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 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从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问题之一,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的专家分别用劳均耕地法、工时法、季节性剩余法和构成性剩余法测算,1984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已接近1亿(9485万),1994年超过2亿,到2000年达到3亿。魏津生、盛朗等编: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面临数目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规模,要使他们顺利稳定地实现转移,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件大事。首先,它不仅与农村发展规模经济息息相关,而且也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其次,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它不仅促进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
2、高,并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城市居民的竞争意识;最后,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加快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翻开国内外历史不难发现: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是一种必然现象,尤其是在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是如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过分析和研究,目前仍然是人口学界、社会学界以及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W.A.Lewis)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模
3、式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它的增长依靠资本积累和投资,同时还能迅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他的分析至今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一些人提倡“就地消化论”,即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本乡本土进行“消化”;另一些人提倡“异地消化论”,即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主要由城市进行“消化”。这些主张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问题置于一个突出的位置。实际上,这个空间问题,仅仅是他们转移的一个附带问题。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劳动力转移都表明,由农村和农业向外流动的空间去向从
4、来不是由人们按其主观愿望和设想来预先规定的,而是由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及由此造成的产业布局决定的。因此有人说:“工业化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基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及随之开始的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劳动力的重新配置。”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因此,本文抛开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或“异地”转移的争论,主要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农民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指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作用,提出“三化协调联动”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观点。一、我国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变化态势和基本特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变化态势根据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等专家的测算,我国农村大约有剩余劳动力3亿左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已经就地安排了1.2亿剩余劳动力,魏津生、盛朗等编: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还有近2亿。同时又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城市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尽管一部分进城农民能够实现职业转换和空间转移,但这种转移还不太稳定,同时也很难实现身份变更。表1 全国农业与非农业从业人员构成变化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
6、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单位:万人,%年份农业就业人数农业就业比重非农业就业人数非农业就业比重19521731783.5341216.519622127682.1463417.919823085968.11443631.919903891460.12583539.919923869958.52745341.519933743456.42893943.619943648954.33071045.719953546852.23247947.819963476950.53408149.519973484049.93497950.119983517749.83546050.21999357
7、6850.13562649.920003604350.03604250.020013651350.03651250.020023687050.03687050.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集职业、空间和身份“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转化。当然,作为生存的基本条件,其中的职业转换是最为重要的。我们以表1所列出的农业从业人员和非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情况为例来观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转移的变化情况。19521962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13%,而19821992年就增加到0.87%,19922002年为0.
8、77%,这些数据说明,农业从业人员向非农业转化基本呈现逐年加快趋势,尤其是19821992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最快,这主要是由于这期间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农业劳动力,1988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9945万人,占当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的45.0%。但是,19962002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07%。这主要是因为9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企业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而乡镇企业发展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弱势逐渐暴露出来,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低谷,吸纳非农业就业人数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见表2),这些原因导致1996200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
9、化速度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职业转移,还包括空间转移和身份变更。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转移方式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般都只能完成职业转换,而难以实现空间转移和身份变更。表3列出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的情况。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移的标志,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则是包括农村城镇化在内的全国城镇化的标志。所以,这两个比重的差异情况就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转换与空间和身份变更的同步程度。在表3中,偏差百分点定义为城镇人口比重与非农业人员就业比重之差,负值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
10、间转移和身份变更滞后于职业转换。另外,从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2002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5.4%,非农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为84.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而农业从业人员却占到50.0%。这说明农业从业人员仍然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非农化转移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表2 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及从业人员数量变化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448页。单位:万个,万人,%年份乡镇企业单位数乡镇企业从业人数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全国非农产业从业人数比重1978152.432826.5623.
11、919881888.009945.0045.019942494.4712017.4739.119952202.6712862.0639.619962336.3313508.2939.619972014.8613050.4237.419982003.9412536.5535.720002084.6612819.5735.520022132.6913287.7136.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448页。表3 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24页。单位:%,个年份农
12、业就业比重城镇人口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偏差百分点(1)(2)(3)=100(1)(4)=(2)(3)197870.517.929.5-11.6198960.126.239.9-13.7199060.126.439.9-13.5199159.726.940.3-13.4199258.527.541.5-14.0199356.428.043.6-15.6199454.328.545.7-17.2199552.229.047.8-18.8199650.530.549.5-19.0199749.931.950.1-18.2199849.833.450.2-16.8199950.134.849.9-15.
13、1200050.036.250.0-13.8200150.037.750.0-12.3200250.039.150.0-10.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24页。(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1区域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经济背景具有较大差异的地区之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按照东、中、西三类地区划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三类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率(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最高,为15.9%;西部次之,为13.5%;东部最低,为8.5%。二
14、是东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流动率最高,为33.7%;中部次之,为26.4%;西部较低,为23.6%。三是在跨省流动的劳动力中,东部主要是在本区域内流动,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只占43.7%;中部则大部分流向东部地区,占全部出省劳动力的71.8%;从西部地区流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占跨省流动劳动力的61.6%,其中流向东部的占52.2%。李璠:外出打工人员的规模、流动范围及其他,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3期。由此看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是由经济发展较慢、收入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展活跃、收入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为活跃、发生频率最高。一般来说,人口
15、迁移和流动的规模、范围与收入增加带来的效用提高成正比,与迁移成本和闲暇减少所带来的效用下降成反比。Morrison Andrew R.:Capital Market Imperfections, Labor Market Disequilibria and Migration: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Economic Inquiry, Vol. 32, April, 1994, P290302.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因距离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因而迁移成本较高,又由于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隐蔽失业现象
16、较为严重,形成了对闲暇的较强偏好,因而迁移造成的负效用较多地抵消了收入提高所增加的正效用。这就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为活跃、频率最高的地区发生在中部而不是西部的重要原因之一。2人口学特征(1)年龄特征。在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主要集中于低劳动年龄组。根据1995年对成都、哈尔滨、鞍山、吉林四市的调查,35岁以下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转移总量的70%,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2035岁年龄组,40岁以上的很少。1994年11月,北京市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表明:在流入该市的外来人口(农民占78.8%)中,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87.8%,1544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占80.8%。蔡
17、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这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身体素质好,工作适应能力强;他们中一部分人又受过初、中级教育,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新技术掌握快;思想观念较新,而且很多人心中存在“闯世界、见世面”奋发向上的激情,这些优势使他们较容易进行职业和空间的转移。(2)性别特征。1994年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在河南、河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11个省(区)的75个固定观察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比例远远高出女性,男性占转移劳动力的72.1%,女性仅占27.9%。谢晋宇:当
18、代中国乡村城市迁移与经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版,第8081页。男性流出大大超过女性,一方面是劳动需求造成的。在建筑、装卸、运输等需要大体力投入的行业中,劳动需求大多选择男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背景造成的。向城市转移对农民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同样的机会面前,我国男性农民比女性农民有更大的选择权,而且对于许多已婚农村妇女来说,她们大部分都要留在家中抚养孩子、照顾老人。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性别特征表现比较复杂。北京大学东莞民工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女性占70.2%,男性仅占29.8%。出现这组相反数据是由于在广东沿海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很快,消费水平高于内地,服务行
19、业需要大量的女性劳动力;另外又由于该地区服装、纺织、电子、玩具行业的发展,这样的行业具有手工操作细致、生产线作业等特点,更易选择女性,从而使转移到该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性别比偏低。(3)文化特征。很多调查资料都表明,尽管与城镇相比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明显偏低,但与农村相比他们又具有较大的文化素质优势。上海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9.4%,小学文化程度占24.0%,初中文化程度占47.6%。1995年,山东省济南市对农村流动人口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共抽取1500个样本,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总数的89.33%和80.0%,文盲仅占总数的1%。蔡昉:中
20、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外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盲、半文盲率很低,而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较高。我们知道,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时,更易于接受职业培训,对生活、工作环境适应性较强,这样就有利于进行职业转换和空间转移。3职业特征我们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规部门,指具有稳定的工资、近乎终身制的雇佣条件,职工可享受带有补贴的福利待遇以及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的部门;另一类是非正规部门,指那些收入不稳定、雇佣条件因时而异,不享受带有补贴的福利待遇以及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的部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非
21、正规部门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根据一项对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0个乡镇流入、流出人口的调查,农村劳动力外出后的就业状况为:12.9%的继续务农,36%的进入工业和服务行业,7.8%为手工匠人,19.7%的从事建筑、商业和运输行业,其他占23.7%。张庆五编:中国50乡镇企业流动人口调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打工,基本实现了由农业进入工业、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的职业转换,但是他们进入的这些部门一般都是非正规部门,很难享受到正规部门从业人员的各种社会保障。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一)农村剩余劳动力
22、转移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1扩大社会需求,拉动城市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后,由于其收入比在农村时有所提高,因此使社会总需求扩大,这种扩大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总需求的增长总是伴随总供给的增大,因而刺激了城市经济增长。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为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时,他们没有私人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因此往往更加依赖于城市的公共设施。许多研究者把农村迁移者对公共设施的需求看成压力,认为是他们造成了公共设施供给不足,超负荷运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刺激城市交通、邮电通讯等行业发展,使政府加大市政基础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城市交通、通讯业
23、迅速发展不仅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另外,由于迁移者来自全国各省市,消费习俗相差很大,他们的流动使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复杂化,消费行为多样化,由此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扩张与发展。2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并且在城市中人为地构造了一个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这样造成了扭曲的产业结构,使在工业化过程中吸纳劳动力最强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难以发展,导致城市各项服务功能遭到极大破坏,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第三产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直接进入的就业领域就是城市发展所
24、急需的服务领域,如餐饮、修理和家政服务业等。另外,他们对衣食住行的一系列要求,也带动了城市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1978年,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23.7%,1998年就达到了32.1%,而从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及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从1978年的1245万人上升到1998年的1707万人。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56、131页。应该说,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工业向城市的集中,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即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正好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从
25、而推动了城市工业化发展。另外,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工业部门的就业机会被城市居民垄断,工资和福利会出现刚性上涨,结果企业利润会受到影响,工业部门效率也变得低下,自我积累能力大大削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就业,可以导致就业竞争加剧,降低工资支出水平,使得原有工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产出中,工资支出下降,这样利润份额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工业中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会为其创造出新增利润。利润的增加,将大大增强工业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步伐。我国沿海地区十几年来工业发展水平能保持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廉价农村剩余劳动力抑制了生产成本
26、的上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1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我国“三农”问题直接源于人地矛盾,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农业规模经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而进入乡镇企业的农民没有成为市民,他们并未放弃土地,致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难以全面展开;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劳动力平均种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小规模经营,加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直接导致农民对经营土地缺乏热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转移了大部分劳动力,促使转移劳动力的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或向愿意种地或家庭劳动力富裕的农户转包,使土地资源有效集中,从而达到规模经营。这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能加速农
27、村现代化进程。2促进农村发展资本形成哈罗德多马模型对经济发展过程的最关键概括就是投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对农村发展形成资本积累,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他们进入城市后,大多数人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努力攒钱。他们节衣缩食,寻找廉价租屋,千方百计降低迁移成本,每年都能将相当可观的收入以汇款的形式汇回家乡。对于农村来说,汇款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而且它也为资本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重要来源。一旦这些进城农村劳动力将在城市学到的技术技能和经验与其汇款收入相结合,在农村进行生产性投资,发展乡镇企业或用于追加农业投资,这样促进了农村发展资本的形成,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据甘肃省劳务输
28、出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外出劳务人员累计用其收入投资办经济实体的总额达到2.5亿元,兴办乡镇企业和各类经济实体3.6万个,就地吸收325.5万个农村劳动力。谢晋宇:当代中国乡村城市迁移与经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3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市,受到了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开阔了眼界,能够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观、财富观、人才观、竞争观、知识观等,从而有利于改变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他们在城市接受学习培训、务工经商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增强了商品经济意识。正如列宁所指出:“迁移是防止农民生苔的极重要
29、因素之一,把居民从偏僻的、落后的、被历史遗忘的穷乡僻壤拉出来,卷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旋涡。它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16页。当这些农村劳动力返回家乡时,把所学到的科技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等也带回了家乡,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从而有利于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职业和空间转移以及身份变更的“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扩大就业渠道,而且通过转移使广大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不
30、断吸取现代文明。应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面临我国数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必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化质量、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及农民知识化水平。(一)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1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工业化是指从传统农业、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工业化过程也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化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广为普及;第二,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是主要的产业组织方式;第三,结构转换是推进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基本途径;第四,效率是工业化的灵魂和核心。2工业化进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31、促进作用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以及世界城市化进程都告诉我们,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才能真正进入成熟的现代城市社会。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遵循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轨迹。由于轻工业具有以农产品为原材料、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的特征,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过程都起步于轻工业。轻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得城市劳动力供不应求,收入的差异吸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轻工业转移,从而形成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次浪潮。随着轻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压力的加大,要求重工业为其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而重工业的资金密集性特征以及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它吸纳劳
32、动力的能力并不是十分强大。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工业吸纳劳动力有下降的态势,但是重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客观上导致企业发展对外部环境及社会服务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因此赢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如充分发育的市场体系、发达的金融体系、完善的能源供应网络、便捷的运输体系、方便的通讯服务系统以及多样化的人才培训体系等等。另一方面,随着重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业成为最富活力的产业。因此,当第二产业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
33、会,从而保证在工业化程度加深的情况下,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仍不断提高。因此,如果说轻工业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吸纳劳动力的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伴随重工业化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则是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第二次浪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分布的大变动,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因素;第二,工业化过程中,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空间。3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根据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应该首先发展轻工业,增加就业,进行资本积累,逐步由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使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但是,力图富强
34、的新中国为了打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同时也是为了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自立自强,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重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求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较高的资本积累,以便进行扩大再生产。传统体制下,我国政府通过低工资、低利率和低汇率的政策来降低重工业投入的成本,并通过降低原材料产品、农产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时靠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增加企业利润,为工业发展积累再生产能力,把大量由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创造的利润转移到重工业,实现了重工业的高速增长。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具备了如下几点特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扭曲的产业结
35、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是工业化过程中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产业。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模式,限制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城镇非农业就业机会非常有限,仅仅依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一般就能够满足工业化对劳动力增加的需求。第二,粗放型为主的工业化特征。以粗放型为主的工业化特征,使得我国从统计资料上反映出来的是工业的高速增长,而实际上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经济增长的质量差。许多大中城市由于大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导致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积累能力低,从而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化质量,缺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第三,就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重工业超前发展
36、的道路使得城市就业机会有限,为此,我国制定了面向城镇居民统包统分的就业分配制度,所有非农产业的就业需求全部由政府统一分配,而分配的对象只限于城镇居民。同时,为了降低城镇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政府制定了一整套只面向城镇居民的福利政策(包括粮食等农副产品供应、住房和医疗补贴等等),以维持低工资下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这样,在基本消费品市场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即便进入城镇,也没有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第四,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体制下,我国政府将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属于“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除了考上大学、当兵提干(义务兵转业后依然是农村户口)以及偏远工
37、矿企业正式招工等少数特殊情况以外,其农业户口不得转为非农业户口。而持农业户口的人不得在城镇就业和享受国家的社会福利。户籍管理从制度上规定了公民对特定地域的依附关系,限制了农村人口的空间转移,身份变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1农业产业化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内涵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力迅速得到恢复和提高。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
38、体制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充分表现出来:一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趋明显,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门路狭小之间的矛盾。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解决上述矛盾的一些新的思路和途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和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
39、经营形式。石忆邵:商人迁徙与城市化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按照农业经济发展规律,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公司+农户”或“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等经营组织形式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二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三是在生产经营目的上,在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的基础上,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逐渐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具体表现为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40、转移的促进作用(1)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这主要是基于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来说的。马克思指出:“因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所以在这种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即经济学上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去;也就是使农业剩余劳动,从而农业剩余产品成为可能。进一步说,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使生产食物的农
41、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5716页。因此,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引起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一个基本条件。农业产业化通过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以及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展了就业渠道。从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来说,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比较利益低下。有关专家估算,按我国现在已达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平均每个劳动力可以耕种20亩耕地,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就够了,而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不少于3.5亿,那么农业中的过剩劳动
42、力就在2.5亿人以上。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又严重滞后,城市在安排城镇劳动力就业方面已面临沉重压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更为有限,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拓宽就业门路,因此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就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的途径。随着一体化组织的日益完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转化。(3)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相当程度上是经济效益低的弱质
43、产业,在比较利益规律作用下,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必然向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流动,使农业处于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的困境,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难点所在。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并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特别是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等组织形式,使企业和农民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民除了可以得到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并促进了农村交通、通讯、教育、
44、文化、体育、旅游、信息、金融、保险、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产业化经营也经历了逐渐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农民作为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主体登上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舞台,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创新,在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阻
45、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农业仍然缺乏对资本的吸引力。农产品相对过剩,经营农业利润少、风险大,是首当其冲的一大问题。投资农业与投资工业相比较,市场更难预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大,产品保质期更短,产品单位价值更低,运输储存费用更大,投资回报期更长。因此,我国企业家的主要投资方向仍是第二、第三产业,很少涉足农业。一些著名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其利润主要来源于饲料和禽兽药工业,而不是禽畜畜养业本身,如果不从其工业利润中补贴养禽养畜的成本,其生产链是难以衔接的。加入WTO后,虽然暂时受国外农产品的冲击还不太大,但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仍将长期存在,资本快速进入农业企业的诱因不大,
46、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不会太快,这就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进行非农化转移。(2)市场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致使市场容量相对饱和,特别是农产品市场短缺的情况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后,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普遍反映,现在种什么,什么卖不出去,这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花色,开拓市场、引导消费已经成为龙头企业不可回避的任务。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较低水平,发展空间很大。以广东省为例,目前广东省主要农产品的加工率仅为20%,其中水果为17%、肉类为20%、水产品
47、为12%、蔬菜为2%,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普遍在70%以上。李惠安: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几个原因,人民日报,2003年1月10日。二是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应该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的产品价格,往往为行政所干预。三是市场体系不完善。首先,市场主体不明确。农民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自己产品的交易方式,多数农民以无组织的个体行为进入市场,使他们在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市场竞争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难以抗衡社会上各利益集团对农民权益的侵蚀和不正当竞争。其次,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秩序尚不规范,掺杂使假、欺行霸市、虚假广告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法规尚不完备,还未形成体系;市场监督管理政出多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进行非农化转移。(三)农民知识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1农民知识化的基本内涵农民知识化是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是农民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