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及如何防止中介语石化的研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教学及如何防止中介语石化的研究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语教学中介语石化的成因与防范 【摘要】中介语石化现象已成为外语学习者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的巨大障碍,对于中国学生更是如此:外语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处于似乎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外语听起来永远是外语,无法像母语那样运用自如;有的学习者到达高级学习阶段时,外语水平与能力反而不如从前。因此,本文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借助语言学、语用学等相关理论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了初步分类,旨在探讨外语学习者的石化现象,追究合适的应对措施。关键词:石化现象;外语教学;负迁移;中介语一、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定义按照塞林克的定义: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不管学习者的年
2、龄有多大,也不管学习者接受的解释和指导有多少,这种倾向都不会改变。换言之,如果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加大最终却没达到目的语这个终点,也就是语言结构系统(如语言项目、语法规则、系统性知识)不再有进一步发展,而是趋于固定甚至是停顿的状态,这就是语言学习中的石化表现。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的过渡性语言。石化是存在于中介语中的一种心理机制,无法消除,它可以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塞林克)。 二、中介语石化的成因石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内、外因素。除了学习者的内部生理、心理以及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等内部因素影响外,石化产生还会受到诸如语言环境、教学方法、教材设置等外部因素
3、的制约。基于中介语的不完备性、不稳定性和系统性等自身特点,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过程基本上延续了这样的模式:在中学阶段,学习者的外语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等)得以稳定和有序的积累,其外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外语能力在大一、大二阶段得到一些进步后则会渐入高原期。就其成因,主要源于以下方面: (一)产生石化现象的内部因素1. 年龄:当语言学习者到达年龄的关键期,他们的大脑缺乏可塑性,因而无法掌握某种语言特征,使目标语不能顺利习得。2. 缺乏文化融合的愿望:由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学习者不再选择学习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传统。3.学生自身英语语言知识的匮乏,缺乏根据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4、的能力,学习策略不当,学习动机和态度欠端正,自我管理意识淡薄等(Selinker)。 (二)产生石化现象的外部因素1.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满堂灌”、“填鸭式”是主要教学手段,学生成了被动的语言接受者,语言能力培养成了书本知识灌输,英语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就是教师和教材提供的字面意义。因缺乏优质语言形式的输入,学生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提供的例句学习和背诵单词,对词汇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意义了解甚少,更缺乏对词语间的横向比较。尽管背了大量单词,对原句含义却达不到真正理解,更难以在书面或口头得体表达。当对词语的选择犹豫不决时,就倾向于用母语规则来表达,结果导致了石化的发
5、生。2.语言负迁移: “迁移”是一个心理俗语,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语言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由于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这样一种现象。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交际、阅读、写作中习惯借用母语规则作为临时过渡手段,逐词翻译,采用中文逻辑框架加上英文的语法规则,形成石化。例如有学生把“谈恋爱”表达成 “talk love”, “红糖”说成“red sugar”。3.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不当: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所
6、采用的学习方法、管理方法以及运用语言的各种活动,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等。由学习策略产生的石化现象是学习者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将目的语简化,最明显体现在句法上。外语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使用回避、简化等缩减策略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其学习动力就会减弱甚至完全停止,只是必要时增加些许词汇而已。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语言使用方面的僵化现象,即中介语石化。4文化意识的缺乏:根深蒂固的母语文化形成了学生深层的心理积淀,要想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而用英语思维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学习时间长短、学习水平高低,外语学习者都会在这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学生缺少文化意识,就很难真正
7、理解英语这门语言。而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必然会通过语言形式体现出来。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 “fox” 看作是 “pretty and attractive” (美丽迷人),而在汉语中 “fox” 主要用来表示“狡猾”之意。可以说,英语习得者在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其英语水平很容易停滞在一个较低的阶段,进而呈现石化状态。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防范目前对石化成因尚无共识,但是相关的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已经在探讨之中,针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分析,预制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必然有着启发意义。1 .要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学习
8、就是为了交际,只一味地强调语言的意义,忽略了语言形式的作用与语言错误的影响。在交际中,错的语言形式与表达并不妨碍学习者传达他们的交际意图,这使许多学习者不重视语言形式。从石化现象的成因来看,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交际目的,忽视了学生仍处在语言学习过程之中这个事实,最终阻滞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两者之间,片面追求前者而忽视后者会使学习者停留在原来水平,导致学生外语能力的石化。而且重意义轻形式让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以致反复出现错误。不仅如此,部分学生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被其他学生当作正确的输入,个体石化遂演变为群体石化。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
9、和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这种因素,做到合理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来说,由于处于不同的中介语阶段,教学要求也应随之调整。对初学者应强调准确性,对高级学习者则应强调流利性。应注意避免过时的语言和内容、书面语和口语混淆以及英国语和美国语混用。在确定教学原则和目标时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偏颇。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的准确熟练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两者必须兼顾,有必要明确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2. 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与教材尽量使输入达到最优化。研究表明,如果所学习内容低于或与其中介语水平持平,则无法有效促进二语的提高,甚至会停滞不前。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提出所谓“最佳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
10、输入,应稍微高于习得者的现有水平,即从目前的i水平提高到i+1的水平,并且要不断再现,这样才有可能习得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主动、客观地配合外语教学者评估中介语水平,选择适当高于自己本身学习水平的教材,形式内容一定要做到自然、纯正的目标语,并结合自己的要求和兴趣,在听、读过程中接受关于语言、文化和内容三方面的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并及时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在我国,外语学习与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进行,欠缺自然习得环境。所以,语言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讲授相关的语言知识,组织课堂教学,而且在于为学生提供适量、质优的语言输入。目的语输入 量的不足和劣质都会导致目的语语言形式的石化。课堂语言的输入规定了学
11、习者对目的语的感知与理解,而对于语言的感知、理解与内化是学习者使用语言并用以交际的前提,也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对新语言形式与系统进行认知、整合、构建的一个积极的过程。优质语言输入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与动机,从而使他们在不断接受新语言形式的过程中防止或推迟石化现象的出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适当增加输入量,让学生多读多听,使得学生经常“沉浸”在特定的“语境”中,自然吸收一些语言知识,加速语言习得,增强目的语的正面影响。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的语言训练水平时,在保证其与目的语正常接触的同时,应注意提高目的语输入的质量,语言材料要切合多样性和趣味性,难度也应逐渐加大。教师还应做详尽的调查
12、如需求分析,正确评估学生现有的语言训练程度,了解学生的要求和兴趣,设计出对学生现有能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可接受性的学习任务,并且注意利用收录机、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结合灵活多样的真实的教学资料,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足量的优质语言输入对于防止中介语的石化非常重要。显然,纠错的基本前提是保证足量优质语言输入,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有效的语言吸收。因为有效和足够的语言吸收是减少初级错误、提高中介语质量的可靠途径,所以教师不应该只侧重于词义解释和举例,从而使词汇从语言的有机体中游离出来,而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英汉语言差异的概念及防范母语干扰的警惕意识,进而建立目标语的语言认知系统。鼓励学
13、生不断尝试各种句型表达来巩固词语的搭配,在不确定表达是否正确时要允许使用词典,使学生在不断接受新的语言形式过程中预防石化现象的产生。3. 鼓励学生语言的输出如果学习者希望自己目的语使用的准确性逐步提高,他们就需要有机会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中使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对目的语得出种种假设,而语言输出为检证这些假设提供了机会。语言输出的过程能促进学习者将注意力从理解意义向表达意义的句法结构转移,促使学习者关注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而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学生难得获得“说”的机会;即使“说”,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往往是零碎的、简短的,学生没有感受到有提高和发展自己目的语的需求。根据S
14、wain(1985)的观点,只有当学习者受到“推动”时,语言输出即语言运用才能有助于语言习得。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选择边想边说,这实际上反映了对母语的依赖性。研究表明:表达前用母语构思的使用频率与学习效果成反比,即用母语构思多会影响目的语的表达,并逐渐形成中介语的石化。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回避的策略,其原因可是表达不够熟练,也可是情感因素的影响,如情绪过于紧张等。此时,教师如能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使学生对自己的言语做出修改和调整,就能使中介语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防止石化的产生。语言的发展是在个体间持续交谈的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和表达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教师应该增进学生间
15、会话的机会。在话语输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出现错误后,教师必须掌握好纠正的时机和方法,应在学生说完后再对明显语法错误或语用失误予以纠正,以免打断学生的话语组织,使学生话语表达进化成形(秦旭,2001)。4.增加目的语文化了解语言学家哈莫利认为:不同的文化之间词汇的差异主要在于词汇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因素来教授词汇。语言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是受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层面。如果想透彻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就必须学习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文化背景、思维、价值观不同造成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或概念难以在另一种语言
16、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或概念,甚至两种文化中在词义上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也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词的内涵不尽相同。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揭示单词的词汇意义,还要教会学生区分文化内涵有差异的词汇,消除母语文化的干扰。 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认识态度,对目的语国家社会人文的了解和喜爱,对产生语言石化现象有很强的遏制作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和文化时消解文化障碍,使之处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位置和思路上,达到移情的理想境界。因此,语言的学习必须有充足的语境,不能只靠手中的教材反复练习、背诵,应鼓励学生多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尤其是建立在语言艺术之上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这些都是了
17、解外国文化的一面镜子,更能生动具体地反映外国文化。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外语与母语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同的句法结构,以便于更快更准确地学好外语,最大限度地从客观上减少或避免语言石化现象的滋生。教师需多采用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材料和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使材料内容富于变化,缩短课堂与真实情景的距离,以提高语言输入的效率。 语言必须融入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才能达到真正自如的交际。要学好语言,就应缩小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差距。外语学习者应该逐步培养用目的语思维以及自主感知文化异同的能力。语言学习者应抱着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形式,从而实现成功的交际,促
18、进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5.正确对待学习者的错误肯定的认知反馈如“我懂了”易引起石化,否定的反馈如“我不明白”则有助于防止石化的发生。因此学习者在遇到难以表达的语句或者身处于复杂的交际情景中时,应避免采取回避和简化的交际策略,要主动进行目的明确的情感和认知交流。根据美国学者C.Adjemian(1976)的观点,他认为语言的习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规律性的错误阶段、突生阶段、系统形成阶段和稳定阶段。在无规律的错误阶段,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则只有一些模糊的感性认识,他们有交际意图,但并不知道怎样用目的语的正确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因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他们对所犯的语用错误,无法解释,也无法纠正。
19、教师此时应对这种错误采取容忍态度,不必有错必纠或给予过多的解释,可以示意学生,并给予正确的说法就可以了,给予更多的解释反而超过了他们的语言发展阶段。在突生阶段,学习者的目的语系统已经形成规则,但仍需要进一步内化。学习者只能解释自己的错误,但不能自己纠正。因此,对这些错误,教师不但应该纠正,而且还要做出解释,及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提高内化程度。在系统形成和稳定阶段,学生对目的语的规则已经形成系统,但由于还没有形成习惯,所以也会出错。但学生对这类错误既能解释又能纠正,教师对这类错误只需点到为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贝特和凯巴斯基说过:“全局性的错误,应该予以重视。局部
20、性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渐解决。(苏琴,2006)”在外语教学中,尤其在外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区别对待全局性错误和局部性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正确对待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做到既不苛刻,也不放纵。 四结语中介语石化有许多的特征,它的产生也有很多的原因。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和处理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辩证关系,利用中介语的作用,又要采取措施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设计最佳的外语教学方案,从而收到外语教学的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 杨凌. The causes of fossilization and destabilizing strategiesJ.南京,外语教学, 2007,(2)
21、. 2. 高云,朱景梅.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及防止策略J。陕西:外语教学,2005,(3) 3. 赵萱.中介语石化现象与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浅探J。山西: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4. 陈文存.对外语和二语学习者石化现象研究问题的评述J。四川,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5. 张雪梅.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J.黑龙江:外语学刊, 2010, (4): 18-23. 【6】戴炜栋.束定芳.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7】陈慧媛, “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3). 【8】戴宁熙, “大学 英语 教学中的中介语石
22、化”J,福建 论坛 (社科 教育 版), 2008, (4). 【9】吴丁娥,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及其僵化研究”J,外语教学, 2007,(2).【10】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37-43.【11】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2009,(2):10-15.【12】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1.【13】任重远.汉英中介语僵化/石化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132-136.【14】苏琴. The studies of the types and the
23、causes of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J.郑州大学学报,2006(2):146-148. 1 Brown, Douglas.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Teaching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2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3 Ellis, R.
2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rz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997.4 Richards, Jack, John Pratt and Heidi Weber. Longman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MJ. Longman, 2000.5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10: 209-31.1972.6 Scovel T. The eff
25、ect of affec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anxiety researchJ. Language Learning, 1987,28 (1).7J Selinker, 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M. Np: Long-man, 1992.8 Tarone, Elaine. Conscious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田.On TESOL 77, 1977.9 Nunan, 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M.Phoenix, 1991.loJ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37-43.1l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田.外语与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