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298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建设单位概况31.3编制依据31.4项目建设理由51.5结论和建议6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82.1项目建设背景82.1.1国家公共租赁住房及廉租房保障制度82.1.2国家及地方保障性住房政策92.1.3相关规划及要求132.2项目建设必要性152.2.1是响应政府号召,解决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需要152.2.2是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房源的需要152.2.3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62.2.5是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16第三章 建设用地及建设条件183.1建设用地183.1.1地点及地理位置183.1.2土地现状193.2场址条件19第四章 建设方案23

2、4.1设计指导思路234.2建设内容及规模234.3总平面方案254.4设计方案28第五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425.1资源利用425.1.1资源开发方案425.1.2资源利用方案425.1.3资源消耗估算425.1.4资源节约措施435.2节能445.2.1节能设计依据445.2.2能耗状况445.2.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53第六章 环境保护606.1环境保护依据606.2主要环境问题606.3环境保护措施606.4竣工验收626.5环评批复62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657.1劳动安全卫生657.1.1编制依据657.1.2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667.1.3安全措施方案677.2消防687.

3、2.1编制依据687.2.2火灾危险性分析687.2.3消防措施68第八章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708.1组织机构设置及其适应性分析708.2人力资源配置71第九章 项目建设周期739.1项目阶段划分739.2项目实施计划73第十章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510.1编制范围及依据7510.2总投资估算7610.3资金筹措7910.4资金投入计划80第十一章 招投标计划8211.1编制依据8211.2招标范围8211.3招标方式8411.4招标组织形式8511.5投标单位资质要求86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评价8712.1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8712.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712.

4、3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8812.4扶持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公平88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9013.1风险因素和风险性质9013.2风险评价9013.3风险防范措施91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9314.1结论9314.2建议93附:1、投资估算汇总表2、建设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市发展改革委关于青洋路东侧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常发改2011121号)4、青洋路东侧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400201100024号)5、关于青洋路东侧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常国土资函【2011

5、】54号)6、青洋路东侧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项目方案总平图7、单体建筑标准层平面图8、地下室平面图9、环境保护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常钟环(管)准字【2011】第08019号)10、节能登记表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青洋路东侧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所有制形式建设单位: XX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1.1.4建设地点:位于XX区。东至戚区道路一,南至规划道路,西至青洋路,北至龙城大道。1.1.5用地规模:地块规划用地约3.674公顷,约55.11亩。1.1.

6、6土地获得方式:划拨1.1.7用地性质:居住用地1.1.8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要建设8幢(2幢24层、1幢25层、5幢33层)高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另外配套建设公建,同步实施环境绿化、道路、体育活动场地、地面停车场地及水、电、气等综合配套设施。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110220,其中:住宅部分建筑面积104690万,商业服务及公建建筑面积5530,地下总建筑面积8840。共建设1751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1.1.9建设期限:24个月1.1.10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55485万元。其中:建安费用39280万元,土地成本9920万元,其他费用6285万元。1.1.11资金来源:住房保障

7、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注入资产、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利用信托基金等方式解决。本项目根据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的要求,由政府协调,市财政担保,项目实施单位国有独资的XX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向银行贷款,贷款总额约380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68.49,公司自筹资金17479.78万元,占总投资31.51。为减少财务成本,资金根据项目进度逐步到位。还款渠道:1.财政预算安排;2.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的10资金;3.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用于住房保障的部分;4.房投公司一级土地开发的增值收益;5.廉租住房配建指标中的异地建设资金

8、;在上述还贷资金暂时不能落实到位情况下,由市财政落实按月支付利息。1.2建设单位概况1、单位名称:XX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成立时间:2009年3月4日3、公司住所:XX市晋陵中路607号4、法定代表人:陈马良5、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6、实收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7、经营范围:市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市区保障性住房项目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及相关信息咨询服务。8、设立起因:XX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XX市为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的要求设立的,是XX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投融资平台。1.3编

9、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3、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4、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9部委令第162号)5、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苏发200814号)6、省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844号)7、XX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50号)8、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9、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XX市市区住房保障“十二五”专项规划11

10、、XX市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市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常政发200915号)12、XX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9第2号13、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区2011-2013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常发改201162号)14、各地块用地预审意见15、各地块环评批复16、公共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17、XX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合同18、XX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1.4项目建设理由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城市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

11、大改善。但随着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住房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城市廉租住房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总体看现行的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需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根据XX市市区住房保障“十二五”专项规划,至“十二五”末,XX市市区将新增廉租住

12、房40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5000套。2011年计划开工6500套,本项目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1751套,是响应政府号召,解决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5结论和建议1.5.1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本项目建设符合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3)本项目建设顺应地区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4)本项目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不产生不利影响,有益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美化区域环境。(5)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利益。综上所述,本项目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符合相关要求,切实可行。1.5.2

13、建议1、建立健全我市住房保障体系,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完成住房保障规划中的建设任务,需要各部门大力支持与配合。2、为控制项目成本并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各项优惠政策需要落实到位。3、项目周边规划道路由政府实施。4、本建设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且项目存在建设工程复杂、投资大、建设期长等特点,存在着融资风险、财务风险。因此,建议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投资的管理、工程进度的管理,并采用有效的措施,确保顺利完成,尽量避免和减少风险因素的发生。5、项目涉及部门多,需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6、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签署贷款协议,落实项目建设

14、资金来源。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公共租赁住房及廉租房保障制度我国政府住房保障的方式主要包括实物配租、配售,货币补贴和金融政策支持等。其中,实物配租方式主要是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或企业持有一部分房源,并将这些房屋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租给特定人群。租金水平高于廉租房,但低于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基本属性特征是政府建设或筹集的房源以实物配租方式,或者采用货币补贴形式面向一定社会群体提供的具有杜会福利性质的保障。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形式,向城镇低收入居民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是专门针对低收入群体,而公

15、共租赁房则是针对介于中低和中高收入之间的“夹心层”人群。公共租赁住房或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方式主要包括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及租金核减,强调实际工作应当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保障标准的制定必须结合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方面要合理地确定收入标准,另一方面是要合理确定补贴支出的标准。此外, 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制度还包括具体的管理运作机制,以维护该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性。主要采用以下几项制度:严格的准入制度,包括实行书面申请、审核、公示、登记、调查、核实、排队轮候、公布结果的程序;配租排序上实行公开公平的摇号制度;定期审核制度,包括实行定期审核,建立退出制度等。2.1.2国家及

16、地方保障性住房政策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城市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随着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住房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总体看现行的政策措施还不够有力,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详尽阐述了执政党的“社会建设”方略,提出了要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并且,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

17、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明确指出了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以非市场方式解决贫困群体的主要措施,都是政府制定和建立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以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居住权和生存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概而言之,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救助性保障,就是政府对社会低收入群体实行救助,对其无力达到社会最低住房保障标准的部分由政府“包下来”,廉租房形式的公共住房等是这类保障的典型方式;二是援助性保障,政府通过一定的补贴方式使住房消费能力较低、迫切需要改善的人群获得住房,贴息、贴租、个税返还、经济适用房等都属于此类;三是互助

18、性保障,政府通过强制雇主补贴、减免个税、规定政策性优惠利率等方式提高社会中等阶层的购房能力,使他们合理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公积金等是这类保障的典型形式。以上三种保障类型中,廉租房制度或公共住宅制度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唯一强调的住宅保障的社会建设任务。2007年建设部等9部委颁发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9部委令第162号), 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7年10月30日财政部颁发财政部关于印发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64号),2008年1月1日起实施。2008年3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

19、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2008年XX省人民政府颁发省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844号)。2008年12月3日XX省人民政府颁发XX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第50号),2009年1月1日起实施。2007年10月10日XX市政府颁发常政办发200788号文XX市市区廉租住房公共租屋配建办法。其中要求廉租住房、公共租屋配建的比例不低于项目中住宅总建筑面积的5%,其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左右。配建的廉租住房、公共租屋必须配备基本生活设施。廉租住房、公共租屋的配建指标一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更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

20、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10】4号)强调了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要求各地要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等方式增加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中央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明确指出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尽快下达年度计划和中央补助

21、资金。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确保完成计划任务。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以适当方式给予资金支持。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5号)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推进城市和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2010年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

22、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指出:近年来,随着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有的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比较小,部分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上涨过快、可供出租的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等原因,一些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市场

23、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由此可见,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要求。2.1.3相关规划及要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

24、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2、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的要求。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

25、”发展主要目标“民生幸福”中提出:新增保障性住房:累计10000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累计10000套新市民公寓。同时此目标定为“约束性”目标。加强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全面实现市区低收入无房家庭申请廉租房实物配租应保尽保,实现市区中等偏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申请经济适用房保障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着力解决市区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逐步实施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三、XX市市区住房保障“十二五”专项规划根据XX市市区住房保障“十二五”专项规划,至“十二五”末,XX市市区将新增廉租住房40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5000套。2011年XX市的廉租房建设任务比较繁重

26、,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必须从实际情况考虑,采用灵活多样的途径来加快建设和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房源,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实现我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人人有房住”规划要求,形成满足群众基本居住需求、具有XX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本项目建设符合XX“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有利于改善民生。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是响应政府号召,解决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需要负责任的政府要为低收入居民提供房子住。我们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不可能每户都买得起房,廉租房建设是政府的责任。XX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小康标准目标值30平方米的要求,但不是说每家每户都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据调查推算,市区应纳入住房

27、保障范围的家庭共有2.8万户左右,其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的家庭约有8000户,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屋保障范围的家庭约有2万户。为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XX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市区廉租房公共租屋的建设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其居住条件的需要。2.2.2是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房源的需要由于市场上建筑面积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标准的房源不多,造成收购房源不足,且不够集中,不便于需求者选择,而集中建设也便于集中管理,因此实施本项目是一种适应当前形势的选择。根据XX市市区住房保障“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集中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已是当务之急。本项目实施可提供公共租

28、赁住房和廉租住房1751户,解决部分房源,是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房源的具体措施,也是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房源的需要。2.2.3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除了部分经商致富的人员,绝大多数人员的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务工”获得,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转移进城的居住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建立相应的住房保障措施,以保障他们的最低居住需求,减少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其转移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本项目实施可解决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使他们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2.4是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百姓住

29、房难问题,保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利,体现社会公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不光考验着各级政府领导的执政能力,更是涉及执政基础的大事。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国外有着大量的成功经验,具有科学性,并得到政府的认可,本项目建设正是在此基础上而实施的,也是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第三章 建设用地及建设条件3.1建设用地3.1.1地点及地理位置建设用地位置:项目区位于XX市XX区,东至戚区道路一、南至规划道路、西至青洋路、北至龙城大道,用地面积3.674公顷。选址理由:该地块周边人口聚集,符合使用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的家庭较多,选址便于这些家庭就近选择,出行方便。土地成本为每亩180万元,相对

30、便宜,可节约财政资金。图3-1 项目位置图3.1.2土地现状青洋路东侧地块建设用地3.67公顷,土地为集体用地,目前为空地。地块已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20400201100024号),并已通过用地预审(常国土资函【2011】54号),用地符合XX区土地利用规划。3.2场址条件一、自然环境条件1、气象条件XX市XX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位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之间,属亚热带季节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5.6。XX市地处中纬度,离海较近,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8;雨量丰沛,年降水总量942.4毫米;日照充足,

31、年日照时间2287.5小时;无霜期长,年无霜期236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春夏秋冬,四季分明。2、地质环境背景地质条件较好,土质以粉质粘土为主,土层较厚,地基承载力为1625吨/平方米。二、地震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地震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属于江阴溧阳复背斜、东台溧阳地震带,基岩以上分布着140米200米的第四纪冲积土层,属相对稳定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重要建筑按七度设防。在XX地区有十四条断裂带穿过,地质构造相当复杂,茅山断裂带至今仍在活动。该地震带的活动,对XX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规划场区所在XX市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32、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水文地质 根据临近场地资料,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场区周围未发现对环境水有污染作用的污染源。XX地区防洪水位为3.9米。3.岩土工程条件初步评价 根据周边区域地质资料,本项目建设用地一般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三、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设施 (1)周边地区交通条件 XX水陆空交通便利,老京沪铁路(XX站为特等站)、京杭大运河、312国道和沪宁、宁杭、常宁,沿江高速(常苏),常澄,锡宜等高速公路,以及XX第2大机场,4E级民航XX奔牛国际机场,构成了XX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此外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XX北站是沪宁线通过站

33、中最大的车站,沪宁城际铁路XX站,以及总长近八十公里的城市高架快速内环路网和正在积极筹建的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给XX的交通增添亮色。 (2)周边地区主要道路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周边龙城大道、青洋路为成熟干道。周边主要道路情况见下表:表3-1项目周边主要道路情况一览表道路名称道路性质道路宽度(m)备注龙城大道快速路80东西走向青洋路主干道50南北走向戚区道路一支路6南北走向戚区道路三支路6公共交通: 周边道路上公交线路比较完善,在青洋路上有269路、518路、215路、269-1路,64路。 2.市政设施条件 (1)供水本项目地块主要由市政管网供水,地块周边给水干管基本健全,其中青洋路敷设

34、有DN300给水管,建议本项目供水可由青洋路引入。(2)雨污水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生活污水排入青洋路d600i1.0污水管。雨水排入青洋路d800i1.0雨水管。(3)强电:电源由110kV青洋变提供,从青洋路接入。弱电:青洋路有通讯、有线电视等,地下敷设。(4)燃气本项目地块南侧青洋路已经敷设有DN400中压燃气管, 保障供气系统的可靠性。3.周边配套教育机构:青龙中心小学;购物场所:华联超市、家乐超市;金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医疗:紫云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四章 建设方案4.1设计指导思路(1)重视生态环境并与周边城市环境相协调,(2)创造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对崭新生活方式需求的居住区,(

35、3)满足规划、消防的要求,解决好各种不同功能的人流、车流、物流,(4)做到功能合理、技术先进、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5)进行安全、经济、舒适的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4.2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规划总用地36740,约55.1亩。本项目主要建设8幢(2幢24层、1幢25层、5幢33层)高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另外配套商业服务及公建,同步实施环境绿化、道路、体育活动场地、地面停车场地及水、电、气等综合配套设施。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110220,其中公共租赁住房部分104690,商业服务3396,公建2134。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5幢33层住宅分布于地块的西侧 (临青洋路);其余3幢高层住宅分布于

36、地块的东侧(临戚区道路一)。配套商业服务分布于地块东侧临戚区道路一,由2#、4#、6#高层住宅的底部两层与相连的两层商业建筑组成,总面积为3396。公建设施建筑面积2134,具体为:居委会531,位于6号楼;公厕40;物业管理854,位于4号、7号楼;小区变4处共计684.14,地块西侧中部一个,地块东侧均布3个;燃气调压站25,位于1号、3号楼之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4-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单位1规划用地36740m22居住户数1751户3居住人数5604人4户均人口3.2人/户5地上总建筑面积110220m26住宅建筑面积104690m27商业服务及公建建筑面积5530m

37、28地下总建筑面积8840m29地下机动车库建筑面积5020m210地下非机动车库建筑面积3820m211容积率3.012建筑密度16.1%13绿地率30%14规划停车泊位数总计34215非机动车位地上188辆地下154辆3556辆辆4.3总平面方案根据XX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以及原小区现有布局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布置各住宅。在进行绿化布局和道路工程布局时,注意与住宅区原有道路及绿化带的协调一致。一、总平面布置本项目由高层住宅、商业及配套公建组成,自南向北布置8幢高层住宅,其中沿公共绿化带一侧布置5幢33层住宅,沿地块东侧戚区道路一布置2幢24层、1幢25层住宅以及沿街商铺及公建(

38、1-2层)。为满足现有西侧民房的日照要求,东西两侧住宅错路布置,且保证了足够的住宅间距。图4-1:东南方向鸟瞰图以上住宅、公建等多种功能的布局,充分考虑城市的文脉、内部各功能间的关系,目的意在让城市形态更加美好,人们在这里更加愉悦,同时也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二、交通组织因为该项目用地面积不大,因此该项目在满足消防的基础上,地面交通实现人车分流。1、车行交通动态交通:主次两个入口设置于地块东侧戚区道路一上,内部道路环通,主干道车道宽6米。机动车停车采用地面停车的方式。停车按住宅不小于0.3辆/百平米,商业不小于50辆/万平方米配置,非机动车停车按住宅不小于3辆/百平方米,商业不小于750辆/

39、万平方米配置。2、人行交通地块内部人行交通系统便捷。内部有环形的人行次流线,满足人们的需求。小区中央景观带为步行道路,宽4米。所有的住宅底层均设有独立的道路通向向人行交通的方向。三、景观设计1、总体布局用地周围由商业、道路和高层住宅围合成一个大空间,令人酣畅淋漓。中心庭园大气、富有韵味,设计以给人以视野开阔的感觉。2、景观节点小区各入口部分:营造欢迎住户回家的氛围。地块规划不仅仅创造庭园空间,更是让住户时时拥有开阔的景观感觉。3、树木外周森林带:常绿阔叶树与落叶阔叶树混合种植。通过对树形及高度的控制来强调种植密度。树阵:为体现季节感,选用叶色能够变化(红叶等)并且具有良好树形的落叶树,比如银杏

40、等。4.4设计方案一、建筑1、设计思路根据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要求,按照经济实用的思路进行本小区设计。为集约利用土地,本案设计为高层住宅。住宅设计简明适用,小区内部的绿化布置有序,道路流线简明。2、单体设计(1)住宅套内设计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走道短捷,以提高面积的使用率。(2)住宅单体设计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同时考虑XX本地的居民习惯和居住形态。(3)住宅单体均考虑共用卫生间采取分离式设计。结合立面设计预留空调机位。3、户型小区内住宅体现出合理性,为用户提供多种套型进行选择;套内功能分区合理,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使用,设备管线设计合理。1、平面户型构成因

41、本小区主要为公共租赁住房,因此户型以小户型为主。功能分区充分考虑住宅所需具有的空间特点,设计中以起居厅(一个真正需要全体家庭参与的空间)做为中心,分出几个尽端生活轴线,动静、洁污、内外居寝分区明确,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厅门厅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这样住宅也拥有富有时代感的户内流动空间。住宅平面户型共同遵循的设计标准:开敞明亮,通风采光条件优良,明厨,除小户外都采用起居室、餐厅、双厅布局,南北通透起居室、南设主阳台,北设服务阳台,户型设计有效组织人流流线,节省面积,令方案更为合理,针对性更强,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公共空间,提高得房率。本项目建设方案

42、详见附件青龙路东侧地块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小区内住宅体现出合理性,为用户提供多种套型进行选择;套内功能分区合理,做到了功能分区明确使用,设备管线设计合理。(2)住宅户型标准层平面(详见附件)(3)住宅户型配比如下:表4-2 户型面积配比表编号户型建筑面积(m2)户数(户)总建筑面积(m2)15号楼(33F+P)A1型一室户49.8226413152.48B1型两室户64.921328569.44B2型二室户68.781329078.962号楼(24F+P)A1型一室户49.721427060.24B2型二室户67.82463119.723号楼(33F+P)A1型一室

43、户49.991989898.02B2型二室户62.9664151.44号楼(24F+P)B2型二室户68.98463173.08C1型二室户75.95937063.356号楼(25F+P)B1型两室户61.93241486.32B2型二室户69.86483353.28C1型二室户75.93483644.647号楼(33F+P)A1型一室户49.921246190.08B1型二室户63.82623956.84B2型二室户67.78624202.368号楼(33F+P)B1型二室户60.8219812042.36B2型二室户68.9664547.4合计17511046904、配套商业及公建在地块东

44、侧临戚区道路一规划设置二层商业公共建筑,方便居民,配置了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公建配套设施。通过高层住宅楼垂直向上的设计处理以及富有韵律感的布局关系,创造出于城市风貌相宜的都市景观。位于都市景观近景的沿街低层公建设施的立面形象也非常重要,通过设计形成XX市一道崭新的都市风景线。图4-2:沿街商业透视图表4-2 商业及公建设施配套分布表配套设施名称方案设计分布位置备注商业服务3396沿戚区道路一设置350/千人, 5.604千人居委会531沿街设置90/千人,5.604千人公厕40沿街设置6/千人, 5.604千人物业管理8547#房内,4#房内按总建筑面积的7计,总建筑面积119060小区变4处

45、.684小区内应供电局要求设置燃气调压站251#、3#房之间5、地下室本项目高层住宅楼设置地下室,用于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停放;商业建筑设置地下室,用作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用户变等。6、立面设计在住宅楼的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以及色彩设计中,建筑物体量被按垂直方向进行了分节。受到太阳光线的照射,产生阴影,这些光影随着时间的移动发生了丰富的表情变化。每个住户的平面设计不但考虑要为居民提供一个有良好采光和通风、环境舒适的居住空间,同时,还要考虑形成自己的立面特色。除了要将住宅所必须的各项功能作为设计要素合理地进行整合,避免过度的装饰,同时还要兼顾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墙面采用米黄色涂料,基座采用深褐色涂料,结合空调室外机位的百叶处理,墙面形成被线条分节的效果。墙面采用米黄色涂料,基座采用深褐色涂料,结合空调室外机位的百叶处理,墙面形成被线条分节的效果。图4-3 住宅北立面透视图二、结构1、自然条件(1)工程所在地区基本风压为Wo = O .4OkN / ; Wo =0.45 KN/m2(用于总高大于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