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721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汽车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代表产业,该产业具有强产业关联度与长产业链,加之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规模效应显著等特点,被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为“工业中的工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之一,汽车产业代表了一个地区最高的产业水平,其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分析研究汽车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让美国汽车三巨头几乎同时陷入困境。今年6月1日,通用正式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世界汽车巨人通用破产重组,也使人们的目光聚集向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世界汽车业。2008年中国汽车销量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0%,2009年3月份,全国汽车生产

2、109.54万辆,同比增长5.55%;销售110.98万辆,同比增长5.01%。同时,一季度销量超过美国本土市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轿车产地,拥有全国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地,由此观之,上海汽车产业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在汽车产品出口地区中,上海市占全国第三位,出口额为52.48亿美元,占汽车产品总出口额的12.6%,较之上海市,其余汽车产品出口金额较多的地区均为汽车零部件大省。上海汽车产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史,然而除早期的上海华普和近年来的汇众、荣威(基于英国罗孚75平台核心技术开发而成)、M

3、G名爵是拥有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外,其余大部分车型都是引进产品,也就是说该产业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对现有整车进行国产化改造的阶段,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上海汽车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自主研发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竞争成为了国际竞争的一种主要形式,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技术和经济交流、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面对国外汽车厂商的大规模进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这已成为上海市政府和众多汽车厂商及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清晰认识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其优势以及不足,对于保护上海汽车产业安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

4、意义,因此本文把研究对象定为上海汽车产业。1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基础1.1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在继承发展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Boston: Free Press,1998, 31123。该理论认为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与未来。企业(产业)所面临的国内经济环境制约影响其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钻石”模型所决定的要素情况最有利的企业

5、和产业。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1.1.1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1) 生产要素。它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2) 需求因素。国内需求条件是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数量是否足够多,如是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

6、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三是若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也会促使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走在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3) 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企业的经营不可能是孤立的,仅凭自身的努力是无法获得经营的成功的。一个企业的经营要通过合作、适时生产和信息交流与众多的相关企业和行业保持联系,并从中获得和保持竞争力。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4)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因素。它们是指一国国内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各类企业有其不同的规模、组织形式

7、、产权结构、竞争目标、管理模式等特征。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除上述四个因素外,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辅助作用。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如能源危机)以及其它突发事件。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以上影响竞争的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图1-1“钻石体系”理论结构Fig.1-1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diamond system1.1

8、.2 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波特认为,国家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通常会带来经济上的繁荣,第四个阶段则是经济上的转折点,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1) 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几乎所有的成功产业都是依赖基本生产要素。这些基本生产要素可能是天然资源,或是适合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或是不匮乏且又廉价的一般劳工。这个阶段中的钻石体系,只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具备相关资源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军国际市场。(2) 投资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家竞争优势的确立以国家和企业的投资意

9、愿和投资能力为基础,并且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拥有不同程度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有能力对引进的技术实行消化、吸收和升级,是一国达到投资导向阶段的关键所在,也是区别要素导向阶段与投资导向阶段的标志。(3) 创新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在应用并改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具备独立的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处于创新导向阶段的产业,在生产技术、营销能力等方面居领先地位。有利的需求条件、供给基础及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企业有能力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在重要的产业群中开始出现世界水平的辅助行业,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也不断提高。(4) 富裕导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已有的财富。企业

10、进行实业投资的动机逐渐减弱,金融投资的比重开始上升。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影响和操纵国家政策来维持原有的地位。大量的企业兼并和收购现象是进入富裕导向阶段的重要迹象,反映了各行业希望减少内部竞争以增强稳定性的愿望。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可选择性,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谋求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1.2 产业潜在竞争优势理论所谓产业潜在竞争优势是产业所具备的未来发展能力,是未来的产业竞争优势。现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不一定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现在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非常有可能具有未来的长期竞争优势;而未来具有

11、竞争优势的产业,一定具有现在的潜在竞争优势。产业潜在竞争优势理论包括本国特定密集需求、供给三角、有效产业政策三个核心内容。具体说:1.2.1 本国特定密集需求本国特定密集需求,是指本国国内对某类产业产品数量巨大、增长迅速的需求。市场在哪里,产业的竞争优势就应该体现在哪里。对供给总体过剩的制造业来说,强调需求具有特殊意义。而本国特定密集需求可以牵动、吸引厂商和人才于一体,扩大自身和相关辅助产业规模,诱发技术创新和配套,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牵引作用和方向把握能力最强,是产业潜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1) 一国在本国需求密集的产业最容易形成未来的竞争优势。这一立论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已

12、有阐述。(2) 本国密集需求产业上最容易形成未来的竞争优势,是因为能产生供需协同。本国需求是原生的需求,是有长期历史积淀的需求,是组合的需求。供给者更了解本国的需求,最有可能使生产体系与本国需求相适应,以产生供需协同的良性生态环境。(3) 如果本国特定密集需求与国际需求拓展方向相吻合,将产生国际竞争优势。制造业深度的世界开放性,决定了一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必须是国际竞争优势,本国的需求条件与国际需求相吻合,使本国的制造企业更容易把握国际需求,更容易把在本国的竞争优势蔓延到国外。另外国内外需求的协调,还能减轻供给系统的运行阻力,更容易把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未来真实的竞争优势。1.2.2 供应三角供

13、应三角是一国的供应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厂商与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聚焦体系、辅助产业与人才积累。(1) 厂商、产业规模和集聚。特定产业厂商数量和产业规模的增加会加剧本国该产业的竞争,并由此吸引相关辅助产业的形成和人才积累,诱导产业集聚,促发技术创新,形成成本和差异化的双重优势,因此是供给系统的最关键因素。(2)技术创新聚焦与体系。一国将在最适合本国需求条件的产品上产生技术突破。因此,一国的技术创新方向必须聚焦于本国密集需求,一旦有技术的点突破,又存在巨大的产业群和辅助产业,就会带动一批相关技术的发展,形成围绕自己需求特色的技术体系 (3) 辅助产业和人才的体系化积累。任何产业都需要上下游产业的支持,

14、像制造业这样产业链较为复杂的系统,对辅助产业的要求更高。另外,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不是单层次、单方面的。任何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主导产业和相关辅助产业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立体化的系统人才配备和积累。(4) 基本生产要素的作用。本理论中,基本生产要素没有被赋予供应系统主要成分的地位,不是说生产要素不重要,而是因为发自于本国密集需求的产业,一般已经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其要素供给已经被证明是充分存在的。即使某种要素短期稀缺,也会由需求促发材料创新或通过贸易来解决。故对国内密集需求行业,生产要素不构成主要运行障碍。1.2.3 政府的产业政策(1) 一国可以甚至必须依靠产业政策来提升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任何

15、国家的产业发展都会面临来自内部的旧技术、旧制度等多重阻挠,还来自外部的贸易壁垒等障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表明,产业政策的确能够在克服这些困难,并帮助本国产业提升竞争优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波特的“国家钻石”理论虽然不赞成政府直接经营产业,但都主张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优势。(2) 产业政策应当顺应国内需求密集的产业发展要求。政策方向必须符合市场方向,有限的政策资源,只有对真正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政策倾斜,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2.1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世界汽车产业在100多年间经历了两次大重组:第一次是各工业国家

16、内部几十个、上百个汽车厂商重组为三五个大集团;第二次是过去的几年里,跨国汽车集团之间的兼并重组。当今世界汽车格局可以概括为“6+3:即六大集团:通用、戴克、福特、丰田、大众、雷诺和三个独立公司:本田、宝马、标致。欧、美、日、韩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汽车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具实力的汽车生产企业。它们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通常做法是:优化存量(TIT制度)、联合重组(产业集群)、自主开发(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而走向了集约化、大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培育了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国际汽车集团之间联合与并购以及抢占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市场,全球汽车工业基本上处在9大汽车集团的掌控之中。在全球汽车业的寡头垄断时代,这9

17、家公司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总量的92%。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其汽车产量约占世界的1/4,销售量约占世界的30%,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国家,长期以来,汽车企业一直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德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日本汽车产业虽起步较晚,但日本的汽车与欧美汽车相比市场定位较好,相对价格低并且节能,非常具有竞争优势。后起之秀的韩国汽车产业通过国家扶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成功实现跨越,己经进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2.2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形成一个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基本满足国

18、内需求的工业体系。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汽车产业正在融入世界汽车以“6+3”为主导的产业竞争大格局之中。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制造业也已初步形成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和广州本田等9家独立厂商的“3+9”格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我国汽车产业以合资与重组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整个汽车市场的繁荣。同时要看到我国汽车产业的不足,我国汽车产业生产布局(所谓的“3+9”格局)只是跨国汽车巨头“6+3”的缩影。在我国,“6+3”在华的合资公司控制了我国95%以上的市场,

19、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也掌握在他们手中。国内汽车厂商大部分是在组装国外的车型。除了吉利、中华等少数民营汽车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外,国内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基本处在以市场换技术的阶段。另一方面,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将来持续或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如何抓住当前国内汽车市场迅速扩容的时机,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合理利用外资和技术,尽快提高自身实力,拓展国际市场是培育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3上海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2.3.1 上海汽车产业概况上海是中国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居于全国各省市的领先地位。2008年,在汽车产品出口地区中(如图2-1所

20、示),上海市占全国第三位,出口额为52.48亿美元,占汽车产品总出口额的12.6%,较之上海市,其余汽车产品出口金额较多的地区均为汽车零部件大省。2009年4月,上海市汽车工业总产值1979187.2万元,占全国的8.16%。图2-1 中国各省市汽车产品出口比例Fig.2-1 The export ratio of automobile in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上海市有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有我国最大的中德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有投资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美轿车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有全国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地,60多家世界一流的汽车

21、零部件合资企业,上海的零部件配套能力是国内最强的;在整车和零部件公司数量、实力、整车产量、零部件产值、成本控制、新产品推出、吸引外资力度等七大类指标方面,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高居全国各地区的第一位,在本区域市场(汽车保有量) 方面也仅位于京津地区之后,居全国第二位。上海被汽车产业界、学术界公认为国内轿车产业综合投资环境最佳、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2009年1-4月上海汽车产量为330619辆。上海市2000-2008年的汽车产量数据如表2-1所示。从表2-1和图2-2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汽车产量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在2008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产量稍有下滑,但是根据09年1

22、-4月数据推算,上海汽车产量将在09年取得突破。表2-1 上海2000年至2008年汽车产量Tab.2-1 The automobile production of Shanghai from 2000 to 2008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产量(万辆)25.2929.0039.1959.5855.9648.4565.2882.1280.65资料来源:2008上海统计年鉴、中商情报网 图2-2 上海2000年至2008年汽车产量Fig.2-2 The automobile production of Shanghai from 2000 to

23、 20082.3.2 上海汽车集团目前,上海汽车产业主要是由上汽集团(SAIC)所有的及相关企业组成。上汽集团是中国最主要的三大集团之一,2006年起,上汽集团销量超过一汽集团,成为中国汽车销量最高的企业。并且,自06年上汽集团完成了整体上市,将所有整车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后,上海汽车成为行业中无可争议的龙头。上汽集团(SAIC)仍主要是国有性质,由上海市政府绝对控股,并与其保持紧密的联系。集团由不同的轿车、卡车、客车和摩托车制造公司组成,其主要的零部件和设备供货商也属于集团内部。上汽集团内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商是与德国大众合资建设的上海大众及与美国通用公司合资建设的上海通用,其股份构成均为中方50%

24、,外方50%纪慰华.论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J.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1):95101。自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上海建成投产开始,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绩。而上海通用汽车项目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共同于1997年开始投资建设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中美合资项目。2008年,上汽集团整车销售1720650辆,比上年增长10.72%,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3个百分点。集团投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海大众分别列乘用车销量第一名和轿车销量第二名。且上汽集团以226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财富杂志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第373名,上汽集团在20

25、08年取得了骄人业绩,但仍然无缘2008年全球前10家汽车企业:日本3家(丰田、本田、日产),美国3家(通用、戴姆勒、福特),德国2家(大众、宝马),法国(标致)和意大利(菲亚特)各一家,如表2-2所示。上汽集团2008年产量172.16万辆;2007年产量156.12万辆;同比增长10.27%。丰田汽车公司2008年全年销售量为897.2万辆,受金融危机和全球汽车销量下降的影响,该公司将把2009年的汽车产量减至668万辆。由此观之,上汽集团和世界汽车巨头之间仍旧存在很大差距。表2-2 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榜单(Fortune 500 2008)Tab.2-2 The ranking

26、of Fortune 500 of the journal of fortune in 2008排名公司名称公司中文名称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利润(百万美元)5Toyota Motor丰田汽车公司230,20115,0429General Motors通用汽车公司182,34738,73211Daimler戴姆勒股份公司177,1675,44613Ford Motor福特汽车公司172,4682,72318Volkswagen大众汽车公司149,0545,63940Honda Motor本田汽车公司105,1025,25450Nissan Motor日产汽车公司94,7824,22366Peug

27、eot标致汽车公司82,9651,21171Fiat菲亚特汽车公司80,1122,67378BMW宝马公司76,6754,279373Shanghai Automotive上汽集团22,607667资料来源: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榜单(Fortune 500 2008)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双龙、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产品的后续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全球资源,加快技术创新,全力推进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实现荣威750、550及名爵MG 3-S

28、W、MG7和MG TF产品的成功上市,初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由此,深入推进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上汽集团除在上海当地发展外,还在柳州、重庆、烟台、沈阳、青岛、仪征、南京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拥有韩国双龙汽车51.33%的股份及韩国通用大宇10%的股份;在美国、欧洲、香港、日本和韩国设有海外公司。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名称及标志如图2-3所示。图2-3 上汽集团各品牌名称及标志Fig.2-3 The name and markers of brand in Shanghai automobile company3 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汽车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9、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该产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技术能力,现已基本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生产能力和汽车制造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生产经营布局日益完善;资本运作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果显著;自主品牌体系逐步建立。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自主品牌缺乏;总体规模偏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企业专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等。随着各大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角逐,地区性汽车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加剧了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何进一步提高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政府和企业所关注的热点。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汽车产

30、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理论”,首先将钻石理论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量化为以下评价指标;同时,结合上海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思路是从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重点突出国际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科技、市场竞争。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方面指标汇总如表3-1:表3-1 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Tab.3-1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dex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S

31、hanghai 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投资环境状况产业集中度生产成本与规模全员劳动生产率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竞争力研发创新水平自由品牌数量汽车增加值R&D费用与人才的投入研发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贸易竞争指数贸易条件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商品质量指数鉴于部分相关数据难以获得,本文则主要从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视角分析入手,同时运用产业基础竞争力中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科研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等指标,对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3.1 产业基础竞争力中的产业集中度产业集中度通常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内少数大厂商所占有的市场

32、份额。它表现为全部企业中仅占很小比例的企业或数量很少的企业,积聚或支配着占很大比例的生产要素。通常采用前三位或前五位厂商的数据,用CR3或CR5表示,它是衡量某一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分布的一个指标,表明市场占领程度。2006年,上海三个生产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的轿车生产总量(CR3)占上海汽车生产总量的比重为62.8%,而在1998年就全球范围内比较,美国为98.8%,日本为66.1%,韩国为97.2%。可见,上海汽车产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大企业规模生产能力较弱,寡头垄断特点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上海地区发展汽车产业基础较好,销售市场较多,加之近几年汽车产业进入门槛降低

33、,导致该地区厂商数量众多, 2006年该地区拥有汽车制造业单位数407个,汽车零售商184个,厂商数量众多会占据有限的资源,导致恶性竞争和资源封锁,进而导致汽车产业集中度进一步降低。3.2 产业基础竞争力中的投资环境分析评价某一地区投资环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该地区所处的外部环境;二是该地区自身内部环境;二者共同影响某一地区投资环境。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为上海汽车产业创造良好机遇,同时随着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部市场扩大,为上海汽车产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此外,上海市还具有地理位置优势,自然资源、人力资丰富等优势。2005年底上海汽车产业拥有各类技术开发机构37个,科研人员0.

34、67万人。随着嘉定上海国际汽车城和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的建成,使上海汽车零部件及配套制造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促进了以整车企业为产业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为紧密伙伴和谐发展局面的形成。3.3 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科研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在于科研创新能力,它反映产业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能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从技术水平上分析,将上海汽车产业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汽车产业进行比较,上海汽车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10-15年的差距。虽然在产品系列化的基础上,上海汽车工业企业已经可以做到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产品,但这种新产品的推出只是机械地把跨国公司的车型进行本土

35、化改造,尚不具有成熟完善的整车开发能力。在研发费用方面,2007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汽车创新”研讨会上,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奥纬咨询的管理合伙人Dannenberg博士表示,目前世界成熟汽车企业在每辆新车研发上的投入约为600欧元,而上海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只有100欧元左右;上海汽车企业在每辆新车研发上的投入必须达到至少300-350欧元,才能有实力与包括丰田、雷诺、大众等在内的国外汽车巨头竞争。2009年4月,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国际上的汽车企业研发技术基础强、资金投入大、合作程度高,上海汽车企业不仅研发经验积累少、资金投入小,并且缺少合作,资源较为分散。据了

36、解,世界汽车巨头的研发费用比例一般都超过了4%,而上海汽车企业的研发费用比例普遍在2%以下。以上汽集团为代表,2008年上汽集团在研发上投入了29亿,占全部销售额的2.76%,虽与往年相比有显著提高,但我们可以看到在2003年,丰田集团在销售额为89673亿日元时,其研发费用就已达到5972亿日元,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丰田在2003年2004年度的研发费用就已占其整个销售额的6.6%,同期,福特公司研发费用为74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4.31%,并且近几年这两个公司的研发费用有增无减。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上海汽车企业与汽车跨国巨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3-2是上海与发达国家汽车厂商研发能力

37、比较。表3-2 上海汽车厂商研发能力国际比较Tab.3-2 The comparison about research ability between Shanghai automobile and internations类别发达国家汽车厂商上海汽车厂商R&D范围范围广,重视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研究层次范围窄,以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为主,应用研究薄弱,基础研究几乎空白R&D费用平均占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且费用基数大仅占企业销售额的1.5%-3%,且费用基数小R&D人才阵容强大,结构合理,以高层次人才为主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R&D水平具有独立完

38、善的产品开发能力以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为主,具备一定的整车和零部件开发能力资料来源:上海市经济委员会2005-2007年统计报告3.4 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直至今日仍在被广泛运用,在此我亦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是指通过一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这里同样用该指数来分析上

39、海出口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其公式(3-1)为: 公式(3-1)式中,RCAijI国第j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总额;Xit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j世界第j类商品出口总额;Xwt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表3-3 上海汽车产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结果(单位:亿美元)Tab.3-3 The results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in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年份上海汽车出口总额上海商品出口总额世界汽车出口总额世界商品出口总额RCA指数20035.60484.827306.3

40、278580.000.1220046.22735.208593.3092220.000.09200511.75907.429195.66104930.000.14200612.261135.7310186.19121240.000.13200718.21439.2811828.67139980.000.15200852.53N/AN/A161270.00N/A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世界贸易组织网站如果RCA2.5,则表明该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RCA2.5,则表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则表明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则

41、表明竞争力弱。从表3-3中可见,RCA指数均小于1,说明上海汽车产业还不成熟,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其产品竞争优势主要为价格优势以及成本优势,这两种优势则主要依赖于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同时,RCA指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说明上海汽车产业是有发展潜力的。3.5 产业国际化能力中的贸易竞争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某类产品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以及净出口和净进口的相对规模,也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否处于竞争优势及其程度,系数越大表明优势越大。如公式

42、(3-2)所示:(Ei-Ii) / (Ei+Ii) 公式(3-2)公式中,Ei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产品i的进口总额。该指数为正数,表示该国i类产品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在国际市场上,该国是i类产品的净出口国,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为负数则表示该国i类产品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表3-4 上海汽车产业贸易竞争指数计算结果(单位:亿美元)Tab.3-4 the results of trade competition index in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年份上海汽车进口额上海汽车出口额贸易竞争指数20038.745.600.2220048.946.220.18

43、20058.5811.750.16200617.4412.260.17200723.4018.20.13200839.2252.530.15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从表3-4中可以看出,2003-2007年除2005年上海汽车产业贸易竞争指数出现正数外,其余均为负数,显示出上海汽车产品进口远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还很弱,但是贸易竞争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上海汽车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为正数,这说明上海汽车产业加大出口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3.6 产业国际化能力中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该产品出口额的比重,是

44、表现一国产业竞争力最直接的指标,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则国际竞争力越强。如公式(3-3):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类产品出口额 / 世界i类产品出口额 公式(3-3)下面为了方便分析上海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上海汽车作为公式中的A国,来求出上海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结果见表3-5。表3-5 上海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Tab.3-5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of Shanghai automobile年份上海汽车出口额世界汽车出口总额国际市场占有率(%)20035.607306.320.07720046.228593.300.073200511.759195

45、.660.122200612.2610186.190.120200718.211828.670.154200852.53N/AN/A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根据该表作出图3-1:图3-1 上海汽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Fig.3-1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of Shanghai automobile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出,上海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非常低,国际竞争力很弱。但整条曲线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得益于上海市汽车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整车制造业方面,发展壮大自主品牌汽车,积极拓展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地区市场,使得汽车整车出口高速增

46、长;在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方面,努力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积极融入美国通用、德国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生产厂商的零部件全球供应体系,各类零部件产品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上海汽车企业应当认识到,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整车市场仍不乐观,只能将产品销往较之中国相对落后的地区,而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地区是几乎没有市场的,在中国国内销量也不慎良好。从图3-2可以看出,中国汽车的出口额很大一部分是由零部件的销售收入组成的。图3-2 上海市出口监测产品出口额Fig.3-2 The value of export products monitored in Shanghai4

47、上海汽车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SWOT分析4.1上海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分析4.1.1 大国市场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汽车快速增长的初期,因而形成了大国市场优势,这种优势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第一,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将使汽车产业链中的诸多环节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这将集中表现在整车装配和部分零部件生产上。贴近中国市场的独立研发需求也将产生;第二,中国的国内市场能够容纳多个最具影响的跨国公司进入,同时也可以为相当数量的内资和内资为主的企业提供足够大的竞争空间;第三,中国市场不仅巨大,而且呈现出显著地多层次性,对起步较晚、处在成长中的国内企业较为有利。4.1.2 低成本优势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成本远远低于国外,这不仅是上海汽车产业而是中国汽车产业所共有的优势之一,虽然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