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5562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提出了美丽中国、中国梦等全新概念。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农业人口占比超过55%的农业大国而言,如何解决好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2009年,国家开始实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加上商业保险,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形成了国家政策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种养老保险体系,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由于受到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均、南北方经济区域差异及农民认知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也呈现出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较大

2、差异。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对比分析”这一课题,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全面概括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深入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分析缩小南北方养老保险差异的具体对策,为全面深入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南北方养老保险的现状,并分析总结了南北方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其次从农村自身发展和政策两方面分析了南北方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原因;文章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南北方差异的对策。文章内容包括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讨论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性。最终把问题归结到经济建设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南北方农村养老保

3、险的差异,要消除南北方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必先解决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出了解决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差异性问题的一系列结论,对于我们国家解决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关键字:南北方;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差异;对策AbstractThe partys eighteen Congress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in the grand goal, also put forward a beautiful China China dream, new concept. In this China has a pop

4、ulation of 1300000000,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55% of the agricultural big country,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armers old-age insurance, really old, old age,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well-off society.In 2009, the country began to implement the rural endowment

5、 insurance policy, coupled with the commercial insuranc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 China has formed a variety of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of the national policy of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bination, 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 our country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

6、s. However, we also clearly see,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uneven regional economic North South differences and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other factors, our country also show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of rural endowme

7、nt insurance.It is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hina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problem analysis this topic,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summarizing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north and south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deep

8、North South differences with reason,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to narrow the North South differences for old-age insuranc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solve 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n china.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9、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China endowment insuranc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endowment insurance; two second development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policy analysis of the north and south of endowment insurance differences; fin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10、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China.The article includes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Finally the differences problem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

11、e North South differences caused by 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to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have old-age insur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lution to a series of conclusions about the problem of rural old-age insurance differences

12、,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Keywords: The north and South; endowment insurance; development status; difference;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1绪论5(一)研究背景及意义51、研究背景52、研究目的及意义6(二)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7(三)相关文献综述9一、南北方养老保险差异的现状10(一)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

13、险存在差异情况综述101、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112、南方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14(二)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影响17二、南北方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原因19(一)南北方农村自身经济发展情况不同20(二)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差异21三、解决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差异的对策22(一)政府层面应当充分发挥指挥官的作用221、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制和机制建设,从根本上降低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222、要加强农村地区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广工作,普及养老保险知识253、要加大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力度,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同步调整养老保险待遇264、注重经济乡镇、街道的干部,缩短南北差距285、建立起以人

14、为本的养老保险良好环境29(二)社会组织要积极投身到养老保险的建设工作当中30(三)农民自身也要重视养老保险,积极参保31四、结束语32参考文献:34致 谢37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相关部门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顶峰。但是,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同时出现的是如今80后、90后在未来20-30年后面临的一对夫妻供养四个老人的难题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比重超过55%的农业大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为应对不久后的养老难题,国家近日提出了放宽夫妻双方独生子女二胎的政策,目的是通过放开二胎政策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

15、,有效应对未来面临的养老难题。早在2009年,国家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了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特别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提出了利用3-5年时间现实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2012年7月1日,国家宣布,已经提前实现了我国居民养老保险的100%覆盖,无论是东南沿海的鱼米之乡,还是西部偏远的国家贫困县,每一个农民60岁以后都可以无偿从政府领取至少50元以上的养老保险金。加上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很多农民所领取的养老保险金实际大于50元。时间在向前推进10年,2001年中国人寿等商业保险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养老保险业务已经在我国部分东南海南发达乡镇拥有了一定的用户规模。现如今,更多的农民对商业保险的接受度也

16、越来越高,农民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国家政策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多举措并行的全新养老模式下,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在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是,随时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物价指数也年年创出新高,50元的养老保险金根本起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差距越来越大。作为以国家养老保险为主导的保险政策,与党的十八提

17、出的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之间的矛盾也显得越来越突出。2、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选择了“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对比分析”这一研究课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全面深入的把握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差异及原因所在,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而且农民一直是一个弱势群体,国家也是为了我们农民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努力提高我们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南北方的农村养老保险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农民在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上,理解上等就有很大的偏差。还有现在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上也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说各地的对于养老保险的政策就有很大的不同,

18、经济的发达程度也有很大的地域性差距等。而且这些差异性对于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大的阻力,我们国家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发展经济。本文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此外,本文研究还想达到以下两个目的:第一是全面分析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差异问题,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养老保险这一最客观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至用、学用结合。第二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深入分析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差异,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这些差异和措施能够为相关职能部门更好的做好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村养老保

19、险政策。(二)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本文以“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差异”为主线,首先从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差异;其次重点分析造成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具体对策。文章主要结构如下: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及意义(二)文章主要内容及结构(三)相关文献综述一、南北方养老保险差异的现状(一)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情况综述1、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2、南方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二)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影响二、南北方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原因(一)南北方农村自身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20、二)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差异三、解决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差异的对策(一)政府层面应当充分发挥指挥官的作用1、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制和机制建设,从根本上降低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2、要加强农村地区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广工作,普及养老保险知识3、要加大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力度,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同步调整养老保险待遇4、注重经济乡镇、街道的干部,缩短南北差距5、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养老保险良好环境(二)社会组织要积极投身到养老保险的建设工作当中(三)农民自身也要重视养老保险,积极参保四、结束语(三)相关文献综述张敬一在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研究一书中提出,由于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相关

21、部门必须要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特别是要做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协调工作,要避免在这一全新的惠民政策中重走分配不公、养老保险金差异较大的老路。林义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一书中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实现农村社会保险的最终目的。他在书中明确提出,做好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要从三层面入手:第一是政府要充分起到指挥官的作用。国家应当根据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适时推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国家层面启动政策支持,这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险的首要难题。第二是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操作手的作用。主要是商业保险机构要加大商业保

22、险的推广力度,着力开发农村商业保险业务,打开农村商业保险的新市场。第三是农民也要从根本上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要逐步认可并接受商业养老保险,从身做起,充分把握养老的主动权。高珊在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文中对我国农村社会教养保险情况进行了充分论述。他指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农民认可度高、覆盖面广等方面。但是也明确提出了由于地区间物价差异较大,国家在试点地方统一制度的55元养老保险金存在明显缺陷。司春燕在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推进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主导是关键。她还强调,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不难简单

23、的搞一刀切,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国家补贴力度,让农村领取的养老保险金能够真正起到养老的作用,而不能仅仅让“实现农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停留在文件上,流于形式。一、南北方养老保险差异的现状(一)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情况综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农村户籍”为主要标志进行的,高度集中的养老保险模式,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统一的管理。在实际情况中,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有在农村务工、务农、经商等各类人员,其中还包括户口是农村的在校学生。因为是按农村户籍进行参保的,所以只要是农村户口的都可以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这

24、不仅仅造成了同一地区养老保险的不公平,同时也造成了不同区域特别是南北方保险的客观差异。1、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下边我们以做的比较成功的,首都北京的农村养老保险以例进行分析:北京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只要是北京市户籍,男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未满55周岁(在校生不包含在内)都应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做既打破了二元障碍,又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劳动年龄内没有固定收入的大龄城镇居民(包括农转居人员)的社保问题。实行统一的缴费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采用按年缴费的方式。最低缴费标准为农村居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9%;最高缴费标准为城镇居民上年可支配收入的30%。城乡居民可

25、在下线和上线之间选择,既考虑了参保人的缴费能力,也考虑了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城乡居民享受统一的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全市统一,为每人每月280元。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区(县)财政负担,并列入区(县)财政预算。城乡居民尽同样的义务,享受同样的待遇。北京政府采取统一的衔接办法。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都有缴费记录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符合基本养老保险按月领取条件的,按照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计发养老待遇,其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的保险费,应折算为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年限;不符合基本养老保险按月领取条件的,可将其按照基

26、本养老保险规定计发的待遇转入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计发养老待遇。实行统一的基金管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区(县)财政专户,以区(县)为单位核算和管理。区(县)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设立专门账户,对本区(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专款专用。区(县)财政部门应按经同级政府批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资金,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按照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区县纳入财政专户并进行核算管理,同时确保养老金的按时发放。目前北京市共有60岁以上城乡老年人236万,其中有70万老年人因种种原因,没能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障待遇。市

27、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统筹城乡、标准一致的福利性养老保障办法。这标志着本市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据了解,北京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中明确规定,享受福利养老金的范围为:凡具有本市户籍,年满60周岁以上的无社会养老保障的城乡居民。目前,本市70万60周岁以上无社会养老保障的老年人中,城镇老人19万人,农村老人51万人。北京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的实施,解决了51万无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让他们真正老有所养,这是本市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市劳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

28、95年和2005年,北京市先后出台了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建立了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以个人账户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6年起,市区(县)财政对参保的农民,每人每年补贴70元。由于个人缴费标准较高,平均待遇水平不太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目前本市符合参保年龄段的134万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只有49万人参保,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37。与北京不同的是,目前北方地区仍然存在不少的贫困地区,很大一部分的农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传统模式,养儿为防老还是是大部分农民的传统意识;与城市相比较,我国北方的农村养老保险不但形成得比较晚,并且其保障水平也比较低。总体上看,我国北方的农村养老保险存在有着

29、以下一些特点:(1)我国北方虽然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推广工作,并且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已经形成了雏形,但现有的农保覆盖率还不高,存在一部分的农民还没有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从北方农村的参保人群上来看,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大部分针对相对来说有能力投保的以及部分特殊群体开展的比较多,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比较小,存在一部分的农民还未享受到农保政策带来红利的现象。(2)目前在农村实行的是“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的政策,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集体经济情况一直就不好,一般农民不能得到集体补助,虽然有一些地方的经济情况较为良好,但是在农村免征农业税和税费改革后,集体经济的状

30、况也越来越不行,也不能再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助。现在北方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全部是依靠自己缴纳,并且相对于城市养老保险来说,我国对农保政策的扶持力度非常低,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3)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农民自愿原则,其主要是原则上鼓励所有的农民参保,先鼓动有投保条件的农民参保。这就形成了了大多数是经济状况良好的地区和农村中较为富裕的农民进行参保的局面,而最需要参加养老保险的贫困地区的农民不能够参加养老保险。(4)北方一些农村确实存在没有参保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些是由于存在经济不发达,没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 一些是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识不够,观念比较陈旧;还有一些是由于

31、现在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够完全适应现在的农村实际情况。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现在农民的积极性还不高,没有参保的现象也就真实的发生了。2、南方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在我国南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工作做的还是很好的,南方的养老保险普及程度已经很高。可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每个人可以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缺少了对于个体的激励机制,片面的强调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农村农民在晚年得到的费用是否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南京市行政区域内,年满60周岁及以上,本市户籍满5年,未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老年居民,不用缴费即

32、可享受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南方大多切实贯彻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比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规定: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当期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户籍所在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对个人缴费给予补助,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这些都一一得到了落实。下面,我们以南京市农村养老保险为例进行分析:南京养老保险政策比较清晰。南京市行政区域内,年满60周岁及以上,本市户籍满5年,未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

33、老保险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老年居民,不用缴费即可享受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南京市行政区域内,年满60周岁及以上,本市户籍不满5年,未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城乡老年居民,须按规定一次性补缴5年养老保险费后,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人员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由中央财政、省财政、市财政和区(县)财政共同承担。参保缴费人员同时符合年满60周岁、本市户籍满5年、按规定缴纳保费、未按月领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等国家规定的其他社会养老待遇的,可按月领

34、取基本养老金;年满60周岁,本市户籍不满5年的参保人员,可往后顺延缴费,待本市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5年后,方可按上述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保缴费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组成,支付终身。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现在南京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是95,到晚年时每月能够领取的基本保额是68元,由此来看,这是不能够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参加过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认为农村养老保险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农民观点是只依靠社会保险是不可能满足生活需要的。那么农民是否能接受商业养老保险呢?带着这个问题笔

35、者又一次深入农村,就几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关于养老方式:在被调查的500人中,45的人是靠子女赡养,15的人是靠政府补助,40的人是靠自己。由数据可见,相当一部分人是靠自己,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养老保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那么具有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能否被农民接受呢,调查结果表明55的农民持愿意的态度,这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在农村还是能够发展的。现在,大部分的农民对于新型的养老保险还是犹豫不决。所以,保险公司就要把工作做好,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对这种养老保险制度得到认识,同时也要有政府的宣传和支持,使其更好地为农民谋福利。下面对以上的数据进行一下数据的对比:北京与南京的养老保险数据对比

36、(二)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是各个地方的经济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农村劳动力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经济的发达程度不同,我国东部同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年纯收入水平相差很大,不同地区的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相差越来越大。要在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南北方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强是其另外一个实际情况,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逐渐走向城市成为农民工等。上面内容所说的实际情况造成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性,这种差

37、异性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使我们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更加难以实行,差异化逐渐变大。使我们国家的农民享受不到更好的社会保障,由于南非方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性、地域性,使得我们国家的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更加的不满,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就会更低,使得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就会更加的难。这些不利的因素就会使得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变慢,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国家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这种差异性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造成的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国家的南北方养老保险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进一步扩大不同区域的养老保险金差距。由于自然经

38、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造成我国长期存在收入差距过大等不合理现象,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国有企业与私营自企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应当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一项普惠式福利政策。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收入差距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是不稳定因素。在开展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时,将涉及全国五六亿农村的养老问题,这项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如果处理不当势必造成养老保险金差距越来越大,一系列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二是会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客观的说,55元的养老保险金基于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政府不能统筹解决好区域间,特别是南北方养老保险的差距问题,只会造成南方的农村享受的养老保险待

39、遇越来越好,北方的农村越来越不想参加养老保险。三是可能会滋养腐败的土壤。农村养老保险目标受众高达数亿人,每月涉及金额数百亿,最小的乡级政府每月涉保资金也会上万元。加上每个地方政府没有统一的补贴政策,地方政策的自主权非常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维权意识较差,又缺少完善的监督体制,必然会给一些不法份子可乘之机,养老保险也会成为一些贪腐人员滋养腐败的土壤。四是可能会引发各类群性事件并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目前各类群体性事件主要集中在非法征地、强制拆迁等方面,随着养老保险的不断深化,由于南北方养老保险差异带来一系列连锁反映也将慢慢发生,也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群体事件的发生,并最终演变成影响社会

40、稳定的不安因素。 二、南北方养老保险存在差异的原因无疑养老问题使我们每个人都看重的,毕竟谁不想自己的晚年没有后顾之有呢。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养儿为防老这样的优秀传统美德,我们是伟大的炎黄子孙,孝顺一直是第一位的,百善以孝为先就是说的这个。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养老保险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南北方农村自身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南北方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客观上造成南北方养老保险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南北方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积极性不同。对于我国南方的农村来说,大部分的农民在村办企业上班工作,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的工作。他们在企业中可

41、以得到一笔可观的固定收入,对于5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相对不是很高。而我国北方的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其中有一少部分人从事一些小生意之类的工作。北方的农民很重视农业的生产,而且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农业的政策是扶持的,不仅有农业补贴而且还有免农业税的政策,这些使得许多北方的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更高。而且北方地区非农产业比较少,农业生产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农民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渐渐消失,农业收入来源也基本消失了,除了子女的赡养外,他们唯一依靠的就是政府的养老金,他们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积极性非常高。二是文化差异造成南北方农民的参保观念差异较大。南方的农村人文习俗传统与北方的不同

42、,使得他们的观念也不同,有的农民认识到了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这从南方的养老保险的参保率高于北方的参保率就可以看出就可以看出。此外,在江浙等文化普及率较高的地方,农民养老保险的观念也更强,而相对文化普及率较低的地方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还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的作用。三是人均收入差异造成南北方商业保险市场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南方农民收入普遍高与北方,南方农民也有更多的闲钱投入到商业养老保险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商业保险公司也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南方农村开展了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推广工作,相比而言,北方在这个方面比较落后。虽然有很多的差异造成了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地域差异性,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还

43、是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发达程度是基础,因此经济的发展的不同是主要的因素。南北方农村自身发展情况的不同使得南北方养老保险出现了差异只有经济的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二)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差异由于前边提到的南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决定了他们面对不同的养老保险政策,毕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养老保险的制度建立。还有有的地区土地已经很少了,农民基本上不再进行土地的耕种,已经不再进行农业的生产。比如北方的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几乎没有土地可耕种。因此北方的一些农民进入城市打工之类的,他们这些人对于养老保险不怎么看重,许多的实际情况的不同使得南北方农民面对不同的养老保险政策,由于是

44、南北方的农村村民面对不同的养老保险政策,造成了他们对养老保险不同的态度,这就更加使得南北方养老保险出现了差异性。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差异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待遇存在一定差异,其他比如养老保险管理模式、养老保险基本制度、基金管理模式待方面没有太大差异。三、解决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差异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我国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比较大,要真正解决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政府、社会和农民三方共同努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农民积极参保的良性养老保险环境。(一) 政府层面应当充分发挥指挥官的作用 在我国政府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里,政府在农

45、村养老保险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不仅是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者。同时政府还承担着社会组织参与养老保险工作的管理职能,是养老保险的中坚力量。1、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体制和机制建设,从根本上降低南北方农村养老保险的差异一是要建立全方位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南北方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我国对于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管理体制混乱,部门分工不明确,没有统一的协调和调度。“民政部门、劳动部门、商业保险公司及人事部门等分别管理着不同农村群体的养老保险业务。还有其他的,比如有的相同的项目也是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形成了多方分

46、散式管理,相互推脱责任,业务及机构重叠交叉。”当进行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的领取时过程繁琐,影响了众多农民广泛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使得工作的成本变得更多,使得正常的工作效率没有发挥出来。 “在机构改革中,理顺管理体制,稳定机构队伍,是稳定农保工作局面的关键,是做好整顿规范工作的前提,也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做出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统一的完善的对养老保险进行管理。以制度建设,法律监管来加强养老基金的管理需要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制度的监管,农村养老保险是不可能完善和推行下去的。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之前,对于养老问题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传统道德进行解决。随着市场经济

47、的发展,法律手段逐渐成为促进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和运行的制度保障。1992年的旧的农村养老保险依靠的是各级政府条例宣传,采用农民自愿的原则。政策条例没有真正的约束力,相关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个适合实际情况的制度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并且在1998年停止。旧的农民保险制度没有给农民带来福利也就造成了农民对新农保参保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学习西方国家的成功做法,我们要有先立法、后实施的过程,明确规定社会保险税费比率,农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负担比例和相关的出资标准,农民得到实惠的标准,参保人范围,享受养老保险的条件,对养老保险金运营,管

48、理过程中相关单位主体的责任、义务等。特别要规定保值增值环节相关机构的操作要求和法律责任,为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出规范的制度流程。在立法上,应该尽快制订与养老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相关条例,对各种关于养老保险的情况有明确规定,明确法律责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和推广。三是要做好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监督工作。政府要秉持公平的原则,因为地域不同造成的南北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我们国家更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公平原则的执行的监督。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根据前面的分析,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基本养老保障的关注。中央财政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主要是由于经济建设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农民的年收入水平比较高,地方上的财政资金充裕,养老保险的推广不缺乏资金的支持。而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农民收入受到限制,地方上财政资金也是很少,并且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也是决定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关键,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非常明显,很大一部分是贫困者,解决好这部分贫困者的养老问题,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节省农村的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