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7055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16.捕捉“意外”衍生精彩.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捕捉“意外”,衍生精彩【案例背景】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开放性学科,在教学中,它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它学科大,很多时候它的教学都不是完全沿着预设的教学轨迹进行的,而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超越预设轨迹的“意外”发生。对于这些“意外”我们不能排斥它,而应该关注、思考、捕捉这些“意外”,并进行巧妙引导,让这些“意外”转化成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而衍生出课堂教学的精彩。下面笔者通过教学中的案例对“意外”进一步地解读和阐述。【案例描述】案例1:图文并茂片段 图文并茂主要是在文档中录入并设置字体(前面已经学习了),插入图片并进行设置,再对文字和图片进行合理排版,使文档变得

2、更加合理、美观,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示范演示完具体操作并给出要求后,我将介绍宁海旅游的资料(图片和文字)发到每个学生的“桌面”上,让学生在Word中自主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宁海旅游”的文档。由于选材贴近大家的生活,所以学生作品创作的积极性特别高。20分钟没到就有几个学生上交了作品,我看了上交的几个作品,都完成了这堂课的要求。(下面是其中两个作品) 学生作品一(原) 学生作品二(原)“老师,我觉得这样的图文排版太简单太单调了,大家创作的作品形式都差不多,一点都没什么创意和个性。我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图片形状多样化!”班里活泼爱钻研的胡伟良突然说话。“真的

3、啊?什么好办法啊?”“是啊!什么好办法,快点告诉我们啊!”“能不能教我啊?”教室里议论纷纷,很多学生都围着胡伟良问东问西。胡伟良满脸得意的看着周围的同学,这样一来更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看到课堂秩序被打乱,我尴尬极了,赶快制止了吵闹的局面,心想:完了,这堂课的教学任务要完成不了了,但如果不让胡伟良展示自己的“好办法”,对这样爱表现的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打击,我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师:哦?那你赶快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用教学控制软件控制其电脑进行学生演示,胡伟良拿起鼠标就开始演示操作起来:他在Word中绘制出一个自选图形,然后再在自选图形中填充图片,这样图片就可以以绘制的自选图形

4、的形状出现,并且他还对图片进行了旋转等操作,使文档的视觉效果更好。看到胡伟良的操作后,大家都纷纷说开了。“哇!真的好看了很多。”“是啊!开始太单调了,我要把我的作品重新设置过!”“我也要把我的图片再弄漂亮些!”“我也要!” 师:好!既然大家都还想把自己的作品创造得更好,那大家就把刚刚所学的知识利用上!老师期待能看到你们更好的作品!听我这么一说,大家又开始忙开了,等到下课后,我已经看到了不一样的作品了,各个作品各有特色,学生欣赏着自己的佳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下面是创新后的其中2个作品) 学生作品一(创新) 学生作品二(创新)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中的所

5、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是笔者在刚接触新课程时所上的一课。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深入思考而获得的“灵感一现”,使得课堂中出现了一个小的“意外”。正是由于这个“意外”,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思维的开发,才让这堂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精彩。案例2:表格制作这是一节在Word中创建表格,再对表格进行修改(插入行或列,删除行或列,合并或拆分单元格)和修饰(设置表格格式、对表格文字进行排版)等内容的操作课。在课的导入时,我先给学生看下面一段文字:北京奥运会奖牌榜:中国队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为100,居第一名;美国金牌36枚,银牌

6、38,铜牌36,总数110枚,居第二位;俄罗斯金牌23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72,居第三。然后,再出示下面表格:名次参赛队金牌1中国512美国363俄罗斯23让学生比较一下看三国金牌数,在效果上,用文字说明与表格哪一个更好一些?进而导入课题。我利用奥运会金牌榜来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再以一个表格为例进行了表格修改和修饰的示范操作,最后把主控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按要求完成一张课表,并上交作品。很快学生都进入了课堂角色,但没过几分钟,就听到班里活泼好动的李同学大声向我报告了:“老师,俞晓军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在做,他在画象棋盘,下象棋呢!大家一听,都很好

7、奇,纷纷走过去围住了俞晓军,想看个究竟。不一会儿,就有同学叫起来了:“老师,我也要画棋盘!”“老师,我也要画!” 看着彻底被搅乱的课堂秩序,我非常恼火,马上制止了吵闹的场面,让学生安静下来,并严厉地把俞晓军叫了起来,准备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是我还是忍住了,我想先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样在画棋盘。我走到他身后,盯住他的电脑屏幕,发现他竟然用表格创建了一个棋盘,而且还用自选图形中圆画出了好几个棋子,并在圆圈里添加了字,像极了棋子! 俞晓军:老师我错了(低下了头。)生1:老师,俞晓军的表格棋盘好有创意,我们也学这个。生2:我也想学这个。生:老师,我们也想学!(齐声!)看到学生们渴望的眼神,我想按原计划上课

8、,学生们一定会失望,兴趣也会大大降低,而且用表格创建棋盘,并没有偏离教学内容,用表格制作棋盘也需要对表格进行修改,通过对表格的设置还能制作出个性棋盘来,而且棋子的制作还用到了在Word中插入“自选图形”的知识,并在自选图形中编辑文字,但如果单纯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完全脱离教学计划也不行,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下图为俞晓军最初的作品) 俞晓军原作品我先鼓励他拿起鼠标,将刚才的操作演示给其他同学看。演示完后,我把象棋盘的格式画在了黑板上,虽然学生课外活动课和体育课中都经常接触象棋,画完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了。教室里马上就安静了下来,学生非常认真的操作,不会的也都跑过去向俞晓军请教,而

9、俞晓军也是满脸得意的帮同学一一解决,课堂气氛好极了。一堂课下来,学生交上了各自的作品,而我也欣赏到了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作品。(下图为学生创新设计后的2个作品) 学生作品一 学生作品二 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的本质不是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建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是教师既定教案无法圈定的。从这点上看,教师备课应该备教学资料,备对教学的独特理解。本堂课中,笔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对学生在已掌握本堂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建构而创造出的“意外火花”能够因势利导,并充分利用课堂中的这种“动态资源”,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才创造出了一堂精

10、彩的课堂!笔者始终相信这句话:如果你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必给你一个惊喜,课堂将会衍生出无数的精彩!【案例反思】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图景出现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教育底蕴、教学智慧及时捕捉并灵活驾驭,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因生成而精彩。但是,如何在自主的课堂中促进动态生成,并在动态生成的同时,保证课堂的质量,是我们在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一、营造氛围,促进动态生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悦、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而课堂教学中,民

11、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灵感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的学习环境,及时给予学生所希望的肯定。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教师没有预设的内容,教师不要随意终止学生的提问,更不能对学生的提问置之不理。相反,教师要留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耐心的倾听,倾听意味着理解、尊重,意味着接纳、期待,再进行鼓励,尽可能的因势利导,使其变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建议,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课堂中,教师还可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问题的规律,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事先预测出学生学习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12、,进而通过巧妙的预设,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从而轻松地驾驭课堂。比如:笔者在教学的时候,经常设计一些“小陷阱”,使学生步入到“陷阱”中,当学生碰到自己无法解决或者教师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他们的兴趣会大增,求知欲望也会被大大激发,进而衍生出课堂的精彩。二、重视教师作用,滋养动态生成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我们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同时,也应注重教师在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要使学生有所获,教师的教与导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遇到非预设性的动态生成时。生活中不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光,面对动态生成资源时,教师必须要明确

13、自身的作用,准确的把握学生的生成进程,适当调整,以学定教,并能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进行正确的引导,衍生课堂精彩。在案例1中,由于学生的深入思考而获得的“灵感一现”,提出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对图片进行展示,从而使文档更加美观、合理、个性化时,笔者不是冒然的对学生制造的“意外”进行否定,而是耐心地倾听,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不仅仅维护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更让所有同学特别是胡伟良体会到了尊重,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创作欲望。三、提升素质,捕捉动态生成 一直以来,教师追求课堂教学就是要完成“教学目标”,追求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突出教师个人所预期的精彩。其实,

14、预设只能决定成功,生成才决定精彩,当学生独特的个性张扬、即兴的个体思考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种非预设的“意外”打乱了教学思路时,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用几句话搪塞过去,硬生生的把学生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合理捉住这一动态生成,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让它成为整节课的一大亮点,创造出一个个精彩?这是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更是对我们自身素质的综合测试。在案例2中,面对学生由于提前了解并掌握老师要讲授的内容而制造的“意外”用画象棋棋盘来进行表格学习的作品创作时,笔者并不是冒然的对学生制造的“意外”进行否定,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做出相应的变动并调整了预设,预设调整后,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创造的欲望更强了,课堂效果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所以,在面对预设之外的“意外”时,教师要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成认识的变化和飞跃。所以当一个教师面对动态生成,决定课堂精彩,体现自身魅力时,能否“顺应急变”就反应了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给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