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5900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

2、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二十年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实行地区政策的差别化;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拐点【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0)01-0094-032007年底以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出现了大批农民的回流。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8年12月中旬,回流的农民T达到了780万人。这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学

3、者们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忧心忡忡。但是,必须承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刘易斯拐点到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拐点到来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状况,并由此推算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时间,认清这种形势有利于政府制定正确的政策。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理论在理解刘易斯拐点上,国内存在着一些偏差。如何正确认识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刘易斯模型有两个拐点,决定性的拐点是第二个,而国内一些学者其实只谈到了第一个拐点。刘易斯1972年在对无限劳动力的反思一文中提到当资本主义部门扩张时,可以设想工资在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这时有两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在非资

4、本主义部门(主要指传统农业部门)的增长停止,其平均收入提高了,并使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大量上升时出现。第二个转折点出现于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之时,这样我们便到达了新古典学派的单一经济的状态。第二个转折点与费景汉和拉尼斯所讲的一样。第一个转折点的定义也相同,但推导机制不同,因为他们着眼于第二种形态。在这种形态里,资本主义部门依赖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农产品。……决定性的转折点并非第一个,而是第二个,因为正是从这里,我们超过边界进入新古典主义体系。可见,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与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的内涵是不同的,都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但后者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对照费景汉

5、一拉尼斯模型中的三阶段划分,该模型中从第一阶段转化到第二阶段的过渡点即为刘易斯第一转折点,该模型中从第二阶段转化到第三阶段的过渡点即为刘易斯第二转折点。而我国学者对刘易斯拐点认识偏颇,国内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呈现一种二元经济格局,一方面是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源源不断地提供劳动力的传统经济部门,另一方面是由积累率制约的不断扩张的现代经济部门。直到现代经济部门的发展把传统经济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增长才逐步被合成为一体化的均衡的现代经济增长。因此,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的这个时点,就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吴敬琏也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

6、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国内学者谈到的拐点只是刘易斯第一个拐点。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状况还没达到第一个拐点,更不用说第二个拐点了。当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到来之时,标志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消解进程进入了加速的快车道,进入日益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上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的到来,则标志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消解。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统农业部门在增长,但农民的平均收入提高得很慢。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上升赶不上CPI增长的步伐,甚至实际工资还出现了负增长,劳动者的工资占GDP的比例明显下降:19

7、78年为15.61%,1995年时为13.54%,到2000年的时候下降到10.87%,而最近几年,这一比例始终在11%左右徘徊。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闲着,也不会去资本主义部门就业。至于离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的边际产品相等的第二个拐点就更远了。本文就是根据非资本主义农业部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来推算刘易斯第一拐点的到来时间。二、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时间根据笔者在制度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一文中曾计算出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情况,我们采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得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时间。1模型说明。根据刘易斯拐点中的第一拐点的内涵,利用两个模型,亦即两个方程(l)、(2)来推算我国农村

8、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时间。方程中Y表示从2007年开始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Y2表示从2007年开始每年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X表示年数(2007年为第一年)。a、b、c为系数,分别表示每年净增的适合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第一年(2007年)适合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每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其关键是确定a、b、c这些系数。2数据来源、系数的确定及求解。我们的数据来源于根据表一1,2007年我国50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了21132万人(假设仅对5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故取b=21132万人。系数a的确定比较复杂,农村有新增劳动力,也有退休的劳动力。据农业

9、部张宝文介绍,我国农村每年新增青年劳动力600多万人。同时,还要计算现有的50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每年年满50岁不宜转移的劳动力数量,计算20年内的数据。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只能算出从2007年开始的20年内平均每年年满50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国务院农普办、国家统计局2007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年龄段在31-50岁之间的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农业从业人数的47.3%,且人员在每一年龄层分布较为均匀。根据表一1和表一2可以推算出31-40岁和41-50岁年龄段内剩余劳动力人口分别为7882万人和6670万人,两项共计14552万人。由此,31-50岁之间年龄段的人员中,平

10、均每一年龄层的人口为728万人,亦即31-50岁年龄段内每年有728万人年满50岁。假设50岁以下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上呈均匀的分布状态,则在20年的转移期内总有50岁以下各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故我们无需考虑农业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需求的供给问题。由此,得出a=600万人-728万人=-128万人,这说明50岁以下适合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2007年存量基础上每年将减少128万人。根据拉尼斯费景汉的观点: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时,刘易斯拐点就能达到。说明我国劳动力转移完毕是可能的。关于每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各个专家的看法不一样,

11、资料的统计口径也不相同。根据2007、2003、2001、1998、1990年等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的有关数据可以计算出1979-2006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45万人。其中1991-1995年连续多年平均每年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为987万人;1996-1999年最少,为518万人。根据以上经验数据,考虑到现阶段产业结构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我国农村剩

12、余劳动力转移的“拐点”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的现实,故在以后同等GDP增长速度下,所吸收的劳动力会较以前有所减少,其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不会超过1979-2006年平均数745万人。我们做出保守估计,取c-800万人来进行计算。Y=-128X+21132(3)Y2=800X(4)当农村劳动力转移完时,亦即Y1=Y:时,联立(3)、(4)解方程,得出X=23年,即刘易斯拐点应在2030年出现。这个结论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

13、发展研究中心刘伟在论证刘易斯拐点到来时的结论基本吻合:至少在2026年……之前,我们不应该担心劳动力的供给问题。也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孙自铎推算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有20年的转移时间的论断相符。只不过,刘伟是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出2026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在此之前无需担心劳动力供给问题。孙自铎是对人口专家蔡昉的相关数据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得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时间。而笔者是参考相关统计资料,对照发达国家,特别是与我国人均耕地及农业从业人员现状具有相似性的日本和韩国,计算出我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推算出我

14、国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时间。此方法考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动态供给状况,以及每年现代工业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情况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三、结论及对策根据以上对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时间分析,应制定正确的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人口红利。(一)结论1目前中国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潜在的剩余劳动力,20年内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那种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马上面临全面的人口短缺是没有根据的。只要劳动力价格合理,跟上CPI增长的步伐,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减少农业边际产出的同时,为工业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2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并不是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标志。现在

15、的局面是民工荒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并存。3尽管我国GDP连续20多年基本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而我国的工资增长速度却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劳动者工资在GDP中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低工资现象及农民工被排斥在社会保障福利体制之外的事实是民工荒的真正原因。以城镇(非技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的上升作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标志的论断要慎重。它将直接影响到就业政策和消费,更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定发展。(二)对策1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政府应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将会变得越稀缺,劳动力价格相应会有所上升,政府应实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和不同的就业政策。2重视传统制造业,实现产

16、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要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改变原有的低成本、高投入、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战略,转向集约型的发展战略。但目前在中国存在大量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条件下,应继续重视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单纯选择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意味着失业人口的增加,最终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反过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应实施地区差别化政策。我国的东中西部发展程度不一样,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存在着时差,东部到来早,中西部到来晚。由此形成东部与中西部要素禀赋的差异,产业也应形成级差梯度:东部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中西部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为促使级

17、差梯度的形成,应加大实行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在贸易加工、出口退税以及其他产业政策方面,给予中西部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延长人口红利。4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民工荒实际上是民工权利荒,民工短缺实际上是权利短缺或制度短缺,是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到打工的城市,而用脚投票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政策,给予农民工完全的国民待遇,建立健全全社会保障体制。应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城市调整户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政策,把农民工纳入到这些公共服务中去,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实现农民工的真正转移。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

18、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

19、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20、,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