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3730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公司发布2009-08-21实施2009-08-21发布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China Unicom WCDMA Home NodeB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1.0)QB/CU 074-2009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目录目录I前 言III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缩略语44 总体原则55 系统结构56 HNB与2G/3G宏网络及HNB网络之间的互操作76.1 HNB与3G宏网络之间的互操作76.2 HNB网络与2G宏网络之间的互操作76.3 HNB网络之间的互操作77 编号77.1 PLMN77.2 位置区标识(LAI)

2、77.3 路由区编号(RAI)87.4 业务区域标识(SAI)87.5 RNC标识(RNC-ID)87.6 扰码88 地址分配和组网88.1 IP地址分配88.2 组网要求99 安全99.1 用户接入限制99.2 位置接入限制99.3 HNB鉴权109.4 IPSec1010 频率配置1011 服务质量1011.1 HNB接入带宽要求1011.2 HNB传输时延要求1112 接口1112.1 Uu接口1112.2 Iu接口1112.3 Iuh接口1112.4 HNB网元和HMS之间的接口1113 同步1213.1 时钟同步要求1213.2 时间同步要求1214 计费1215 HNB位置指示12

3、15.1 MM/GMM info终端显示方式1215.2 短信通知方式1315.3 语音提示方式1315.4 SIM/USIM卡预置方式(可选)1316 网络管理1316.1 HMS1316.2 HMS北向接口1417 终端和卡1418 设备进网的基本技术要求15前 言Home NodeB又称家庭基站,是一种低发射功率,小范围覆盖, 以固定宽带接入网络为回程,主要面向家庭客户应用的家庭基站设备。Home NodeB技术作为WCDMA宏蜂窝的补充,能够使运营商以更低的代价为家庭用户提供良好的语音及宽带数据业务。目前,3GPP正在开发完善Home NodeB相关国际标准,CCSA开始编制Home

4、NodeB相关行业标准,主要设备商的Home NodeB产品功能性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全球主流运营商也十分关注Home NodeB技术产品和商用进展。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在3G大规模商用和固定移动融合的大背景下,不但要提供符合大众客户需求的业务,还要加强对家庭和企业客户市场的渗透,以培育多层次的业务市场体系。Home NodeB作为一种固定移动融合的新技术,作为移动通信与家庭宽带通信的结合点,恰好可以作为全业务运营商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中国联通有必要在系统分析3GPP、CCSA等相关国际及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及运营需求,编制WCDMA Home NodeB网络相关企业

5、标准,以便为中国联通开展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试验,或后续可能的WCDMA Home NodeB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标准指导。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相关企业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2)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设备技术规范(3)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设备测试规范(4)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关设备技术规范(5)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关设备测试规范(6) 中国联通WCDMA HMS设备技术

6、规范(7) 中国联通WCDMA HMS设备测试规范(8)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Iuh接口测试规范(9)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与HMS间接口测试规范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迟永生,裴小燕,顾旻霞,马红兵,贾川,刘申建,陈国利,杨剑键,李福昌,张宇眉,唐艳超,马瑞涛,符刚,魏群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1 范围本技术体制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的总体原则、系统结构、网间互操作、编号、地址分配和组网、

7、安全、频率配置、服务质量、接口与信令、同步、支撑系统、网络管理、设备进网等技术要求。本技术体制主要为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试验,或未来WCDMA Home NodeB网络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标准指导。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遵循的3GPP规范基于3GPP R8 相关标准。1 3GPP TS 25.467,UTRA

8、N architecture for 3G Home NodeB2 3GPP TS 25.468,UTRAN Iuh Interface RUA signalling3 3GPP TS 25.469,UTRAN Iuh interface Home Node B Application Part (HNBAP) signaling4 3GPP TR 25.820,3G Home NodeB Study Item Technical Report5 3GPP TS 25.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6 3GPP

9、TR32.821,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tudy of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SON) related OAM Interfaces for Home Node B (HNB)7 3GPP TR 25.967,FDD Home NodeB RF Requirements Work Item Technical Report8 TR-069,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v1.1 (Issue 2 Amendment 2, Dec. 2007), Broadband Forum9 3GPP TS 25

10、.104,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10 IETF RFC2401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11 IETF RFC2402 IP Authentication Header12 IETF RFC2406 IP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ESP)13 IETF RFC2411 IP Security Document Roadmap14 3GPP 23.107 Quality of Service (Qo

11、S)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3 缩略语缩写英文描述中文解释ACLAccess Control List接入控制列表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s网元管理系统HMSHome NodeB Management System家庭基站网管系统HNBWCDMA Home NodeB家庭基站CSGClosed Subscriber Group闭合用户群Non-CSGNon Clo

12、sed Subscriber Group非闭合用户群HNB GWWCDMA Home NodeB Gateway家庭基站网关LANLocal Area Networks局域网MGW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钟协议SAIService Area Identifier服务区标识SeGWSecurity Gateway安全网关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撑节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网关

13、GPRS支撑节点SMCShort Message Center短消息中心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4 总体原则本技术体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HNB网络能为用户提供3G宏网络的各种业务;- HNB网络支持3GPP R8版本规定的HNB功能,支持HSDPA和HSUPA,可升级支持HSPA+,支持3GPP R99、R4、R5和R6版本的3G终端的接入;- HNB支持自动频点配置、自动扰码配置、自动邻区配置等自配置自优化功能;- 支持HNB网络和3G宏网络同频和异频组网,

14、优选异频组网;- 在HNB网络覆盖区,3G终端优选HNB网络,且给用户提供位置指示;- 支持HNB网络向2G/3G宏网络的重选、切换、直接重试/重定向,支持2G/3G宏网络到HNB网络的重选。- HNB网络支持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以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 HNB网络支持位置接入限制功能,以限制HNB的使用区域;- HNB能通过DSL、LAN等方式连接HNB GW,并接入到3G核心网;- HNB组网应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城域网资源;- HNB适用于有宽带接入、且3G覆盖不好或无3G覆盖的楼宇场所,不建议在已有3G室内分布的场所另行部署HNB。5 系统结构HNB系统由HNB、HNB GW、HMS、S

15、eGW、AAA Server等功能实体及相关接口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5.1所示。图5.1 HNB系统结构(1)HNBHNB属于用户端设备。它集成了NodeB的功能和RNC的主要功能,支持与UE之间的Uu接口功能,支持与HNB GW之间的Iuh接口;并以DSL、LAN、CABLE等方式经由IP网络接入到3G核心网(遵循Iu-CS和Iu-PS接口协议)。(2)SeGW/HNB GWSeGW和HNB GW为HNB网元和3G核心网之间的新增功能实体。其中,SeGW负责建立IPsec安全隧道,保障HNB从IP网接入的安全性;HNB GW负责对HNB和3G核心网之间的信令和数据进行汇聚和分发,并负责对HN

16、B和UE的注册和接入控制。SeGW可以集成在HNB GW,也可以作为独立网元存在,SeGW和HNB GW尽量集中部署;HNB GW可以与RNC同机房,或与3G核心网网元同机房。(3)Iuh接口Iuh是HNB网元与HNB GW之间的功能接口,要求支持HNBAP和RUA两个应用层协议,其中,HNBAP负责HNB和UE的注册,RUA负责RANAP协议的适配和传送。(4)HMSHMS主要提供HNB网元管理和参数配置功能。它支持HNB初始化过程中的HNB GW发现功能;为HNB网元提供初始配置数据;对HNB网元进行位置信息验证,并为HNB网元分配合适的服务单元(包括SeGW和HNB GW)。此外,HMS

17、还可用于HNB网元设备的鉴权,存储HNB网元设备与用户数据,并产生HNB鉴权的安全信息(根据网络部署需求,HNB网元鉴权功能也可以集成在HLR中)。HMS与HNB网元之间的接口遵循TR069系列标准,HMS与综合网管之间的接口采用CORBA/SNMP协议;HMS与BSS系统之间的接口采用SOAP协议。HNB发展初期,HMS可设置在省会城市,后期根据用户发展规模的变化情况,可以将HMS设置在地市。(5)AAA Server/HNB鉴权AAA Server主要功能是对HNB认证与授权。AAA Server和HMS尽量集中部署。(6)其他网元除上述网元之外,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一些网元,比如IP同步服

18、务器等,用于时钟同步;EMS网元管理系统等,用于HNB GW等网元的管理。6 HNB与2G/3G宏网络及HNB网络之间的互操作6.1 HNB与3G宏网络之间的互操作要求支持HNB网络和3G宏网络之间的双向小区重选。要求支持从HNB网络到3G宏网络的电路域业务切换,包括: CS12.2Kbps AMR切换; CS64Kbps切换。要求支持从HNB网络到3G宏网络的分组域业务切换(重定位),包括: R99 PS切换; HSDPA切换; HSUPA切换; R99 PS+AMR组合业务切换; HSDPA+AMR组合业务切换; HSUPA+AMR组合业务切换; R99 PS+CS64Kbps组合业务切换

19、; HSDPA+CS64Kbps组合业务切换; HSUPA+CS64Kbps组合业务切换;要求支持从HNB网络到3G宏网络的RRC重定向/直接重试。6.2 HNB网络与2G宏网络之间的互操作要求支持HNB网络和2G宏网络之间的双向小区重选。要求支持从HNB网络到2G宏网络的电路域业务切换,即CS12.2Kbps AMR切换。要求支持从HNB网络到2G宏网络的分组域业务重选,包括: R99 PS分组域业务重选; HSDPA分组域业务重选; HSUPA分组域业务重选; R99 PS+AMR组合业务切换; HSDPA+AMR组合业务切换; HSUPA+AMR组合业务切换。要求支持HNB网络到和2G宏

20、网络的RRC重定向/直接重试。6.3 HNB网络之间的互操作可选支持HNB网络之间的切换。7 编号7.1 PLMNHNB网络与2G/3G宏网络可以采用相同PLMN组网,也可以采用不同PLMN组网。7.2 位置区标识(LAI) LAI由MCC+MNC+LAC组成。其中,MCC与IMSI中的前3位相同;MNC与IMSI中的前2位或3位相同;LAC为一个2字节编码,表示为X1X2X3X4,编码范围为0x00000xFFFF,其中0x0000和0xFFFE编码不用。2G/3G宏网络的LAC独立分配,分配方案参见QB/CU 040-2008 中国联通GSM/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v2.0。

21、对HNB网络与2G/3G宏网络同PLMN组网的情况: HNB网络使用2G/3G宏网络剩余的LAC资源; 当每个HNB GW管理的HNB网元数量低于20000个时,建议给每个HNB GW分配10个LAC; 当每个HNB GW管理的HNB网元数量高于20000个时,建议给每2000个HNB网元分配1个LAC。 每个HNB GW的LAC资源由它管理的所有HNB网元共享。用户在非授权HNB区域,且该区域HNB网元与用户家中HNB网元的LAC相同时,禁止该区域的HNB网络指示用户处于HNB覆盖区,同时要求在用户返家20分钟内可以访问HNB网络业务。 要求HNB网络支持寻呼优化。对HNB网络与2G/3G宏

22、网络使用不同PLMN组网的情况,建议给每个HNB GW分配尽量多的LAC,以减小每个HNB GW管理的HNB网元之间LAC重叠。7.3 路由区编号(RAI)HNB网络与2G/3G宏网络的RAI编码规则相同,均由LAI+RAC组成。其中,RAC是路由区域码,用于标识一个位置区内的一个路由区,在该位置区中的RAC应该是唯一的。RAC为一个1字节编码,取值范围为0x000xFF。7.4 业务区域标识(SAI)HNB网络与2G/3G宏网络的SAI编码规则相同,均由MCC+MNC+LAC+SAC组成。其中,SAC是业务区域码,用于标识同一位置区内单/多个小区组成的业务区域,在该位置区中的SAC应该是唯一

23、的。SAC为一个2字节编码,取值范围为 0x00000xFFFF。SAI可用于对HNB用户进行差异化计费。要求支持基于SAI的定位方式,通过识别Home NodeB的SAI就能够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7.5 RNC标识(RNC-ID)对3G核心网而言,HNB GW可看作RNC,因而,HNB GW可以采用与RNC相同的编码规则,即采用RNC-ID来标识。RNC-ID为12比特长度,表示为X1X2X3(取值范围为0x0000xFFF,0x000的编码不用)。RNC-ID在PLMN内部统一分配。RNC-ID与MNC组合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HNB GW。7.6 扰码针对UMTS网络,3GPP定义

24、了512个扰码组,每个扰码组包括1个主扰码和15个辅扰码,每个小区分配唯一1个主扰码。为了提高小区内用户终端的接入速度,512个主扰码进一步被分为64个主扰码组,每个组内包括8个主扰码。HNB网络与3G宏网络共享扰码,为保证HNB的正常使用和切换,建议为HNB网络至少预留10个扰码。8 地址分配和组网8.1 IP地址分配要求为HNB网络设备(包括HNB网元、SeGW/HNB GW和HMS等)分配私网地址,用于HNB网络内部设备连接以及接入移动核心网。具体的分配原则可以参考QB/CU 041-2008中国联通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中10.2.1节执行。同时,还需为HNB网元

25、分配另一个IP地址,用于HNB网元通过DSL或LAN接入宽带网络。另外,还需要为SeGW以及其他用于设备发现的HNB网络设备(具体网元与厂家实现方案有关)分配公网地址,用于HNB网元与SeGW之间建立IPSec隧道。对HNB网络设备IP地址的数量和类别的要求根据具体的厂家设备配置而定。8.2 组网要求HNB以DSL或LAN方式接入,通过接入网设备完成数据汇聚和分发,并通过专用VLAN隔离其它业务。对于SeGW和HNB GW集中部署的情况,HNB业务接入网络后,通过宽带IP城域网承载接入到HNB网络的入口设备SeGW,由SeGW将数据处理后转发给HNB GW。其组网方式如图8.1所示。图8.1

26、组网方式一对于SeGW和HNB GW分别部署在不同城市的情况,HNB业务通过宽带IP城域网接入到SeGW,由SeGW将数据处理后通过IP骨干网转发给HNB GW。其组网方式如图8.2所示。图8.2 组网方式二9 安全9.1 用户接入限制3GPP定义了两种HNB用户接入控制模式: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在开放模式下,进入HNB覆盖区的所有用户均可以接入HNB网络。在封闭模式下,只允许签约HNB用户可以接入HNB网络。要求HNB GW必选支持封闭模式,HNB网元可选支持封闭模式。HNB GW缓存中存有签约用户的IMSI列表,当用户终端发起位置区更新过程(LAU)或路由区更新过程(RAU)时,HNB G

27、W根据用户终端上传的IMSI进行接入控制判决。9.2 位置接入限制位置接入限制是指运营商限制HNB网元被放到异地或其它运营商网络中使用。关于“异地”的确切定义依据公司HNB发展策略而定。有以下三种位置接入限制实现方式: 方式一:HNB与DSL端口号绑定方式。HNB网元设备标识通过DSL用户的PPPoE帐号与DSL端口号关联绑定。 方式二:HNB与宏网络信息绑定方式。HNB用户开户时,将签约HNB覆盖区的邻近2G/3G宏小区位置信息(包括LAC、Cell-ID等)写入HMS,并与HNB网元设备标识及HNB用户帐号绑定。签约用户的HNB网元首次开机时,检测并向HMS上报邻近2G/3G宏小区位置信息

28、,将其与HMS保存的单/多个邻近宏小区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宏小区的数量可由联通设定)。此方式要求HMS能根据邻近宏网络的调整更新位置绑定信息。 方式三:HNB与IP网的地址绑定方式。只允许HNB网元在IP网络的特定IP地址范围内使用。要求HNB网络必须支持方式一和方式二,可选支持方式三。在有联通DSL资源的地区,对同时签约了联通DSL和HNB的用户,优选方式一。联通HNB用户可向联通申请移机,联通暂时关闭该用户HNB网元的位置接入限制功能,移机且进行新的位置信息绑定后,再重新开启该用户的HNB网元位置接入限制功能。9.3 HNB鉴权3GPP定义了两种HNB鉴权:HNB设备鉴权和HNB宿主鉴

29、权。设备鉴权可采用证书方式,也可以采用EAP-AKA双向鉴权方式。如果HNB支持宿主认证,宿主鉴权采用EAP-AKA方式,且要求宿主与HNB设备绑定。9.4 IPSec要求HNB网元与SeGW支持IPSEC协议,实现HNB与HMS及HNB GW之间所传输数据的加密和信令消息的完整性保护。10 频率配置中国联通HNB网络与3G宏网络的工作频段相同。HNB网络和3G宏网络可以同频组网,也可以异频组网,优选异频组网。11 服务质量11.1 HNB接入带宽要求HNB网络能为用户提供3G宏网络的各种业务,对不同类型的HNB业务对HNB通过DSL、LAN等接入的带宽有不同的要求,见表11.1。表11.1

30、基于业务类型的带宽需求HNB网络业务类型下行上行LAN接入DSL接入LAN接入DSL接入AMR12.2kbps62.4kbps84.8kbps62.4kbps84.8kbpsCS64kbps163.2kbps212kbps163.2kbps212kbpsPS64kbps74.5kbps83.9kbps74.5kbps83.9kbpsPS128kbps149.1kbps167.7kbps149.1kbps167.7kbpsPS384kbps447.3kbps503.2kbps447.3kbps503.2kbpsHSDPA1.8Mbps2.0967Mbps2.3588MbpsHSDPA3.6Mbp

31、s4.1934Mbps4.7176MbpsHSDPA7.2Mbps8.3868Mbps9.4352MbpsHSUPA1.44Mbps1.6308Mbps1.8346Mbps注:上表中LAN接口指MAC层速率,DSL接口指DSL层速率。要求在接入网中采取带宽预留的方式增强对HNB业务的带宽保障,根据HNB业务目前和将来发展的趋势,对于HNB的网络预留带宽,确保业务发展对网络不造成影响。11.2 HNB传输时延要求对HNB业务的传输时延等QoS参数的要求可以参考3GPP规范对3G业务的要求。考虑到HNB业务需要通过宽带网络接入到移动核心网,传输时延受接入网和宽带城域网传输的限制,因此要求宽带网络应

32、能保证HNB业务的服务质量。可选下述方式实现:在接入网中为HNB业务划分专用的PVC/VLAN,在宽带城域网中使用DiffServ进行QoS标识,由此保证HNB业务在宽带网络中的服务质量。要求在宽带网络传输满足单向时延小于100ms的情况下,CS业务应该能够达到和宏蜂窝等同或者接近的质量。12 接口12.1 Uu接口在HNB网络中,Uu是HNB网元与UE之间的接口,它遵循3GPP TS24、TS25系列规范(R6版本)。12.2 Iu接口在HNB网络中,Iu是HNB GW与3G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它遵循3GPP TS25.41X系列规范(R6版本)。Iu接口的Iu-CS接口采用ATM传输,Iu-

33、PS接口采用IP传输。12.3 Iuh接口Iuh是HNB网元与HNB GW之间的接口,它遵循以下3GPP R8版本规范(2009年6月版):3GPP TS25.467 UTRAN architecture for 3G Home NodeB; Stage 2(Release 8)3GPP TS25.468 UTRAN Iuh Interface RUA signalling(Release 8)3GPP TS25.469 UTRAN Iuh Interface HNBAP signalling(Release 8)Iuh接口采用IP传输。12.4 HNB网元和HMS之间的接口HNB网元与HMS

34、之间的接口采用TR069协议,完成HNB网元管理功能,可实现连接管理、参数查询与配置、设备维护与诊断等处理,实现设备的零配置启动、远程自动升级、告警自动上报等功能。HMS与HNB之间的接口技术要求详见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HMS设备技术规范。13 同步13.1 时钟同步要求HNB网元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时钟同步方式: 方式一:HNB网元根据2G或3G宏小区的空口同步信息调整自身同步信息。 方式二:基于IP同步(IEEE1588v2或NTPv3/v4) 方式三:基于GPS同步(可选)在2G或3G宏小区空口信号质量较好的区域,HNB网元采用方式一进行时钟同步;其他情况下,HNB网元

35、采用方式二或方式三进行时钟同步。要求HNB网元同步精度优于0.25ppm。13.2 时间同步要求Home NodeB GW、Home NodeB及其操作维护系统作为NTP或SNTP客户端,以点对点方式从指定的NTP服务器获得绝对时间信息,修改自身的绝对时间,并完成在本设备内部的时间同步。使用的协议为标准的NTP/SNTP协议。 精度要求为GW、Home NodeB及其操作维护系统与指定的NTP服务器之间的差异小于1s。同时性能测量开始时间、测试粒度的精度小于1s,告警发生时间精度除告警探测时间外,精度小于1s,事件上报时间精度小于1s。 14 计费要求HNB网络支持HNB网元之间的差异化计费,

36、可以通过3G核心网计费话单中的业务区编码(SAI)参数实现。其中,SAI参数是在业务发起时由HNB网络上报给3G核心网。要求HNB网络支持HNB网络和2G/3G宏网络的差异化计费,可以通过3G核心网计费话单中的LAI参数实现。其中,LAI参数是在业务发起时由HNB网络上报给3G核心网。要求HNB网络支持HNB网络到2G/3G宏网络切换的分段计费,可以通过LAI参数区分HNB网络和2G/3G宏网络来实现。15 HNB位置指示HNB位置指示功能用于告知HNB用户是否处于HNB覆盖区,可以采用终端显示、短信通知、语音提示、SIM/USIM卡预置等方式。要求必选支持终端显示方式和短信通知方式,可选支持

37、语音提示方式和SIM/USIM卡预置方式。15.1 MM/GMM info终端显示方式当授权用户进入HNB覆盖区,终端显示HNB网络标识;当授权用户离开HNB覆盖区,且处于2G/3G宏网络覆盖区,终端显示宏网络标识。有以下三种实现方案: 方案一:同PLMNMM/GMM info方式。要求宏网络和HNB小区均发送MM/GMM info。当终端从宏网络覆盖区进入到Home NodeB覆盖区,由Home NodeB修改MM/GMM info,然后下发,再通过终端进行显示,提示用户处于Home NodeB覆盖区,如“中国联通家庭小区”等;当终端从Home NodeB覆盖区进入到宏网络覆盖区,由宏网络核

38、心网下发MM/GMM info,然后通过终端进行显示,提示用户处于宏网络覆盖区,如“中国xx”等。 方案二:等效PLMN核心网MM/GMM info方式。HNB和宏网络采用不同的PLMN,核心网区分PLMN进行MM/GMM info消息的发送。在该方案下,宏网络和Home NodeB采用不同的PLMN,但设置为等效PLMN。核心网区分PLMN进行MM/GMM info消息的发送。当终端从宏网络覆盖区进入到Home NodeB覆盖区,或当终端从Home NodeB覆盖区进入到宏网络覆盖区,PLMN发生了变化,网络下发MM/GMM info,然后通过终端进行显示,提示用户处于宏网络覆盖区,如“中国

39、联通家庭小区”、“中国联通”等。 方案三:等效PLMNHNB MM/GMM info方式。仅通过Home NodeB发送MM/GMM info。在该方案下,宏网络和Home NodeB采用不同的PLMN,但设置为等效PLMN。当终端从宏网络覆盖区进入到Home NodeB覆盖区,由Home NodeB下发MM/GMM info,然后通过终端进行显示,提示用户处于Home NodeB覆盖区,如“中国联通家庭小区”等;当终端从Home NodeB覆盖区进入到宏网络覆盖区,PLMN发生了变化,终端读取卡里保存的宏网络标示进行显示,如“中国联通”等。以上三种方案均要求HNB网络支持MM/GMM inf

40、o消息的下发及用户对此消息内容的定制。若HNB网络与宏网络采用不同的PLMN,考虑到方案三相对于方案二对3G核心网改动较小,建议优选方案三;若HNB网络与宏网络采用相同的PLMN,优选方案一。15.2 短信通知方式授权终端进入Home NodeB覆盖区后,Home NodeB给用户发送短信(闪信方式)进行通知。15.3 语音提示方式授权终端在Home NodeB覆盖区发起语音和视频呼叫时,应该有语音位置提示(可选)。15.4 SIM/USIM卡预置方式(可选)(U)SIM预置方式:将等效PLMN以及对应的Home NodeB PLMN名字预先写入(U)SIM中,或者可以通过OTA的方式将相关信

41、息写入(U)SIM中。16 网络管理16.1 HMSHMS主要功能是为HNB提供管理和参数配置。HMS与HNB之间采用标准的TR069南向接口连接,与综合网管采用基于CORBA/SNMP的北向接口连接。HMS的主要功能有: HMS系统管理功能:对HMS使用用户的管理要求,主要包括HMS用户界面管理、HMS用户管理、HMS用户群管理、HMS软件管理、HMS日志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 HNB系统管理功能:包括HNB配置管理、HNB用户管理、HNB软件管理、HNB系统维护管理、HNB位置绑定等。 HMS故障管理功能:对HNB设备进行统一的故障管理,提供告警收集显示、故障检测、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工具。

42、 HMS性能管理:定义测量任务,采集、呈现性能数据。 HMS拓扑管理(可选):将HMS所管理的网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网元的运行状态、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等信息以图形方式概括呈现,并提供进一步访问网元信息的应用链接。 HMS日志管理(可选):HMS支持对HNB的日志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日志的设置、上报、查询和备份等功能。 HMS操作维护具体功能要求参见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HMS设备技术规范。16.2 HMS北向接口HMS应提供北向接口,北向接口具体要求应遵循未来网络建设和运营时制定的相关规范要求,应能支持性能、告警、配置管理。北向接口上报数据的采集周期应能按照要求灵活定制。HMS从

43、HNB采集到数据至通过北向接口上报至上级综合网管的时延应满足中国联通北向接口相关要求。HMS应支持联通公司规范的向综合网管系统的标准化接口(CORBA),综合网管所需的数据可通过该接口获得。北向接口可以提供实现网管信息一对多的连接。17 终端和卡在Home NodeB网络实际布置中,由于终端厂家对协议理解的不一致以及信元IE可选项的支持差异,会给Home NodeB场景下的应用带来比较大的问题,比如终端被非授权的Home NodeB拒绝接入后的表现以及在进入Home NodeB小区后与宏网络环境下的位置指示等问题。本章基于对现有终端影响最小的考虑下提出以下要求:1、终端支持MM Informa

44、tion和GMM Information消息在单一宏网络覆盖下,终端通过UE预置或者SIM卡中保存的运营商信息来显示运营商信息;当存在Home NodeB小区时,由于Home NodeB小区是用户私有设备,允许用户定制一些个性化的信息,比如用户回家后可以在手机上显示“xxx的家”,最低要求是显示“中国联通家庭小区”,以显示此时在Home NodeB场景而不是宏网络下,此时就需要通过NAS层消息MM Information或GMM Information来发送用户定制化的信息,这就要求终端必须支持MM Information和GMM Information消息。由于中国市场大多数用户对英文不熟悉

45、,为了获得最好的市场效果,终端必须支持中文显示方式,支持中文编码。当终端收到网络下发的MM Information或GMM Information消息时,读取消息里面的Full name for network或者Short name for network相应的字符,将该字符串与PLMN ID相关联,并刷新终端中的PLMN对应运营商的名称列表,以确保运营商名称可以正确的显示。具体要求是:终端须支持MM Information和GMM Information消息,其中“Short name for network”必须支持,“Full name for network”可选支持,但必须支持中文

46、显示方式,编码方式支持Unicode UCS-2;2、NAS层拒绝原因值Home NodeB基站是用户私有设备,不允许未经授权的用户使用,当终端重选到一个未授权的HNB小区时,网络通过准入控制来判断该用户是否有权使用,如果是未授权用户,那么需通过NAS层消息来拒绝用户的接入,同时告知用户拒绝的原因,使得被拒绝的用户能正确的重新回到宏网络小区中,否则将影响客户的体验,因此需要要求终端对NAS层不同的拒绝原因值的反应表现与3GPP协议规定一致。网络侧可以通过Location Updating Reject/Route Updating Reject/Attach Reject消息来拒绝UE,拒绝原因值可以有多种,终端根据不同的拒绝原因值进行不同的操作。根据3GPP TS 24.008 V8.4.0规范,将终端对不同拒绝原因值的表现重申如下:如果拒绝原因值为11:意即“PLMN not allowed”,此时,终端应该从SIM/USIM卡中删除LAI,TMSI和Kc序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