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5636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报告(昆明市轨道交通).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前言11.1工程概况1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1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1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31.5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测量依据31.6工作质量评述42.工程地质特征4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42.2区域地质概况5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82.4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及参数建议值92.5水文地质特征102.6场地地震效应122.7不良地质作用132.8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43.岩土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143.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14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与评价144.基坑工程评价144.1基坑工程安全等级144.2围岩稳定性分析144.3边坡稳定性分

2、析154.4地基稳定性评价154.5地下水的影响评价154.6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方案154.7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参数154.8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165.周围环境与地下工程的相互作用165.1环境对工程的影响165.2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66.结论与建议16 A 附 表1 勘探点主要数据表 附表1 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汇总统计表 附表2 3 标准贯入试验汇总表 附表3 4 钻孔水位统计表 附表4 5 砂土液化统计表 附表5B 附 图 2 工程地质综合平面图 图1 1张3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图2 2张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 图3 9张7 钻孔柱状图 图4 11张12孔C 附 件 1

3、设计资料提供单 2 土工试验报告 3 水质分析报告 4场地波速测试报告 5 钻孔岩芯照片集 一、前言1.1工程概况拟建晓东村站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一号线的第20车站,该站位于关雨路西侧,车站沿东西向布设,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IDK19+618.625,起点里程为右右DK19+213.36,终点里程为右DK19+669.56,车站主体总长度456.20m, 外包总宽19.7m。本站为地下二层明挖岛式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18355.80,附属建筑面积为2075.30 ,总建筑面积为20431.10 。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轨顶绝对标高为1880.100。本站东南端接世纪城站,西北端接奥体中心站,

4、两站之间为隧道及高架桥梁,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确定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根据场地复杂程度,本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根据地基复杂程度,本工程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1.3.1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国家标准 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勘察规范(GB503007-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

5、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06);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9)、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10)、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11)、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12)、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13)、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1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

6、勘察规程(TB10049-2004);1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J464-2005);16)、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17)、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1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2.参考资料1)、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1992);2)、水文地质手册(第四版,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队主编 地质出版社1990);3)、铁路工程地质手册

7、(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二版);4)、滇池泥炭土(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昆明幅G-4-XXV)(1:200000)(云南省地质局水文大队第二区测分队 1976年1977年)。6)、地质图(呈贡县幅6-48-110-8)(1:50000)(云南省地质矿产局职工大学区调分队 1988年1989年)。 1.3.2 勘察目的及任务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拟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1号线晓东村站施工图阶段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工程特征、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地基土的利用、整治、改造提出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

8、分析和论证。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场地内工程影响范围内地基土的地层结构、岩土类别、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评价其工程特性。查明基岩浅埋区覆盖层厚度及基岩风化层厚度、破碎程度。2、查明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其特性,并对地下水对混凝土和的腐蚀性作出评价。3、查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暗浜、暗塘、地下障碍物、甲烷等) 及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整治建议。4、对基坑开挖的支护方法和降水措施提出建议,对开挖可能导致的岩土问题(如流砂、突涌等)进行预估,提供基坑围护设计、施工所需的各种参数。5、结合场地各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合理、经济

9、的基础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提供可供选择的桩基持力层以及相关的桩基设计参数。6、评价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对拟建场地20.0m深度范围饱和土液化和软土震陷进行评价。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7、评价成桩可行性,分析评价施工对环境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1.3.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1.工作量的布置本站勘察共设计钻孔32个,编号为Jz-09-晓1Jz-09-晓32,详见附件:设计资料提供单。主要按建筑物轮廓线及围护结构外侧23m位置布设,勘探孔间距距离一般为2032m。 2.工作方法(1).勘察工程点的定位测量钻孔定位及孔口高程测量均

10、由昆明市测绘院(昆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及电子全站仪等现场测放。 (2).钻探工作钻探使用XY-1、XY-150型液压工程钻机。采用击进、回转钻进、压进等孔底钻头环状切割全取芯法的钻探技术和套管或泥浆护壁等施工工艺。基岩的钻探使用硬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原状土样的采取:硬土使用国产标准厚壁活阀式取土器,采用重锤少击法;软土使用国产薄壁取样器静压法采取;砂类土取扰动样。钻孔岩芯均采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3)原位测试现场标准贯入试验,使用国产标准贯入器,采用63.5kg标贯锤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落距为76cm,锤击速率30击/min。N63.5圆锥重型动力触探采用国产圆锥

11、头,使用63.5kg锤与自动落锤装置进行。扁铲侧胀试验:试验采用静力压机把扁铲探头压入土中,到达试验深度后利用气压使扁铲侧面的圆形钢膜向外扩张进行试验,分别测定膜片中心外移0.05mm和1.10mm时的膜片内侧的气压Po和P1,由Po和P1通过理论计算可得到地基土相关参数。利用扁铲侧胀仪的试验结果可估算地基土层的土类指数ID、侧胀模量ED、水平应力指数KD、不排水抗剪强度Cu和静止侧压力系数K0、水平向基床系数KH等。旁压试验:主要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软质岩石和风化岩中进行试验。测定岩土的压缩模量、静止侧压力系数等。静力触探测定土的端阻和侧阻以及承载力等。波速试验: 采用中科院武汉岩

12、土力学研究所研制的RSM24FD浮点工程动测仪进行信号采集,笔记本式微机进行实时记录。井下仪器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J-35型三分量检波器,波速试验由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分院完成。 (4).室内试验岩、土、水试样均按设计要求完成了有关指标的试验分析。除按常规项目进行试验外,针对工程特点还进行了必要的特殊试验项目,对粘性土主要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渗透系数室内测试,对砂土进行了粘粒含量测试,对岩石主要进行了单轴极限抗压强度试验(天然、饱和)等样品的室内测试,各项目分别由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监测中心完成.(5).资料整理以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

13、测试的成果为依据,进行岩土层的划分并结合地区经验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由于各地段岩土层时代、成因不尽相同导致力学性质不均性,所提供岩土层的基本承载力为综合建议值。岩土层层次编号按岩土层时代(成因)、岩土性质自上而下统一编序。本次勘察的各项操作包括工程测量、钻探施工和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及报告编制均严格按照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3.提供参数(1)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室内渗透系数,以上参数详见附表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汇总统计表”。(2)标准贯入试验值见附表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3)剪切波速、水文地质

14、渗透系数、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地下水类型 、水位埋深及标高、历年最高水位、抗浮设防水位、防渗设计水位、水、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性等,以上参数在报告正文中表述。(3)其他设计参数(基床系数、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极限值等)见表2.4.2.1、表2.4.2.2。 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根据任务要求,于2009年10月14日、10月21日、11月16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XY-150工程钻机5台及其它勘察设备分别三次进入施工现场。于2009年11月22日完成外业勘察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各钻孔主要参数详见附表1。) 勘察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4.野外

15、工作室内试验机钻孔20个861.00m常规物理性指标195(个)波速测试验孔2个63.0m直剪(固快)试验116(个)取土样原状样195固结试验23(个)扰动土/三轴CU试验17(个)标准贯入试验144段次三轴UU试验13(个)圆锥贯入试验/段次基床系数/(个)取水样1组(地下水)静止侧压力K0试验6(个)水位测量20孔无侧限试验11(个)测量点数20点颗粒分析/(个)高压固结试验/(个)垂直渗透试验5(个)水质分析1组1.5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测量依据钻孔定位及孔口高程测量使用Leica GPS1230接收机,利用昆明GPS台站网放点,坐标系统采用1987年昆明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

16、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0.50m。测量成果详见表1.5。各勘探点坐标及高程一览表 表1.5勘察点名称位 置经距X纬距Y孔口标高(m)孔深(m)附注Jz-09-晓8DK19+330.03左19.73m500742.472764839.971893.6745.00Jz-09-晓10DK19+356.93左15.469m500769.072764834.131893.6546.50Jz-09-晓11DK19+366.82右17.698m500776.972764800.431893.9645.70Jz-09-晓12DK19+389.79左13.52m500801.762764830.231894.

17、4647.00Jz-09-晓13DK19+390.2右4.978m500801.062764811.751894.5647.00Jz-09-晓15DK19+430.24左10.229m500841.932764824.561895.0440.20Jz-09-晓16DK19+432.37右4.515m500843.192764809.711895.1845.00Jz-09-晓18DK19+464.73右5.213m500875.462764807.101895.1340.50Jz-09-晓17DK19+465.42左9.22m500876.992764821.461895.1142.00Jz-0

18、9-晓20DK19+502.32右4.929m500912.992764805.161894.9740.80Jz-09-晓19DK19+502.42左10.442m500914.002764820.491894.9545.50Jz-09-晓22DK19+536.26右6.603m500946.772764801.481895.0441.00Jz-09-晓21DK19+536.62左12.815m500948.282764820.841895.2240.00Jz-09-晓24DK19+569.26右5.263m500979.802764800.861894.9546.50Jz-09-晓23DK1

19、9+572.98左12.45m500984.552764818.321895.0840.00Jz-09-晓26DK19+609.56右5.221m501020.022764798.521894.7540.00Jz-09-晓25DK19+611.19左22.787m501023.322764826.381894.7742.60Jz-09-晓28DK19+644.82右3.13m501055.352764798.511894.9440.60Jz-09-晓27DK19+646.11左24.926m501058.302764826.441895.0045.10Jz-09-晓31DK19+670.08左

20、18.628m501081.852764818.741895.0340.001.6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为保证勘察质量,在充分研究初步勘察地质资料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钻探取芯率满足相关规程;土样采取、存放、搬运及测试过程均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测试数据可靠。各种原位测试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测试数据可靠。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相互验证,取得了较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并且在工作中积极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了勘察质量。2.工程地质特征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2.1.1场地地形地貌车站位于昆明断陷盆地东北部,属冲湖积的平原地貌,地势总体

21、由北及东向盆地、滇池倾斜,总体较为平坦。现被人工夷平为建筑场地。地面高程约1893.651895.22m,相对高差约1.57m,东侧略高于西侧。2.1.2.气象条件昆明市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纬度低,海拔高,南下冷空气受到群山阻隔,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干雨季分明,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显著,小气候多样,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6.0,最热月份平均气温19.8,极端高温31.5,最冷月份平均气温7.7,极端低温-5.4,年日照时数为2481.2小时,无霜期22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02mm。冬春两季(11月至翌年4月)干旱少雨,月平均气温在6.4以上,蒸发旺盛,蒸发量为全年

22、的6070%,降水量稀少,为全年的1017%;夏秋季节(5月至10)雨水充沛,月平均气温小于21.7,降水量占全年的8690%,其中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全年平均大雨日数(25mm)8.8天,暴雨日数(50mm)1.68天。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不均一,坝区小于山区,山的迎风雨降水随高度而增加,梯度为24.455.2mm/100m,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笼罩面积小,衰减快,常造成暴雨灾害。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全年平均风速2.03.0m/s。昆明市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且坝区大于山区,而且随高程的增加而减少,坝区干旱指数为2,山区干旱指数为12,全区年均蒸发量19002100mm,相对湿

23、度68%。2.1.3.场地环境条件本站位于关雨路(众天路)西侧,尾部穿越关雨路,车站沿东西向布设,关雨路为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40m,道路坡度平缓。南侧建筑轮廓距车站主体最近距离约6m,北侧五栋一层混凝土结构房屋侵入车站主体内,西北侧的鹿东家具沙发有限公司有两栋砖混二层的办公楼侵入车站主体内,西南侧为云南美林品牌建材城,以及东侧东聚汽配城。本站拆迁主要是北侧的东聚汽车交易市场、鹿东家具沙发有限公司办公楼及云南美林品牌建材城、东聚汽配城的两栋2层商铺。地下管线情况,由于本车站主体部分不在城市规划道路下,市政管线对本车站设置影响较小。 滇池流域地质构造纲要图 拟建车站附近景观1拟建车站东

24、侧景观22.2区域地质概况2.2.1地质构造昆明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之下。根据基底构造图资料,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同时发育了北东、北西向构造,如图2“滇池流域地质构造纲要图”所示。主要特点如下:1.1经向构造是本区主要控制性构造,规模宏大、延伸长、断距大,各构造形迹以压性、压扭性结构面为主。其主要断裂在挽近期表现出十分强烈的活动性,形成了区内西部和东部的地貌反差;控制了区内几个新生代沉降中心的分布;控制了本区几个水文单元的分布;历史上,此构造带中有多次地震发生。主要断裂有普吉西山断裂、蛇山断裂、黑

25、龙潭断裂、金殿呈贡断裂。出露褶皱有桃园倒转向斜、松花坝向斜等。小江和普渡河断裂是区内最重要的两条大断裂带。小江断裂:自川入滇,东支沿小江河谷经东川、寻甸、宜良、顺南盘江南延,至个旧与红河断裂交汇,西支经东川、嵩明、澄江,至华宁以南消失。省内全长500余km,断裂带宽1530km。普渡河断裂:北起金沙江边,经禄劝、西山区、玉溪至峨山,全长240320km,断裂破碎带宽200300m。两条断裂均属于活动断裂,活动方式均以左行扭动为主,区内有记录可查的较高级别地震多与两条断裂活动有关。1.2纬向构造是区内最早的构造形迹,其规模较小,地表形迹断续,多见于震旦系及古生界地层中,以断裂为主,褶皱规模小,开

26、阔平缓,多呈短轴状。且多为经向构造形迹所截。出露断裂有铁峰庵断裂,莲花池断裂和海源寺向斜,松花坝东西向向斜,市档案馆背、向斜等。1.3北东向构造生成时期较晚,常表现为扭性特征,为压扭性构造形迹,出露主要断裂有茨坝二监断裂、灰湾大青山断裂。1.4北西向断裂表现为一些规模较小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出露主要断裂有野鸭塘塑料厂北断裂、桃园海源寺断裂,花园村普吉断裂及三农场向斜等。1.5昆明市盆地以不同规模和序次的活动断裂为边界,受活动断裂组合关系、晚近期活动性质和强度控制,盆地平、剖面形态十分复杂。在间歇性抬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背景下,盆地区处于相对下降的构造环境。盆地的现代差异下降作用可能正在逐步减缓。1

27、.6拟建区间段处黑龙潭官渡西断裂西侧,处白邑村龙潭菁断裂的东侧。黑龙潭官渡断裂倾向东,断裂倾角3070,断裂破碎带以角砾岩为主,宽约30m。断裂在石关山以南分两支延伸,东支为主干断裂,沿黑龙潭、关上南延至官渡后进入滇池,挽近期有过活动。西支断裂带经茨坝、市区东部、南坝等地,进入滇池,并交汇于普吉-西山断裂带。断裂带绝大部分被新生界掩盖。断裂面产状为舒缓波状,断裂面东,角较陡。断裂带见断层泥和具压性特征的角砾岩带。破碎带厚度大于50米。该断裂早期为压性结构面,挽近期活动具张性。白邑村龙潭菁断裂北段出露明显,由白邑村南延至日昨云以后,断续见于阿拉村-大新册一带南北向褶皱带中,在重力区域异常图相应部

28、位上,出现有规律的斜坡,同轴椭圆法校正的剩余重力异常反映为有规律的梯级带,显示断层面东倾, 大新册至缪家营一线经物探电测深检查,该线以西为大面积寒武系下统砂页岩分布区,以东为上泥盆二迭系灰岩分布区,断面东倾,倾角约80左右,断层角砾岩发育。本次外业勘察中,在lCK39+000lCK39+455区间钻孔深度内揭露有构造角砾岩,地层差异较大。与上述的白邑村龙潭菁断裂比较吻合,在lCK39+640lCK41+200区间道路两侧的开挖断面上见有明显的地层产生了位移,构造裂隙发育,裂隙面具有挤压擦痕,推测为黑龙潭官渡断裂的次生断裂。见相片。2.2.2新构造运动及第四系地层昆明市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是大幅度

29、的抬升,但因受南北向主干断裂的复活与控制作用,各地上升的方式和强度有较大差异。各个时期的运动情况也有所不同。新构造运动前期的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期间是一个相当长的地壳宁静、外力夷平环境,使昆明地区地形达到了准平原的标准。上新世初期,地壳有一次不均匀的上升,使原来准平原面抬升并遭到一定的破坏。化乐向斜、鼠街等下第三系红色盆地沉积发生褶曲并有断裂发生。西山断裂和黑龙潭官渡断裂之间相对下降,形成断陷盆地。龙头街和滇池是盆地中两个规模不同的凹地,堆积了上新世底部和河流相砂砾岩。厚482米,起填平补齐的作用。中、晚期逐渐平静,只是非常缓慢的升降,盆地的沉降与堆积速度大体一致,故滇池盆地成为湖沼环境并沉积了

30、一套湖相细粒土含煤建造。厚270430米。局部山区小型山间凹地也堆积了厚10余米的粉砂岩、泥岩及灰岩层。早更新世时期,早期地壳又发生了抬升,其特点为继承南北向基底断裂而又有不均一性,使前期地形高差加大。滇池盆地继续下陷,滇池范围逐渐扩大,与北部龙头街凹陷连成一片,并向东部发展。白邑地区沿断裂下陷成谷盆,新街盆地亦具雏形。中后期地壳又变为较稳定。滇池及新街等较大盆地为湖泊环境,滇池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了鼎盛时期。中更新世时期,南北向构造各主干断裂活动加剧,地壳剧烈大幅上升,升幅达数千米,使准平原抬升为现今的高原。各地有较大的差异,以嵩明梁王山和澄江梁王山地区升幅最大,滇池盆地最小,其间为由东向西的

31、掀升及抬升,山前形成大规模的洪积扇或洪积台地,以粗大砾石及砂、粘土与下伏下更新世地层形成明显的不整合接触。滇池西山也在此时骤然拔起。滇池湖盆继续为湖泊环境接受周边的剥蚀物堆积,但范围比前期大大缩小。白邑谷盆继续下陷加深和扩展,堆积了厚达162余米的山麓相洪积砾石层。晚期地壳升速减缓,地形稍有消平。基本上构成了目前的地貌轮廓。晚更新世时期,地壳运动为小幅度的振荡式升降,属相对宁静期。滇池局部有所扩展,继续沉积河湖相地层。滇池北部相对掀升、南部相对下降,但幅度不大。大河、柴河、盘龙江等河流的中、下游普遍形成二级阶地或掩埋阶地。部分盆、谷区并有小范围的新生河湖及沼泽形成。山区主要是剥蚀环境而对前期地

32、形有所减缓,发育二级剥蚀面,广泛发育棕红壤,局部堆积钙华层,岩溶得到较充分发育。进入全新世时期,地壳又出现普遍抬升加剧的趋势,经向、纬向、山字型构造主干断裂复活迹象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滇池盆地湖面逐渐缩小、西移,湖水变浅,沉积了一套新的河湖相、沼泽相砂泥及草煤,前期小型湖沼消亡;多数河流侵蚀下切,晚更新世阶地形成数米高的陡坎,堆积物粒度显著变粗。山前河流向源侵蚀强烈,高原面进一步遭受破坏,部分山前区出现洪积扇。2.2.3 历史地震昆明及周边地区为地震多发区之一。根据史料记载,近场区历史上共记有4.7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23次,其中6级以上强震均发生于场区东部的小江断裂带,即1500年宜良南7

33、级,1725年嵩明宜良6.75级、1750年澄江6.25级,以及最大的1833年嵩明宜良8级地震,具体见表2“近场区M4.75级以上地震目录表”。 近场区M4.75级以上地震目录表 表2.2编号地震时间震中经纬度震中参考地名震级震中烈度年月日东经北纬11500.01.13103.124.9宜 良7级21507.11.14102.524.9安宁、玉溪间5.25+31560.04103.124.9宜 良5.541596.09102.924.9澄江阳宗一带551599.10.16103.025.3嵩 明561600.12.02102.825.0昆明附近5.2571612.03.12103.125.3

34、寻甸、昆明一带5.2581696.07.07102.825.0昆 明5.7591701102.525.2富 民5.5101725.01.08103.125.1宜良、嵩明间6.75111750.09.15102.924.7澄 江6.25121833.09.06103.025.0嵩明-宜良8131834.04.11103.025.0宜良汤池5141913.09102.724.7晋 宁5151927.11.24102.525.2富 民5.5161932.11.02103.124.5弥勒糯租一带5171937.11.10102.824.9呈 贡5181940.06.19102.624.5玉溪皂角营5.

35、75+191943.12.15102.725.1昆 明4.75201970.01.27102.824.5江川东北4.8211986.10.07102.4525.4富民麻地箐5.2221989.09.20103.0825.4寻甸羊街5.2231999.11.25102.8724.6澄江尖山5.2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勘察揭露及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按照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成因时代,并结合初勘资料,将地基土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9个工程地质亚层。各地基土层的埋藏分布规律和起伏变化详见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各地基土层的工程特性及岩土层按成因可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4ml)层号为(1)、第

36、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Q4al+l)层,层号为(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湖积(Qal+l)层, 层号为(3)等。按地层层序,由上至下、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4ml)素填土(1):各钻孔均揭露该层,主要分布于表层,层厚1.105.90m。为近期人工堆填而成,主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碎石大小一般为35cm,大者达10cm以上,成分为中风化砂岩,部分为混凝土碎块,稍压实。属级松土。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相沉积层(Q4al+l)该层由粘土(粉质粘土)(2)1、粘土(2)3、粉土 (2)4、泥炭质土 (2)5等组成。各层特征分述如下:(2)1层:粘土(粉质粘土):褐黄色、灰色、深灰色,硬塑,

37、部分可塑。主要成份为粘粒,局部含少量有机质及砾,刀切面光滑,干强度较高。属级普通土。中等压缩性土。本层全部钻孔揭露:层厚1.707.20m ,平均厚度4.24m。顶面埋深1.5012.00m,标高1883.001893.53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 =160kPa。 (2)3层:粘土:灰黑色,可塑,成份以粘粒为主,含少量有机质,粘性较好,刀切面光滑,干强度较高,土质均匀。属中压缩性土。为级普通土。本层全部钻孔揭露:层厚0.5010.80m,平均2.90m,顶面埋深8.0025.90m,标高1867.751885.96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30kPa。(2)4层:粉土:灰色

38、、深灰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成分以粉粒为主,混有粉砂。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属级松土。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全部钻孔揭露,层厚0.09.20m,顶面埋深3.2021.50m,标高1873.451890.47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50kPa。(2)5层:泥炭质土:黑灰色,黑色,软塑可塑,成份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约1030%,部分地段夹有机质土, 含有机质约510%,粘性较好,刀切面光滑,干强度较高,土质均匀。局部夹透镜体状粘土及粉土层,属级松土。属高压缩性土。该层有17个钻孔揭露该层,层厚0.705.50m,平均2.52m,顶面埋深16.0027.00m,

39、标高1866.651879.04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80kPa。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湖积相沉积层(Q3al+l)(3)4层:粘土(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成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砂及有机质土,局部夹薄层粉土,属级普通土,中等压缩性土。场地内全部钻孔揭露该层,层厚1.008.00m,平均3.92m,顶面埋深22.0044.00m,标高1850.461872.56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50kPa。(3)4-1层:粉土:灰色,灰黑色,饱和,中密为主,部分密实主要以粉粒为主,局部含少量有机质,土质较均匀,略具粘性。属级松土。属中等压缩性土。本层有18孔

40、揭露:层厚0.506.00m,顶面埋深18.0042.20m,标高1852.751876.95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60kPa。 (4)4-3层:泥炭质土:黑色,可塑,成份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约1035%,局部夹有机质土, 含有机质约810%,质较轻,干强度较高,土质均匀。属高压缩性土。有19个钻孔均揭露该层,层厚0.507.10m,平均2.02 m,顶面埋深19.2034.50m,标高1859.151875.75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80kPa。(3)4-4层:有机质粘土:灰黑色,可塑,成份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约58%,粘性较好,刀切面光滑,干强度较高,土质均匀。属

41、中高压缩性土 。有19个钻孔揭露该层,层厚0.608.50m,平均3.48m,顶面埋深30.5041.00m,标高1853.951864.42m。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ak=100kPa。各岩土分布情况见下表: 地层参数表 表2.3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层面标高(m)层面埋深(m)厚度(m)产出孔数(个)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1)1填筑土,稍湿1893.651895.221894.770000.10.50.2820(1)2素填土,稍湿1893.451895.031894.490.10.50.281.15.92.6220(2)1粘土,可塑硬塑1888.881893.531891.871.56.22.91.77.24.1620(2)3粉质粘土,可塑1867.751885.961879.77825.914.920.510.82.920(2)4粉土,稍密中密1873.451890.471883.823.221.510.950.69.23.320(2)5泥炭质土,软塑可塑1866.651879.041874.99162719.660.75.52.5217(3)4粘土,可塑1850.461872.561862.65224432.05183.9220(3)4-1粉土,中密密实1852.751876.95186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