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3894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例1和“做一做”以及练习七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教法设计: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教学准备:主题图、剪刀、纸、蝴蝶图等。课时安排

2、: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图形的运动L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28的主题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看到的现象。师:春天是个适合出游的季节,我们一起到公园里看看吧。你喜欢哪项活动?它是怎么运动的呢?学生对主题图中的各项游戏很熟悉,会说出实例的名字并描述每个实例的运动方式。例如:风筝,有风就可以飞到天上;风车,会不停地转动;小火车,会往前开;小飞机,会转圈;滑滑梯,人会斜着滑下来等等。2 .选择风筝,让学生再次认真观察,说一说它的特点。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左右一样是为了保持平衡,才好飞上天。4 .仔细观察主题图,找同种类型的物体。师:像这样左右一样的事物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引导学生

3、想一想,如果两边的电梯不在同一层,左右就不一样了。钟面上的指针如果动了的话,就不对称了,左右也不一样了。5 .引入新课。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像这样的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用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入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图中展现了多种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风筝,引入本课教学内容。二、认识轴对称图形1 .揭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出示课件)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大致可以感受到这些图案的共同特征。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不会很流畅,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描述。伴随学生的描述,课件动画演示树叶

4、等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物体和图片的共同特征: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师:像这样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教师板书)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举例说一说。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具有对称特征的事物,比如黑板、课桌桌面、小鸟、文具盒、衣服等。在初步认识风筝、树叶、蝴蝶等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具有对称特征的事物,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2 .动手操作,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轴对称图

5、形,现在来尝试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吧!(出示衣服图案)在剪之前想一想,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小组合作:拿出剪刀动手试一试,组内评议作品。有了前面对轴对称图形观察的经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只要通过对折,然后在纸上画出“一半衣服”的形状,再剪下来就可以得到完整衣服的图案。初步体会创作轴对称图形的秘诀是“对折”。学生会出现两种剪衣服的方案:一种是画3笔;一种是画5笔。教师都应予以鼓励。画3笔的方法更简洁准确,更有助于后面的学习。课件出示剪衣服的步骤。师: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剪出其他图案吗?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学生尝试剪各种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全班展示。利用前面观察图形的经验,通

6、过想一想、试一试,让学生深入体会轴对称图形可以通过对折得到,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收集学生作品案例时,注意寻找上下对称的图形。3,分析学生作品,引出对称轴。师:这些作品都出自同学们灵巧的双手,很好!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剪纸,但剪下来的图形和剪剩下的纸边并不对应,你能说说这些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吗?师:这些展示的作品,虽然形状、大小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相同之处,你发现了吗?都是经过对折后剪出来的,所以图形的两边完全相同。师小结:像这样经过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师:轴对称图形对折的两边图形是对称的,大家对折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教师叙述并板书)

7、教师指导学生在剪出来的图形上描出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不O三、知识应用,辨认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L完成教科书P2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判断依据。蜻蜓、小汽车都是轴对称图形,梳子和花朵不是。学生会对花朵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疑惑,可以提前准备一个一样的图案,让学生现场折一折。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辨认这些图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完成教科书P33“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哪些数字图案是轴对称的。对于数字1和3,部分学生的判断会有误差。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字对折后能不能完全重合再进行判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数字符号,有

8、左右对称,也有上下对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四、知识积累,找常规图形的对称轴师:动脑筋想一想,正方形、长方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各有几条?不清楚的可以尝试着画一画。正方形有4条;长方形有2条;圆有无数条;平行四边形没有。着重强调平行四边形。可以动手折一折,给学生直观感受来加深印象。五、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对称现象给我们带来的美吧!六、课后实践L发挥你的想象力,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自己动手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2在我们的第三小学的校园里找一找,哪里有轴对称图形七、教学反思:本周星期一早上刚到学校,我们组

9、组长贾老师说:“赶紧准备一下,星期四早晨全校数学教研组老师要听你的课!”听完后我心里一阵忐忑,生怕表现不好给我们组抹黑。但时间紧迫,容不得我瞻前顾后。于是我静下心认真备课。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本节课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图形的运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能直观地辨认轴对称图形。2、能通过折一折的方式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能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中,首

10、先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28的主题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看到的现象。这一情境提出“对称”这一概念,然后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对称图形进行分析,总结出“对称图形两边完全一样”这一概念。接下来通过让同学们猜测: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式,再自然而然地开始实践操作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先出示自己剪的一个图形,让同学们猜一猜,想要剪出这样一个图形,需要什么步骤,接着就让他们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方式验证猜想。实践操作之后,通过带领孩子们分析剪出的图形相同点,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一概念,即沿一条直线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在巩固练习的环节,我通过3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加深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最后,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漂亮的轴对称图形结束授课过程。但是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对对称现象的概括不够全面,过于强调左右边完全一样,以至于孩子们看到上下完全一样的图形时,无法判断是否对称;还有,在提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对概念的剖析不够深刻;重点不够突出、教师讲授过多,忽略了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等。俗话说:“好事多磨”,用在教育方面,应该是“好课多磨”。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教育事业长路漫漫,但心系学生、心怀梦想,就无畏无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