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3726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公司发布2009-12-1实施2009-12-1发布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Station(V2.0)QB/CU 177-2009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前 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和定义13.1 缩略语14 概述54.1 WCDMA移动台的逻辑结构54.2 WCDMA移动台在接入系统逻辑结构中的位置54.3 WC

2、DMA移动台的分类和功率等级65 业务75.1 概述75.2 电信业务75.3 承载业务75.4 补充业务105.5 增值业务106 功能116.1 物理层功能116.2 层2/层3功能126.3 非接入层(NAS)功能166.4 双模移动台的2G/3G互操作176.5 IMEI/IMEISV的上报187 射频性能要求187.1 工作频段187.2 信道划分187.3 发射机性能指标187.4 接收机性能指标297.5 复杂传播环境下性能指标要求337.6 E-DCH性能测试(R6)417.7 HSDPA性能要求488 对数据卡的要求688.1 数据卡网络承载功能/业务要求688.2 网络接入

3、要求698.3 射频性能指标698.4 接口要求698.5 硬件要求698.6 数据卡客户端要求699 对手机的要求739.1 手机的功能/业务要求739.2 手机人机界面要求7410 参数设置7510.1 网络接入点7510.2 业务参数7511 媒体格式要求7511.1 文字格式7511.2 图像格式7511.3 音频格式7511.4 视频格式7612 通讯簿要求7612.1 本地通讯簿7612.2 通讯簿机卡互操作7612.3 同步要求7713 接口要求7713.1 Uu接口要求7713.2 Cu接口要求7813.3 数据接口7813.4 移动存储器接口7914 电磁兼容要求7915 比

4、吸收率(SAR)的要求7916 电池和充电器要求7916.1 电池性能7916.2 充电器安全性7917 WCDMA上网本技术要求7917.1 WCDMA模块(Module)功能要求7917.2 接口要求8017.3 WCDMA模块控制开关要求8017.4 上网本支持大容量USIM卡的要求(可选)80附录A 环境条件82A.1 正常条件和极限条件82附录B 测量信道82B.1 上行参考测量信道82B.1.1 上行参考测量信道(12.2kbps)82B.1.2 上行参考测量信道(64kbps)83B.1.3 上行参考测量信道(144kbps)84B.1.4 上行参考测量信道(384kbps)85

5、B.2 下行参考测量信道86B.2.1 下行参考测量信道(12.2kbps)86B.2.2 下行参考测量信道(64kbps)87B.2.3 下行参考测量信道(144kbps)88B.2.4 下行参考测量信道(384kbps)89B.3 盲传输格式检测性能要求参考测量信道90B.4 下行参考压缩模式参数92B.5 HSDP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 (FRC)93B.5.1 HSDP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H-Set 193B.5.2 HSDP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H-Set 294B.5.3 HSDP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H-Set 395B.5.4 HSDP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H-Set 496B.5.5 HSDP

6、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H-Set 597B.5.6 HSDPA测试固定参考信道H-Set 698B.6 E-DCH测试参考信道配置99B.6.1 E-DCH测试上行参考测量信道99B.6.2 E-DCH测试下行参考测量信道99B.6.3 E-DCH测试RLC SDU大小99附录C 传播条件100C.1 静态传播条件100C.2 多径衰落传播条件100C.3 移动传播条件101C.4 生/灭传播条件102附录D 下行物理信道102D.1 下行链路建立所需的物理信道102D.2 连接过程参数要求102D.2.1 接收机性能指标测量参数要求103D.2.2 复杂传播环境下性能指标要求的测量103D.2.

7、3 开环发射分集模式的连接103D.2.4 闭环发射分集模式的连接104D.3 WCDMA调制干扰源105D.4 HSDPA下行物理信道105D.4.1 下行物理信道连接设置105D.4.2 用于测量的下行物理信道105D.5 OCNS定义107附录E 修订记录108前 言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保证中国联通公司W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能正常运行和方便运营管理,并为移动台的开发生产提供依据。技术指标主要依据国际标准组织3GPP和国内相应行业标准中的规定,并根据中国联通实际商用的需求而编写。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中国联通WCDMA

8、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一分册:支持WAP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二分册:支持JAVA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三分册:支持MMS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四分册:支持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五分册:支持Web浏览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

9、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六分册:支持流媒体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七分册:支持终端管理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八分册:支持手机音乐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v2.0本标准规定中国联通WCDMA移动台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与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定制业务规范要求一致,并与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定制业务规范配套使用。中国联通WCDMA定制移动台业务需求以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定制业务规范为准。为及时反映WCDMA移动台技术的最新

10、发展并结合中国联通的实际发展需要,本标准在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v1.0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修订记录见本标准附录E。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v1.0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自动废止。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的组成部分,如无特殊说明和本规范正文具有同等约束力。今后,中国联通将根据业务和功能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增加相应分册。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通技术部、中国联通产品与创新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 顾旻霞 杨可可 金明晔

11、 严斌峰 李旗 李星 崔媛媛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总册:总体技术要求 V2.01 范围本规范主要规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移动台设备(UE)功能要求、业务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机械和环境要求、电源要求等。无特殊版本说明,本规范适用于3GPP Release 99/4/5/6版本的移动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12、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YD/T 1547-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2 YD/T 1544-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3 YD/T 1545-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4 YD/T 1546-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5 QB/CU 181-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四分册:支持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6 QB/

13、CU 178-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一分册:支持WAP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7 QB/CU 180-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三分册:支持MMS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8 QB/CU 179-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二分册:支持JAVA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9 QB/CU 182-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五分册:支持Web浏览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10 QB/CU 183-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六分册:支持流媒体业

14、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11 QB/CU 184-2009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七分册:支持终端管理业务的移动台技术要求12 QB/CU 011-2009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SIM卡技术规范13 QB/CU 012-2009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SAT卡技术规范14 PCMCIA “ExpressCard Standard,Release 1.1”, www.expresscard.org15 QB/CU 001-2009 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定制业务规范 v1.03 缩略语和定义3.1 缩略语A

15、CLR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邻道泄漏功率比ACS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邻道选择性AFC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自动频率控制AGCAutomatic Gain Contol自动增益控制AMAcknowledged Mode确认模式AMRAdaptive Multi Rate自适应多速率ANRAmbient Noise Rejection环境噪声抑制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ASDAcceleration Spectral Density加速谱密度ATMAsynchronous Tra

16、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AuCAuthentication Centre鉴权中心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附加高斯白噪声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BERBit Error Ratio误码率BLERBlock Error Ratio误块率BTFDBlind Transport Format Detection盲传输格式检测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CCPCH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公

17、共控制物理信道CMConnection Management连接管理CNCore Network核心网CPCHCommon Pilot Channel公共导频信道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C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CWContinuous Wave (un-modulated signal)连续波(未调制信号)DAIDigital Acoustic Interface数字音频接口DLDownLink下行链路DPCHDedicated Ph

18、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DPCH_EcAverage energy per PN chip for DPCH.DPCH每个伪随机码的平均能量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RNCDrift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迁移无线网络控制器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非连续发射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cAverag

19、e energy per PN chip每个伪随机码的平均能量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矢量幅度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前向接入信道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F-DPCHFractional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部分化专用物理信道FDRFalse transmit format Detection Ratio传输格式检测差错比FERFrame Erasure Rate, Frame Error Rate误帧率FPLMNForbidden Public Land M

20、obile Network被禁止的PLMNFuwFrequency of unwanted signal.非有用信号的频率GMMGPRS Mobility ManagementGPRS移动性管理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PLMNHom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归属PLMN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

21、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SCH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HS-SCCH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高速同步控制信道HYBHybrid混频器IMIntermodulation互调INode_BNode B处的干扰信号功率电平Io总接收功率频谱密度IoacUE天线接口处的邻频信道功率谱密度Ioc带限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下行链路所接收的功率谱密度IorNode B天线接

22、口处的下行信号总功率谱密度Iouw干扰信号功率电平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身份标识ITPInitial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ode初始传输功控模式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MEMobile Equipment移动设备MMMobility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MSCMobile Switching Centre移动交换中心NASNon Access Straum非接入层OCNSOrthogonal Channel Noise Simulato

23、r正交信道噪声模拟器OBWOccupied Bandwidth占用带宽OPLMNOperator controlled PLMN运营商控制的PLMNPARPeak to Average Ratio峰均比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PICHPrimary Common Pilot Channel主公共导频信道PCDEPeak Code Domain Error峰值码域误差P-TMSIPacket TMSI分组TMSI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收敛协议PDP

24、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网络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无线接入技术RBWResolution Bandwidth分辨率带宽参考灵敏度参考RFRadio Frequency射频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RLRReceiving Loudness Rating接收响度评定值RPLMNLast Registered PLMN上次登记的PLMN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

25、管理RRCRoot-Raised Cosine根升余弦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比吸收率S-CCPCH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PICHSecondary Common Pilot Channel辅助公共导频信道SCHSynchronisation Channel consisting of Primary and Se

26、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s同步信道(包括主同步信道、辅助同步信道)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干比SRNC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SSimulator System模拟系统SSDTSite Selection Diversity Transmission定点选择分集发射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TFC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传输格式组合TGCFNTransmission Gap Connectio

27、n Frame Number传输间隔连接帧号TGDTransmission Gap Distance传输间隔距离TGLTransmission Gap Length传输间隔长度TGPLTransmission Gap Pattern Length传输间隔图案长度TGPRCTransmission Gap Pattern Repetition Count传输间隔图案重复计数TGSNTransmission Gap Starting Slot Number传输间隔开始时隙号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身份标识UEUser Equipm

28、ent用户设备UICC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通用集成电路卡UPLMNUser controlled PLMN用户控制的PLMN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VPLMNVisitor PLMN访问地PLMN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4 概述4.1 WCDMA移动台的逻辑结构图1 WCDMA移动台设备逻辑结构图WCDMA移动台,在本规范中亦可简称为终端或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或UE,

29、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WCDMA移动台根据其连接设备不同应提供相应兼容性接口,如WCDMA/GSM移动台与WCDMA/GSM网络设备的空中接口、USB接口、红外数据接口等。移动台应包含能进行无线信号收发、基带处理和高层应用运行的ME设备(Mobile Equipment)和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可以保存数据、程序和安全身份识别的智能卡USIM。ME和USIM之间通过标准的机卡接口(Cu接口)相连。ME设备逻辑上可进一步分为更小的单元设备,它们分别是负责无线接收和发送及相关功能的MT设备(Mobile Termination)和负责运行端到端高层应用的TE设备(Terminal Eq

30、uipment)。MT设备和TE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物理方式(有线或无线)实现连接。4.2 WCDMA移动台在接入系统逻辑结构中的位置图2 移动台在WCDMA系统逻辑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在图2所示的WCDMA逻辑结构图中,移动台通过WCDMA空中接口(Uu接口)与无线接入子系统(RNS)相连,并通过这个接入子系统与核心网设备(CN)实现通信,进而完成整个端到端的业务接续。4.3 WCDMA移动台的分类和功率等级4.3.1 WCDMA移动台的分类根据移动台的尺寸和使用范围,可分为五种类型:(1) 手持台(手机):体积小,适合于手持,能够独立支持WCDMA电信业务和/或承载业务的ME设备;(2) 车载

31、台:不能单独使用,需安装/连接在机动车上,能够支持WCDMA电信业务和/或承载业务的ME设备。一般情况下,最大发射功率等级较手持台要大;(3) 固定无线接入台;通过WCDMA空中接口技术,以无线连接替代传统固定台的有线连接,能够支持WCDMA电信业务和/或承载业务的ME设备。一般情况下,最大发射功率等级较手持台要大,且需外接电源;(4) 数据卡:不能独立使用,需要与其它诸如笔记本电脑或PDA等设备连接后才能支持WCDMA电信业务或承载业务的MT设备;(5) 其它移动台:不属于以上类型,可独立或与其它设备联合使用,支持WCDMA电信业务或承载业务的MT设备。根据移动台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RAT)

32、的数量,可分为两种类型:(1) 单模移动台(只支持WCDMA接入技术);(2) 双模移动台(支持WCDMA和GSM接入技术,并具备两种技术间的自动切换功能)。根据移动台支持的增强型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 普通移动台(只支持专用业务信道的电路域或分组域业务)(2) HSPA移动台(支持HSDPA或HSUPA分组域业务)(3) MBMS移动台(支持MBMS广播组播业务)4.3.2 移动台的功率等级移动台的功率等级是按最大输出功率来定义的。如表1所示移动台按功率等级可分为4级。表1 移动台的功率等级功率等级最大输出功率容差1+33 dBm+1/-3 dB2+27 dBm+1/-3 dB3

33、+24 dBm+1/-3 dB4+21 dBm 2 dB5 业务5.1 概述以下移动台简称为UE。这里所涉及的各类业务为UE使用WCDMA进行接入时所需要支持的业务。不同类型的UE根据其应用场合和应用需求支持下面所述各类型业务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业务,但应至少支持电信业务或承载业务中的一种具体业务。5.2 电信业务UE支持的电信业务包括以下四类: 电话业务采用自适应可变速率话音编解码器。对于支持此业务的UE,静态12.2kbps速率必选;见5.3承载业务多种速率的AMR/AMR2语音类别; 紧急呼叫支持话音业务的UE必须支持紧急呼叫业务;移动台插入或不插SIM/USIM卡时,112和911均为紧

34、急呼叫号码。SIM/USIM插入移动台后,移动台应认为所有卡中预存的紧急呼叫号码合法有效。移动台未插入SIM/USIM卡时,移动台应支持110、112、911、000、08、999、118、119为紧急呼叫号码,并且这些号码存储在移动台上。 点对点短消息业务:n 基于电路域传送的短消息业务n 基于分组域传送的短消息业务 点对多点短消息业务:小区广播业务。5.3 承载业务UE可支持如下所述的电路域承载业务和分组域承载业务。电路域承载业务: 多种速率的AMR/AMR2语音类别,包括以下8种速率: n 12.2Kbpsn 10.2Kbpsn 7.95Kbpsn 7.4Kbpsn 6.7Kbpsn 5

35、.9Kbpsn 5.15Kbpsn 4.75Kbps对于支持话音业务的UE,12.2kbps为必选,其余速率可选,可变速率亦可选;R99的单模移动台应支持AMR2或AMR中一种,R99/GSM的双模移动台以及R4/R5/R6的移动台应支持AMR2。UE可选支持AMR-WB自适应可变速率宽带话音编解码。 可视电话:采用上下行对称64kbps透明数据业务传输的电路域数据业务。可视电话业务的详细要求参见中国联通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技术规范 第 四 分册:支持电路域可视电话的WCDMA移动台技术要求 v1.0分组域承载业务: 专用信道分组域承载业务:n 下行分组数据业务:u 下行最高38

36、4kbps分组数据业务:支持专用信道分组数据业务的UE应具备下行384kbps承载速率的分组数据传输的能力;同时根据网络情况和高层业务/应用需求,UE应能实现低于384kbps的多种粒度(如64kbps,128kbps等)承载速率的分组数据传输;u 下行384Kbps以上到2Mbps分组数据业务:高于384kbps承载速率的分组数据业务对支持分组数据业务的UE为可选要求。n 上行分组数据业务u 上行最高384Kbps的分组数据业务:支持专用信道的分组数据业务的UE应必选支持64kbps承载速率的分组数据传输能力,128kbps和384kbps承载速率为可选能力要求。 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分组域承载

37、业务:支持HSDPA的R5和R6移动台应分为如下12种HSDPA能力的UE类别。各种类型的UE可以在其最大能力范围内适应网络对码道资源、TTI间隔、调制方式、ARQ类型的各种调度。表2 HSDPA的UE接入类别类别最大并行HS-DSCH码道数目最小TTI间隔每TTI传输信道最大比特数调制方式最大数据速率ARQ类型最大数据速率(Mbps)1537298QPSK/16QAMChase Combining1.22537298QPSK/16QAMIR1.23527298QPSK/16QAMChase Combining1.84527298QPSK/16QAMIR1.85517298QPSK/16QAM

38、Chase Combining3.66517298QPSK/16QAMIR3.6710114411QPSK/16QAMChase Combining7.2810114411QPSK/16QAMIR7.2915120251QPSK/16QAMChase Combining10.21015127952QPSK/16QAMIR14.011523630QPSKChase Combining0.912513630QPSKChase Combining1.8支持HSDPA的R5移动台在接收高速下行共享信道传输的同时,其上行链路能力要求与专用信道分组域承载业务中的相关要求一致。支持HSDPA的R6移动台如果

39、上行链路支持HSUPA,其能力要求参见增强上行专用物理信道(HSUPA)分组域承载业务。 增强上行专用物理信道(HSUPA)分组域承载业务:本规范中仅对R6 HSUPA移动台要求此类承载业务。表3 HSUPA的UE接入类别类别最大E-DPDCH数目和最小扩频因子支持的TTI10ms TTI的最大数据速率2ms TTI的最大数据速率11SF410ms0.72Mbps-22SF42ms 和 10ms1.45Mbps1.45Mbps32SF410ms1.45Mbps-42SF22ms 和 10ms2Mbps2.91Mbps52SF210ms2Mbps-62SF2+2SF42ms 和 10ms2Mbp

40、s5.76Mbps移动台支持HSUPA时应同时支持HSDPA。多个承载业务组合: 可以支持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的数据业务的多种业务组合方式n 同时支持AMR/AMR2语音和专用信道分组域的数据业务:对同时具备电路域和专用信道分组域业务能力的UE,应至少支持:u AMR 12.2kbps + PS DL:64kbps/UL:64kbps的承载组合u AMR 12.2kbps + PS DL:128kbps/UL: 64kbps的承载组合u AMR 12.2kbps + PS DL: 384kbps/UL: 64kbps的承载组合其余AMR速率和专用信道分组业务速率的组合可选支持;n 同时支持电路域

41、的数据业务和专用信道分组域的数据业务:该项对同时具备电路域数据业务和分组域业务能力的UE应至少支持;u CS 64kbps + PS DL:64kbps/UL:64kbps的承载组合u CS 64kbps + PS DL:128kbps/UL:64kbps的承载组合其余速率电路域数据业务和专用信道分组业务速率的组合可选支持;n 同时支持AMR/AMR2语音和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分组域的数据业务:对具备电路域和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分组域业务能力的UE可选支持:u AMR 12.2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1/2/3/4/11/12对应的最大速率/UL:128kbps的承载组合u AM

42、R 12.2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5/6对应的最大速率/UL:384kbps的承载组合u AMR 12.2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7/8对应的最大速率/UL:384kbps的承载组合n 同时支持AMR/AMR2语音业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和增强上行专用物理信道承载的分组域数据业务:对具备电路域和HSDPA/HSUPA分组域业务能力的UE可选支持:u AMR 12.2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5/6对应的最大速率/UL:UE HSUPA类别1/3对应的最大速率kbps的承载组合u AMR 12.2kbps + PS DL:UE HS

43、DPA类别7/8对应的最大速率/UL:UE HSUPA类别1/3对应的最大速率kbps的承载组合UE的HSUPA上行速率在并发时允许比其最大能力有一定的下降。n 同时支持电路域的数据业务和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分组域的数据业务:对具备电路域数据业务和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分组域业务能力的UE可选支持:u CS 64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1/2/3/4/11/12对应的最大速率/UL:128kbps的承载组合u CS 64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5/6对应的最大速率/UL:384kbps的承载组合u CS 64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7/8对应的最大速率/UL:384kbps的承载组合n 同时支持电路域的数据业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和增强上行专用物理信道承载的分组域数据业务:对具备电路域数据业务和HSDPA/HSUPA分组域业务能力的UE可选支持:u CS 64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5/6对应的最大速率/UL:UE HSUPA类别1/3对应的最大速率kbps的承载组合u CS 64kbps + PS DL:UE HSDPA类别7/8对应的最大速率/UL:UE HSUPA类别1/3/5对应的最大速率kbps的承载组合UE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