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49151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电压表1设计要求 功能:简易数字电压表可以测量05V范围内的电压输入值,并在3位LED数码管上轮流显示。 主要器件:单片机、AD转换器、LED数码显示器11方案分析:ADC0804STC0809C52三位数码显示器 按系统实现要求,决定控制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A/D转换采用ADC0804,数码显示管采用三位共阳极数码管。数字电压表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12 STC889C52单片机接口分配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AD装换设计如图(3) 图(3)数码管设计电路如图(4)图(4)晶振的电路设计如图(5) 图(5)2数字电压表软件流程 图(6)21数字电压表源程

2、序#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CSad=P33; /定义AD片选信号sbit RDad=P34; /定义AD读信号sbit WRad=P35; /定义AD写信号sbit dian=P27; /定义小数点位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1,2,3,4,5,6,7,8,9 数码管编码void delay (uint us) /延时函数,us级! while(us-);void ADC080

3、4()uchar byte,ge,dp1,dp2;float voltage,decimal;uchar intvolt,intvoltage;/因为uchar的值最大是128,所以可以定义为 unsigned char 型CSad=0;/一直选通ADC0804WRad=0;/启动ADCWRad=1;/将写信号置高,为下次产生下降沿准备delay(500);/延时1000us,等待AD转换结束(转换速度:1/8770s 1/9708s)(114us103us)RDad=0;/rd=0,即下降沿,将P0口数据释放/delay(100);byte=P0; /将读取的数值赋给byteRDad=1;/

4、将读信号置高,为了能使下次可以产生下降沿voltage=byte;voltage=voltage*0.0195;/将二进制字节数据变成实际电压值:5/256=0.0195(最大测5.00V)!Vref=5Vintvolt=voltage;/取整数部分intvoltage=intvolt;/将整数部分赋给intvoltagedecimal=voltage-intvoltage;/取小数部分decimal=decimal*100;/将小数部分变成整数(只取小数的前两位)ge=intvolt%10;/分离整数部分,(对10求余!)intvolt=decimal;/将变化后的小数部分赋给intvolt

5、dp1=intvolt/10;/分离第一位小数部分,(对10求模!)dp2=intvolt%10;/分离第二位小数部分,(对10求余!)void display()uchar i,ge,dp1,dp2;P1=0; /先关闭所有的数码管for(i=100;i0;i-)P1=0xfe;P2=tablege;dian=0; delay(500); /显示第一位,个位P1=0xfd;P2=tabledp1;delay(500);/显示第二位,小数点高位P1=0xfb;P2=tabledp2;delay(500);/显示第三位,小数点低位 void main()while(1)ADC0804(); /调

6、用ADC0804函数display(); /调用显示函数3 硬件列表1、单片机STC89C52 1个2、40引脚单片机底座1个3、ADC0804 1个4、3位数码管(共阳)1个5、PNP型三极管85503个6、12M晶振1个7、10K滑动变阻器1个8、10K电阻3个9、1K电阻2个2个10、2K电阻3个3个11、150pF电容1个12、33pF 2个2个13、10uF电解电容1个14、电路板(连孔)1个15、导线,焊锡丝4 实验感想这次课程设计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历时二个星期左右,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学习,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自己知识的不怎么牢固,看到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更是比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急需提高。5 参考文献 1张义和.例说51单片机(c语言版).20082何立民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J 基于HCS12的小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2007,(3) :51-53,573方建军何广平智能机器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94张立电子世界J电动小车的循迹 2004,(6):45 5 6滕志军今日电子J基于超声波检测的倒车雷达设计2006,(9):15-177徐科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10-113,160-1618潘新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5-76,118-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