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实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实证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实证研究陈斌 佘坚 王晓津(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深圳 518010)摘要:本文以A股市场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比较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在企业经营与公司治理方面的差异,探讨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及民营上市公司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成长性;公司治理作者简介:陈斌,经济学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佘坚,管理学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王晓津,女,管理学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
2、显示,在19892005年间,民营经济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65%,民营经济的增长率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超过非民营经济部门,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过,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及作用不同的是,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民营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公司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与培育,同样,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效资本市场也应该具有不同类别所有制企业均衡发展的市场结构。因此,分析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
3、场中现状地位的起因,探讨其与非民营上市公司之间发展差异的根源,进而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予以推动及解决,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中需要加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力图通过详实、严谨的数据分析,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的现状、盈利能力、成长性和公司治理进行系统梳理。 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全面、深入地比较分析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两大主体的经营与治理差异,研究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1)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2)民营上市公司与剔除部分高垄断行业国企【1】的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3)不同行业壁垒(垄断或竞争程度)中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
4、市公司的比较分析;(4)不同类型民营上市公司之间的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的内容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成长性分析和公司治理分析,具体内容体现在研究使用的指标体系如表1。表1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盈利、成长与治理实证分析使用的指标体系比较研究的内容指标指标重要性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主要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辅助指标主营业务收入的费用占比辅助指标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要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主要指标总资产增长率辅助指标公司治理所有权结构主要指标董事会主要指标公司控制权市场主要指标高管激励主要指标外部机构投资者主要指标我们以沪深两市截至2006年底的历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共405家,其中
5、沪市216家,深市189家。报告所依据样本数据的简要说明如下:(1)本报告讨论的民营上市公司是指民营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在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大体分为四类,即公司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的上市公司、可以确定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集体企业类上市公司、可以确定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职工持股会控制类上市公司和可以确定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其他类型上市公司(以各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为准)。其中公司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的上市公司占有93.58%的比例。(2)根据企业上市方式不同划分出若干子样本。405家样本公司中,202家为IPO直接上市;191家经过资产重组成为民营性质上市公司;12家公司通过MB
6、O的方式成为民营上市公司。(3)本研究指的非民营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了国资委直接控股上市公司,中央非民营企业(简称央企)直接控股上市公司,中央国家机关直接控股上市公司,地方国资委、政府和非民营企业直接控股上市公司等非民营上市公司和集体企业直接控股上市公司,并划分为垄断性非民营上市公司和剔除垄断行业国企的非民营上市公司两个比较样本。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1992年6月,深圳市华源磁电有限公司的上市揭开了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序幕。但在1995年之前,初期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主要是为非民营企业改制服务的,发行制度中存在一定的所有制歧视,沪深两市中民营上市公司屈指可数。1996年之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
7、步开放和国家扶持民营企业政策的不断出台,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但民营企业上市更多是通过买壳上市而不是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方式。20012004年,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数量连续三年超过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数量。2004年,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为民营企业的上市注入了新的活力,除2005年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的需要暂停新股发行之外,2004年和2006年民营企业通过IPO方式上市的家数迅速增加,而这些新增的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小企业板。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主要有以下显著特点:从企业分布看,民营上市公司的注册地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行业特性看,民营上市公司的行业集中于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行业进入
8、壁垒越高,民营上市公司所占的比例越低;从市值与IPO融资额看,民营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及IPO融资额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但比重在2005和2006年有所下降(见表2)。综合而言,受经济体制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原因影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严重滞后于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表2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历年IPO融资状况年份民营公司IPO家数民营公司IPOA股市场上市家数A股市场筹资额(亿元)民营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199324.15134459.190.90%1.49%199479.59117155.646.16%5.98%1995003675.280.00%0.00%199657.4212281.
9、152.63%2.36%19971328.54222756.013.78%5.86%1998819.62111453.414.33%7.21%19991144.4100584.597.60%11.00%200023105.7143999.5610.57%16.08%20011481.179707.4111.46%17.72%20021436.971675.885.46%19.72%20032171.267552.6512.88%31.34%200447132.1100527.0925.06%47.00%2005717.315322.095.37%46.67%20063087662729.963
10、.19%45.45%合计20264514739279.92总体而言,由于历史的原因,迄今为止,民营经济平等对待的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比如一些行业仍然正式或非正式地禁止民营企业进入,在一些领域“国退外进”取代了“国退民进”。这种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方面,由于所有制问题,民营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受到了一定“歧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买壳上市过程也是困难重重,直接引致民营企业上市严重滞后于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体现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和一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微观反映。作为我国中小企业群体和民营经济的优秀
11、代表,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1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较,实证数据显示,无论是整体比较还是分行业比较,民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都弱于相应的非民营上市公司,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强于后者,两者显著背离。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造成民营上市公司ROE水平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济周期和大宗产品的价格变化有可能造成了两类上市公司ROE水平的差异,但由于不同行业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这一观点有待于分行业进一步分析和确认;另一方面,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严重,处于业绩低端尤其是亏损公司的比例和亏损幅度较大,正是这部分绩差
12、公司拖累了民营上市公司的ROE整体水平。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是整个民营上市公司中的高端群体,其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最高且分布较为集中。此外,民营上市公司较低的销售净利率和经营效率也部分地解释了其ROE水平较低的原因。而造成民营与非民营上市公司ROE和主营业务利润率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上市公司的主业成本控制能力较强,但三大费用(尤其是营业费用)支出较高(见图1)这同时反映了民营上市公司面临着较强的市场竞争或者较差的营销环境。此外,两类上市公司有差异的税赋负担也部分地解释了两类上市公司ROE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相背离的现象。图1 民营与非民营上市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比较2民营上市公司与非高垄断性非民营上市公
13、司的比较在剔除了95家高垄断性非民营上市公司并进行重新比较后,我们发现,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有明显下降。以2006年为例,其ROE从10.37%降为8.57%,降幅超过17%;主营业务利润率从16.23%降至15.24%,降幅约6%。不仅如此,1995年以来的多数年份,剔除95家后的非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都有明显下降。但是,剔除95家后的非民营上市公司ROE水平仍旧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只是优势程度下降(统计结果不显著);而民营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的盈利优势更加突出。从行业细分来看,在高壁垒行业【2】,民营上市公司的ROE和主营业务利润率都显著弱于非民营上市公司;在中低壁垒行业,其RO
14、E虽弱于非民营上市公司,但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较为突出。在一些开放较早或者竞争充分的行业里,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但是在房地产业、综合类和信息服务类领域,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弱于非民营上市公司。 3不同上市类型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数据分析表明,不同上市方式的民营公司中IPO类盈利能力最强,MBO类居中且较稳定,买壳类最差。究其原因,我们注意到,不少买壳类公司在买壳后发生了产业转移,而这些转移后的产业正是亏损民营上市公司较多的产业,因此,产业转移可能是买壳类公司盈利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许多壳资源被买之前的盈利能力较差,而且相当部分通过买壳上市的民营公司真正
15、目的在于二级市场炒作;即使有些民营公司试图做强做大,也会面临着与原有企业文化、资源整合的难题。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普遍具有成长较快,但发展的波动性较大、抗风险能力差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国外学者对美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只能存活5年以内的约占68%,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作为我国民营企业中的精英,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反映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状况。1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良好,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呈同步趋势,且其增长比率更大,不过民营上市公司成长的稳定性不够。与非民
16、营上市公司比较,三项成长性指标均显示,2003年之前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明显好于非民营上市公司,而2003年之后则是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占优(见表3)。表3 民营和非民营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比较年份样本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民营非民营民营非民营年份非民营民营非民营19964873114.658.0615.05-0.1826.919.5219977080523.6612.0136.5914.1231.9823.58199811389817.455.12111.1971.0224.0521.03199914794217.7614.717.8318.319
17、.8410.7200019096923.823.6923.9921.1631.6917.41200124298314.686.3917.993.521910.92200232799822.0516.8118.9218.4714.8410.07200335099024.6928.3717.1226.2820.4714200440599924.4832.0315.7426.5715.5117.08200540599913.1122.123.734.856.0313.45200640599918.2921.2518.9618.3711.8618.72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首先,从统计角度分析,1
18、9962000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数较少,如1996年民营样本为48家,而非民营样本为731家,两者比例为6.6%,到2000年此比例也仅为15.6%,在进行民营与非民营上市公司比较中难免出现数据失真。其次,从融资角度看,2000年深交所暂停发行新股之后,通过IPO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减少,而非民营上市公司中则增加了中国石化、中国联通、长江电力等具有垄断性优势的大型蓝筹股,此消彼涨,立分高下;再融资方面,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与非民营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之比从1995年的81.42%下降到2005年的0.4%,再融资困境限制了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最后,从行业分布来看,目前62.5%的民营上市公
19、司属于制造业,而属于燃料动力、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等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极少,而这些原材料却是制造业企业不能缺少的。而2003年以来,我国以上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现连续攀升走势,这给大多属于原材料下游,且经营业务比较单一的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而非民营上市公司中有近十分之一的企业属于垄断性行业企业,有色金属、冶金等原材料上市公司也大多属于非民营上市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周期中,这些企业成长性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出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这也是2003年之后民营上市公司弱于非民营上市公司的一个主要原因。2民营上市公司与非高垄断性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比较在剔除了95家高垄断性
20、非民营上市公司并进行重新比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数据显示,剔除垄断行业的非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在2003年以前弱于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在2003年之后与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无显著差距。在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方面,民营上市公司在1999年以前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主要与此阶段大多数企业通过买壳的方式上市有关。在2000年之后,民营上市公司和剔除垄断行业的非民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并无显著差异。总资产增长率指标显示,民营上市公司一直显著强于剔除垄断行业的非民营上市公司,只是在2005年出现大幅下滑后,弱于剔除垄断行业的非民营上市公司,这与当年民营上市公司接近于零的再融资金额有较大的关系。从细分行业来看
21、,在高壁垒行业里,非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明显好于民营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在此领域样本很少,且大多数属于该类行业的边缘企业且规模较小。在中等壁垒行业领域,民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大体与非民营的一致,但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增长则明显较弱,体现出在该领域民营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能力的欠缺。在低壁垒行业,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强于非民营上市公司。而在竞争激烈,且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尽管民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弱,但其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则较强,说明在此领域,民营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能力较为突出(见表4)。表4 行业壁垒角度的民营和非民营公司成长性比较2003年2006年高壁垒行业中等壁垒行业低壁垒行
22、业竞争激烈,且技术含量较高行业民营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9.63%26.71%19.37%16.52%非民营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37.16%25.32%16.17%22.64%民营平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20.21%16.58%14.39%18.22%非民营平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21.49%18.24%8.43%9.74%3不同上市类型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按上市类型的不同对民营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解可以发现,IPO类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在2003年以前明显强于剔除垄断行业的非民营上市公司,在2003年之后两者无显著差别。而买壳类民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则弱于前两者,且各项成长性指标波动很大。
23、“多次重组样本”显著弱于IPO类民营上市公司、买壳类民营上市公司和“一控多”民营上市公司。无论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还是总资产增长率,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均显著强于IPO类民营上市公司,也强于剔除垄断行业的非民营上市公司。这当中应该也有中小企业板公司样本数较少和样本上市时间较短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2003年之后民营上市公司所经历的成长低潮中,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细分行业龙头地位,成为民营上市公司中的一缕亮色。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分析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治理绩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探讨当前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状况,有
24、助于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1非民营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股比例低于非民营控股股东,其公司治理的“汇聚效应” 和“隧道效应”同时并存,民营上市公司的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力量更强;民营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机制和董事会结构均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而其外部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则较弱。从高管薪酬来看,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薪酬比非民营上市公司低3万元,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比非民营上市公司低17.6万元。原因可能是多方面:民营上市公司可能更善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合适的管理人员;民营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拥有较多的
25、公司股份,从而对这种以现金方式发放的薪酬的需求更低。从高管持股比例来看,民营上市公司董事的持股比例、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监事的持股比例分别比非民营上市公司高3.52%、3.80%和0.16%。因此,与非民营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更为完善。从董事会特征来看,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数量约比非民营上市公司少1人,而独立董事比例则略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按照国外的相关研究,小规模董事会规模意味着更高的决策效率,而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往往意味更客观、更独立的决策,因此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效率应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从所有权结构(含公司控制权市场)来看,民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比
26、非民营上市公司低8.45%,第二至第十股东持股比例平均比非民营上市公司高6.15%,外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比非民营上市公司低2498万股。因此,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股比例更低,但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其的约束作用更大,即控股股东受到被接管或并购的压力更大。表5 非民营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比较结果公司治理具体指标非民营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所有董事薪酬(万元)高低所有高管薪酬(万元)高低董事会董事会规模(位)大小独立董事比例()低高高管持股所有董事持股比例()低高所有监事持股()低高所有高管持股比例()低高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第二至第九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低高
27、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万股)高低其他员工数量(位)多少股东大会次数(次)少多2不同上市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比较从高管薪酬来看,MBO公司最高,IPO次之,买壳公司最低。统计结果显示:MBO公司的董事薪酬平均为99.2万元,IPO公司66.5万元,买壳公司48.5万元;MBO公司的高管薪酬平均48.9万元,IPO公司36.0万元,买壳公司25.8万元。因此,MBO公司的高管们可能给自己支付偏高的薪酬,原因可能是为了早日偿还MBO的过桥贷款(即为完成MBO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而买壳公司的高管薪酬偏低。从公司高管的持股比例来看,IPO公司最高,并且MBO公司与买壳公司无显著区
28、别。统计结果显示:IPO公司的董事持股比例比MBO公司(买壳公司)高约7.7,而高管的持股比例高约8.3。因此,与其他两类民营公司相比,IPO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较为完善。从董事会特征来看,这三类民营上市公司不存在显著的区别。从所有权结构(含公司控制权市场)来看,以第一大股东持股为例,买壳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比MBO公司低6.06%,比IPO公司低4.35%,但买壳公司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则平均比MBO公司、IPO公司高33.85%和23.19%。主要原因是买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了避开全面收购要约,常常把控股权控制在30以下以避免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从而导致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
29、此外,由于买壳公司的业绩往往很差,而新控股股东重组公司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厌恶的外部机构投资者常常不愿意持有这类公司的股份,因而对其约束力就较弱。结论与建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第一,应正确认识我国民营经济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民营上市公司群体在资本市场中的现状及地位形成强烈的对比与矛盾。因此,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历史要求;同时,增强民营企业群体在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推进资本市场市场化、成熟化发展的重要方
30、面。第二,应辩证审视我国民营经济、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制度活力。实证分析显示,虽然民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等方面总体不如非民营上市公司,但在竞争性领域民营经济的发展效率是相对较高的。这说明,我国民营经济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更多来源于制度性根源,只要赋予制度的松绑与引导,我国民营经济与民营上市公司必将进入一个更为高效、更为迅速的发展轨道。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四点政策建议:第一,在宏观政策层面上鼓励民营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实体,促进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第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制度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平等的待遇”,提高我国经济的市
31、场化发展水平,使更多的经济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第三,应支持大量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当前的重点是以发行制度改革为核心,尽快构建以创业板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大量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民营企业进入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培育促进作用。第四,应加强资本市场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监管,遏止民营资本逐利本质在高度市场化资本市场中的不良作用及影响,使维护市场公平成为提高市场效率的前提。注释12006年底,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将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这
32、些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航空运输和航运等七大行业(下简称七大行业)。以上七大行业以及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行业的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本研究将以上行业作为高垄断性行业。2按照WIND各行业对应的行业进入壁垒指数,我们将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进入壁垒高的行业(进入壁垒指数在710之间),包括:建筑与工程、能源设备与服务(石油、天然气与供消费用燃料)、金属、非金属与采矿、汽车、资本市场、电力、燃气、复合公用事业及水务、公路与铁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媒体、海运、航空及航空物流和货运(航天、航空及国防、多元电讯服务;这类行业通常属于国有
33、垄断或者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第二类:进入壁垒中等的行业(进入壁垒指数在46之间),包括:建筑产品、综合类、汽车零部件、生物科技(制药)、通信设备、建材、纸与林木产品、机械、房地产管理与开发、基础化工、化纤、特种化工及化肥、电气设备等,这些行业具有属于较为典型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第三类:进入壁垒低的行业(进入壁垒指数在13)之间,包括: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酒店餐馆与休闲、容器与包装、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饮料、食品、个人用品)、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互联网软件与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软件)、贸易、公司与工业品经销商、商业服务与用品、家庭耐用消费品、家庭用品(休闲设备与用品)、消费品经销商(多元化
34、零售和专营零售)、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与仪器、半导体设备与仪器)等;这些行业因具有较低的进入壁垒或者早已允许民营资本的进入,因而已经体现出较强的竞争性。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
35、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
36、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
37、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
38、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
39、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