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589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利息与利率案例分析【案例名称】2002年人民币存款利率【案例适用】利率和利息的概念【案例来源】北京市商业银行网站【案例评析】利息是借款者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而支付给贷款者的一定代价,或者说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一定报酬。利息作为借人货币的代价或贷出货币的报酬,实际上就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利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利息率来表示的。利息率通常又叫作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货币额或储蓄存款额之间的比率。用公式可表示为:利息率=利息额本金进一步讲,利息是依据借贷资本价值(即本金)的一定比例(利息率)而计算的货币额。它可以看作是(也应该是)借贷资本的价格,或者说是

2、借贷资本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由借贷资本价值(即本金)所带来的派生收入,也是借贷资本价值(或价格)的变动量(主要是增加量)。利率一般可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Et利率。存款期限越长,意味着货币所有者放弃更多的资金和时间价值(或者说流动性),因而所应获得的报酬越多,从而利率也越高反之,则越低。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的不同是利率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利率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内各类金融投资工具的利率(收益率)、风险、期限以及流动性等方面的构成与匹配状况,它主要包括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就是指相同期限的金融工具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这种金融工具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

3、影响。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正比例关系,也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利率的期限结构则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投资工具,其利率随到期日的时间长短而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保全价值的前提下快速变现的能力,这种变现能力越强,通常利率越低;变现能力越差,利率就越高。相对于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期限结构更为复杂。一般而言,利率和期限也呈正比例关系,即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利率变动往往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商业贷款利率变动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益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受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波动较大,金融机构很少贷出利率固定的长期贷款,

4、因为放出长期贷款需要相应的资金来源支持,而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贷款。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短期利率会不断攀升,借人短期贷款而支出长期贷款的机构自然要承受风险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在国际信贷业务中逐渐形成了长期贷款中按不同的利率计息,主要有变动利率、浮动利率与期货利率,这些利率具有随金融市场行情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放出贷款的机构可由此降低损失。案例2【案例名称】欧洲央行坚持不降息【案例适用】影响利率和利率政策的因素【案例来源】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19日【案例内容】2001年4月,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上,依旧固执己见,坚持不降息,令期盼欧洲央行大举降息的市场人士大失所望,导

5、致欧元汇率大幅震荡。由于一直期盼欧洲央行会跟随全球降息潮流降低利率,以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所以欧元投资者比较谨慎,欧元的波动范围也较小。但是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的前一天,德国央行总裁韦尔特克表示,利率政策应稳定,并指出他不认为欧元区经济会持续放缓,导致市场对欧洲央行大举降息的希望落空。2001年4月10日,纽约汇市欧元兑美元和日元尾盘大跌至一周低点。欧元兑美元在08885附近盘旋,较4月8日纽约市场收盘价下挫l。欧元兑日元表现更差,在11045交投,盘中跌幅为15,并跌破111日元。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欧元大幅下跌,之后欧元因复活节前的空头回补而弥补大部分的跌幅。尾盘欧元兑美元报

6、08885美元,几乎与复活节前日收盘持平。2001年以来,全球经济明显出现放缓征兆,为了防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各国央行纷纷开始降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全球主要央行如美联储、加拿大央行、El本央行、英国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瑞士央行等都加入降息行列,只有欧洲央行不为所动,维持475的附买回利率不变。自1999年4月降息以来,欧洲央行一盲没有调整利率水平。【案例评析】在市场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受货币价格的影响,从而使利率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从理论上看,利率是根据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价格决定的,它等于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情况下,影响利率的因素大致有

7、以下四种:(1)财政政策。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对利率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政府会在公开市场上借贷,以此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这将导致利率上升。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往往扩大对信贷的需求,投资的进一步加热又会导致利率上升。(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利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大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则造成利率上升。(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国家发行过多的货币,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造成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现象。通货膨胀的成因比较复杂,因此,通货膨胀使得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来说,如果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长引起通货膨胀

8、,那么利率不仅可能不下降,反而会上升,造成高利率现象,以弥补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因此,利率水平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随其下降而下降。(4)企业需求和家庭需求。企业对于信贷的需求往往成为信贷利率变化的“晴雨表”,每当经济步入复苏和高涨之际,企业对信贷需求增加,利率水平开始上扬和高涨;而经济发展停滞时,企业对信贷的需求也随之减少,于是,利率水平转趋下跌。家庭对信贷的需求也影响到利率的变化,当需求增加时,利率上升,需求减弱时,利率便下跌。上述四大因素中,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往往最为显著。各个国家的利率体制不同,但政府对于利率的影响却都是存在的。当然,因为国情不同,这种影响的能力和程度往往不同。欧

9、洲央行不降息的决定,是审时度势的结果。一般认为,欧洲央行坚持不降息的理由大致有:(I)欧元区经济不会持续放缓。2000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为34,是近10年以来增长形势最好的一年。进入2001年以后,欧元区经济出现放缓势头,但由于欧元区区内贸易盛行,受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相对较小,对200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大多在2526,可能是2001年全球中经济表现最好的地区之一。受美国股市大跌的影响,欧洲股市也难逃劫难,但由于股票财富在欧洲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远低于美国,而且企业融资对股市的依赖也不像美国那么大,所以股市波动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由于减税政策的实施,消费者信心仍在高点,民间消

10、费预期仍会增长。(2)控制通货膨胀是欧洲央行的首要目标。(3)欧元区实际利率水平并不高。(4)欧元汇率并非欧洲央行考虑的首要问题。欧洲央行官员对欧元汇率的问题一直口径不一致,有官员说并不在意欧元汇率水平的下滑,欧元汇率的疲软有助于出口等等。案例3【案例名称】中国央行第8次降低利率【案例适用】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案例来源】中国货币网,2004年6月10日【案例内容】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降低利率: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后第一天,就有专业人士为老百姓贷款买房算了一笔账。以降息后新办理20万元20年期的个人商业贷款为例

11、,总共可减少利息负担14496元。在20年里省下1万多元,这点实惠能诱发楼市出现井喷行情吗?从以前7次降息的经验来看,第8次降息能给楼市景气带来多少上升空问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华认为,对于降息政策影响的估计不能过于乐观,急于看到明显的效果。但也不能认为不会有什么效果,可以肯定楼市景气仍有上升的空间。首先,第8次降息政策是在国际经济发展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降息潮,而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情况下推出的。政策的出台对楼市的影响只是这项政策效果的一个局部,它对于楼市的影响肯定不会有点石成金之效果。其次,降息、减税、增加收入是政府扩大内需,特别是支持住房产业发展的一贯

12、政策,第8次降息也只能理解为是在原来的政策方向内的继续。前几次的降息政策也是配合了减税、发住房补贴、搞货币拆迁、公积金存贷脱钩、二手房上市等一系列政策共同起作用的。单独的政策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所以,第8次降息政策要配合若干次减税和住房补贴的兑现才能对楼市起到明显的利好作用和效果。应该看到,以前的几次降息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单从楼市的表现上看,由于我国政府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包括几次降息,还是抵消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的国内房地产景气指数与几次降息政策出台的时间对照可以看出,1996年8月第一次降息以后,国内房地产景气指数仍继续了7个月

13、的下降,到1997年3月止跌回升;以后我国政府接连5次出台降息政策,于是出现了从1997年3月到1999年1月连续22个月的景气指数上升。而这段时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出现征兆并开始波及我国的时期。从1999年2月起到1999年10月是连续8个月的景气指数下降时期,其间于1999年6月我国政府第7次降息,结果从1999年10月起到2001年4月又是连续18个月的景气指数上升时期。事实证明降息政策如果配合其他相应政策,对市场的带动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王德勇认为,房地产行业将是此次降息的最大受益行业之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75以上,其中行贷款的比例相当大,1999

14、年至2001年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贷款之和约为42003亿元。由于房地产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比例较高,估计整个行业银行长期贷款余额约为336024亿元,贷款利率下降05,房地产行业每年可减少利息负担1680亿元;2000年末我国房地产行业净资产为530291亿兀,由此可知,本次降息将使房地产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提高021(所得税率均按33计算)。本次降息还将促使消费者购房支出下降、房地产公司股份上升。目前个人购房比例已经超过90,同时个人购房中绝大多数都使用银行贷款,而且这两个比例都在迅速提高。在此假设住宅消费全部使用银行贷款,贷款期限平均为15年,本次降息后,住宅消费贷款利率(指商业贷款利率,目前公积金

15、贷款利率尚未进行相应调整)从558降至504,首付款比例按平均30计算,消费者的房款支出将减少269,这相当于住宅价格平均下269。由此将进一步促进住宅消费。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来说,截至2001年6月30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长期银行借款平均为119亿元,贷款利息下降05,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减少利息支出595万元,相应净利润将增加5058万元(所得税按15计算),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总股本为218亿股,由此可知,本次降息将使房地产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平均提高00023元,按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30倍的市盈率计算,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平均每股上涨007元。当然这里只计算了本次降息的直接影响,如果考虑到降息

16、的综合影响,上涨幅度肯定大于这一数字。【案例评析】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利率的降低会影响人们的投资、消费和储蓄决策,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这些变化最终会影响GDP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利率对投资和消费具有反向作用,利率的降低会刺激投资需求;利率下降也会刺激消费需求,使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大。投资的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使GDP加倍增长,乘数的大小取决于MPC的大小,MPC增大,会使乘数增大,从而使产出增加更多。总之,利息下降会刺激总需求,而总需求的增加会有效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央行第8次降息直接刺激住宅消费和内需的扩大,并降低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其资

17、产收益率,进而可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央行的此次降息还将对宏观经济的其他方面产生长远影响,并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改革的环境。1. 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经过前后8次降息,使社会融资成本从高成本区间进入低成本区间。其影响在于:(1)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只有在低利率条件下才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在高利率条件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只能导致社会融资成本的上升。(2)有利于发挥国债的“金边债券”的效应,降低国债资金成本,减轻财政负担。(3)融资成本降低,为央行控制市场利率反弹提供了稳定的基础。2低利率有利于减轻国企利息负担,为促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转

18、变经营机制提供有利的金融支撑。降息本质上是银行向企业的让利和补贴,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国企转机建制的重要举措,也可以视作一种“金融贴息”。3低利率有利于控制国家债务和居民债权的扩张,缓解从利息分配渠道的收人分配差距扩大,防止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加剧,从宏观上为理顺分配关系创造了一种可能。在我国,居民在国有银行的高债权表现为国家的债务。按5万亿储蓄存款计算,3年前的利率按10算,那么一年银行支付的利息是5000亿,这是居民债权的一种自我增长,也是国家债务的扩张;现在的利率是225,一年银行支付的利息只有1200亿,减少了75,这有利于抑制国家债务的扩张,也有利于抑制居民金融债权的扩张,这是从

19、总量角度的分析。从结构上看,降息前,5万亿储蓄存款的分布结构是20的大额储户占有70的存款,80的小额储户只占有30的存款,这样在高利率水平下居民债权的增长有利于谁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储蓄高息已经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盈利率低,而资金成本很高,必然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这种流失是一种暗流失,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惕。4低利率与信贷政策、市场政策的相互配合下,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和刺激消费,为拓宽投资启动范围,提高消费倾向,创造积极的预期导向。降息后,如果配合放宽贷款的限制条件,发展投资基金,吸lJ,额投资者,这样就会有利于提高需求,启动民间投资,刺激消费。5低利率有利

20、于遏制境外资本来我国套利,为防止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虚增的金融泡沫,构筑了一道防线。在第8次降息以前,我们的存款利率是国外的两倍多,港、澳、海外侨资、游资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进人国内,卖掉外汇,转换成人民币存人银行食利,造成外汇储备和储蓄存款同时增加,形成金融两大泡沫。一有风吹草动,这笔钱就会溜走,造成外汇储备和储蓄存款同时减少,形成的风险很大。现在利率降低,有利于消除外汇储备和储蓄存款中的这两大金融泡沫。案例4【案例名称】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案例适用】中国的利率体制【案例来源】新华网,2003年2月21日【案例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在2003年2月20日发布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告中公布了我国利率

21、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介绍,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按照这一精神,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这位人士说,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同改革之初相比已明显提高。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所走过的道路和

22、国际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经验说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始终注意改革进程与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宏观控制能力相适应,保证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以下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过程。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

23、率。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与此同时,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

24、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同时,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案例评析】马克思的利率理论主张利率应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对利率结构进行细致的阐述。古典利率理论(

25、以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和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等人为代表)严格遵循古典经济学重视实物因素的传统,主要从生产消费等实际经济生活去探求影响资本供求的因素,认为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需求来自于投资,从而储蓄量与投资量决定利率水平。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则认为:利息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其数量的多少,即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主要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从对上述的理论分析来看,凯恩斯已经较为明显地考虑到了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而所谓的流动性偏好则集中体现了期限对于利率的影响和作用。现代利率结构理论可以分为

26、三大类:一是传统的预期利率结构理论。它认为金融市场上实际存在的利率取决于贷款的期限结构,任何长期证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有关,长期利率是该期间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几伺加权平均数。二是流动性偏好利率结构理论。它认为普遍避免风险的现象会影响利率结构以及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长期利率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和逃避利率风险偏好的两者综合。三是市场分割利率结构理论。它主张预期对于利率结构的影响很少甚至没有影响,不同期限证券利率由各个分割的市场内在因素所决定,很难互相替代,彼此之间并无交叉影响。从现实中来看,一国的利率体系大都包括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27、、国债利率、外汇利率、证券市场利率以及其他投资工具利率等等。相应地,利率结构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与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借贷利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二是银行对客户(企业、个人)的存贷款利率比例;三是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国债、企业债及其他证券利率的比例关系。理论上,从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看,理想和科学的利率结构应该基本遵循以下序列:证券市场利率贷款利率存款利率银行问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再贴现利率。中国当前的问题是如何积极推动利率形成机制和利率结构的市场化问题。1中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应该承认,中国目前仍属于严格利率管制的国家,换句话说,政府包揽一切利率的制定。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企

28、业和银行从未实现过完全商业化经营,所谓利率充其量只在动员储蓄、化消费为积累方面起到一些调节作用,而对于避免贷款的低效益等方面作用甚微。同时,还存在企业的非企业化经营,贷款利息进入成本、企业财务软约束等问题,放开利率也无法达到遏制企业过旺的外源融资需求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非国有企业和股份制银行兴起,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利率管制的弊端愈显突出。首先,在利率管制情况下,商业银行就不能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款人,同时,高风险贷款缺乏高利息补偿,从而银行处于风险收益不对称状态。从而导致实践中,多数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远高于官方利息,这些没有计入银行账表。其次,利率管

29、制还会强化金融工具之间的非市场差别,制约了公平竞争。例如,中国的债券利率一直高于存款利率,导致居民节余资金向债券倾斜。1999年3年期国债比银行同档次存款高058,一些企业债券则更高。近年屡屡出现的居民排队抢购企业债券、国债券的原因即在于此。2利率市场化需要的外部条件利率市场化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进行的。在银行微观经营机制不健全、基层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进行自我约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还有可能造成利率恶性竞争,金融秩序混乱的后果。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利率市场化要顺利实现,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1)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总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经验时,学者们普遍谈

30、到了有效的监管机制对自由化成功实现的前提意义。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相对前几年无疑有突破性的进展,它使利率主体行为更为规范,但金融监管尚未完全实现规范化。所以,应按市场化金融运行的要求,尽快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并且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从而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2)宏观经济稳定。大多数学者认为,利率管制放开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将是引起利率水平异常波动的最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是通过银行和企业来进行的。当宏观经济稳定时,银行和企业间维持稳定的关系,有利于保持市场利率平稳,降低波动幅度。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利率放开,在无完善监管机制时,银行就会出现道德风险,为追

31、求高收益而提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冒险行为。而且宏观经济不稳定会使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还会引起企业对短期信贷的过度需求,导致短期利率骤升,对利率市场化极为不利。(3)微观基础的完善。微观基础是指经营性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经营陛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灵敏反应,并迅速调整。从我国看,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构造重点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企业的企业化。由于目前未实现完全的银企企业化,利率市场化就缺乏相应的基础,若强行推行利率市场化,则银行和企业可能用别人的财产去冒险,不顾利率水平高低,从而发生恶劣后果。考虑到银企企业化的现实,可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扩大贷款利

32、率浮动范围和幅度。(4)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学界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一旦这一过程完成,利率市场化也就实现了。经典的利率自由化理论认为,利率市场化要求的金融市场应具有如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存在诸多缺陷,其中比较明显的有: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债券股票发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机构投资者数量不足,影响利率作用的深化;市场监管不完善,导致金融市场利率功能扭曲。只有尽快发展和完善金融

33、市场,培育高素质的投资队伍,提高信用评级服务质量,才能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应有条件。案例5【案例名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案例适用】中国的利率体制【案例来源】新浪财经,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

34、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以调整后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58%)为例,城乡信用社可以在5.02-12.83%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存款利率不能上浮。本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

35、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定价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为确保此次利率调整顺利实施,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全面周密的部署,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调整后的基准利率和浮动区间,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金成本和企业风险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存贷款利率,防止盲目抬高贷款利率,抑制高利贷行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对利率的监测、分析和管理,做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附表: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调整表 【案例分析】央行行长周小川就10月29日利率调整政策的背景、决策机制以及利率自由化等诸

36、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于贷款利率的上限放开,周小川称其为利率市场化的一项重要步骤。商业银行通过更灵活的利率机制,可逐渐建立风险定价能力,以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周小川表示,人民银行今后的工作之一,就是要促进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管好资产负债表、管好贷款风险定价的能力。对于存款利率下浮的政策用意,周小川解释称,是为了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主动负债管理,控制过速膨胀的风险,巩固资本充足率约束。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膨胀速度比较快,对资本充足率产生了较大压力。商业银行要保持资本金充足率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还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做一些风险权重比较小的

37、资产业务,如购买债券或者同业拆出,但银行又嫌这些业务利差太小,利润太低。另一种就是进行主动负债管理,控制负债规模,实现自我约束。周小川称,这应是本轮金融宏观调控期望达到的目标之一。对于此次利率调整的影响,周小川表示,这次利率调整刚发生半个月,政策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同时,央行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对这次利率调整政策的消化,尤其是加快推进微观机制改革。案例6【案例名称】汇率改革【案例适用】外汇市场【案例来源】 2005年07月21日 19:05 新华网【案例内容】人民币21日起升值 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新华网北京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38、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三、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

39、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案例分析】一、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1994年以前

40、,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

41、弱,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二、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

42、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三、如何看待这次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又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高辉清博士认为:这一汇率改革时机,的确令人出其不意,但又在情理之中。中国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目前进行汇率调整,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这一时机的选择极为难得。就国内来说,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敏感时期,社会上普遍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势上,

43、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关注度不高,不少人认为,中国不可能在此时进行汇率调整。 从国际环境来看,近期美元的持续走强,相对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部分投机资本开始撤出,而且自5月份以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预言落空,也渐使人们对这一话题有所遗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近两年来,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上对中国持续施加压力,这一情况令中国在选择汇率调整的时机上左右为难。如果中国政府顺应调整人民币币值,则正中国际投机资本下怀,但如果不调,则越发加大中国进行金融调控的难度。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当前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较好时机。

44、目前,我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国民经济也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世界经济运行平稳,美元利率稳步上升,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调整结构 ,与加息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相比,汇率调整往往波及面更广。对我国来说,这不仅涉及人民币对各国币值的变动,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形势。 不过,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研究员马宇认为,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上调幅度为2%,并不会对资本进入、出口贸易产生实质影响,应该属于一个可控范围。“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意义重大,其好处就是根据市场情况汇率回旋余地很大,增强了汇率弹性

45、。” “人民币小幅升值,还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而目前金融调控形势,也决定了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今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出现了持续扩大的势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亿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失衡,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到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创纪录的711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1亿美元。 有专家预计,照目前进展趋势,我国外汇储备仍将会增长,今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可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国,势必将被推到国际经济金融错

46、综复杂矛盾的第一线。持续增高的外汇储备,对当前金融调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外汇巨额占款压力越来越大。 这次改革注重于机制调整,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 另外,不会对百姓生活带来大的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对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一般老百姓手中并没有太多的美元,而对于部分拥有美元的家庭,2%的幅度变化,影响也不大。” 而据金融理财专家分析,人民币小幅升值,反而会平稳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购买进口商品可能也会便宜。尤其是对出国旅游人员,购买起物品来可能显得更为低廉,更加方便。 对于汇率调整,作为外贸企业的人员也许会有所担忧。一般的外贸企业目前利润大约在3%至5%之间,2%的汇率调整幅度,短时间内或许会对企业有所影响。 不过,汇率改革有助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也促进外贸企业积极调整结构,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此外,外商也将主动和外贸企业加强互动联合,来维持贸易顺畅。“外商也可能主动给企业提供优惠,弥补企业的损失。” 何帆表示,汇率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心理有所冲击,但这一调整幅度充分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不会对社会层面造成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