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6147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与收益简析-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文章摘要】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与教育需求膨胀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经费体制。本文试以公共物品理论、教育生产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等为理论框架,以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及其引发的问题为基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对国家、高校和个人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而提出发展中国家应权衡高等教育公益性与市场性的关系,引导、支持、保证高等教育正向健康发展。 【关

2、键词】 教育生产理论;教育成本分担教育收益;高等教育大众化 1 国家经济水平、高等教育投资需求与困境 一国的教育投资结构除受教育结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目标影响外,最主要的是受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根据世界银行的年度发展报告,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总体面貌为: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比例随着人均GNP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呈现抛物线状。在人均GNP水平很低的国家,高等教育投资比例也很低,随着收入的增长,高等教育投资比例也不断增加,当国家经济水平达到发达水平后,高等教育投资出现下降。 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而有限的教育投资又必须优先投向初、中等基础教育。因此,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着投资不足与教育需

3、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与困境。对此,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高教经费来源体制,主要为两种:一是国家投资占绝对优势、基本不需个人投资的高教免费制,一是需要个人较大比例投资的高教收费制。 2 高教免费制下国家投资-收益分析 2.1 理论基础 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与经济功能理论,是高教免费制的理论基础。它指教育在经济增长及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作用。根据这一理论,对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的现代经济持续增长来说,教育投资尤其重要,其经济价值比单纯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投人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要高得多。 2.2 投资分析 二战结束后,高等教育被发展中各国视为现代化的核心和统治人才的培养基地,政府拨款占全部高等教育预算的

4、比例超过90%95%。其余部分则来自于学费、服务、咨询、设施出租和其他渠道。如,印度的尼赫鲁大学,每学期只需交108卢比的学费和260卢比的住宿费(两项合计相当于人民币70元左右),仅相当于中国大学收费水平的1% 2%。 2.3 国家的投资-收益及其问题 国家为高等教育买单,负责其几乎全部的经费投入,其收益在于通过培养发展所学的各种专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但以“免费上学”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因财力有限、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不利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直接的后果是,办学效率低,教育脱离实际,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影响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 3 高教收费制下的投

5、资-收益及其引发的问题 为缓解教育投资短缺的矛盾,很多发展中国家探索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的可行性,逐步建立了高教收费制度。 3.1 现实与理论背景 3.1.1膨胀的高等教育需求 人才状况不适应国际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新技术及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信息、法律、会计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供不应求;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远不能满足需求。仅靠国家投资,难以满足资金需求。 3.1.2全球高教经费来源多元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改革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成为普遍趋势。这一趋势在财政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用非政府收入弥补公共的或政府的财政投入。

6、3.1.3成本分担原则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既需要支付成本,又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以此为依据,在市场经济国家,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最重要的原则有三条:一是成本分担原则;二是利益获得原则;三是能力支付原则。所谓成本分担原则指高等教育成本应由纳税人、家长、学生及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所谓利益获得原则,指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谁就应支付教育经费,获得的好处和利益越多,支付的费用便越多,反之亦然。所谓能力支付原则,指所有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人都应按其支付能力大小提供教育费用。能力越大,支付越多;能力越小,支付越少。这三条原则相互关联,为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7、 3.1.4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伴随着这一理论的诞生,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 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成本分担理念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以中国高教收费制为例,分析国家、高校、个人的投资,收益(正收益)及其引发的问题(负收益)。 3.2 投资分析 在保证政府财政投入占高等教育经费40%-60%的优势地位前提下,高校向教育受益者个人收取一定学杂费,如2000年,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学费占生均日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未达到25%的可提高到25%。此外,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其它融资渠道,如,

8、社会捐款、基金资助、服务创收、银行贷款等,形成高教收费多元化格局。 3.3 正收益分析 3.3.1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1998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全面收费以及高校扩招,高校的规模日益扩大,高校学生人数扩大了一二倍,甚至更多。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方位的增长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足足加快了10年至15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3.3.2刺激消费 激烈的劳动就业市场竞争,使教育消费成为近年来新的消费亮点。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吸收居民收入直接投向教育市场。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办更多的事,在扩大内需上也发挥了作用。 3.

9、3.3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 为了尽可能广泛地吸纳社会资金,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必将或者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办社会认同的一流大学和名牌大学;或者积极进行改革,调整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身的特色,这是实施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体制的又一深远意义。 3.3.4满足了个人教育需求 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在就业等方面占有竞争地位并获得高收入,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3.4 负收益分析 3.4.1过度教育、知识失业与资源浪费 高教规模盲目扩大,国家的人力资源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的需要而言出现了过度;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需要,所获得的技能超出了工作中所要求的技能,出现技

10、能低效用现象;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这种教育过度、知识失业现象,不但给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还造成资源浪费。 3.4.2超出居民支付能力,影响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实质上呈现出以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和学杂费为主的二元化格局,其他经费来源成分并未形成适宜的比例。国家教育拨款逐年下降,2001年降至54.98%,同年,受教育者个人分摊的比例高达45.02%。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人均投入则占人均GDP的76%,全国只有部分地区的农民家庭有能力供养子女上大学。这引发出教育公平性问题。 3.4.3高校短期行为 根据教育生产理论,学校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扩大招生规模

11、。这难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此外,它们不顾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变化性与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矛盾,盲目跟风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利用各种机会,把教育教学服务商品化;盲目扩张,甚至举债办学,引发财政危机。 4 启示与建议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高等教育财政理念由“政府主导”转向“成本分担”的轨迹非常清晰,高校体制逐步走向市场。但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和高等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高教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应采取各种经济手段权衡好高教公益性-市场性的关系,引导、支持、保证高等教育正向健康发展。 4.1 加大政府财政的教育投入 根据保罗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理论,

12、绝大多数的学者都将教育看作一种“准公共物品”。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政府公共部门应加强在高等教育的提供中发挥主导作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4%,这一目标2012年才终于实现,但仍低于世界5. 1%的平均水平。 4.2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完善大学生贷款资助体系 在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学费应该是高等教育私人产品价值或价格。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观点是,高等教育价格为学校运行成本的25%-30%。要根据居民收入、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此外,还应对大学生建立各种贷款及资助体系。 4.3 构建多元融资渠道 教育经费多元化内涵和比

13、例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资助、个人捐款、私人办学、个人所交学费和学校创收等几个方面。除财政拨款和个人付费外,国家和高校应寻找外部渠道的财政收入,如争取社会、个人或捐赠机构资助、通过招揽海外留学生为学校增收等。 4.4 教育与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高等教育要根据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育规模和教育结构,避免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现象。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过去,劳动力短缺。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与农民工薪水趋同,国家和高校都应针对这些现象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范先佐. 20世纪中国

14、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第1期 2廖楚辉.政府教育支出效益、结构及模型.财政研究2003第4期。 3宋秋蓉.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趋势.教育与经济2003第3期。 4徐佳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变迁与反思. 现代教育管理2009第1期。 阅读相关文档:出版业知识产权法律纠纷的案例分析 浅谈UG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矿泉水中总铬 知识咨询 大数据时代电商企业服务方向 高职运输组织与管理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 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浅析营改增对电信行业财务与税负的影响及应对 “教、学、做”一体化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模式初探 凝练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现行房产税与沪渝房产税比较分析 对高校后勤人员的素质养成探究 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论述 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