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6762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中国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doc(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一五”燃料油市场分析调研报告重质油利用研究中心2006年12月目录索引目录索引1图表索引6表格索引7第一章 行业概述- 1 -第一节 燃料油的定义- 1 -一、国外的定义和分类- 1 -二、我国的定义- 2 -第二节 燃料油的分类- 2 -第三节 燃料油的现行标准- 3 -一、新加坡普氏(PLATTS)对燃料油的质量要求- 3 -二、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质量标准- 3 -三、工业燃料油标准- 4 -四、进口燃料油标准- 4 -五、船用燃料油技术标准- 5 -六、锅炉用燃料油- 7 -第四节 上下游关联产业-石油化工的发展- 9 -一、石油概述- 9 -二、石化工业概述- 10 -三、石油化

2、工的发展- 13 -四、石油化工的作用- 18 -2. 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18 -3.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8 -4.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18 -5.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 18 -第二章 燃料油产业投资特性与产业政策- 20 -第一节 燃料油产业投资特性- 20 -一、中国燃料油炼油企业的收益情况- 20 -二、中国燃料油投资原则与方向- 20 -三、行业壁垒及其效果- 20 -四、投资风险- 20 -第二节 国家发展节能政策- 21 -一、“十一五”工业节水、节油目标确定- 21 -二、稳定国内油市的政策- 22 -第三节 国家对燃料油进出

3、口企业的管制- 23 -第四节 我国石油能源政策战略分析- 23 -一、中国拟建石油储备制度- 23 -二、中国油气行业将进一步开放- 24 -三、新的成品油批发管理体制- 24 -第五节 石油产业技术政策发展分析- 25 -一、石油产业技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背景- 25 -(二)我国石油产业技术现状- 25 -2、存在的差距- 26 -二、石油产业技术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 26 -(二)产业技术发展总目标- 26 -三、石油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26 -四、发展石油产业技术的主要政策措施- 27 -第三章 国际燃料油市场现状- 28 -第一节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28 -第二节 世界发达与发展国

4、家能源结构特点- 28 -第三节 近十年世界巨型油气田发现分析- 29 -第四节 近期国际重质燃料油消费变化趋势- 31 -第五节 世界各地区燃料油需求分析- 32 -一、北美地区燃料油的消费情况- 32 -二、拉美地区燃料油的消费情况- 32 -三、西欧地区燃料油的消费情况- 33 -四、亚洲地区燃料油的消费情况- 33 -第六节 国际燃料油市场进出口分析- 34 -第七节 国际燃料油市场价格变动分析- 35 -一、国际价格决定模式- 35 -(一)定价方法- 35 -(二)国际燃料油价格的特点- 35 -二、国际价格变动趋势- 35 -(一)2006年国际燃料油市场价格走势- 35 -(二

5、)主要市场的同步性和相关性- 36 -三、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关系- 36 -(一)国际价格对国内市场影响的过程分析- 36 -(二)我国燃料油进口价的确定- 36 -第四章 中国燃料油行业的发展现状- 38 -第一节 我国燃料油生产分析- 38 -一、地区供给状况分析- 38 -二、生产集中度分析- 39 -三、主要厂商状况- 40 -第二节 中国燃料油市场基本情况- 41 -第三节 我国燃料油市场供应情况- 43 -第四节 我国炼油行业总体市场规模- 43 -第五节 2006我国燃料油进出口分析- 46 -一、进口总量分析- 46 -二、进口结构分析- 47 -三、不同地区进口状况分析-

6、48 -第六节 我国燃料油市场消费与需求情况- 48 -第七节 2006年国际国内石油及燃料油市场行情成因分析- 50 -一、2006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面的显著利多- 50 -二、2006年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 51 -三、多数产油国的产能饱和- 52 -四、美国能源市场的供应及需求变化- 53 -五、国际政治局势的复杂及紧张- 53 -六、国际大型投资基金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策略- 54 -(1)投资基金对油价的影响越来越大- 54 -(2)地缘政治等频发事件,为基金的炒作提供了题材- 54 -七、美元的持续下跌- 54 -八、新加坡燃料油市场行情总体弱于美国WTI原油期价- 54 -九

7、、国内燃料油市场需求有所下降- 55 -第八节 我国水上油品市场及油品水上运输情况- 55 -一、我国水上油品市场分析- 55 -二、我国成品油水上运输情况- 55 -第五章 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分析- 57 -第一节 燃料油期货重大意义- 57 -第二节 燃料油品种上市对期市的影响分析- 58 -第三节 燃料油期货是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突破口- 59 -一、石油期货功能- 59 -二、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 59 -2、推出原油期货市场,有利于企业改变对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 60 -4、推出原油期货市场,有利于减缓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61 -三、选择燃料油作为第一只石油期货交易品种的原因

8、- 61 -第四节 燃料油期货交易分析- 61 -一、影响燃料油期货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 61 -二、国内燃料油未来供求潜在变化分析- 63 -三、对燃料油期货交割相关问题的思考- 63 -第五节 2006年中国燃料油期货市场回顾- 64 -一、全球原油供需预测- 64 -二、燃料油供需预测- 65 -三、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 66 -第六章 燃料油行业市场分析- 67 -第一节 船用燃料油- 67 -一、中国船用燃料油生产规模及进出口分析- 67 -二、中国船用燃料油行业发展现状- 68 -(二)需求- 68 -第二节 炉用燃料油- 69 -一、中国炉用燃料油生产规模及进出口分析- 69

9、-二、中国炉用燃料油行业发展现状- 70 -(二)需求- 70 -三、中国炉用燃料油消费应用领域- 71 -(二)中国电力行业炉用燃料油消耗情况- 71 -第三节 其他等行业用燃料油- 72 -一、其他行业用燃料油生产规模及进出口分析- 72 -(二)其他行业用燃料油历年进出口数量统计- 72 -二、其他等行业用燃料油行业发展现状- 73 -第七章 未来五年燃料油行业消费预测- 74 -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中国燃料油消费的影响因素- 74 -一、国家政策的影响- 74 -二、国际市场较高燃料油价格抑制进口消费- 74 -三、替代能源的影响- 75 -四、总体结论- 76 -第二节 中国燃料油

10、的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 76 -第三节 中国燃料油市场供求预测- 79 -一、燃料油产量将有增长- 79 -二、进口预测- 79 -第四节 中国燃料油需求预测- 79 -一、根据消费行业对燃料油需求进行预测- 79 -(二)炉用燃料油- 80 -(三)其他燃料油需求分析- 81 -二、根据港口建设对燃料油需求进行预测- 82 -三、两种方式对船用燃料油消费预测对比分析- 83 -四、未来五年我国燃料油消费总量预测- 84 -第八章 2006-2007年燃料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85 -第一节 国际燃料油竞争格局分析- 85 -一、全球石油化工兼并重组浪潮热度不减- 85 -二、全球石油石化业界

11、形成新格局- 86 -三、应对竞争的发展趋势-兼并联合- 87 -四、组成松散的联盟已经成为兼并之外的重要联合与合作形式- 87 -五、精兵简政、增创效益- 87 -第二节 我国燃料油行业垄断竞争现状- 87 -一、我国燃料油行业垄断竞争格局- 87 -二、我国燃料油行业国际竞争力- 88 -三、销售渠道竞争分析-加油站争夺战战事升级- 88 -第三节 我国燃料油竞争格局发展预测- 89 -一、影响竞争格局发展的主要因素- 89 -二、中国燃料油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89 -第九章 中国燃料油企业分析- 90 -第一节 中国燃料油企业现状- 90 -一、技术水平- 90 -二、各供应商供应数量-

12、 90 -第二节 中国燃料油企业对外合作战略- 90 -一、我国燃料油企业发展对外上游资源合作战略- 90 -二、发展对外科技合作战略- 91 -三、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战略- 92 -第三节 对我国公司今后燃料油经营工作的建议- 92 -一、充分利用中国广阔的燃料油市场- 92 -二、做好燃料油经营中的风险管理- 92 -(一)套期保值的方法- 92 -(二)套期保值的作用- 93 -(三)套期保值策略- 93 -( 3)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最终确定是否要进行套期保值;- 93 -三、高度重视资金的回收- 94 -四、参与新加坡PLATTS燃料油交易市场的交易- 94 -五、对参与

13、新加坡PLATTS市场具体做法的意见- 94 -第四节 中国燃料油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94 -一、中石化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94 -二、中石油集团发展战略分析- 95 -三、中海油发展战略分析- 95 -第十章 燃料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与发展趋势- 96 -第一节 世界炼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96 -一、世界炼油石化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96 -(1)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白热化- 96 -(2)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清洁油品己成为当务之急- 96 -(3) 原油质量越来越差,石油消费量逐年增长- 97 -(5)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炼油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97 -二、全球炼油石化

14、业的经济动向与发展战略- 98 -(1) 兼并、联合、重组,充分发挥优势,增强竞争实力- 98 -(2) 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99 -(3) 发展深度加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99 -(4)采用清洁技术,生产清洁油品,减少三废排放- 100 -(5)采用生物技术,生产清洁油品,降低生产成本- 100 -(6)采用合成技术,生产清洁油品,满足未来需求- 100 -三、世界炼油石化业发展趋势对我国石化工业的影响- 101 -第二节 我国燃料油市场发展趋势- 103 -一、我国燃料油市场总体形势展望- 103 -二、未来中国燃料油进口和消费趋势- 103 -三、

15、我国燃料油市场发展趋势- 104 -四、燃料油市场价格变化发展趋势- 104 -第三节 中国燃料油政策趋势分析- 106 -一、未来三年政策趋势分析- 106 -二、未来五至十年政策趋势分析- 106 -第四节 中海油燃料油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07 -一、优势- 107 -二、劣势- 107 -第五节 中海油燃料油市场策略建议- 108 -一、产品策略- 108 -二、价格策略- 108 -三、市场策略- 109 -附录- 109 -一、燃料油需求预测的说明- 109 -二、数据来源- 109 -图表索引图表 1 2004年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 28 -图表 2 近五年来北美燃料油消

16、费变化趋势 单位 万吨- 32 -图表 3 近年来拉美燃料油消费趋势 单位:万吨- 32 -图表 4 近年来西欧燃料油消费趋势 单位 万吨- 33 -图表 5 近年来亚洲燃料油消费状况 单位 万吨- 33 -图表 6 近年来世界主要地区燃料油进出口情况 单位 万吨- 34 -图表 7 2004年我国燃料油生产的区域结构- 39 -图表 8 2005年我国燃料油生产集中度- 39 -图表 9 2005年我国国内燃料油供应量及增长情况- 43 -图表 10 我国燃料油进口量、消费量及进口依存度变化趋势- 47 -图表 11 2006年各季度我国燃料油需求量及进口量 单位:万吨- 50 -图表 12

17、 美国原油生产状况- 53 -图表 13 2006年1-9月我国燃料油生产、进口及消费总量 单位 万吨- 55 -图表 14近年来我国船用燃料油产量 单位 万吨- 67 -图表 15近五年来我国船用燃料油进口状况 单位:万吨- 68 -图表 16近年来我国船用燃料油消费情况 单位 万吨- 69 -图表 17 近年来我国炉用燃料油产量 单位 万吨- 69 -图表 18 近年来我国炉用燃料油进口态势 单位 万吨- 70 -图表 19 近年来我国炉用燃料油消费需求情况 单位 万吨- 71 -图表 20 近10年来我国工业用炉行业燃料油消耗情况 单位 万吨- 71 -图表 21 近十年来电力.热力的生

18、产和供应业燃料油消耗情况 单位 万吨- 72 -图表 22 近年来其他行业用燃料油生产状况 单位 万吨- 72 -图表 23 近年来其他行业燃料油进口状况 单位 万吨- 73 -图表 24 1995年以来其他行业燃料油消费状况 单位 万吨- 73 -图表 25 2005年我国燃料油消费结构- 78 -图表 26 船用年来我国炉用燃料油消费曲线及趋势线拟合图- 80 -图表 27 今后五年我国船用燃料油消费预测 单位 万吨- 80 -图表 28 近年来我国炉用燃料油消费量及回归分析 单位 万吨- 81 -图表 29 未来五年我国炉用燃料油消费预测 单位 万吨- 81 -图表 30 近五年我国沿海

19、港口货物吞吐量 单位 亿吨- 82 -图表 31根据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对船用燃料油需求的预测 单位 万吨- 83 -图表 32用两种方式对我国船用燃料油消费的预测对比分析 单位 万吨- 83 -图表 33 未来五年我国燃料油需求趋势 单位 万吨- 84 -图表 34 我国燃料油行业垄断竞争格局- 88 -图表 35 2005年我国燃料油生产行业前十名企业生产情况 单位 万吨- 90 -图表 36 燃料油标准提高前后我国燃料油消费对比分析 单位 万吨- 104 -图表 37 2006年我国燃料油价格指数变化- 105 -表格索引表格 1 新加坡普氏(PLATTS)对燃料油的质量要求- 3 -表格

20、 2 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质量标准 180CST燃料油质量标准- 3 -表格 3 工业燃料油标准催化柴油工业燃料油质量标准- 4 -表格 4 进口低硫180号燃料油质量标准- 5 -表格 5 进口低硫380号燃料油质量标准- 5 -表格 6 船用燃料油技术标准(渣油型)- 6 -表格 7 船用燃料油标准(30号调合燃料油)- 6 -表格 8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燃料油标准(SH/T0356-1996)- 7 -表格 9 中海油初步拟定低硫燃料油标准- 7 -表格 10 中海油初步拟定低硫工业燃料油标准- 8 -表格 11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 10亿桶- 10 -表格 12 2004-2005年世界

21、各地区乙烯能力状况 单位:万吨- 16 -表格 13 2006-2010年中国陆续投产的乙烯装置概况 单位:万吨- 17 -表格 14 “十一五”期间我国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表- 21 -表格 15 2003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分析- 29 -表格 16 近年来世界主要地区燃料油进出口情况 单位 万吨- 34 -表格 17 中国主要年份分地区燃料油生产量统计(1995-2004)单位:万吨- 38 -表格 18 2005年国内燃料油主要生产企业产量 万- 40 -表格 19 中国2004年燃料油产量前10位企业统计 单位:吨- 40 -表格 20 中国主要年

22、份分行业燃料油消费总量统计(1995-2004) 单位:万吨- 41 -表格 21 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炼油厂平均规模 万- 45 -表格 22 我国石油石化公司与四大跨国公司的经营指标比较(2004年) 亿美元- 45 -表格 23 2002-2005年我国燃料油消费统计 万- 46 -表格 24 2006年1-2月我国燃料油进口地来源- 47 -表格 25 2004-2005年我国燃料进口企业- 48 -表格 26 我国不同区域燃料油进口状况- 48 -表格 27 中国主要年份分地区燃料油消费量统计(1990-2004) 单位:万吨- 49 -表格 28 近年来我国不同区域燃料油需

23、求状况 单位 万吨- 50 -表格 29 中国主要年份燃料油平衡统计(1990-2004)单位:万吨- 77 -表格 30 2005年我国燃料油消费结构- 79 -表格 31 近五年来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船用燃料油消费量的相关性- 82 -表格 32 用两种方式对我国船用燃料油消费的预测分析对比 单位 万吨- 83 -表格 33 未来五年我国燃料油消费总量预测 单位 万吨- 84 -表格 34 2004年我国燃料油消费总量及缺乏消费弹性的燃料油行业消费量- 103 -第一章 行业概述第一节 燃料油的定义一、国外的定义和分类不同地区对燃料油有不同的解释。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

24、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合物,主要用作蒸汽锅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100oF)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亦称Heavy Fuel Oil),也可是馏分燃料油(Distillate Fuel Oil),后者包括煤油(Kerosine)和民用取暖油(Domestic Heating Oil)。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按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

25、ting and Materials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规定,燃料油分为六级,其中No.1属煤油型燃油,No.2为民用取暖油,相当于柴油馏分,这两级均属馏分燃料油,以沸程分级,No.5及No.6则为残渣燃料油,主要用作工业、发电、锅炉及船用燃料,以粘度分级。No.5又有轻、重之分,前者38之运动粘度不超过65厘沲(cSt)后者50时不超过18厘沲(cSt)(相当于100oF之雷氏粘度600秒),主要用作工业燃料。 No.6,50运动粘度大于92厘沲(cSt),小于638厘沲(cSt),主要用作轮船及发电厂等燃料。至于No.4实为No.5或No.6与No.2或No.1的调合油,基本属重柴油级燃料

26、。No.3燃料油1948年取消,需要时一般以No.2顶替。而日本标准JIS K2205燃料油分为三类AFO、BFO及CFO。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倾点(Pour Point)等。供发电厂等使用的燃料油还对钒(Vanadium)、钠(Sodium)含量作有规定。对于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经预热,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后进入燃烧器以使在喷嘴处易于喷散雾化。二、我国的定义燃料油是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它广泛用于船舶锅炉

27、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燃料油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粘度、含硫量、闪点、水、灰分和机械杂质。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的交易标的是船用180CST燃料油,这是燃料油品种中的一种,该品种占燃料油总量的50%-75%,约3000吨以上,其中进口180CST燃料油易于期货交割,而国产燃料油由于大多包含较多其它品种,能用于交割的不多。船用180号燃料油是一种发热量大、燃烧性能好、储存稳定、腐蚀小、使用范围广的燃油,是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最经济理想的燃料,同时可做中小型喷嘴的锅炉燃料,性能很好。

28、 1、粘度: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2、含硫量:燃料油中的硫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 3、闪点:是涉及使用安全的指标,闪点过低会带来着火的隐患。 4、水分: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及燃料性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5、灰分:是燃料后剩余不能燃料的部分,掺入燃料油后,会加速泵、阀磨损。如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6

29、、机械杂质:它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料。第二节 燃料油的分类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燃料油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量,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3、根据用途,燃料油可分为船用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重油)及其他燃料油。第三节 燃料

30、油的现行标准一、新加坡普氏(PLATTS)对燃料油的质量要求表格 1 新加坡普氏(PLATTS)对燃料油的质量要求180CST:含硫2%180CST:含硫3.5%380CST:含硫3.5%含硫量2%MAX3.5%MAX4%MAX运动粘度,50180CST180CST380CST密度0.9910.9910.991闪点666666倾点242424灰分0.15%0.15%0.15%残炭16%16%18%矾95PPM200PPM200PPM钠65PPM100PPM100PPM铝+硅80PPM、铝30PPM80PPM、铝30PPM80PPM含水量0.50%0.50%0.50%杂质0.100.100.10

31、注:180CST燃料油:指50时的粘度在80CST与180CST之间的油品 380CST燃料油:指50时的粘度在180CST与380CST之间的油品二、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质量标准表格 2 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质量标准 180CST燃料油质量标准 项 目 限 度 检 验 方 法密度(15,kg/1) 不高于0.985 ASTM D1298/4052运动粘度(,CST) 不高于180 ASTM D445灰分(m/m,%)不高于0.10 ASTM D482残碳(m/m,%)不高于15 ASTM D189/D4530倾点()不高于24 ASTM D97水分(v/v,%)不高于0.5 ASTM D95

32、闪点(开口,)不低于66 ASTM D93含硫(m/m,%)不高于3.5 ASTM D4294/D2622总机械杂质含量(m/m,%)不高于0.10 ASTM D4870/IP375钒含量(PPM)不高于150 AAS/ICPES/IP377MOD/ASTM D1548三、工业燃料油标准表格 3 工业燃料油标准催化柴油工业燃料油质量标准分 析 项 目指标试验方法-10号0号5号运动粘度(40) 不大于10GB/T 265含硫(%)不大于0.5GB/T 380 水分(%)不大于痕迹GB/T 260 机械杂质(%)不大于0.1GB/T 511 凝点() 不高于-1005GB/T 510 闪点()

33、不低于65GB/T 261灰份(%)不大于0.2GB/508密度(20)不大于实测GB/T 1884-1885 四、进口燃料油标准表格 4 进口低硫180号燃料油质量标准项 目分析结果密度(15)不大于0.980 运动粘度(50) 不大于180残碳(%)不大于18闪点() 不大于60倾点() 不大于24含硫(%)不大于1.5灰份(%)不大于0.1沉淀(%)不大于0.25水分(%)不大于0.3表格 5 进口低硫380号燃料油质量标准项 目分析结果密度(15)不大于0.980 运动粘度(50) 不大于380残碳(%)不大于18闪点() 不大于60倾点() 不大于24含硫(%)不大于1.5灰份(%)

34、不大于0.1沉淀(%)不大于0.25水分(%)不大于0.5五、船用燃料油技术标准船用燃料油由重油与轻质馏分油调制而成,是一种发热量大、燃烧性能好、贮存稳定、腐蚀小、使用范围广的优良燃油,是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最经济而理想的燃料,也可用作中小型喷嘴的锅炉燃料。 主要规格有:RMD15-12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一号粘度(100F)10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RME25-18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一号粘度(100F)15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低速船舶柴油机。RMG35-38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一号粘度(100F)30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低速船舶柴油机。表格

35、6 船用燃料油技术标准(渣油型)名 称船用燃料油(渣油型)试验方法标准标准牌号项目RMD15120RME25180RMG35380运动粘度100mm2/s 15.025.035.0运动粘度50mm2/s 120?180380雷氏粘度(37.8) 8009502000160038003600闪点(闭口), 606060GB/T 261、ISO 2719 上倾点 303030GB/T 3535、ISO 3016残碳,康氏wt% 141518GB/T 268、ISO 6615 灰分wt% 0.100.100.15GB/T 508、ISO 6245 水分wt% 0.801.01.0GB/T 260、I

36、SO 3733 机械杂质wt% 0.100.100.10ISO 10307-2 密度kg/m30.9850.9910.991GB/T 1884、ISO 3765、ISO 821(6.2) 硫含量wt% 3.53.53.5GB/T 11140、ISO 8754 表格 7 船用燃料油标准(30号调合燃料油)项目质量标准运动粘度(40),mm2/S不大于不小于308残炭,%不大于2.0闪点(开口),不低于90水分,%(V/V)不大于1.0灰分,%(m/m)不大于0.1凝点,不大于30硫含量,%(m/m)不大于1.5密度(20),kg/m3实测机械杂质,%(m/m)不大于1.0注:本标准为实际使用标准

37、,来自中国长航货运公司燃料油管理处六、锅炉用燃料油锅炉用燃料油主要是渣油。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燃料油的强制性国家质量标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96年参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燃料油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ASTD396-92燃料油标准,制定了我国的行业标准SH/T0356-1996。表格 8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燃料油标准(SH/T0356-1996)项 目质量标准1号2号4号轻4号5号轻5号重6号7号闪点(闭口),不低于38383855555560闪点(开口),130馏程 10%回收温度,不高于21590%回收温度,不低于,282不高于288338运动粘度,mm2/

38、s40不小于1.31.91.95.5不大于2.13.45.524.0100不小于5.09.015.0不大于8.914.950.01851号和2号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庭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上使用。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5号轻和5号重、6号和7号是粘度和流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我国使用较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新标准中5-7号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号是按100运动粘度来划分的,国外进口燃料油基本是按50运动粘度分类的,它们是50运动粘度小雨等于180mm2/s和50运动粘度小于等于38

39、0mm2/s两大类。表格 9 中海油初步拟定低硫燃料油标准序号项 目1#1#重2#3#4#5#试验方法1密度(20),kg2/ m3900940-9801000按实数据GB/T 1884-20002色度,号 不大于3.53.5/4-GB/T 6540-19863硫含量,%(m/m)不大于0.30.40.40.5GB/T 17040-19974水和沉淀物,%(v/v),不大于0.050.050.511GB/T 6533-19775残炭,(m/m) 不大于0.30.30.512GB/T 268-19876灰 分,(m/m) 不大于0050.050.060.1GB/T 508-19857运动粘度(2

40、0),mm2/s按实数据按实数据-GB/T 265-19888运动粘度(40),mm2/s-5.524-GB/T 265-19889运动粘度(50),mm2/s不大于-180GB/T 11137-198910运动粘度(100),mm2/s不大于-GB/T 265-198811凝点, 不大于518-30GB/T 510-198312低位热值,MJ/Kg 不小于-40GB/T 38413闪 点(闭口), 不小于55555558-GB/T 261-198314闪 点(开口), 不小于-120120GB/T 267-1988表格 10 中海油初步拟定低硫工业燃料油标准项 目1#2#3#4#5#6#试验

41、方法运动粘度(40),mm2/s10503075-GB/T 2651988运动粘度(100),mm2/s-32012302550-GB/T 2651988残炭,%(m/m) 不大于26GB/T 2681987闪点(开口), 不小于150150GB/T 2671988硫含量,%(m/m) 不大于0.40.40.4GB/T 170401987水分,%(V/V)痕迹GB/T 2601997凝 固 点,实测数据GB/T 5101983密 度(20),kg/m5不大于实测数据960970GB/T 18842000对比中海油与中石化燃料油标准,我们不难看出中石化燃料油标准没有对含硫量作明确要求,而中海油低硫燃料油标准则明确要求燃料油含硫量不得高于0.5,其中工业燃料油含硫量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