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5314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 随着数字技术、光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的发展和统一的TG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业界呈现出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业务融合的大趋势。各种原先专门为某一特定业务而设计建设的网络之间的隔阂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以业务来分割市场的技术基础正在逐渐消失,网络正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三网融合”正是潮流所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形势的发展,“三网融合”的目的不能简单认为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个网络的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各种业务需求,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创造条件。 电信产业价值链及其分析 所谓电信产业价值链,是以电信

2、运营商为核心,由网络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生产商、专业应用开发商、软件开发商、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一根链条,这根链条上的每一个元素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创造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 下面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分层次分析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构成特点: 一、用户为中心,竞争为主的核心链 全业务经营、三网融合实现以后,能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有电信运营商、由有线电视网经营者转变的内容提供商、由强大的应用开发商与局域网共同组成的新型运营商。后两者经营更侧重于体现其优势的内容与应用,所以仍叫做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与这两类“新型运营商”之间是“

3、竞争为主”的关系。 二、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开放合作的新业务链 首先,此层面产业链的规模将增大,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将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质量的参差不齐,这无疑增大了电信运营商控制产业链的难度。其次,电信企业实现全业务经营,追求的目标将是整体效益最大化,在思考新业务合作模式时,要考虑到新业务模式与原有业务模式的相关性。 三、以电信运营商为控制点,逐步走向竞争的语音业务链 语音业务链是电信产业最早的产业链,时间最长,发展最为缓慢,为电信运营商贡献最大。语音业务的稳定发展是由语音业务的技术特点及其运营模式决定的。在电信技术进步、产业开放的大趋势推动下,语音开放也是必然;以新

4、的技术体制打破原有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技术体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综上所述,电信产业的产业链是个复杂的系统,由各子产业链有机构成,各个子产业链有其发展的规律;子产业链良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扩大对整个电信产业链的影响,这符合在快速变革的环境下采取边缘竞争的战略。 广电产业价值链及其分析 广电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最终用户、广电网络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应用软件提供商、运营硬件提供商等。 与电信产业价值链相比较,广电产业价值链有如下的特点: 一、产业链结构仍不够清晰 由于广电业务起步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初步形成了一个雏形,具备了一些基本环节,直接导致了整个产业链的具

5、体结构不够清晰,各类企业机构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也不够明确。 二、还没有找到令各方满意的盈利模式 从整个广电产业链来看,包含了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网络提供商和用户四个主要环节。因此,只有让前三个环节获利,用户受益,整个产业链才能发展起来。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内容提供商害怕盗版泛滥影响收益,内容服务提供商害怕广告收视率降低影响收入,网络提供商认为自己是龙头老大应该拿大头,最终用户也觉得收视费用偏高。用户不接受这种服务,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三、主要环节力量仍然薄弱 在现有的广电价值链环节中,主要环节还仍然表现出力不从心。 首先是内容提供商。 内容是广电业务利润的源泉,然而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内容的匮乏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如何为广电产业链提供精彩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到广电消费者的行列中来,是内容提供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