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4754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AD转换.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引 言本课题的任务是对A/D转换电路进行设计,了解A/D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掌握AD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为A/D(Anolog to Digit)。一般的A/D转换过程是通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4个步骤完成的,这些步骤往往是合并进行的。当A/D转换结束,ADC输出一个转换结束信号数据。CPU可有多种方法读取转换结果: 查询方式 ; 中断方式; DMA方式。 通道8位A/D转换器,ADC0809是带有8位A/D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组件。它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ADC080

2、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一个实际的系统中需用传感器把各种物理参数(如压力和温度等)测量出来,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A/D转换器,传送给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加工处理后,通过D/A转换器去控制各种参数量。 目 录一 系统设计原理3二 系统设计4三 整个系统实现功能7四 收获与心得体会9五 参考书目10一 系统设计原理1 引脚定义:IN0IN7:8路模拟信号

3、输入端,由地址锁存及译码控制单元的3位地址A、B、C进行选通切换。START:A/D转换启动控制信号输入端。ALE:地址锁存信号输入端,START 和 ALE 用于启动A/D转换。VREF(+)和VREF(-):正、负基准电压输入端。OE:输出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端,A/D转换后的数据进入三态输出数据锁存器,并在OE的作用下(OE为高电平),通过D0D7将锁存器的数据送出。EOC:A/D 转换结束标志信号。EOC为高电平时,表示转换结束,因此EOC可作为CPU的中断或查询信号。CLK:ADC0809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故时钟信号应由外部送入CLK端。2 内部结构:ADC080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

4、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转换器进行转换。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其内部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ADC8090内部结构3 8090的工作时序图:ADC0809工作时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ADC8090工作时序图4 ADC0809与MCS-51单片机的硬件接口方式:ADC0809与MCS-51单片机的硬件接口有三种最常用的方式,即定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本次课程设计使用的是查询传送方式。二 系统

5、设计A/D转换就是把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码表示的数字量,一般的A/D转换过程是通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4个步骤完成的,这些步骤往往是合并运行的。本设计用ADC 0809实现A/D转换。按查询方式采样三路A/D转换数据,用简单输入口(74LS244)查询EOC信号,每循环一次,0、1、2通道各采样一次,采样结果为:0通道数据放入AX中, 1通道数据放入BX中, 2通道数据放入CX中,三个寄存器均是低8位有效。1 程序流程如图所示:2 A/D转换程序流程如下:ORG0000HAJMP MAIN ORG0030HMAIN: MOV DPTR,#9000H MOV A,#00H MOVX DPTR,A

6、CALL DELAY MOVX A,DPTR;转换结束读取结果 MOV B,#64H DIV AB MOV R1,A MOV A,#0AH XCH A,B DIV AB SWAP A ADD A,B MOV R2,A MOV P1,A CALL DISP CALLDELAY CALL DELAY CALL DELAY AJMPMAINDISP: MOVA,R2;低位 ANLA,#0FH ACALLDSEND;显示 MOVA,R2 SWAPA ANLA,#0FH;高位 ACALLDSEND;显示 RETDSEND: MOVDPTR,#SGTB1 MOVCA,A+DPTR;取字符 MOVSBUF,

7、A ;发送字符 JNBTI,$;等待串口发送完 CLRTI RETDELAY: MOVR4,#250;延时DELAY1: MOVR5,#250 DJNZR5,$ DJNZR4,DELAY1 RETSGTB1: DB 03H ;0 DB 9FH ;1 DB 25H ;2 DB 0DH ;3 DB 99H ;4 DB 49H ;5 DB 41H ;6 DB 1FH ;7DB 01H ;8 DB 09H ;9 DB 11H ;A DB 0C1H ;B DB 63H ;C DB 85H ;D DB 61H ;E DB 71H ;F DB 00H END三 整个系统实现功能1 实验连线:电位器电压输出端

8、(VOUT)0809通道0(IN0)选通信号CS译码电路8000HCLK振荡电路的脉冲输出端串并转换的DIN接P3.0,CLKP3.1SWRP3.6,SRDP3.7数据线与仿真单片机的数据线相连,地址高8位、低8位分别与单片机部分地址线相连。其中ADC8090的接线路图如1-3所示:图1-3ADC8090的接线图 2 A/D转换模拟软件仿真电路:仿真电路图1-4所示。图1-4 A/D转换仿真电路图3 模拟电路运行结果: 通过调试运行得出运行结果如图1-5所。图1-5 运行结果4 得出结论: 当从一个方向调节电位器时,显示结果从减小,反之,显示结果增大。四 收获与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

9、,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可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功能不断完善,成为真己的东西。我在这次的A/D转换设计过程中,受益匪浅。通过对自己在单片机课堂上所学只是得回顾,结合模拟电子和数字电技术的知识,与组员共同设计,完成了目标。为自己今后进一步深化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还对电路、电子元件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调试、相关仪器的使用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学以致用,培养了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将

10、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至为重要,遇到不懂的问题,或相互讨论,或请教老师,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设计。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此,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他各组同学的无私帮助!五 参考书目1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2启东单片机仿真试验系统使用说明书。3李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严洁,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5QTH2008XS_系列单片机教学实验仪。6刘瑞新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7张毅刚等,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第二版).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