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4002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化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全县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防范能力,保障全校师生在校期间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师生在校期间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根据金乡县教体局【2012】3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学校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县教体局和乡中心校统一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本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和对社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严密防范,全体师生总动员,群防群控,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二

2、、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机制,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一)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无缝隙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殷风凯 副组长:李科峰 刘汉新 成 员:郝继承 袁春美 强春艳 李祎 张丹 李慧君 张景敏及各班班主任 (二)细化安全管理制度。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暂行管理办法中建立十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按制度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真正做到管理无疏漏、无盲区、无缝隙、全覆盖,逐步构建起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效果。 (三)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形成“安全防范全覆盖、安全管理全参与、安全职责全到位、安全

3、教育全过程、安全监管全天候”的工作机制。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履行各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同时承担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形成“安全防范无空岗、安全责任无空挡”的安全无缝管理工作格局。继续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三、全时段、全方位安全监管的任务目标 (一)重点时段。 1.上学时段。学校校警、安保人员和带班领导、值班教师至少提前半小时到校,维护学校周边交通和治安,看护学生有序进入校园,不准杜绝早到的学生进校园。小学低年级和幼儿要严格履行交接手续。上课后,实行全封闭管理。 2.上课时段。班主任或课任老师要清理清查班级人数,对未到校学生进行登记

4、,了解未到校原因,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与家长沟通。 3.课间时段。下(上)课时,值班老师对学生课间活动情况进行巡视,到固定的重点时段上岗值班严防学生出现意外情况。课间操班主任跟班。 4.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值班老师及班主任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护和巡视。 5.放学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需有家长接送学生,老师要严格审查,不得将晚接的学生交传达室或其他人员代管。中、高年级及以上学生实行路队制。安保人员和值班人员要在校门口进行值守,看护学生平安离开校园,并密切注视学校周边治安和交通状况,发现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二)重点部位。 学校所有建筑都必须是安全的,不得让师生在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学习和生活。

5、 1.大门(门岗、警务室)。上学、放学期间校警、安保人员和学校值班人员要在大门口值守,上课后关闭学校大门,实行封闭式管理。对需要进入校园的人员核实身份,并限时离开校园。禁止社会闲散人员、精神病患者、来历不明人员等进入校园,特别要严查到学校寻衅滋事者,如发现问题,要立即打110,并采取相应措施。门岗、警务室物品摆放要整洁,妥善保管安保器。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门岗和警务室。 2.教室。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平房重点查墙体、顶棚、走廊柱、外墙瓷砖、墙体等。 3.厕所、围墙等。加强对厕所的监管,课间对厕所要加强巡视和巡逻,防止学生在厕所打闹等现象发生;杜绝厕所黄色文化,保持地面整洁、卫生。对学校围墙定期检

6、验、检查和巡逻,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4.实验室、仪器室、等功能室。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易燃、易爆、有毒等实验物品的存放要妥当,防范措施要具体。校外实训学生教育、监管措施要到位。 5.水电气设施设备。校内水、电、气及各项基础设施设备科学合理,标识清晰,无老化破损,相关防护设施安全有效,维护保养及时到位,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并做到持证上岗。 6.体育设施。对体育设施的安全状况要经常检查,定期维护。 7.接送学生车辆。了解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方式,对乘车学生要进行详细具体的登记,经常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或家长要与车主、驾驶员、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家长自行租车的,由家长派随车监护人员,委托他

7、人的,自行负责。 (三)重点人群。 1.心理障碍人群。对生活特别困难、与学校或同事、同学有明显矛盾纠纷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心理存在一定疾患、思想偏激、可能产生极端行为的师生员工要做好重点帮抚和情感关怀工作。要深入排查校园周边、合作单位、校内基建施工单位是否有与学校存在矛盾纠纷、可能引发事端的人员。 2.特异体质人群。告诫家长,特异体质学生向学校如实汇报。建立特异体质(包括过敏)或者特殊疾病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适当减轻学生集体活动或者体育课运动量,必要的应免予活动。遇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在校时有异常反应,班主任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告知家长或医生在校时的异常情况;

8、严格的及时就医。 3.留守儿童。对适龄留守儿童要准确掌握他们的成长情况,建立档案,把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提供健康保障、心理辅导、精神抚慰,及时发现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早化解心理危机。 (四)周边环境。 加强与综治、公安、交通、消防、卫生、食品药品、文化新闻、住建、工商、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协作,对学校周边的小商小贩、网吧、出租书屋、及在学校周边游荡的社会闲散人员等密切关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置。 (五)常见安全事故防范。 1.交通事故。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培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密切与家长沟通联系,教育学生不乘坐超员车、报废车、低速载货车、非法营运车、农用车及

9、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2.溺水事故。加强防溺水常识的培训,并把学生的防溺水常识纳入班级安全教育课及假期告知书的内容。告诫学生防溺水自救自护常识,确保人身安全。 3.食物中毒。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杜绝食用陌生人赠与的食品和购买的“三无”食品。 4.流行疾病。结合季节特点、传染病流行趋势,重点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建立防控预案及疾病防控措施,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宣传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5.拥挤踩踏。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地方等拥挤场所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在容易拥挤的时段安排人员值岗,特别加强恶劣天气下的防范工作。 span id=“pe100_page_contentpa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