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7233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金静松1、行业概述个体防护.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究报告东吴证券 金静松一、 行业概述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又称劳动保护用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危险、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而配备的防护用品。如果在生产场所中无法通过技术措施完全消除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且不能采取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防范,那么使用个体防护装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来侵害,是保障工作者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防护服属于个体防护装备的一个大类,是高技术纺织品市场中一个值得注意增长的领域,涉及的面很广。交警、路政、航空等特定的职业警示反光服,矿业、石油、化工、救援、物流等工业领域,各个职

2、业人群都有其特殊的需求和产品,往往体现了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统计表明,防护服行业正以平均每年6%到10%的速度增长,一些特殊需求领域甚至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二、 行业发展历程(一)欧美防护装备市场发展历程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过去的10-15年欧美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且规模庞大的防护服市场,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首先,欧美国家对工作场所个人安全有着严格的立法,各类安全和健康的法律法规确定了工作场所严格的安全标准,企业被强制要求遵守,监管力度严格到延伸至企业法人的个人信誉度;其次,由于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文化氛围,确保了稳定的市场需求;再次,军队急救和现代公共安全领域对管理个人风险和伤害有着

3、强烈的要求,大量的政府采购形成了稳定的市场需求;最后,应用于航天、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产品也形成了更加庞大的潜在市场。(二)我国防护装备市场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体防护装备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一是社会对个体防护装备的需求正在或已经超出原来劳动防护用品的范畴,并扩大到个体防护装备的所有种类。二是法律法规和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安全投入逐年增加,例如仅劳动保护一项,国家每年的支出费用就在600-800多亿元,其中劳动防护用品占60%居首,而且每年还以15%-20%的速度增长。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给发展带来契机,需要大量不同的个体防护装备。但另

4、一方面,社会各界包括一些业内人士对个体防护装备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该产业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不够,从专业角度讲,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处在一个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三、 行业发展规模及现状(一)欧美防护装备行业发展规模及现状欧美地区的PPE市场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7年全球PPE市场为192亿欧元,根据Matrix Insight公司的估计,2015年全球PPE市场规模达到255亿欧元,其中欧盟地区73亿欧元。20072015年欧盟PPE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2.7%,其中防护服产品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约为22.9%。数据来源:Matrix Insight数据来源:Matrix Insi

5、ght美国防护装备市场规模与欧洲不相上下。根据SBI Energy提供的数据,美国PPE市场规模在2011年为101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70亿美元。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四大领域:农林牧渔和矿业、建筑业、制造业及公共安全领域(警察、监狱、消防等)。2011年,美国PPE市场需求中,身体防护/防护服占39.2%,手和足部防护占29.4%,头和面部防护占17.0%,呼吸防护占14.5%。数据来源:SBI Energy (二)我国防护装备行业发展规模及现状虽然我国防护服装备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一方面,在生产所需的关键纤维材料上,我国相关企业已经取得

6、突破,打破了国际大企业的垄断。部分高强度、耐高温纤维产品性能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领先公司的水平;其他各类高性能纤维材料也蓬勃发展,这为我国防护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从事防护服生产的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都在不断增加。据2015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相关生产企业已有近万家,提供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获得特种防护服安全标识的企业超过900家,而且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加。根据2015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我国仅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的城镇就业人数就超过8760万人,该数量相比2012年的6900万人增长了27%,与此相对的各类防护装备中,我国每年对防护服的需求超过8000万套、防护鞋约1亿双

7、、各类防尘口罩超过1.56亿只。据此估计,中国个体防护用品产业的市场需求量为340亿元,潜在市场容量可达1000亿元,其中防护服行业将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2015中国统计年鉴四、 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欧美的防护装备产业起步早,发展成熟,从高科技纤维材料的研发生产,到PPE产品的制造、销售,再到产品的清洁、保养,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产业链。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纤维材料行业以及防护服装制造企业,后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事基础、标准产品制造的企业;二是基于标准产品进行改进和专注于某一特定产品的企业;三是专用产品制造企业和主要的系统集成供应商。事实上在数量庞大的防护服装备生产企业中,中小企

8、业占绝对多数,大企业数量不多,主要是跨国公司及一些大企业提供的产品类型多样,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下游主要是防护服装消费者,可以分为个人用户和专业用户两类,欧美市场大约70%的需求来自于专业用户,国内市场比重超过90%,主要是企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包括农林牧渔和矿业、能源、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健康护理、警察、消防和军队等。由于个体防护装备的复杂特性以及技术不断创新,用户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这使得中间商的存在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从头到脚的全套防护解决方案,而很多制造商都只是专注于某一类产品,这使得提供综合产品的中间商逐渐主导了市场销售,为了抗衡中间商

9、,很多制造企业也开始扩大产品类型,通过互联网直接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并为专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五、 行业进入壁垒(一)技术壁垒防护装备行业对产品的性能一般会履行严格的认证,我国颁布的防护服产品技术标准(含已废止)超过20项,而欧盟市场的防护服技术标准超过78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有关防护服的ISO标准有42项,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相对更高,要获得跨国企业的认证就更加困难。不仅如此,在性能要求的全面性和多重性方面,产品标准除了本身性能要求之外,已向适用性方面发展,对新入者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设置了壁垒。(二)人才壁垒我国防护装备行业发展时间短,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不足,尤其是

10、缺少懂经营、会管理、有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从业人员素质低已成为制约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行业对多学科综合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团队跨领域合作具有要求,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具备纺织服装及化工等复合专业背景,才能掌握技术难点从而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服务支持,由此,形成了较高的专业人才壁垒。六、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一)有利因素1、财力物力投入加大,产业地位上升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提供优惠政策;企业建立健全人才与组织保障机制,正在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引导,社会倡导与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保障体系。从政府层面说来,健全相关鼓励、保

11、护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与机制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和有关立法的支持;加大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力度,把国内优秀企业的优秀产品尤其是完全自主创新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树立并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概念,正确认识创新技术与购买技术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的创新意识,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2、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政策环境持续改善由于我国防护装备行业尚未形成集团化优势。所以,政府的支持及政策的导向就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整个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在陕西咸阳,当地政府就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劳防用品的安全产业园。产业园内集合了劳防用品生产链条上的众多小

12、企业,整合上下游企业,打通销售渠道,集腋成裘,为小企业提供了经营变革的良好契机。另外,对于很多防护装备来说,材料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新材料的研制,我国政府也同样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将建立和完善新材料产业政治体系,并将纳米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高温结构材料等24种新型材料列为优先发展目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新材料技术应用到个体防护装备的研制中。这些变化和改革,都是政府为我国防护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做出的长足努力。3、国际化标准逐步建立,行业新规愈发完善2015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布废止劳动防护用

13、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自此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再实行强制性的安全标志管理,安标中心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开始实行第三方管理模式。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参考世界其它国家行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制定并更新个体防护装备类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特别是国家标准的建设。从而强制企业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水平和质量,淘汰部分能力水平差的企业将被逐步淘汰,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4、电商发展引领新模式,产业在创新中升级在商务电子化高速发展之际,“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使劳动防护用品企业面临新的机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独特的数据分析,客户可以更加系统而全

14、面地了解防护用品的特点。另外,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这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选择产品。同时,科技的更新也优化了整个防护服行业的业务模式,使企业实现创新。还有一些企业采用O2O的业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产业升级。(二)不利因素1、行业成熟度相对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现已成为门类和品种比较齐全、产供销比较稳定、基本上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产业。但同时,我国的个体防护装备生产企业数量多、相对分散、基础设施差、规模实力小、以家庭手工作坊企业为主、社会化程度低、产品单一重复,企业处在国际分工的外围和产业链的

15、下流,生产流通领域缺少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企业家,缺乏知名品牌。与登陆我国市场的国外著名企业如3M公司、巴固公司、杜邦公司等相比,国内企业在经济技术实力、管理、员工素质和质量品牌等方面差距较大,缺乏抢占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2、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国际接轨难度大我国个体防备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初、高中文化程度,缺少专业技术人,尤其是缺少懂经营、会管理、有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从业人员素质低已成为制约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同时,一些从事个体防护科研的知名专家陆续退出工作岗位,能顶替接班的中青年很少,使个体防护装备专业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多年来国家相关院校没

16、有开设个体防护装备专业和个体防护装备课程,导致安全工程或预防医疗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不熟悉个体防护装备,一时很难胜任工作,也给进一步深造带来困难。即使有的院校在改革开放后设置了服装专业,但未能把防护服装放到应有的位置,理论与设计水平不高,与先进国家差距大。3、研发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少多数劳保科研机构不再从事个体防护装备新产品研发,企业基本上不具备研发能力,新产品问世甚少,致使我国个体防护新产品研发工作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此外,许多劳保职业安全报刊很少刊登个体防护新产品的信息,一些安全科技交流会、研讨会上也极少看到个体防护装备方面的交流论文获得高级别的科技奖励,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甚少。企业多运用传统的“测绘与拆解仿制法”等研发模式,这种做法看上去研发速度快,但由于国内材料和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往往使研发成果打折扣,自主创新成分与效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普遍存在的软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