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5872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曲沃农发办资金整合材料四轮驱动共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整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曲沃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曲沃县境内土地肥沃、电力充足、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和,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区位优势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产业强县”发展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抓手,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实行“政府支持、部门协作、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各类涉农资金大整合,四轮驱动,共投入2亿元为发展大棚蔬菜产业提供了财力保障,其中政府支持2000万元,部门资金整合投资7000万元,吸引农民自筹和信贷投入资金1.1

2、亿元。到目前,磨盘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发展大棚蔬菜4000多栋,占地面积1.1万亩,按净种植面积占40%计,亩均收入达到4万元,仅大棚蔬菜一项,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为农民增收1亿元。以“磨盘岭模式”为代表,走出了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地上地下立体开发的农业综合开发典型,带动全县农业经济呈现出“特色彰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协调”的发展态势。一、领导重视,寄予大力支持,形成开发合力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非常重视,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在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到位

3、,组织到位,工作到位。一是在工作部署上重点安排。建立了县四大班子包乡镇、包项目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责任,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经常组织全县各有关乡镇、部门深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一线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协调和指导;要求全县各有关乡镇、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交账的保障机制,形成了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凝心聚力搞开发的强大合力;把农业综合开发纳入政府考核考评范围,定期组织县四大班子对有关乡镇进行督促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比,并在年终进行考核评比,连续多年对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

4、关心开发、人人参与开发、人人支持开发的浓厚氛围。二是在资金配套上重点倾斜。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把配套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全额拨付,配套资金累计达1000万元。除此之外,县政府近两年还拿出1000余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配套建设,其中,投资600余万元用于“磨盘岭”绿化美化,投资3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绿化和“菜篮子”广场建设,拿出100万元用于贴补蔬菜大棚建设土地流转资金,并为聘请的两名技术员配备了“蔬菜大棚技术指导110”流动服务专用车。三是在干部任用上重点考虑。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为农业综合开发出力流汗、贡献突出的干部,2003年以来,先后提拔了5名工作业

5、绩显著的农发干部,其中1名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1名提拔为镇长,2名科员提拔进入农发办领导班子。二、部门协作,发挥职能优势,放大开发效应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在综合,优势在综合。近几年来,我们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资金捆绑,综合使用,渠道不变”的捆绑方式,发挥“综合”优势,加大整合其他项目资金的力度,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综合效应。一是搞好农发项目自身的整合。近年来,我们把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项目统筹安排,积极探索两类项目有机结合的发展之路。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上,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统筹安排水利、农业、林业等工程措施,生产条件改善后,以良好的土地治理效果促进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大力支

6、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并重点考虑对土地治理项目的带动作用,坚持无带动作用的不立项,不在项目区的不立项,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立项,先后实施了节能日光温室绿色蔬菜基地建设、绿色蔬菜包装加工、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等项目,加快了主导产业发展,实现了以土地治理推动产业基地建设,以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实行职能部门资金捆绑使用。我们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根据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各种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把良种统供项目、水肥一体化项目、节水示范项目、农机补贴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统统纳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范畴,形成“大开发、一盘棋”的格局,统筹兼

7、顾,相互协调,优势互补,整体推进。与此同时,实行资金捆绑,组织农林、水利、农机、交通、电力等各个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强大的资金合力,重点放在水、电、路等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2007年以来,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000万元外,各涉农部门共投入4065万元用于项目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配套建设,单在交通上的投入就超过了2000万元,修筑二级路13.5公里,蔬菜大棚区水泥路4公里。资金捆绑使用,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标准和水平,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遵循“大开发、一盘棋”的理念。我们突破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按照市场经济体

8、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县上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制订了农业综合开发长远规划。近年以来,协调动员领导组各成员单位,将各项目区的主干道路改造成二级路,为大棚产业区安装了滴灌设备,建设了沼气工程,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了自动化卷帘机,为大棚蔬菜种植户开通了闭路电视,疏通了科技兴农的传播渠道,全县形成了“开发办搭框子、林业局镶边子、水利局埋管子、农业局填瓤子、农机局配机子、信用社贷款子”的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使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充分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突出作用。三、突出主体,放手发动群众,集聚开

9、发力量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农业综合开发要发挥农民群众投入的主体作用,只有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鼓励富裕之后的农民自觉自愿增加投入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才能真正成为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实施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展之初,我们整合土地资源,采取“返租倒包”的办法,集中连片从农民手中调整租用了一部分土地,建起第一批蔬菜大棚。建成后,再以每栋大棚5000元的价格承包出去。这样以来,承包户在不承担前期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从事大棚蔬菜的生产,承包当年每栋大棚收入即达到了1.5万元以上,是种植棉花的20多倍。

10、不但使有限的开发资金得到最大化利用,而且带动了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同时对其他农户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第二步,为了壮大大棚蔬菜种植规模,我们采取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支持农民兴建大棚,当时每栋大棚补贴达到了8000元。由于我们的扶持政策对头,奖励措施到位,加之每栋大棚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广大农民参与大棚建设的积极性被普遍调动起来。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第三步,我们乘势而上,协调农村信用社为每栋大棚贷款1万元,并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为每栋贴息1000元,有效推动了蔬菜大棚的建设。从2004年至今,尽管我们已不再为蔬菜大棚建设提供贴息支持,但项目区的蔬菜大棚发展数量仍然连年快速增

11、长,引导农民自筹资金投入的额度也逐年加大。以“新五代”蔬菜大棚为例,农民建设1栋百米长的大棚(净种植面积约1.7亩),仅棚体建设就要投资6万元(不包括生产资料和管理房建设),其中通过“五户联保”的方式,可获得信用户小额贷款5万元。也就是说,建1栋“新五代”蔬菜大棚,农民至少得筹资7万元。2009年,我县项目区共建设“新五代”蔬菜大棚395栋,相当于农民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自筹投入2765万元。与此同时,我们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着力培育适应大棚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求的新农民。每年都组织种植示范户到寿光参观学习,引进新的技术和品种,始终保持技术更新,品种更换,不断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现在,项目区农

12、民不仅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主体,而且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受益主体,更成为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专业化分工也日益显现。他们有从事推土筑墙建棚的、有传技术指导生产的、有竞相参与“经济合作组织”搞营销的,科学化建棚、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运营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项目区建设完全进入了群众自觉自愿、良性发展的阶段。随之带来的是,周边农村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意识、品牌意识、标准意识、科技意识和诚信意识显著增强,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闯市场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返回头,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四、全社会参与,实行多元投入,增强开发活力要增强农业综合

13、开发的活力,就必须在吸引民间资金、工商资本上求突破,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主导产业的深度开发。在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上,我们引用工业化理念来经营产业,把整个大棚产业按照一个企业来经营,把每个大棚当作一个车间进行模式化生产,把每个农民作为一名产业工人来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棚,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每个大棚都有明显的效益分析,每一笔投入都很精细,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晰,通过抓好良种引进、种植技术等环节,实行企业化管理,达到工业企业产出大、见效快、回报率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把产加销、贸工农放大到全社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资料供应依靠中介组织,产品销售依靠龙头企业,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依靠职能部门,技术指导依靠专业人才,资金投入依靠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了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特色。 2010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