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CDMA.Synchronous receiver for CDMA communicatio

11、n system, including the synchronization of PN code synchronization, symbol synchronization,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scrambling code.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ystem in the CDMA system,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the acquisition method of lots of pseudo code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12、system based on. Pseudo random code synchronization is in two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search and capture the pseudo random code the initial phase, the sending side code phase error is less than 1, namely capture sequence in the initial second steps on the basis of the synchronous, further reduci

13、ng, the code phase error, so as to maintain synchronization, this step is usually not known as follo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how to realize the simulation of PN code synchronization in CDMA, to capture the PN code synchronization circuit adopts the slidi

14、ng correlation method, and in the System simulation software in View. Therefore, how to determine the acquisition of PN code synchronization is the key of this study.KeyWords: CDMA; Spreading Sequence; Capture Detector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1-第二章 扩频通信 2 -2.1 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2 -2.2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3 -2.3扩频通信系统的分类- 4 -2.4

15、 扩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 4 -2.4.1 m序列- 5 -2.4.2戈尔德-Gold序列- 9 -2.4.3 沃尔什序列- 10 -2.5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11 -2.5.1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基本原理- 11 -2.5.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实现- 12 -2.5.3 直接扩频系统的同步- 12 -第三章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伪码同步技术- 14 -3.1同步捕获原理- 14 -3.2 同步捕获方法- 15 -3.2.1相位顺序搜索捕获法- 15 -3.2.2滑动相关捕获法- 16 -3.2.3匹配滤波器捕获法- 20 -3.3同步捕获性能分析与比较- 21 -3.3.1并行捕获法性能

16、分析- 21 -3.3.2相位顺序搜索法性能分析- 21 -3.3.3单积分滑动相关捕获法的性能分析- 22 -3.3.4匹配滤波捕获法性能分析- 23 -3.4扩频序列跟踪- 23 -第四章 直扩系统PN码同步电路的SYSTEM VIEW仿真- 26 -4.1 SystemView的功能简介和特点- 26 -4.2 伪随机序列的产生- 27 -4.3滑动相关原理的PN码同步仿真- 28 -结 论- 32 -致 谢- 34 -第一章 绪 论扩频通信,结合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在信息时代被称为三大高新技术。扩频通信传输的信息信号带宽大于信息本身的带宽,高速扩频码序列延长低速数据编码序列谱宽带通信的使

17、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加密,信息隐藏,任何选址和其他特征。同步是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包括载波同步,帧同步,网络同步,符号同步,同步扩频通信系统等。在扩频通信系统中,载波解调滤波器的采样的符号匹配后输出一个二进制序列。必须对序列解扩,为了获得原始数据,解扩的本地参考代码序列必须与接收序列完全同步。当扩频伪随机序列的大小的相位差超过一个符号,因为伪随机序列的相关特性,它将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必须整个未知相位区间搜索检测,这一过程称为码同步。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伪随机码同步,包括同步捕获和同步跟踪。同步捕获负责了本地扩频码序列与接收到的编码序列被调整到在少于半个符号的范围,同步跟

18、踪进一步减小同步误差,使其尽可能小。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扩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接近高潮,而基于扩频的CDMA移动通信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在扩频通信在扩频调制码序列的存在下,以利用多种型态之间的扩频码序列优良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在接收端使用的解扩的相关检测技术。以这种方式,用户被分配到一个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号,从而实现多址通信,即让多对用户可以同时在宽频带上通话。其次,扩频CDMA方式,虽频带使用较宽,但算到每个用户使用频带来看,具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此外,扩频CDMA方式有精确的功率控制,可通过保持每个终端在低电平

19、下的发射功率来减小对其他用户的干扰,以保证高质量的传输,同时克服了远近效应问题。本文主要论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扩频码同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文章开头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伪随机码序列同步的意义,同步采集原理和跟踪方法以及性能分析,并最终完成了伪码同步电路的System View设计仿真。第二章 扩频通信2.1 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对扩频通信的精确定义如下:用来传输信息的信号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的带宽传输模式,该过程由独立的信息码来实现扩频,并返回信息数据的内容,在接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以实现数据恢复。这种通信手段和传统的窄带通信方法的不同:第一,它是在信息扩频宽带传输的形成时加入

20、扩频码;其次,然后收回窄带信息数据的相关处理。扩频通信理论是香农基于定理,该定理指出:噪声的条件下,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C(单位bit/s)是: (2.1)式(2.1)也被称为香农定理,其中C为信道容量,单位为bps;为信道带宽(单位Hz);S/N为信噪比(dB)。式中给定信噪比S/N和信道条件较好(没有误码)的情况下信道的容量C与该信道带宽W的关系。从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对于一个给定的传输速率,在具有不同带宽和信噪比来传输。换句话说,互换了信噪比和信道带宽。扩频通信系统运用该理论,信道带宽扩展以换的对信噪比的好处,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的能力。扩频载波调制信道编码信源编码信源信道载波调

21、制信息输出信源译码干扰和噪声信道译码解扩图2.1 典型的扩频通信系统模型典型的扩频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可以看出,扩频通信系统由原始信息,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和解调、扩频调制解扩和信道六部分组成。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信息冗余,提高了信道的传输效率。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加通道中传输信息的冗余,错误检测和校正能力,它提高了信道的传输质量。在调制部分的目的是信道编码的符号在相应频带传输,数字信号调制方法通常用于振幅控制,频移键控,相移键控,在CDMA移动通信QPSK、OQPSK是PSK改进。与常规的通信系统相比,该系统模型具有扩频和解扩两部分,传播的信号带宽的能在频谱密度低的信道中传输。2.

22、2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以来,扩频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军事系统中。由于其性能独特,在移动通信中、卫星通信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具有优异抗干扰性能的新技术,扩频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是扩频通信最基本的特点。扩频系统中扩频越宽,将获得更高的处理增益,干扰的耐受性较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接收端使用的发送端相同的扩频码接扩,恢复有用信号,其他干扰信号的频谱被展宽了,使信道内干扰强度的信息带宽下降大大降低,从而抑制干扰。如下图2.2所示,非常形象的描绘出扩频通信在传输过程中是如何克服干扰从而提高通信质量的。图2.2 扩频系统抗

23、噪声简图(2)保密性好安全性良好的扩频通信最初是在军事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扩频系统采用周期很长的伪随机码扩频,调制后数字信息跟随机噪声类似。解扩时,与发送端同步的扩频码才可以正确的恢复发送信息。在不知道伪随机码的情况下,信息是很难被破译的,所以,信息的保密性得到提高。此外,由于信号的频谱扩展到很宽的频带,功率谱密度降低(低于环境噪声和干扰水平),它是很难检测到,因此信号具有隐藏性。(3)具有抗衰落、抗多径干扰能力此外,信号的频谱展宽,扩频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克服多径干扰,并且具有潜在的抗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4)具有多址能力,易于实现码分多址利用伪随机序列扩频的扩频通信系统,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

24、,不同的伪随机序列的使用,不同的用户地址来实现码分多址通信。2.3扩频通信系统的分类扩频通信系统按扩频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直接序列扩频:在发端的直接序列扩频伪随机码的高码速率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具有相同的代码序列解扩的封闭端,并对扩频信号展宽还原到原始信息。(2)跳频扩频:所谓跳频指载波的发送信号,根据随机跳频模式转型,随时间变化的跳频信号的载波频率,伪随机。跳频扩频系统在很多方面类似的FDMA系统带宽为多个用户被分成多个通道。在某个时间点,用户跳频信号只占用一个频道。跳频扩频系统和频分多址系统的区别:改变载波跳频信号在很短的周期时间。跳频系统分为两种快速跳频和慢跳频。如果信号

25、跳频速率等于或接近的符号率,系统的陈炜快速跳频系统;如果信号跳频速率低于符号率被称为慢跳频系统。(3)跳时扩频:类似的跳频,使发射信号在时间轴上的跳变称为跳时。把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片发射信号由扩频码序列控制。跳频可以理解为:用码序列选择多时片的时移键控。跳时扩频系统主要通过扩频码遥控发射器的通断,减少时间分复用系统之间的干扰。(4)混合方式:以上三种基本方式的不同组合。2.4 扩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在扩频系统中,信号频谱的扩展是通过扩频序列的实现,因此扩频序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理想的扩频序列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尖锐的自相关特性;(2)最小的互相关特性;(3)序列的“1”和“0”出现在每

26、1 / 2的相对概率满足平衡;(4)有足够数量的扩频序列;(5)尽可能的序列复杂性大;(6)具有近似的噪声频谱,即近似的连续谱和均匀分布;(7)工程上易于实现。从自相关函数来看,可以把分为狭义伪随机序列跟广义伪随机序列。自相关函数的狭义伪随机序列具有如下形式: (2.1)第一类广义伪随机序列具有如下形式序列: (2.2)第二类广义伪随机序列具有如下形式序列: (2.3)式中,N为序列的周期,即满足任意的整数i,满足:xi=xi+N。m序列是对其他伪随机序列研究和建设的基础,它具有尖锐的自相关特性和理想的伪随机特性,遗憾的是它们的互相关特性不理想。因此,R金在1967年提出的Gold序列具有良好

27、的相关特性的序列,序列数目比m序列的大得多,容易实现多址通信。Bent序列和Kasami序列的互相关的最大值达到理论值的下限(韦尔奇部门)。为了实现伪随机序列的快速捕获,研究人员构建了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序列,选择序列的非线性序列。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所产生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序列的混沌的使用。利用Gold序列的伪随机序列的系统仿真产生混沌现象收到人们重视。2.4.1 m序列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是最典型的伪随机序列,属于一个特殊的伪随机序列,称为M序列。它是由一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周期阶段产生的伪随机序列产生的长周期。其特征如下:(1)序列的周期N =2n-1中,

28、“1”的个数是2n-1,“0”的个数是2n-1-1,满足序列的平衡性 。(2)每个连续非零的二进制S元组(SN)都发生2n-s次,而连续全零的S元组(SN)都发生2n-1-1次。(3)对于周期为2n-1的m序列,共有2n-1个游程,其中:长度为的游程数占游程总数的1/2n,一个长度是n-1的“0”游程和一个长度为n的“1”游程。(4)m序列具有移位相加性,即:m序列Mp与其移位序列M,相加后得到的序列Ms是序列Mp的移位序列。(5)m序列具有理想的自相关特性: (2.4) (2.5)如图2.3。图2.3 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6)m序列虽然具有理想的自相关特性,但是互相关特性并不是很理想。如果两

29、个m序列的互相关函数满足如下: (2.6)则称为m序列优选对。m序列,最好只在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满足理想的相关特性。通过计算m序列优选的浓度,对序列互相关特性不理想的小会,介绍了多址干扰,扩频多址通信是不容易实现。 (7)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是呈周期性的,假设Rx为归一化自相关函数,则: (2.7)可以看到,m序列周期N越大,m序列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越接近序列的白噪声的性能。一般情况下,若在每个序列周期内1与0的数目最多差1,符号具有关联特性并且在一个序列周期内,Rx(0)=1,Rx(l0)=c(常数),满足以上条件的称为伪随机序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PN码,显然m序列是PN码。(8)m序列的

30、功率谱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之间形成傅立叶变换对,有: (2.8)由于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是周期性的,所以对应的频谱是离散的。如图2.1是自相关函数的波形,对应的离散谱的包络是Sa(x)。由此可知m序列的功率谱为G(w): (2.9)Tc是伪随机码一个码片的持续时间。m序列功率谱密度如图2.4所示:图2.4 m序列的功率谱由以上可知:1) m序列功率谱是离散谱,谱线之间的间隔w=2/NTc。2) 功率谱的包络是,其中分量的功率与周期N成反比关系。3) 直流分量与N2成反比,N增大直流分量变小,载波抑制度就越高,载漏越小。4) 带宽是由码元宽度Tc决定,Tc越小,带宽越宽。5) 第一个零出现在2

31、/Tc,在|w|2/Tc范围内包括信号80%的能量,由此,信号传输带宽一般定为H=2 /Tc。6) 适当增加m序列的长度N,减小码元宽度Tc,使得谱线加密,功率谱密度减小,Tc/2N减小,也使功率谱变得均匀,这些特性使伪随机序列更加接近于理想噪声的特性。7)设生成多项式是F2域上的多项式,为了产生周期N=2n-1的m序列, F(x)必须为F2域上的本原多项式。m序列的生成可用移位寄存器的特征多项式来确定,一个本原多项式对应一个m序列。m序列的个数就是n阶本原多项式的个数问题。要产生一个m序列,需要得到一个具体的本原多项式。确定本原多项式的方法是:先得到所有n次既约多项式,再计算各个既约多项式的

32、周期,周期为N=2n-1的多项式即为本原多项式。表2.1给出了为28的本原多项式F(x) 3。1,2,4,5表示的多项式为F(x)=1+x+x2+x4+x5。表2.1 m序列的本原多项式F(x)21,231,341,452,5 2,3,4,5 1,2,4,561,61,2,5,62,3,5,673,7 1,2,3,7 1,2,4,5,6,7 2,3,4,7 1,2,3,4,5,7 2,4,6,7 1,7 1,3,6,7 2,5,6,782,3,4,8 3,5,6,8 1,2,5,6,7,8 1,3,5,8, 2,5,6,8 1,5,6,8 1,2,3,4,6,8 1,6,7,8对F(x)= x

33、6+x+1,用图2.5的移位寄存器产生m序列,其周期为26-1的。图2.5 移位寄存器产生器设m序列周期N,码元宽度Tc,则m序列由可表示为: (2.10)式中,先确定其周期N和移位寄存器级数,并查表得出它生成多项式F(x),得到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线,最后生成m序列。8)若m序列周期较小时,同长度但是不同反馈逻辑的m序列数目不是很多,就等于同幂次的本原多项式的数目: (2.11)式中,为欧拉函数。表2.2给出了n为112的本原多项式的数目,也就是m序列的数目。表2.2 m序列的序列数目1117127182318255163729511484152101023605316112047176663

34、6124095144例如,给定周期是127的m序列有18种不一样的反馈逻辑,周期是511的m序列确只有48种。因此,以m序列作为多址系统中地址码是远远不够的。2.4.2戈尔德-Gold序列m序列优选对,指在m序列集中两个m序列,其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值绝对值小于某个值。而戈尔德码是由两个速率相同、长度相同、但码字确不同的m序列优选对模2加得到的,具有较好的自、互相关特性。对于给定周期N=2n-1的m序列优选对,能够生成N+2个戈尔德序列,所以戈尔德码的个数要远远大于m序列。已知m序列优选对与优选序列之间相对初始状态,可以确定一个戈尔德序列。戈尔德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是三值函数,要远远小于m序列:

35、(2.12)式中,t(n)=1+2(n+2)/2。图2.6为生成多项式F1=x6+x+1和F2(x)=x6+x5+x2+x+1生成Gold序列的原理框图。图2.6 Gold序列发生器框图戈尔德序列可以分为平衡戈尔德序列和非平衡戈尔德序列。平衡戈尔德序列,“0”和“1”的个数差为1,满足平衡特性;在非平衡性序列中,1”和“0”的个数之差大于1。当移位寄存器级数n是奇数时,一半的戈尔德序列为平衡戈尔德序列;而当n是偶数时,四分之三的戈尔德序列为平衡戈尔德序列。在扩频通信系统中,扩频序列的平衡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大,序列不平衡不仅会引入直流分量,还会使使系统载波发生泄漏,而且会不同程度的破坏系统的抗

36、干扰和保密性能。因此,采用平衡的Gold序列作为扩频序列的扩频码必不可少。2.4.3 沃尔什序列如果函数集是完备的非正弦型正交函数集,则相应的离散沃尔什函数就称为沃尔什序列,它是完全正交的序列集,由哈达玛(Hadamard)矩阵的行或列构成。二阶的Hadamard矩阵定义为: (2.13)高阶的Hadamard矩阵由下列公式递推得出: (2.14)理论上,Walsh序列应该具有非常理想同步正交的特性,但如果在非同步情况下,Walsh序列的相关特性都不理想。因为它的自相关函数旁瓣值较大,这样对序列的同步不利;互相关函数旁瓣值比较大是造成多址干扰的根本原因。而且在沃尔什序列中,各个序列的功率谱分布

37、不同,因此不能作为单独扩频系统中的扩频序列。除了以上分析的常用扩频序列外,根据不同的应用,人们又提出了M序列, R-S序列,Kasami序列,快速截获序列等伪随机序列。2.5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2.5.1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DS-SS系统)的全称为直接序列载波调制系统,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扩展频谱通信系统。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系统框图如图2.7所示。信息源信源编码扩频PN码载波调制载波发生器放大(a) 发射机系统框图高放载波解调解扩带通滤波器解调载波发生器本地PN码同步 输出(b) 接收机系统框图图2.7 扩频系统框图直接序列扩频是一种直接在发送端采用高码速度的扩频码去扩展信息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解扩信号恢复原来的信息。在发送端,伪随机码发生器的模2加法器产生扩频序列的信息,然后用载波调制器调制载波信号,调制的方法通常有QPSK,BPSK。QPSK调制方式在无线网络采用的较多。调制的宽带信号,由宽带放大器放大后发射出去。在收端,接收到的信号被放大,通过射频宽带滤波来提高信噪比和提取信号来调整相位同步电路拾取的精确相位的扩频码同步信号解调扩频码的生成,PN码发生器发射,发射的扩频码相位差尽可能的小(小于1 / 10码元宽度),得到的信息数据D.扩频通信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一个伪随机码调制和信号处理。的伪随机码调制的核心是生成一个伪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