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341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素探析 摘 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就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然而,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将从内外部两个不同的方面分析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截至2009年2月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已达1604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质量已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2008年6月,沪深证交所对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所作的事后审核工作结束。在本次年报事后审核工作中,上交

2、所有关部门共发出340份事后审核意见函,要求上市公司就年报中的有关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共有165家公司刊登了补充或更正公告。深交所共发出各类问询函214份,并督促47家公司就年报中的重大遗漏或错误刊登了年报补充或更正公告共61份。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还是令人担忧。因此,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探讨,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1 内部因素 1.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和管理者权利的分立与制衡是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保证。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不利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控股股东任意操纵企业会计信息。 从上市

3、公司的股权结构看,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多处于相对或绝对的控股地位。按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董事长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有权聘任和解聘经理人员。在这种股权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都将处于国有股股东的绝对控制之下。“一股独大”的现状难以保障公司信息披露兼顾各方相关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 (2)内部人控制董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董事会成员大多由国有股东委派,其来源多为政府机构代表或原有企业内部人员,形成内部董事比重过大现象。这样董事会实际上成为内部人控制,其决策制定以大股东的意愿为依据,缺乏独立性。内部人控制的严重危害之一就是信息披露不规范,既不及时,又

4、不真实,报喜不报优,随意对财务指标进行技术处理,对重大经营活动不做出应有的解释,完全不顾小股东的利益。 (3)监事会流于形式,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监事会虽然是设立来监督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但是缺乏相应的手段来执行其功能;其次,他们与董事和经理人员既有较密切的私人关系,又受其行政指挥,很难行使监督权,再次,董事会间接控制着监事会,有些公司的监事甚至不能列席董事会议,无法了解公司经营状况。 1.2 信息披露成本 根据经济学成本效益原理,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多少,要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即信

5、息披露的成本问题。 资本市场披露信息主要涉及两类成本:(1)直接成本。即企业在会计信息生产中实际发生的以货币支付和计量的成本,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审计成本。(2)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信息的披露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此类成本不需要企业直接支付,也难以直接计量。间接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诉讼成本。企业可能会因为会计信息披露而引起法律上的争端,即因信息用户就会计信息披露的某一方面进行指控而使上市公司遭受的损失。上市公司避免指控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实事求是,充分披露企业的经营风险,或者根本不去披露那些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 第二,竞争劣势成本。即上市公司公开财务

6、报告时因许多相关信息,如产品成本、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等被竞争对手轻易获取而给竞争带来不利。 第三,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是指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可能会对企业在筹资、融资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企业的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状况不良,那么该企业在增发配股时可能会受到障碍,而不得不以较高的资金成本举债。 正是由于这类成本的存在,企业在信息披露时就显得特别谨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受到影响。 1.3 会计人员素质 为优化信息供给结构与质量所作的各项会计改革,都需要一定素质的会计人员作保证。并且,在会计信息加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估计、判断和选择,如果 会计人员没有较高的素质,就难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7、 从目前情况看,会计人员素质的欠缺表现在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相关的经济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经验三个方面。 2 外部因素 2.1 资本市场功能制约 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资、定价和优化资源配置。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从资本市场建立以来就存在层次单一,发育不良的弊病。过分强调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定价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其他基本功能长期被忽视。这种功能上的制约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不是由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所决定,股价与业绩关联性不强,资源配置功能低效。投资者也难以从公司的股价来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评价经营者的能力和敬业程度,也无法以投资者的身份来对经营者发挥激励约束作用,从而造成股价的信号传递

8、功能失效,使市场的炒作投机倾向加剧。 2.2 会计准则的不完善 一是会计准则的前瞻性不够。由于会计实践和经济创新行为的连续性和适应性,实践中经常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情况;且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复杂、时间长所以未能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作适时的补充和修订;二是会计准则具有统一性的同时还兼顾一定的灵活性,如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方便之门,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公平性、真实性。 2.3 法律制度的制约 我国现有的法规在制定与会计问题有关的法律规范时,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辅之以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中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最为薄弱,

9、即重在惩罚,而不是对投资者的赔偿。在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实践中,也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所谓处罚力度的加大,也只是体现在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上。在财产方面,处罚后果往往只是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违法所得全部由国家没收,而没有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对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来说,这种以行政责任为主的责任体系显然很难起到有效的惩罚和威慑作用。 2.4 监管力量不足,力度不够 证券监管机构是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机构,其职责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及注册会计师参与弄虚作假的行为在会计信息公开披露之前能被及时发现。面对越来越庞大的上市公司群体,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显得力不从心,明显不能到位。

10、因此,完全依赖政府来监管市场是不现实的。目前,公司的审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来进行。但内部审计无论在隶属关系还是在利益关系上,都始终未能解决其真正的独立性问题。尽管我国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多达上百家,但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集中度过低,并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这样,上市公司选择空间很大,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从而削弱的了审计报告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窦予华.试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财会研究,2005,(7). 2刘东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8,(7). 3王前锋,张家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状况研究J.财会月刊,2009,(4)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