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7268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价格垄j毒毽l醑浅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横向垄断协议主要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为排斥竞争,控制市场进而获得垄断利润而达成的垄断协议.这些垄断行为主要包括固定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数量,划定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联合抵制交易等.判定经营者达成横向垄断协议的违法行为相对于纵向垄断协议而言.较为容易理解.一般认为,横向垄断协议适用于本身违法原则.在反垄断调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经营者达成横向垄断协议,执法机构便可以基本判定其行为违法.进而对其进行相应处罚.然而我们在执法实践中发现,在横向垄断协议中.相对于固定商品价格,

2、限制商品生产和销售数量,划定市场区域等垄断行为,经营者之间达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身违法原则是否适用值得探讨.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此类行为的一些特点.一,案例分析2011年初,我们对某市包装协会纸制品委员会进行反垄断调查.调查表明,该委员会在2010年12P-组织会员单位达成纸包装产口魏梦琪孙云飞品联合涨价的协议,形成违法事实.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对该单位进行了处罚.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单位不但组织会员单位形成了联合涨价协议.还同时形成了对某上游包装纸生产企业集体拒绝采购的协议.按照此协议,该协会的会员单位不得采购这家包装纸生产企业的高档包装纸原料,所需原料由协会出面向本市或者

3、外地的其他生产厂家进行联合招标采购.从掌握的证据看,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联合抵制交易的协议.该协议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联合抵制交易,迫使上游的造纸企业降低产品价格,降低纸包装生产企业的成本.在案件审理时,我们认为该协议适用本身违法原则有些勉强.而以合理性分析的方法对该协议进行判断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充分考察该市纸包装市场结构和现状并且仔细分析了纸包装行业的市场特点.我们最终未对该协议进行违法认定.其依据如下:1.该上游包装纸生产企业为我国最大的箱板原纸产品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箱板原纸产品生产商之一,主要生产卡纸,高强瓦楞芯纸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该厂商已经建成广东东莞,江苏太仓,重庆,天津四个生产

4、基地.截止2010年.该厂商全国的原料纸生产能力达到750万吨以上,占据了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尤其在该市周边地区,没有其他造纸企业能够与之抗衡,在该企业在纸包装行业的原料供应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基本上主导了高档包装纸的定价权.2.由于运输费用在包装纸价格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造纸企业的产品辐射半径在800至1000公里,该市纸包装企业所需要的高档包装纸相关市场较小,选择面较窄.无法获得造纸企业充分竞争的福利.3.2008年以来.包装纸原料价格多次上涨.从2009年5月份开始到2010年2月份包装纸价格每吨上涨l000元以上.涨幅达到了50%.而该市纸包装行业的发展不尽人意.整个行业处于小

5、,散状态,单独企业无力与该原料纸厂商进行议价.同时,由于纸包装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无法大幅调高自身的产品价格,这就导致纸包装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下降,经营难以为继.田誊_t格垄甄通过分析这几个因素.我们认为纸制品委员会组织企业达成联合拒绝采购该造纸企业的协议有可能增加纸包装行业的议价能力,降低该造纸企业的市场力量,并且有可能在该地区包装纸供应市场引入新的竞争者,使包装原料纸价格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联合抵制交易的行为不但可能对同一环节内的其它竞争产生排斥(某一环节的经营者联合起来,利用市场力量,强迫其上下游环节不与其他竞争者产生交易),也可能对其它环节的经营者产

6、生对抗(也就是某一环节的经营者联合起来不与上游或者下游环节的某一经营者进行交易).对于经营者在同一市场环节或者层面达成的联合抵制交易的行为.由于其排除竞争的特性,可适用于本身违法原则,但是当该联合抵制行为属于发生在不同市场环节或者层面的对抗时.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致使某一市场环节的经营者为维持企业自身的正常运转而产生联合抵制交易行为.亦属于一种本能反应,能否简单的规制为横向垄断协议.纳入本身违法的范畴值得探讨.二,具体的分析原则(一)分析产生的原因和目的经营者从事限制,排斥竞争的行为.取决于其市场力量的强弱.当单个经营者没有足够的市场力量控制市场,往往采取横向联合协议的方式,取得足够的市场力量

7、以达到限制相互竞争,排斥其他竞争者并且威慑交易相对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联合拒绝交易肯定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在实际市场环境中,由于某环节的市场环境恶化,或者其他环节的压迫,经营者为保证自己的正常经营环境,维持合理生产成本,取得基本经营利润,对抗其他环节中具有强大市场力量的经营者,也可能形成联合抵制交易的横向协议.(二)分析相关市场情况及市场力量的对比情况对于联合抵制交易的行为还应从经营者的市场地位以及该行业的市场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如果经营者在某一市场环节中的市场地位比较薄弱.对上游环节或者下游环节的议价能力偏低.就会造成其他环节的经营者对该环节经营者进行挤压,而单个经营者无力对抗这种

8、挤压,势必会造成经营者的被迫联合.其次,其它市场环节中出现具有绝对市场力量的经营者.导致经营者无法取得相关市场产品的供应或者销售渠道,也会使得经营者抱团取暖,形成横向协议.第三.在某一市场环节的经营者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单个经营者的市场力量薄弱.无法形成产业规模,集体采购或者集体销售也是一种发展自己的经营手段.(三)分析联合抵制交易行为的后果在分析不同市场环节之间的联合抵制交易行为时.还要着重分析该行为给市场环境带来的后果以及是否具有积极意义.总得来说,是否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否促进了相关市场的发展,是否吸引新的竞争者进入本行业的各个环节以及是否给最终消费者带来福利是判断该行为是否违法的重要依据.这种分析方法与纵向垄断协议的合理性分析相同,要在取得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判断.三,结论我国的反垄断法对联合抵制交易行为并没有作出详细解释,只是将这种行为简单的归结到横向垄断协议的范畴之内.这就造成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机构对该行为是否适用本身违法原则产生了一些疑问.我们认为,对此种横向协议应采用合理分析原则.如果联合抵制交易行为的目的是对抗不同市场环节和层面的经营者.且能够对其上游或者下游环节的竞争起到激励作用,则不应判其违法.(作者单位:天津市价格监督检查分局魏梦琪系分局局长)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