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4429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控制与PLC应用》.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电控制与PLC应用实验指导书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张玲莉 编2012年2月目录前言 3实验一 继电器控制电动机直接启动4实验二 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5实验三 可编程控制器的介绍和FX软件的操作6实验四 PLC模拟控制电动机直接启动9实验五 PLC控制的流水灯光10实验六 PLC控制三种液体自动混合加热11实验七 PLC控制全自动皮带运输机12实验八 PLC控制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13实验九 PLC控制的四人抢答器14实验十 PLC控制五相步进电动机的模拟实验15实验十一 变频器的面板操作16实验十二 变频器的运行20实验十三 变频器的多段速度运行23实验十四 PLC与变频器控制的电机

2、正反转系统25实验十五 PLC与变频器控制的电动机多段速运转系统26附录28前言一、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机电控制与PLC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专业实验范畴。作为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在机电控制与PLC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设。学生应具备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等课程的基础。二、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本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已有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常用低压电路元件的认识和对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制动控制;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对异步电动机等控制对象实施控制的应用程序的编程

3、等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过程中应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接受电气控制工程的初步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以实验报告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参考提问和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四、实验场地 实验一、二在电工实验室完成 实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在PLC实验室完成 实验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在自动控制实验室完成实验一 继电器控制电动机直接启动一、实验目的:1、认识交流接触器、按钮开关、电动机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2、能正确安装和操作接触器自锁的直接启动控制线路二、实验场地与器材:所需器材:三相交流电源、按钮开关、交流接触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导线三、控制要求: 按照下图连接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按下启动按钮SB1,电机投入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SB2,电机停止运行。四、控制电气原理图:五、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电机全电压启动的原理;第二步:连接上图的主原理图;第三步:连接上图的控制线路;第四步: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第五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二 继电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一、实验目的:1、认识交流接触器、按钮开关、电动机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能正确安装和操作接触器连

5、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二、实验场地与器材:所需器材:三相交流电源、按钮开关、交流接触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导线三、控制要求: 按下启动按钮SB1,电机正向投入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SB3,电机停止运行;按下启动按钮SB2,电机反向投入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SB3,电机停止运行。 四、控制电气原理图:五、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电机全电压启动的原理;第二步:连接上图的主原理图;第三步:连接上图的控制线路;第四步: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第五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三 可编程控制器的介绍和FX软件的操作一、实验目的:熟悉使用PLC编程软件二、实验场地

6、与器材:本实验在PLC实验室完成实验器材:基本配置电脑一台、FX2N-48MR型PLC一台、编程电缆、实验模块三、编程软件介绍: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有两种编程软件:GX Developer和FXGP/WIN-C。在GX-Developer或FXGP/WIN-C。编程环境下面,可以进行程序的编制,调试,在线监控,程序修改等操作。以下以FXGP/WIN-C软件环境进行介绍:FXGP/WIN-C。PLC的程序输入通过手持编程器、专用编程器或计算机完成。手持编程器体积小,携带方便,在现场调试时优越性强,但在程序输入、阅读、分析时较繁锁;而专用编程器价格太贵,通用性差;计算机编程在教学中优势较大,且其

7、通讯更为方便。因此也就有了相应的计算机平台上的编程软件和专用通讯模块,在该实验当中我们重点介绍三菱FX系列编程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三菱公司FX系列PLC编程软件名称为fxgpwin,我们介绍版本为SW0PC-FXGP/WIN-C Version3.30 Copyright (C) 199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其具体应用说明如下:(1)Fxgpwin编程软件对FX0/ FX0S、FX1S、FX1N、FX0N、FX1 FX2N / FX2NC和 FX (FX2/FX2C)系列三菱plc编程及其它操作。 1)进入fxgpwin的编程环境:双击桌面fxgpw

8、in图标或按table键选择到图标fxgpwin,即可进入编程环境。2)编写新程序,新建文件3)选择好PLC型号后按确认键即可进入编辑界面,在视图中可以切换梯形图、指令表等。4)建立好文件后就可以在其中编写程序了。程序的保存在“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下即可;PLC程序上载,传入PLC。当编辑好程序后就可以向PLC上载程序,方法是:首先必须正确连接好编程电缆,其次是PLC通上电源(POWER)指示灯亮,打开菜单“PLC“传送“写出“确认。5)出现程序写入步数范围选择框图,确认后即可:6)PLC程序上载一样,在上述操作中选择“读入“,其他操作不变。7)程序打开 打开菜单“文件“打开“,出现界面,

9、选择要打开的程序,确定即可。8)退出主程序,ALT+F4或点击文件菜单下的“退出“。四、程序的编写:1)编程语言的选择FXGPWIN软件提供三种编程语言,分别为梯形图、指令表、SFC状态流程图。打开“视图“菜单,选择对应的编程语言。2)梯形图的编辑。梯形图编辑时如图:3)编写程序可通过功能栏来选择,也可以直接写指令进行程序编写。主要是熟悉菜单下各功能子菜单。4)梯形图编写需进行转换,在工具菜单下选择或按F4键,转换完毕即可进行上载调试,注意端口设置。5)程序的检查。在“选项“菜单下的“程序检查“,即进入程序检查环境,可检查语法错误、双线圈、电路错误。实验四 PLC模拟控制电动机直接启动一、实验

10、目的:掌握PLC控制电机的基本的运行方式。二、控制要求:按照下图连接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按下启动按钮SB1,电机投入运行状态;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SB2,电机停止运行。三、实验设备:可编程控制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编程电缆、个人计算机、继电器模块、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电机全电压启动的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根据控制回路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五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五 PLC控制的流水灯光一、实验目的:1、用PLC 实现对流水型异步机的各种控制要求;2、根

11、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I/O分配表、梯形图及配线图;3、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二、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彩灯L1、L4、L7点亮,1S后熄灭;接着L2、L5、L8点亮,1S后熄灭;接着L3、L6、L9点亮,1S后熄灭;接着L1、L4、L7点亮,1S后熄灭;依此循环下去。三、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天塔之光控制单元、编程电缆、个人计算机、开关、按钮单元模块、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流水型灯光的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根据控制回路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五步:得出实

12、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六 PLC控制三种液体自动混合加热一、实验目的:1、用PLC 实现对多种液体自动混合并加热的各种控制要求;2、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I/O分配表;3、根据控制要求编写顺序控制功能图(SFC)、梯形图及配线图;4、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二、控制要求:初始状态,容器是空的,电磁阀Y1、Y2、Y3和搅拌机均为OFF,液面传感器L1、L2、L3、加热器H均为OFF;按下启动按钮后,电磁阀Y1、Y2闭合(Y1=Y2=ON),开始注入液体A、B,至液面高度为L2(L2=ON)时,停止注入(Y1=Y2=OFF),同时开启液体C电磁阀Y3(Y3=ON)注入液体C,当液面

13、升至L1(L1=ON),停止注入(Y3=OFF),同时开启搅拌机,10S后搅拌停止后开始加热(H=ON),当混合液温度达到某一指定值时,T=ON,H=OFF,加热器停止加热,放出混合液体(Y4=ON),至液体高度降为L3(L3=ON)后,再经5S停止放出(Y4=OFF);按下停止按钮后,当前操作完毕后,停止在初始状态。三、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单元、编程电缆、个人计算机、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的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 根据控制要求编写顺序控制

14、功能图(SFC);第五步: 根据SFC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七 PLC控制全自动皮带运输机一、实验目的:1、用PLC 实现对全自动皮带运输机的各种控制要求;2、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I/O分配表;3、根据控制要求编写顺序控制功能图(SFC)、梯形图及配线图;4、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二、控制要求:按下启动键,M4首先投入运转,2S后M3运转,2S后M2运转,2S后M1运转,2S后料斗门打开,其指示灯Y0亮,系统进入运行状态;20S后,料斗门自动关闭(指示灯Y0熄灭),2S后M1停转,2S后M2停转,2S后M3停转,2S后M4停转,此

15、时系统进入停止状态。10S后M4自动启动,接着自动重复以上过程。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键,系统按上述过程顺序停止。三、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全自动皮带运输机控制单元、编程电缆、个人计算机、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多种液体自动混合的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 根据控制要求编写顺序控制功能图(SFC);第五步: 根据SFC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八 PLC控制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一、实验目的:1、用PLC 实现对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各种控制要求

16、;2、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I/O分配表;3、根据控制要求编写顺序控制功能图(SFC)、梯形图及配线图;4、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二、控制要求:南北方向灯绿灯Y1亮绿灯闪3次黄灯Y3亮红灯Y5亮时间(S)553260东西方向灯红灯Y6亮绿灯Y2亮绿灯闪3次黄灯Y4亮时间(S)605532三、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单元、编程电缆、个人计算机、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根据控制要求编写顺序控制功能图(SFC);

17、第五步:根据SFC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九 PLC控制的四人抢答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PLC控制抢答器系统的实现方法;2、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I/O分配表;3、根据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及配线图;4、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二、控制要求:一个四组抢答器,抢答键分别是开关按钮模块上的SB1、SB2、SB3、SB4.任意一组抢先按下按键后,显示器能及时显示该组的编号并使蜂鸣器发出响声(蜂鸣器响2S后停止),同时锁住抢答器,其它组此时按键无效;按下复位开关后,进行下一轮抢答。三、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八段数码管显示单元、编程电缆、个

18、人计算机、开关按钮模块、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的四人抢答器的工作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根据控制回路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五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十 PLC控制五相步进电动机的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PLC控制五相步进电动机的实现方法;2、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计I/O分配表;3、根据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及配线图;4、掌握PLC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二、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2S后A亮,然后B亮(A灭),C亮(B灭),D亮(C灭),E亮(D灭)依次

19、往下执行(时间间隔均为2S)。点亮的先后顺序如下: ABCDE AABBCCDDEEA ABABCBCBCDCDCDEDEDEA EAABCBCDCDEDEA 当按以上步骤点亮到第4步后,又返回第1步重复以上的过程。三、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五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编程电缆、个人计算机、开关按钮模块、实验导线等。四、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的五相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第二步: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硬件控制回路,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画出PLC控制回路接线图;第四步:根据控制回路在计算机上编制梯形图并联机调试;第五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十一 变频器的面板操作一、实验

20、目的:1、 了解FR-A500型变频器的结构和器件配置; 2、 熟悉变频器的PU面板;3、 掌握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步骤。二、实验场地与器材:所需器材:三相交流电源、三菱变频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导线三、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和按键操作 使用变频调速之前,首先要熟悉它的面板显示和键盘操作单元,本实验装置配备了操作面板FR-DU04,外形如下图所示:按键功能见下表: 键 名 说 明MODE用于选择操作模式或设定模式。SET用于确定频率和参数的设定。UP/DOWN用于连续增加或降低运行频率。按下此键可改变频率。在参数设定模式中按下此键,则可连续设定参数。REV用于给出反转指令。FWD用于给出正转指令。ST

21、OP/RESET用于停止运行。用于保护功能动作输出停止时复位变频器(用于主要故障)。Hz显示频率时点亮。 PUPU操作模式时点亮。 A显示电流时点亮。 EXT外部操作模式时点亮。 V显示电压时点亮。 FWD正转时闪烁。 MON监视显示模式时点亮。 REV反转时闪烁。四、变频器操作面板的功能使用1、按MODE键改变监视显示2、在特定操作模式下的功能设定A. 显示 监视器显示运转中的指令 EXT指示灯亮表示外部操作; PU指示灯亮表示PU操作; EXT和PU灯同时亮表示PU和外部操作组合方式。 监视显示在运行中也能改变注:1.按下标有*1的SET键超过1.5秒能把监视模式改为上电监视模式。2.按下

22、标有*2的SET键超过1.5秒能显示包括最近4次的错误指示。B. 频率设定在PU操作模式下,用操作面板设定运行频率。C. 操作模式注: 当Pr.79=0时才有上面的三相显示可切换(具体见附录)。D. 参数设定方法 参数以“Pr.数字”表示。不同的数字表示变频器不同的功能。例:Pr.3设定基底频率;Pr.13设定启动频率。 一个参数值的设定既可以用数字键设定也可以用UP/DOWN键增减。 在Pr.状态下,按SET键出现P.000,通过UP/DOWN键和SET键来设定各位数字。 按SET键1.5秒写入设定值。E. 帮助模式在HELP状态下,按UP/DOWN键改变帮助模式。 报警记录在报警记录E.H

23、15模式下用UP/DOWN键能显示最近的4次报警。(带有“.”的表示最近的报警。)当没有报警存在时,显示E._ _0.在报警记录下也可查看报警发生时的频率,电流,电压等,具体操作如下图: 报警记录清除 参数清除 将参数值初始化到出厂设定值,标准值不被初始化。 (Pr.77设定为“1”时(即选择参数写入禁止),参数不能被消除。) 全部消除将参数值和校准值全部初始化到出厂设定值 用户消除 初始化用户设定参数。 其他参数被初始化为出厂设定值。实验十二 变频器的运行一:实验目的:1、学习变频器的外部控制接线;2、学习用PU面板控制变频器的运行;3、学习从外部控制变频器的运行;4、学习用PU面板和外部共

24、同控制变频器的运行。二、实验场地与器材:三相交流电源、三菱交流变频调速器(带有FR-DU04操作面板)、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模块、导线三、用PU面板控制变频器运行: 在PU操作模式,可有FR-DU04操作面板控制变频器的运行; 1、PU点动运行操作步骤: 将电源处于ON,切换到PU操作模式,“PU”灯亮; 运行频率设定,按【MODE】键切换到频率设定模式,设定点动频率参数Pr.15=6HZ; 设定点动加减速时间参数Pr.16=3S; 选择PU点动运行模式;按着FWD或REV键时电动机正向或反相旋转,松手后停止。2、PU长动运行操作步骤: 将电源处于ON,切换到PU操作模式,“PU”灯亮;

25、 运行频率设定,按【MODE】键切换到频率设定模式,然后,按【UP/DOWN】键改变设定值为50HZ,按【SET】键1.5S写如频率; 按【FWD】或【REV】键,电机启动,自动地变为监视模式,显示输出频率; 按【STOP】键,电机减速后停止。四、从外部控制变频器的运行 从外部控制变频器的运行时,需进行外部接线,点动和长动接线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外部点动接线图 外部长动接线图1、 外部点动操作步骤: 按照上图进行外部接线 运行频率设定,按【MODE】键切换到频率设定模式,设定点动频率参数Pr.15=6HZ; 设定点动加减速时间参数Pr.16=3S; 按【MODE】键选择运行模式,按【UP/DO

26、WN】键选择外部操作,确认EXT灯亮;同时接通JOG+STF,进行正向点动,或同时接通JOG+STF进行反向点动。2、 外部长动运行操作步骤:(设50HZ运行) 按照上图进行外部接线 将电源处于ON,切换到PU操作模式,“PU”灯亮; 运行频率设定,按【MODE】键切换到频率设定模式,然后,按【UP/DOWN】键改变设定值为50HZ,按【SET】键1.5S写如频率; 按【MODE】键选择运行模式,按【UP/DOWN】键选择外部操作,确认EXT灯亮; 将启动开关(STF或STR)处于ON,表示运转状态的FWD和REV闪烁。 顺时针旋转频率设定电位器,此时变频器显示频率为50HZ;逆时针旋转频率设

27、定电位器,此时变频器显示频率为0HZ;电动机停止; 断开启动开关,电机停止。五、变频器的组合操作模式(外部输入信号与PU并用运行)六、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十三 变频器的多段速度运行一:实验目的: 掌握变频器的段速度运行二、实验场地与器材:三相交流电源、三菱交流变频调速器(带有FR-DU04操作面板)、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模块、导线三、多段速度的作用:将多种运行速冻用参数的方式预先在变频器中设定好,利用变频器的外部输入端子在变换运行速度,2多段速度运行模式,只在外部操作模式或PU/外部组合操作模式(PR.79=3、4)中有效。变频器可通过开启、关闭外部控制端子信号(RH,RM,RL,REX信

28、号)选择多档速度,在借助于点动频率PR.15、上限频率PR.1、和下限频率PR.2,最多可设定18种速度。四、七段以下速度选择操作 如果只是有七段以下速度,可通过RH、RM、RL的开关信号组合,选取希望的运行速度。(1) 七段速度选择接线图如图1所示:(2) 七段速度参数设置如下:第一段 Pr.4=50Hz 第二段 Pr.5=30Hz第三段 Pr.6=10Hz第四段 Pr.24=15Hz第五段 Pr.25=40Hz第六段 Pr.26=35Hz第七段 Pr.27=8Hz 图1:七段速度选择接线图(3) 在外部操作模式有效的情况下(PR.79=3、4),先合上正转或反转信号开关。(4) 合上RH,

29、则电机按速度1(50Hz)运转,合上RH、RL,则电机按速度5(40Hz)运转,等等。七段速度的控制端子的状态与变频器的速度如图2所示: 图2 七段速度的控制端子的状态与变频器的速度五、七段以上速度的选择操作 如果需设置的速度超过七段,则需使用REX信号。在变频器的出厂参数中,没有定义这个信号,所以实验时先设置参数Pr.184=8,就将AU端定义为REX端子; (1)按照图3接好控制线路;(2)十五段速度参数设置如下:第八段 Pr.232=20Hz第九段 Pr.233=38Hz第十段 Pr.234=16Hz 第十一段 Pr.234=32Hz 图3 七段速度选择接线图第十二段 Pr.236=22

30、Hz 第十三段 Pr.237=45Hz第十四段 Pr.238=12Hz第十五段 Pr.239=42Hz(3)在外部操作模式有效的情况下(PR.79=3、4),先合上正转或反转信号开关。(4)按右图4所示的控制端子状态操作,实现变频器的高8段速度选择。利用图2和图4两图进行完整操作可选择十五档运行速度。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 、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十四 PLC与变频器控制的电机正反转系统一、实验目的: 用PLC与变频器构成电机控制系统; 重点让学生掌握PLC与变频器的综合应用。二、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变频器主机模块、继电器模块(KLR-ICT-10)、实验负载电动机一台三、控制要求:按下启动

31、按钮,电动机开始加速正转,运转30秒,变频器反转启动,运转30秒,变频器正转启动,如此循环下去,按下停止按钮后,电机减速,3秒后停止。四、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原理;第二步: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将变频器参数Pr.79=2,Pr.7=5(加速时间),Pr.8=3(减速时间),Pr.1=120Hz,Pr.2=0HZ,Pr.13=0.5HZ;最后将Pr.79=3、4第四步:按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第五步:上机调试并运行程序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十五 PLC与变频器控制的电动机多段速运转系统一、实验目的: 用PLC与变频器构成电机控制系统

32、; 重点让学生掌握PLC与变频器的综合应用。二、实验设备:PLC主机模块、变频器主机模块、继电器模块(KLR-ICT-10)、实验负载电动机一台三、控制要求: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按速度1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2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3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4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5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6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7运转,运转30秒;电动机按速度1运转,如此循环下去,按下停止按钮后,电机减速,3秒后停止。四、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步骤:第一步:理解PLC控制电机多段速度运转的原理;第二步:列出I/O分配表;第三步:设置变频器参数Pr.79=2Pr.7=5(加速时间),Pr.8=3(减速时间),Pr.1=120Hz,Pr.2=0HZ,Pr.13=0.5HZ;Pr.4=50Hz Pr.5=30HzPr.6=10HzPr.24=15HzPr.25=40Hz Pr.26=35Hz Pr.27=8Hz最后将Pr.79=3第四步:按控制要求编写梯形图;第五步:上机调试并运行程序第六步: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附录:变频器产品的端子及接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