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619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1.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内合约设计已成熟期货期权上市升温杨柳晗郑商所连续两个月为会员单位提供密集的期权交易培训,或许正是为即将上市的期货期权做准备。目前,我国仍未推出期货期权市场,而事实上,三大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早已完成期货期权的合约设计和仿真交易测试。而出于套保避险的需求,业界对期货期权也呼吁已久。国内期货期权合约设计已成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5月底表示,今年将力争推出国债期货,在积极推动动力煤、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上市的同时,研究开发期权、商品指数等产品。而三大商品交易所早已为此做好准备。大商所总经理李正强本月初公开表示,目前期货期权合约设计已经成熟,大商所期货期权合约设计

2、、制度安排已接近尾声。大商所于去年5月启动了商品期货期权内部仿真交易,标的覆盖大商所上市的全部期货品种。截至今年5月7日,大商所期权仿真交易系统已成功运行一周年,而根据大商所计划,下一步将在前期仿真交易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完善期权规则体系,大力推进会员端系统及行情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郑商所白糖期权合约及规则的设计方案也于去年12月出台,并开展了白糖期权的模拟测试。而为进一步推动期权市场建设,中金所也在今年5月开展了股指期权的测试工作。“国内众多期货市场参与者,比如煤焦钢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保避险的同时,往往缺乏期权作为对冲工具,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敞口难以控制

3、,尤其是在价格波动剧烈、价格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就会非常谨慎。”北京一期货公司总经理对表示。事实上,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早在10年前就开始研究期权并制定相关合约规则。2002年大商所就开始研究大豆期货期权,2002年大商所完成了大豆期货期权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大商所初步制订了大豆期货期权合约及相关管理办法,而大商所包含期权交易模式的系统也在2007年上线。早在1997年,郑商所就开始着手进行期权合约制度的制定和完善。1997年8月,郑商所制订了期权交易设计方案,2001年制定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小麦期权规则。2004年进一步完善了小麦期权交易规则,并制定了风险控制办法、做

4、市商管理办法;2004年9月设计了棉花期权合约,制定了棉花期权规则。上期所在2002年5月开始铜期权的研究。中金所也在成立后不久设计股指期权合约,并于去年以来不断进行模拟测试。期货期权将贡献更大交易量,与期货交易相比,期货期权的交易风险控制同样至关重要。上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美国最大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包括未全面理解和严格执行防止滥用卖空机制的法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不得不支付600万美元罚金并采取补救措施以了结此项指控。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诞生于1973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期权交易所。随后,全球期权交易迅速成长,并且在2000年,全球期权交易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期货

5、交易的总量,且在2009年以前全球期权交易量始终超过期货交易量。全球期权交易量从2005年的59.39亿手上升至2010年的110亿手,增长187.12%。以股指期权为例,韩国交易所的Kospi 200股指期权2012年全年成交约15.75亿手,虽然同比大幅下降57.1%,但交易量仍居全球第一。而国内的股指期权一旦推出,券商系期货公司有望迎来类似股指期货推出时的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金所规划,股指期权仿真交易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合约标的为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沪深300指数。虽然我国尚无期货期权,但期货期权在国外市场发展已十分成熟。“期货期权的推出不仅可以为现有期货品种提供风险再对冲渠

6、道,还可作为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带动期货公司的收入增长,并多元化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参加郑商所期权交易培训的一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大商所、上期所、郑商所和中金所的成交量世界排名依次为第11、第13、第14和第24位。若仅统计商品期货和期权的成交量,大商所、上期所和郑商所分别位列第2、第4和第5位。上述负责人还认为:“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仅靠商品期货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交量,而一旦期货期权推出,期权将会贡献更大的成交量。”楊柳晗鄭商所連續兩個月為會員單位提供密集的期權交易培訓,或許正是為即將上市的期貨期權做準備。目前,我國仍未推出期貨期權市

7、場,而事實上,三大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早已完成期貨期權的合約設計和仿真交易測試。而出於套保避險的需求,業界對期貨期權也呼籲已久。國內期貨期權合約設計已成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薑洋5月底表示,今年將力爭推出國債期貨,在積極推動動力煤、鐵礦石等大宗商品期貨品種上市的同時,研究開發期權、商品指數等產品。而三大商品交易所早已為此做好準備。大商所總經理李正強本月初公開表示,目前期貨期權合約設計已經成熟,大商所期貨期權合約設計、制度安排已接近尾聲。大商所於去年5月啟動瞭商品期貨期權內部仿真交易,標的覆蓋大商所上市的全部期貨品種。截至今年5月7日,大商所期權仿真交易系統已成功運行一

8、周年,而根據大商所計劃,下一步將在前期仿真交易積累的經驗基礎上,繼續完善期權規則體系,大力推進會員端系統及行情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建設。鄭商所白糖期權合約及規則的設計方案也於去年12月出臺,並開展瞭白糖期權的模擬測試。而為進一步推動期權市場建設,中金所也在今年5月開展瞭股指期權的測試工作。“國內眾多期貨市場參與者,比如煤焦鋼企業、農產品生產企業,在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套保避險的同時,往往缺乏期權作為對沖工具,這樣很容易導致企業面臨的風險敞口難以控制,尤其是在價格波動劇烈、價格難以預測的情況下,企業在期貨市場進行套保就會非常謹慎。”北京一期貨公司總經理對表示。事實上,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早在10年前就開始

9、研究期權並制定相關合約規則。2002年大商所就開始研究大豆期貨期權,2002年大商所完成瞭大豆期貨期權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大商所初步制訂瞭大豆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管理辦法,而大商所包含期權交易模式的系統也在2007年上線。早在1997年,鄭商所就開始著手進行期權合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1997年8月,鄭商所制訂瞭期權交易設計方案,2001年制定瞭比較系統、完善的小麥期權規則。2004年進一步完善瞭小麥期權交易規則,並制定瞭風險控制辦法、做市商管理辦法;2004年9月設計瞭棉花期權合約,制定瞭棉花期權規則。上期所在2002年5月開始銅期權的研究。中金所也在成立後不久設計股指期權合約,並於去年以

10、來不斷進行模擬測試。期貨期權將貢獻更大交易量,與期貨交易相比,期貨期權的交易風險控制同樣至關重要。上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美國最大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監管體系存在諸多漏洞,包括未全面理解和嚴格執行防止濫用賣空機制的法規。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不得不支付600萬美元罰金並采取補救措施以瞭結此項指控。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誕生於197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期權交易所。隨後,全球期權交易迅速成長,並且在2000年,全球期權交易總量第一次超過瞭期貨交易的總量,且在2009年以前全球期權交易量始終超過期貨交易量。全球期權交易量從2005年的59.39億手上升至2010年的110億手,增長187.12%。

11、以股指期權為例,韓國交易所的Kospi 200股指期權2012年全年成交約15.75億手,雖然同比大幅下降57.1%,但交易量仍居全球第一。而國內的股指期權一旦推出,券商系期貨公司有望迎來類似股指期貨推出時的新的發展機遇。根據中金所規劃,股指期權仿真交易產品為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合約標的為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的滬深300指數。雖然我國尚無期貨期權,但期貨期權在國外市場發展已十分成熟。“期貨期權的推出不僅可以為現有期貨品種提供風險再對沖渠道,還可作為風險管理和投資工具,帶動期貨公司的收入增長,並多元化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參加鄭商所期權交易培訓的一期貨公司負責人表示。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

12、)的統計數據,2012年我國大商所、上期所、鄭商所和中金所的成交量世界排名依次為第11、第13、第14和第24位。若僅統計商品期貨和期權的成交量,大商所、上期所和鄭商所分別位列第2、第4和第5位。上述負責人還認為:“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僅靠商品期貨就已經獲得瞭如此巨大的成交量,而一旦期貨期權推出,期權將會貢獻更大的成交量。”杨柳晗郑商所连续两个月为会员单位提供密集的期权交易培训,或许正是为即将上市的期货期权做准备。目前,我国仍未推出期货期权市场,而事实上,三大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早已完成期货期权的合约设计和仿真交易测试。而出于套保避险的需求,业界对期货期权也呼吁已久。

13、国内期货期权合约设计已成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5月底表示,今年将力争推出国债期货,在积极推动动力煤、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上市的同时,研究开发期权、商品指数等产品。而三大商品交易所早已为此做好准备。大商所总经理李正强本月初公开表示,目前期货期权合约设计已经成熟,大商所期货期权合约设计、制度安排已接近尾声。大商所于去年5月启动了商品期货期权内部仿真交易,标的覆盖大商所上市的全部期货品种。截至今年5月7日,大商所期权仿真交易系统已成功运行一周年,而根据大商所计划,下一步将在前期仿真交易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完善期权规则体系,大力推进会员端系统及行情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郑商所白糖期权合约及规则

14、的设计方案也于去年12月出台,并开展了白糖期权的模拟测试。而为进一步推动期权市场建设,中金所也在今年5月开展了股指期权的测试工作。“国内众多期货市场参与者,比如煤焦钢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保避险的同时,往往缺乏期权作为对冲工具,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敞口难以控制,尤其是在价格波动剧烈、价格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就会非常谨慎。”北京一期货公司总经理对表示。事实上,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早在10年前就开始研究期权并制定相关合约规则。2002年大商所就开始研究大豆期货期权,2002年大商所完成了大豆期货期权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大商所初步制订了大豆期货期权

15、合约及相关管理办法,而大商所包含期权交易模式的系统也在2007年上线。早在1997年,郑商所就开始着手进行期权合约制度的制定和完善。1997年8月,郑商所制订了期权交易设计方案,2001年制定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小麦期权规则。2004年进一步完善了小麦期权交易规则,并制定了风险控制办法、做市商管理办法;2004年9月设计了棉花期权合约,制定了棉花期权规则。上期所在2002年5月开始铜期权的研究。中金所也在成立后不久设计股指期权合约,并于去年以来不断进行模拟测试。期货期权将贡献更大交易量,与期货交易相比,期货期权的交易风险控制同样至关重要。上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美国最大的期权交易所芝加哥期权

16、交易所的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包括未全面理解和严格执行防止滥用卖空机制的法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不得不支付600万美元罚金并采取补救措施以了结此项指控。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诞生于1973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期权交易所。随后,全球期权交易迅速成长,并且在2000年,全球期权交易总量第一次超过了期货交易的总量,且在2009年以前全球期权交易量始终超过期货交易量。全球期权交易量从2005年的59.39亿手上升至2010年的110亿手,增长187.12%。以股指期权为例,韩国交易所的Kospi 200股指期权2012年全年成交约15.75亿手,虽然同比大幅下降57.1%,但交易量仍居全球第一。而国内的股指期权

17、一旦推出,券商系期货公司有望迎来类似股指期货推出时的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金所规划,股指期权仿真交易产品为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合约标的为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沪深300指数。虽然我国尚无期货期权,但期货期权在国外市场发展已十分成熟。“期货期权的推出不仅可以为现有期货品种提供风险再对冲渠道,还可作为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带动期货公司的收入增长,并多元化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参加郑商所期权交易培训的一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大商所、上期所、郑商所和中金所的成交量世界排名依次为第11、第13、第14和第24位。若仅统计商品期货和期权的成交量,大商所、上

18、期所和郑商所分别位列第2、第4和第5位。上述负责人还认为:“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仅靠商品期货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交量,而一旦期货期权推出,期权将会贡献更大的成交量。” 利用基差交易降低现货企业经营风险编者按:近年来,饲料期货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市场功能发挥明显。日前期货日报实地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西等地饲料产业链企业,对饲料企业期货市场参与利用整体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使大家对当前饲料企业市场参与利用情况有一全面了解,自今日起,本报将推出“饲料期货服务产业考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今年春节前后至今,随着国内对豆粕下游需求的看淡和豆粕期现货价格的持续倒挂,由路易达孚等国际粮商主导的基差交

19、易又开始活跃起来。期货日报日前走进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镶嵌在前台蓝色背景墙一侧的两台大屏幕,正闪烁着豆粕、玉米等国内相关期货品种的即时行情,成为迎接来客的一道风景。“路易达孚是对所经营商品百分之百套期保值的公司。”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告诉,不仅如此,公司的豆粕销售中至少有一半是通过基差交易达成的。基差即现货与期货的价差,相比传统的一口价交易,基差交易在定价上给买方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权。比如路易达孚与下游饲料企业客户签订了2013年9月交货的豆粕基差交易合同,并约定一个固定基差,客户便可以在合同签订日之后至9月1日前期货市场任何一个交易日点价。只要期货价格曾击穿该客户点

20、价的价格,该笔基差交易便视为达成。双方最终的现货交易价格为期货点价价格加上双方约定的基差。陈涛告诉,在这种定价方式下,客户能够按照自身对市场的研究判断和自由选择适合的结算价格。对于卖方而言,尽管目前豆粕期现货价格倒挂,但一年中总有几天相对大豆原料价格出现盈利空间,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公司就会争取全部套保。此后,每达成一笔基差交易,路易达孚便在点价的价位,实施相同数量的买入平仓。“做基差交易以后,现货销售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变动更加统一,比如期货盘面涨了50元/吨,现货销售价格就会即时上涨50元/吨,反之亦然,这样更有利于市场风险的控制。”陈涛说。“当买入和卖出都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以后,我们对市场

21、价格的绝对涨跌便不再敏感,而只关注基差的变化。”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豆粕销售经理王莉说,从历史上分析,豆粕现货价格最高到过4500元/吨,最低跌到2100元/吨,如果采用一口价交易方式,理论上销售企业承受的价格波动为2400元/吨。豆粕期货上市后,基差一直在-300至600点之间波动,意味着如果采用基差交易,企业承受的价格波动不超过900元/吨。据王莉介绍,自2007年路易达孚在中国推广豆粕基差交易以来,这种交易方式出现过3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2009年年初,第二次是在2010年下半年,第三次在今年春节前后至今。一般而言,期现价格倒挂时,下游客户更易接受基差交易方式。王莉说,2009年

22、年初曾发生过一次美国大豆运往我国的严重延迟,导致国内豆粕市场严重缺货。为规避风险,当时路易达孚要求下游豆粕客户全部参与基差交易,其中不少客户在当年春节后的相对低点点价,获得30003200元/吨的最终价格,在现货执行月份相对现货价格大致持平。“但山东一家大型饲料集团由于担心缺货,以35003700元/吨的一口价,在市场上订了很多当年5月到9月提货的豆粕,亏了大本”。除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外,基差交易还有利于降低供需双方的价格谈判成本,保障商品销售、采购的连续性。但这种在发达国家市场较为常见的交易方式在国内总体运用还较少。据了解,目前主导国内豆粕基差交易的,主要是路易达孚和佳吉这两大国际粮商,这两

23、家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足10%,中粮集团也从今年开始尝试这一模式。期货人才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国内实体企业对于期货工具的使用能力。下游企业在参与基差交易时,如何更好把握点价时机,如何确认适合的基差,对其市场研究水平和期货人才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长远来看,实体企业通过现货和期货市场“两条腿”走路,参与利用基差交易降低经营风险是发展趋势。相信随着中粮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尝试,基差交易模式有望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編者按:近年來,飼料期貨市場得到長足發展,市場功能發揮明顯。日前期貨日報實地走訪瞭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西等地飼料產業鏈企業,對飼料企業期貨市場參與利用整體情況進行瞭調研。為使大傢對當前

24、飼料企業市場參與利用情況有一全面瞭解,自今日起,本報將推出“飼料期貨服務產業考察”系列報道,敬請關註。今年春節前後至今,隨著國內對豆粕下遊需求的看淡和豆粕期現貨價格的持續倒掛,由路易達孚等國際糧商主導的基差交易又開始活躍起來。期貨日報日前走進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公司,鑲嵌在前臺藍色背景墻一側的兩臺大屏幕,正閃爍著豆粕、玉米等國內相關期貨品種的即時行情,成為迎接來客的一道風景。“路易達孚是對所經營商品百分之百套期保值的公司。”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濤告訴,不僅如此,公司的豆粕銷售中至少有一半是通過基差交易達成的。基差即現貨與期貨的價差,相比傳統的一口價交易,基差交易在定價上給買

25、方提供瞭更大的主動權。比如路易達孚與下遊飼料企業客戶簽訂瞭2013年9月交貨的豆粕基差交易合同,並約定一個固定基差,客戶便可以在合同簽訂日之後至9月1日前期貨市場任何一個交易日點價。隻要期貨價格曾擊穿該客戶點價的價格,該筆基差交易便視為達成。雙方最終的現貨交易價格為期貨點價價格加上雙方約定的基差。陳濤告訴,在這種定價方式下,客戶能夠按照自身對市場的研究判斷和自由選擇適合的結算價格。對於賣方而言,盡管目前豆粕期現貨價格倒掛,但一年中總有幾天相對大豆原料價格出現盈利空間,一旦出現這樣的機會,公司就會爭取全部套保。此後,每達成一筆基差交易,路易達孚便在點價的價位,實施相同數量的買入平倉。“做基差交易

26、以後,現貨銷售價格與期貨價格的變動更加統一,比如期貨盤面漲瞭50元/噸,現貨銷售價格就會即時上漲50元/噸,反之亦然,這樣更有利於市場風險的控制。”陳濤說。“當買入和賣出都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對沖以後,我們對市場價格的絕對漲跌便不再敏感,而隻關註基差的變化。”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公司豆粕銷售經理王莉說,從歷史上分析,豆粕現貨價格最高到過4500元/噸,最低跌到2100元/噸,如果采用一口價交易方式,理論上銷售企業承受的價格波動為2400元/噸。豆粕期貨上市後,基差一直在-300至600點之間波動,意味著如果采用基差交易,企業承受的價格波動不超過900元/噸。據王莉介紹,自2007年路易達孚在中

27、國推廣豆粕基差交易以來,這種交易方式出現過3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2009年年初,第二次是在2010年下半年,第三次在今年春節前後至今。一般而言,期現價格倒掛時,下遊客戶更易接受基差交易方式。王莉說,2009年年初曾發生過一次美國大豆運往我國的嚴重延遲,導致國內豆粕市場嚴重缺貨。為規避風險,當時路易達孚要求下遊豆粕客戶全部參與基差交易,其中不少客戶在當年春節後的相對低點點價,獲得30003200元/噸的最終價格,在現貨執行月份相對現貨價格大致持平。“但山東一傢大型飼料集團由於擔心缺貨,以35003700元/噸的一口價,在市場上訂瞭很多當年5月到9月提貨的豆粕,虧瞭大本”。除瞭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外,

28、基差交易還有利於降低供需雙方的價格談判成本,保障商品銷售、采購的連續性。但這種在發達國傢市場較為常見的交易方式在國內總體運用還較少。據瞭解,目前主導國內豆粕基差交易的,主要是路易達孚和佳吉這兩大國際糧商,這兩傢企業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不足10%,中糧集團也從今年開始嘗試這一模式。期貨人才的嚴重缺乏影響瞭國內實體企業對於期貨工具的使用能力。下遊企業在參與基差交易時,如何更好把握點價時機,如何確認適合的基差,對其市場研究水平和期貨人才儲備提出瞭很高的要求。但長遠來看,實體企業通過現貨和期貨市場“兩條腿”走路,參與利用基差交易降低經營風險是發展趨勢。相信隨著中糧等大型國有企業的嘗試,基差交易模式有望得到

29、更好的推廣和應用。编者按:近年来,饲料期货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市场功能发挥明显。日前期货日报实地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西等地饲料产业链企业,对饲料企业期货市场参与利用整体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使大家对当前饲料企业市场参与利用情况有一全面了解,自今日起,本报将推出“饲料期货服务产业考察”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今年春节前后至今,随着国内对豆粕下游需求的看淡和豆粕期现货价格的持续倒挂,由路易达孚等国际粮商主导的基差交易又开始活跃起来。期货日报日前走进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镶嵌在前台蓝色背景墙一侧的两台大屏幕,正闪烁着豆粕、玉米等国内相关期货品种的即时行情,成为迎接来客的一道风景。“路易达孚

30、是对所经营商品百分之百套期保值的公司。”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告诉,不仅如此,公司的豆粕销售中至少有一半是通过基差交易达成的。基差即现货与期货的价差,相比传统的一口价交易,基差交易在定价上给买方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权。比如路易达孚与下游饲料企业客户签订了2013年9月交货的豆粕基差交易合同,并约定一个固定基差,客户便可以在合同签订日之后至9月1日前期货市场任何一个交易日点价。只要期货价格曾击穿该客户点价的价格,该笔基差交易便视为达成。双方最终的现货交易价格为期货点价价格加上双方约定的基差。陈涛告诉,在这种定价方式下,客户能够按照自身对市场的研究判断和自由选择适合的结算价格。对于卖方

31、而言,尽管目前豆粕期现货价格倒挂,但一年中总有几天相对大豆原料价格出现盈利空间,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公司就会争取全部套保。此后,每达成一笔基差交易,路易达孚便在点价的价位,实施相同数量的买入平仓。“做基差交易以后,现货销售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变动更加统一,比如期货盘面涨了50元/吨,现货销售价格就会即时上涨50元/吨,反之亦然,这样更有利于市场风险的控制。”陈涛说。“当买入和卖出都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对冲以后,我们对市场价格的绝对涨跌便不再敏感,而只关注基差的变化。”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豆粕销售经理王莉说,从历史上分析,豆粕现货价格最高到过4500元/吨,最低跌到2100元/吨,如果采用一口价

32、交易方式,理论上销售企业承受的价格波动为2400元/吨。豆粕期货上市后,基差一直在-300至600点之间波动,意味着如果采用基差交易,企业承受的价格波动不超过900元/吨。据王莉介绍,自2007年路易达孚在中国推广豆粕基差交易以来,这种交易方式出现过3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2009年年初,第二次是在2010年下半年,第三次在今年春节前后至今。一般而言,期现价格倒挂时,下游客户更易接受基差交易方式。王莉说,2009年年初曾发生过一次美国大豆运往我国的严重延迟,导致国内豆粕市场严重缺货。为规避风险,当时路易达孚要求下游豆粕客户全部参与基差交易,其中不少客户在当年春节后的相对低点点价,获得300032

33、00元/吨的最终价格,在现货执行月份相对现货价格大致持平。“但山东一家大型饲料集团由于担心缺货,以35003700元/吨的一口价,在市场上订了很多当年5月到9月提货的豆粕,亏了大本”。除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外,基差交易还有利于降低供需双方的价格谈判成本,保障商品销售、采购的连续性。但这种在发达国家市场较为常见的交易方式在国内总体运用还较少。据了解,目前主导国内豆粕基差交易的,主要是路易达孚和佳吉这两大国际粮商,这两家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足10%,中粮集团也从今年开始尝试这一模式。期货人才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国内实体企业对于期货工具的使用能力。下游企业在参与基差交易时,如何更好把握点价时机,如何确认适合的基差,对其市场研究水平和期货人才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长远来看,实体企业通过现货和期货市场“两条腿”走路,参与利用基差交易降低经营风险是发展趋势。相信随着中粮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尝试,基差交易模式有望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