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4330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工程 学院 通信工程 专业(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2年12月19日至2012年12月30日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图书馆、通信实验室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使学生掌握无线传输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通信电路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无线传输系统调试;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6)学会使用pspice等电路设计软件。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分析无线传输系

2、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及调试;(2)在硬件制作的基础上,为改善产品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及具体计算提出自己的系统设计方案,并提供详细的设计电路图;(3)选用合适的器件;(4)提高专业英文阅读能力。2)创新要求: 对性能改善后的电路图进行仿真验证,同时硬件实现。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2)论文包括目录、中文摘要、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3)按课程设计论文装订采用学校统一封面;4)评分要点: (1)完成原理分析; (2)完成仿真分析; (3)完成调试;(4)回答问题;(5)英文翻译;(6)格式规范;5)参考文献:(1)董在望.通信电路原理 高

3、等教育出版社 (2)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3)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4)刘润华. 电工电子实习与设计石油大学出版社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5)李永平. Pspice电路设计与实现国防工业出版社(6)(7)(8)学生签名: 2013年1月4日6)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内容 天数地点构思及收集资料 2图书馆组装与调试 5实验室撰写论文 3图书馆、实验室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1)原理分析(15分):优()、良()、中()、一般()、差(); (2)计算分析(25分):优()、良()、中()、一般()、差(); (3)改进电路(25分):优()、良()、中

4、()、一般()、差();(4)系统联调(10分):优()、良()、中()、一般()、差();(5)焊接水平( 5分):优()、良()、中()、一般()、差();(6)产品制作(10分):优()、良()、中()、一般()、差();(7)英文翻译(10分):优()、良()、中()、一般()、差();(8)根据格式规范性、考勤及组成团队情况,决定是否降等级:是( )、否()评阅人:罗晖 职称:副教授 2013年1月6日附加说明:(不用打印)1、封面日期写最后一天(1月14日);2、任务书签名写第一天(1月4日);3、页数20页以上(正文为小四,行间距为单倍行距);4、格式按毕业设计格式执行,网址:5

5、、封面统一到信息学院办公室购买6、指纹考勤时间:早上8:15-8:35;下午:2:15-2:357、指导教师:罗晖8、辅导教师:一班:黄德昌、朱路 二班:黄德昌、王鹏鸣9、图表的标识为图1.1、图2.1、图2.2或表1.1,图表的大小一定不能超过页面的四分之一,大图可以作为附录;10、要获“优秀”,可以自行申报,必须通过统一的测试、格式应当绝对规范;11、不能调试成功系统,总评为“不及格”;12、如果发现论文有较多雷同,此类论文总评全为“不及格”;13、章节安排:目录1、绪论2、无线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调试3、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及仿真4、无线传输系统的硬件实现5、小结附录:翻译14、具体要求:

6、 (1)每人购买100个电阻,50个用于自己训练,50个用于10分钟测试。 (2)仿真测试20分钟,电路中的元件个数为30个左右。 (3)实验箱联调:40分钟,每人一套设备,调试发射或接收机。 (4)制作一个无线传输设备,(不能借用往届,线路板上有日期)。 (5)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答辩。无线传输系统的调试与设计摘 要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和发送任何信息。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模块工作原理是每一个通信技术学习及研究人员的基本要求。在一个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主要有放大、滤波、调制、发射、接受、混频、解调等功

7、能模块,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功能模块的工作过程,并能够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综合无线传输的发射机和超外差式接收机模块,实现中波调幅信号的无线传输。发射机包括中频信号的放大、调制、集成线性宽带功率放大模块;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混频、中频放大、解调、功率放大模块。本次使用音频信号为中波验证无线传输原理。通过连调实验,实现信号的无线传输。关键词:无线传输 中波调幅 发射机 超外差式接收机 高频放大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of debugging and design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8、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he fastest developing, the most widely used is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anybody at any time, any place to accept and send any information. Mas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ules working princ

9、iple is each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udy and research personnels basic requirements. In a comple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ically have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modulation, emission, accept, mixing, demodulation and function module, we have to do is to fu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se

10、function module of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can carry on the corresponding circuit design. Integra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 transmitter and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module, realize the medium wave amplitude modulation sign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Transmitter includ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11、amplification, modulation, integrated linear broadband power amplifier module;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including high frequency small signal amplification, mixing,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mplifier, demodulation, power amplifier module. The use of audio signal for medium wave validation wireless tra

12、nsmission principle. Through the even tone, realize signal wireless transmission.Keywords:Wireless transmission Medium wave amplitude modulation transmitter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High frequency amplifier目 录第一章 绪论7第二章 接收发射系统调试92.1中波概念92.2.1振幅调制的分类.92.2.2普通调幅信号的波形及表达式92.3对调幅发射机的认识和了解122.4调幅发射机的原理框图

13、122.5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132.5.1系统原理132.5.2系统组装132.5.3模块分析142.6超外差中波调幅接收机的组装与调试162.6.1系统原理162.6.2系统组装162.6.3模块分析162.6.4实验室发射接受部分连调18第三章 射频IC和手机模块分析183.1收发器(Transceiver)19 3.2锁相环.20 3.3功率控制环路(APC).20 3.4匹配网络(Matching).22 3.5滤波网络(Filter).22第四章 联调故障分析244.1中波调幅发射机故障分析244.2.中波调幅接射机故障分析25第五章 小结.25谢词.26参考文献:26附录:2

14、7第一章 绪论 通信是人与人之间同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只要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均可称为通信。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或者更广义地说无线电电子学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和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自从无线电问世到至今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无线电中也分出很多方面的技术,譬如通信技术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技术,它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它的发展也带动了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消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也称电信系统。通信

15、系统一般是由信源,发射机,传输信道,接受机和收信者组成。如下图1.1所示:信 源发射机信道接收机受信者 图1.1 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信号源产生的信号通过发射机进行变换和编码,然后在信道上传输,最后通过接受机再次变换之后发送给受信者。通信系统的种类很多。按所用信道的不同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按通信业务(即所传输的消息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电话,电报,传真和数据通信系统等。我们本次课设所要做的就是有关无线通信的。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广播节目的发送是在广播电台进行。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频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

16、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夭线,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是由收音机实现的。收音机的接收夭线收到空中的电波;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通信系统简单总结如下图1.2,1.3:图1.2 发射系统方框图图1.3 超外差接收机系统方框图 超外差接收机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从天线接受的信号经高频放大后,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一起加入混频器,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经中频放大器放大,再经解调处理和低频放大,然后送给用户。由于超外差接

17、收机中的中频频率是固定的,它收机比直接放大式接收机有如下优点:1容易得到足够大而且比较稳定的放大量;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频率特性;3易于调整。它同时也有缺点:干扰信号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要求接收机不仅有良好的接收质量,而且要有很高的集成度,以便降低功耗,减少体积和重量;另外,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和使用方便,接收机要尽可能做到无调整或少调整。本次课程设计,我们要根据上述系统发射接收原理完成ZX2028型仿手机调频收音机、对讲机试验套件的电路板的焊接安装和调试。在运用所学的高频模拟集成电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接收机电路板的焊接和对pspi

18、ce的仿真,分析和掌握无线电传输信息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和基本原理,掌握收音机对讲机的的组装原理,并分析仿真结果,提高分析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二章 接收发射系统调试2.1中波概念一般中波广播(MW: Medium Wave)采用了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MW及AM之间就划上了等号。实际上MW只是诸多利用AM调制方式的一种广播。像在高频(3-30MHz)中的国际短波广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也是AM,甚至比调频广播更高频率的航空导航通讯(116-136MHz)也是采用AM的方式,只是我们日常所说的AM波段指的就是中波广播(MW中波传播的途

19、径主要是靠地波,只有一小部分以天波形式传播。无线电波碰到导体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损耗掉一部分能量。这种使电波能量变弱的现象,叫做对电波的吸收。大地是导体,对中波的吸收较强,故以地波形式传播的中波传播不远(约二三百公里)。2.2调幅原理调制和解调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调制和解调,就无法实现信号的远距离通信。所谓调制,就是将我们要传输的低频信号“装载”在高频振荡信号上,使之能更有效地进行远距离传输。 所要传输的低频信号是指原始电信号,如声音信号、图像信号等,称为调制信号,用u(t)表示;高频振荡信号是用来携带低频信号的, 称为载波,用uc (t)表示;载波通常采用高频正弦波,

20、受调后的信号称为已调波,用u (t)表示。具体地说, 调制就是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某个参数, 并使其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成线性关系。因此, 对模拟信号具有三种调制方式:调幅、调频和调相。 为了提高信号的频率,以便更有效地将信号从天线辐射出去。由天线理论可知,只有当辐射天线的尺寸与辐射的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能进行有效的辐射。而我们需要传送的原始信号,如声音等,通常频率较低(波长较长),所以需要通过调制,提高其频率,以便于天线辐射。为了实现信道复用。如果多个同频率范围的信号同时在一个信道中传输必然会相互干扰,若将它们分别调制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且使它们不发生频谱重叠,就可以在一个信道中同时传输多个

21、信号了,这种方式称为信号的频分复用。2.2.1振幅调制的分类振幅调制可分为普通调幅(AM),双边带调幅(DSB-AM),单边带调幅(SSB-AM)与残留边带调幅(VSB-AM)几种不同方式。2.2.2普通调幅信号的波形及表达式 设载波uc(t)的表达式和调制信号u(t)的表达式分别为根据调幅的定义,当载波的振幅值随调制信号的大小作线性变化时,即为调幅信号,则已调波的波形如图2.1(c)所示,图2.1(a)、(b)所示分别为调制信号和载波的波形。图2.1由图可见,已调幅波振幅变化的包络形状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相同,而其包络内的高频振荡频率仍与载波频率相同,表明已调幅波实际上是一个高频信号。可见,

22、调幅过程只是改变载波的振幅,使载波振幅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即使Ucm变为Ucm+KaUmcost,据此,可以写出已调幅波表达式为 Ma称为调幅系数,Umax表示调幅波包络的最大值,Umin表示调幅波包络的最小值。Ma表明载波振幅受调制控制的程度,一般要求0Ma1,以便调幅波的包络能正确地表现出调制信号的变化。Ma1的情况称为过调制, 下图所示为不同Ma时的已调波波形。图2.2为了分析调幅信号所包含的频率成分,可将式(2-3)按三角函数公式展开,得 可见,在已调波中包含三个频率成分:c、c+和c-。c+称为上边频,c-称为下边频。由此而得到调幅波的频谱如下图所示。 由调幅波的频谱可得,调幅波的

23、频带宽度为BW=2F式中,F为调制频率。 若调制信号为复杂的多频信号,则其频谱如下图所示。 图2.3 图2.4 例如语音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003400Hz,则语音信号的调幅波带宽为2 3400=6800Hz。观察调幅波的频谱发现,无论是单音频调制信号还是复杂的调制信号,其调制过程均为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即将调制信号的频谱不失真地搬移到载频的两旁。因此,调幅称为线性调制。调幅电路则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若调制信号为单频余弦信号,负载电阻为RL,则已调波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几种。1.载波功率 2.上、下边频功率3.总平均功率4.最大瞬时功率4. 普通调幅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 (1)普通调幅信号的产

24、生普通调幅信号的产生可将调制信号与直流相加,再与载波信号相乘,即可实现普通调幅。可采用低电平调幅方法和高电平调幅方法。 (2)解调方法 1、包络检波:利用普通调幅信号的包络反映调制信号波形变化这一特点,如能包络提取出来,就可以恢复原来的调制信号。 2、同步检波同步检波必须采用一个与发射端载波同频率同相的信号,这个信号称为同步信号。双边带调幅双边带调幅信号中仅包含两个边频,无载波分量,其频带宽度仍为调制信号频率的2倍。单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信号中仅包含一个边频。残留边带调幅残留边带调幅是指信号发送信号中包括一个完整边带、载波及另一个边带的小部分的调幅方法。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边带调幅只能采

25、用同步检波!2.3对调幅发射机的认识和了解 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用的低频信号对高频载波的调制,将其变为在某一衷心频率上具有一定宽度,适合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通常,发射机包括三个部分:高频部分,低频部分,和电源部分。高频部分一般包括主振荡器,缓冲放大,倍率器,中间放大,功放推动级与末级功放。主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频率稳定的载波。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主振级往往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并在它后面加上缓冲级,以消弱后级对主振器的影响。低频部分包括话筒,低频电压放大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与末级低频功率放大级。低频信号通过逐渐放大,在末级功放处活得所需的功率电平,以便对高频末级功率放大器进行调制。因此,末级低

26、频功率放大级也叫调制器。调制是将要传送的信息装载到某一高频(载频)信号上去的过程。所以末级高频功率放大级则成为受调放大器。2.4调幅发射机的原理框图发射机单元采用调频方式实现音频信号的调制,并完成调频波的发射。结构上由信号输入电路、载波产生电路、调频电路、高频放大电路和调频波发射电路五部分组成。集电极调幅的工作原理:集电极调幅是利用低频调制电压去控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集电极电压的变化,使集电极高频电流的基波分量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从而实现调幅。实际上,它是一个集电极电源受调制信号控制的谐振功率放大器,属高电平调幅。调幅管处于丙类工作状态。图中,设基极激励信号电压(即载波电压)为:则加在

27、基射极间的瞬时电压为调制信号电压u 加在集电极电路中,与集电极直流电压VCC串联,因此,集电极有效电源电压为 式中,VCC 为集电极固定电源电压; 为调幅指数。由式可见,集电极的有效电源电压VC随调制信号压变化而变化。2.5中波调幅发射机组装及调试2.5.1系统原理本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一音频信号搬移到适合信道发射的频率出,经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其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音频放大、调幅、高频放大和天线发射。系统框图如下:话筒或音乐ICAM调制高频功放音频放大图2.5 中波调幅发射机该发射机的工作过程为:由话筒或音乐IC产生音乐信号,经过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调幅模块与一频率为1

28、MHz的载波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得到已调波进入高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2.5.2系统组装组装步骤如下: (1)将模块10的S1的2拨上,即选通音乐信号,经U4放大从J6输出,调节W2使J6处信号峰-峰值为200mV左右,连接J6和J5将音频放大信号送入模拟乘法器的调制信号输入端。同时将1MHz(峰-峰值500mV左右)的载波从J1端输入。 (2)调节W1使得有载波出现,调节W2 从J3处观察输出波形,使调幅度适中。 (3)将AM调制的输出端(J3)连到集成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J7,从TH9处可以观察到放大的波形。 (4)将已经放大的高频调制信号连到模块10的天线发射端TX1,并按

29、下开关J2,这样就将高频调制信号从天线发射出去了,观察TH3处波形。2.5.3模块分析1.音频信号产生与放大模块该模块的电路用于产生音频信号,并进行放大。该模块中的音频信号由一块音乐IC产生,其波形近似于方波,如下图所示:图2.6 音频信号波形图把该信号送入音频放大芯片LM358进行放大,调节该模块中的W2使输出信号峰-峰值为200mv左右(由于用于连接各模块的高频线会存在很大的信号衰减,因此可以把峰-峰调得稍微大些),再把信号输入下一模块进行处理。2. 幅度调制模块图4.3是该模块中用于幅度调制的电路原理图,电路中的核心器件是模拟乘法器MC1496,其作用的完成载波信号与音频信号的幅度调制。

30、1MHz的载波信号从J1输入,加在8、10管脚之间;音频信号从J5输入,加在1、4管脚之间。调节W1可以改变1、4管脚之间的平衡,使输出端产生不同调制度的波形。J3为AM(标准幅度调制)和DSB(抑制载波调幅)输出端,当调节W1使1、4输入平衡(1、4电压相等)时,输出DSB,1、4输入不平衡时,输出AM;J6为SSB(单边带调幅)输出端。本次课程使用的是AM输出,所以实验时应调节W1使1、4输入不平衡。W2用于改变输出已调信号的大小。图2.7 AM、DSB、SSB电路3. 集成线性放大模块该模块是一高频放大电路,一般位于发射机的末端,用于推动天线发射。从调幅模块输出的已调信号用高频线接至集成

31、线性宽带功率放大模块的J7处,进行功率放大。输出端接至天线发射模块,按下开关J2,信号即可发送出去。进行线性放大时,应注意输入信号的幅度大小,如果幅度太大,会引起输出波形发生严重失真,这时可以调节调幅模块的W2改变信号幅度大小。波形如图 图2.82.6超外差中波调幅接收机的组装与调试2.6.1系统原理一个完整的超外差中波调幅系统由天线回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器、音频功放、耳机等六部分组成。其系统框图如下:图2.9 超外差中波调幅接收机该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天线回路接收到所需的高频调幅信号(1MHz)后,送入变频电路,使调幅信号的载波信号频率搬移到中频频率处(465KHz),再进行中频放

32、大(之所以要把高频信号搬移到中频处进行放大是因为中频放大器更容易实现,且更稳定),信号放大后由检波电路解调出所需的音频信号,最后进行音频功率放大后推动耳机。2.6.2系统组装系统组装步骤如下: 1、将模块10的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波调幅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由另一台实验箱提供)送入模块7的J4,将模块7的J6连到模块2的J5; 2、将模块2的J6连到模块4的J7,从模块4的J10输出的信号连接到模块10的耳机输入端; 3、慢慢调谐模块7的双联电容调谐盘,使接收到音乐信号; 2.6.3模块分析1.三极管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时变参量线性电路的一种典型应用。如果一个振幅较大的振荡电压Vo与幅度较小的外

33、来信号Vs同时加到作为时变参量先线性电路的器件上,则输出端可取得此二信号的差频或和频,完成变频作用。三极管变频电路主要应用的是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其原理方框图为图4.5:非线性元件带通滤波器本地振荡器图2.10 变频原理框图其具体电路图如下:图2.11 三极管变频电路Q1为变频管,作用是把通过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Q1、T2、CCl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作用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9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1的次级L的电感量有很小,为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时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Cl

34、控制,CCl是双联电容器的另一端,调节它可以改变本振频率。混频电路由Q1、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机电路。其工作过程是:调制信号从J4输入,经选频回路选频,通过T1的次级线圈送到Q1的基极,本振信号又通过C10送到Q1的发射极,调制信号与本振信号在Q1中进行混频。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会产生众多的频率分量,由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其谐振频率为465KHz,可以选择出465KHz的中频信号。2.双调谐放大电路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是很微弱的,变频之后的信号幅度仍然很小,要使信号能够进行后续处理,必须要进行中频放大。在本接收机中,采用的是双调谐小信号放大电路,相对于单调谐

35、放大电路而言,双调谐放大器具有频带较宽、选择性较好的优点,除了谐振回路有差别之外,其原理基本相同,下图为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12 双调谐小信号放大电路中基级偏置电阻W4、R23、R15和射极电阻R16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可调电阻W4可调节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改变电路的增益。C12、T2、C14、T3构成双调谐回路,它们决定的电路的谐振频率(输出信号频率)。在调试电路时,需要反复地调节第一级和第二级中周,才能使信号得到最大的输出幅度。3.检波电路 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前接有中频放大器,所以,检波电路的输入电阻Ri就是中频放大器的负载电阻,从增加中频放大器的增益、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的

36、角度出发,应尽量加大Ri也即加大中频放大器的负载电阻,但是,当用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检波时,加大Ri的值会带来检波器的非线性失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本次使用的是三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其基本电路如图4.8所示。由图可见,就其检波物理过程而言,其检波过程与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这种电路的输入电阻比二极管检波器增大了(1+)倍。这种电路适宜于集成化,在集成电路中得到的广泛的应用。 发射部分 图2.132.6.4实验室发射接受部分连调按照以上的步骤,将所以的线都接好并正确(仪器和线都是好的)。接好发射机为了验证起正确性,可以人为的输入语音信号,通过各个模块的的作用,当人为的对麦

37、克风说话时,示波器能明显的显示语音的波形,随着说话的频率不断变化,示波器的波形也在不停的跳动。第三章 射频IC和手机模块分析 手机电路一般分为:基带电路和射频电路。随着电路集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射频电路也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这对于小型化移动终端的开发、应用是特别有利的。目前手机的射频电路是以 RFIC 为中心结合外围辅助、控制电路构成的。 射频电路中各典型功能模块的分析是我们讨论的主要内容:3.1 收发器(Transceiver)收发器即调制解调器调制:发射时基带信号加载到射频信号。解调:接收时射频信号过滤出基带信。Transceiver根据其工作频率可分为:单频、双频、三频等。Trans

38、ceiver根据其中频特征可分为有中频、零中频、近零中频等 。UAA3535是近零中频收发器,它最多可以作三频收发 。它内部有: 三个PLL(包括一个内置VCO)、正交混频解调器、可控增益低噪放大器、混频调制器等。它需外接13MHz参考基准时钟、RXVCO、TXVCO、基带控制信号等。3.2 锁相环(PLL) 锁相环一般有以下四部分组成: 1、鉴相器(PD)鉴频器(FD)鉴相鉴频(PFD):PD/FD/PFD是一个相位/频率比较装置,来检测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间相位/频率差。 2 环路滤波器Loop Filter(LP):LP一般为N阶低通滤波器。 3 电压控制振荡器(VCO):VCO是一个电

39、压-频率变换装置 ,输出振荡频率应随输入控制电压线性地变化。 4 参考信号源(Reference signal source):参考信号源提供与反馈信号鉴相鉴频用的对比输入信号。3.3功率控制环路(APC) 功率控制环路构成: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功率耦合器(Power Coupler) 功率检波器(Power Detector) 功率比较、控制器(Power Comparator& Controller ) 这样构成的环路可以将功率较稳定的控制在我们的设定值上,这个设定值可以随时间根据需要不断变化。功率控制环路构成基本原理框图: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

40、er): 目前手机用PA一般是厚膜模拟电路制成,它要求将低功率射频信号线性无失真的放大到一定功率值。它的主要参数有:工作频率、带宽,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压缩点),线性放大对输入功率要求,输入、输出需要的匹配阻抗,工作电源及电压、电流的要求,控制信号的形式及要求,噪声特性等等。功率耦合器(Power Coupler):为了达到功率控制,我们需要使用到的功率传感器就是功率耦合器,一般为Directional Coupler。它的主要参数有: 耦合量(Coupling),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隔离度(Isolation),方向性(Directivity)。功率检波器(Power

41、Detector): 功率检波器对Coupler的耦合高频信号进行包络检波进而得到一个体现耦合信号幅值大小的检波电压。我们采用二极管负包络检波电路,后级常为低通积分电路。例如:负包络检波的对二极管要求: 检波二极管D以P极为输入端,检波二极管的极电容要求较小的肖特基二极管,若极电容过大,将会使负包络过多的耦合流失到低,导致检波效果变差。功率比较、控制器: 功率比较器将功率检波信号与设定功率信号相比较得到一个功率控制信号给功率控制器,由功率控制器产生控制电压给功率放大器(PA)。功率控制环路(APC)的应用:3.4 匹配网络(Matching)匹配的定义:后级输入阻抗与前级输出阻抗共扼。匹配网络

42、的类型: L型 T型 型3.5滤波网络(Filter)滤波网络通常可以分为:通用滤波网络,电源滤波去耦网络,声表面滤波器(SAW)滤波器是抑制除特定带宽以外信号及噪声的装置。按照不同标准它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一阶、二阶、高阶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以下我们以单阶无源滤波器为例做一些简介。 A:低通滤波器的3dB衰减点的频率为高频截止频率fH,它截止的斜率与其阶数相关。 B:高通滤波器的3dB衰减点的频率为低频截止频率fL ,它截止的斜率与其阶数相关。 C:如果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联,而且 fH fL 就能构成带通滤波器,其通频带为fL fH。 D:如果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并联,而且 fH fL 就能构成带阻滤波器,其阻频带为fH fL。 对于射频电路而言,电源稳定由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它自身不稳定会影响电路性能,而且各用电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