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最佳发展期设课 创最近发展区施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最佳发展期设课 创最近发展区施教.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按最佳发展期设课 创最近发展区施教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十二五”课程规划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前身是海防中学和江宁路第三小学,1998年起由静安区教育学院承办,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分中学部、小学部两个校区。有36个教学班,学生1300余名,教职工130余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中小学活力大队、“上海市五四特色团组织”先进集体等称号
2、。办学十余年,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0年底,聚焦课堂教学的后“茶馆式”教学研究,获得国家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成为上海市教师教育暨师范生培养基地,校长领衔成为上海市的名校长培养和德育实训基地、国家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长三角名校长培训基地等。2004年7月8日起,解放日报先后五次以“轻负担照样高质量”为主题报道了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做法,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一、学校背景分析学校通过十多年课程教学改革,坚持轻负担、高质量、探索办高效能学校的信念,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家长广泛的肯定,也引起了教育界内部的关注,以及中央领导的
3、重视。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课程改革中“轻负担”照样“高质量”的文章后,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都作了重要批示。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中央教科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分别派出调查组于2005年和2007年两次到学校深入调研,得出“这个学校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的结论。“按学生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指导学校课程改革。在上海市和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与地位学校课程整体改革的研究荣获市教委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2009年10月国家教育部作为全国课改典型案例推出。聚焦课堂的后“茶馆式”教学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吸引着全国各地同行来校参观、学习。也吸引了国外著名
4、媒体、教育专家,报道、研究我校课程教学改革。静教院附校的教育改革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的德育,以“校本化、课程化、系统化”为推进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涉及了基础型德育课程,拓展型、研究型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各个方面。学校承担的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获市教委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德育研究与实践,也为市教委认可,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德育骨干教师实训基地”。 (一)经验与优势1十多年来学校坚持追求“绿色”学业、“绿色升学率”的办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2004年起,学校每年进行学生生活质量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学校生活,绝大部分学生
5、睡眠时间充足,作业负担不重。与此同时,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毕业学生成绩全部合格,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保持7080%,其中进入市重点高中学生达5060%。2学校拥有一支富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年轻教师队伍,师资结构趋向合理,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平均年龄35.5岁,学历超过上海市标准。中学高级教师19%,中学一级及小学高级教师61%。各级各类教学评选、课题研究等获奖教师达三十多人次。有十二位教师参加市名师、名校长和德育实训基地培训,十多位成为区学科带头人、名师和教育明星等区骨干教师,各学科都有区的兼职教研员。初中语文教研组成为区首批学科实训基地,初中语文、小学英语学科组是区的名学科,数
6、学等学科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等。教师教育的方法也有一定创新。2009年初评通过了“上海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保证了学校不使用各类缺乏针对性的教辅材料,几年积累,逐步完善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训练体系。3学生主要来自于学校附近社区、本区及周边区域,大部分家庭重视孩子发展,80%以上的家长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乐于参加各种学习实践活动,频频在各项市级、区级学科、艺术和体育等比赛中获奖。4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指导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几年来,学校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和市级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连续三年,在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目前,正在研究的市
7、教委重点课题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效能的研究是2008年度上海市中、小学中唯一一项重点课题,即将进入结题阶段。5办学之初,学校调整了基础型课程,开发了一批有影响的特色课程,如“做中学”、“新德育”等,并已对外辐射至部分省市。6学校尽管场地小,但教学设备、设施齐全。过去十多年,学校创设有利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克服困难,坚持组织学生长跑,保证每人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坚持每周一次全校性的学生自主组织的艺术表演“明星闪亮”活动;近百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艺术、体育和科技方面屡次获得了市级、国家级的大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7. 教育部“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对我校
8、连续几年测试的数据表明:学校与自我比较学业成绩不断提高,学生的睡眠时间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增加,学业压力还在减轻,喜欢和非常喜欢学校的学生超过90%。(二)困难与问题1十多年改革学校只是提出了一个需要教育回答的问题,学校初步建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系统。但是建设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各年龄发展阶段、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课程,依靠一所学校是不能够解决的,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探索。2学校坚持的“高质量低负担”是系统工程,特别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以后“茶馆式”教学实现课堂转型,取得了突破。但社会上,包括家长在内的人群对“减负”的认识有很大差异,这对学校的推进形成了阻力,需要社会对此有高度的认同。3
9、后“茶馆式”教学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使优秀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传播,更有利教师的实施,值得探讨。深入课堂的精细层面,研究教学的每个环节,探索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另外,限制学校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学校场地小,学生人数多,特别是“十二五”恰逢学生入学高峰,学区生源,已经超过了学校能够容纳的程度。势必出现学生活动空间少,安全、教学等困难。受分中小学两个校区之限,对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也带来了不少困难。二、学校课程目标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目标。在总结过去五年办学积累的基础上,遵照上海
10、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学校确定以下目标作为发展方向:(一)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探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优化策略和方法。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的深化,使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更加规范,不在于编写教材,而是完善课程要素,从开发背景、课程目标,到实施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全面规范文本。(二)学生培养目标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有终身发展学习的能力,奠定成功的人生基础。三、课程设置(一)学校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1、课程安排经过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反复研究、争论和论证,学校于1998年底制订了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
11、校转制办学方案。经过十年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按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并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中小学2008学年课程计划为依据,拟定“十二五”学校课程系统,以此指导确定年度各年级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计划。表1 小学部课程计划年级 周课时课程、科目一二三四五备注基础型课程语 文99666一年级入学初,各学科设置2至4周的学习准备期。数 学0(3-3)3(4-1)455外 语3(2+1)4(2+2)455自然(做中学)3(2+1)2222品德与社会(新德育)1(2-1)1(2-1)22(3-1)3唱游/音乐2/2/2/2/2美 术2
12、2211体育与健身33333信息科技2劳动技术11周课时数23(25-2)262727(28-1)28拓展型课程限定拓展与自主拓展85555学科拓展使用校本拓展教材,兴趣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校班团队活动11111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每学年1至2周每学年2周周末及假期以班级、小队为单位活动周课时数9(6+3)6(5+1)6(5+1)6(5+1)6(5+1)探究型课程112(1+1)21“游游”以IT为载体,进行项目研究午会及专题教育每天15-20分钟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包括开心一刻广播操、眼保健操、长跑周总课时量33(32+1)33(32+1)35(33+2)35(34+1)35(34+1)每课时按35
13、分钟计说明: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整合课程,围绕熟悉环境“我喜欢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校”,身份认同“我是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和行为”等内容,以“新德育”以及所有的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准备。表2 中学部课程计划 年级 周课时课程 科目六七八九备注基础型课程语 文4444六年级科学课程从期中开始进行“做中学”课程项目教学研究,其中一节课为中午活动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实验社会课程的一半课时以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数 学4445外 语4444思想品德0(1-1)0(1-1)0(2-2)2新德育育1(0+1)1(0+1)2(0+2)科 学2(2+1)3物 理22化 学
14、2生命科学20(1-1)地 理22历 史22社 会(2-1)音 乐111(0+1)美 术111(0+1)艺 术(2-2)2体育与健身3333劳动技术1(实验)3(实验)信息科技2周课时数24(26-2)25(26-1)2727拓展型课程校班团队活动1111学科拓展与兴趣活动5555学科拓展完成教材(数学)拓展部分及校本(语文、英语)教材,兴趣活动学生自主选修心 理11专题教育午间活动英语长廊、明星闪亮、健康教育、影片观摩(科技、史地、英语原版)、棋类、钢琴吧、十分钟队会等中午时间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每学年2周每学年1-2周(周末或假期)周课时数7(6+1)7(6+1)6(5+1)6(5+1)探究型
15、课程1(自选)+2(IT)1(自选)+2(IT)1(自选)(2-1)2(实验)班务活动每天10分钟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包括体育课、早锻炼、晚锻炼、长跑、广播操、眼保健操自 修11周总课时量35(34+1)35(34+1)35(34+1)35(34+1)每课时按40分钟计2、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支持和批准,其中数学课程改革得到教委基教处的同意。“做中学”课程接受了教委委托的儿童科学教育研究项目,本学期受区教育局委托在中学部进行“做中学”课程的研究。受市教委德育处委托,于2001学年开始酝酿、设计新德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于2002学年起正式在小学部、初中部的起始
16、年级逐年向上推进实施,分别集小学的思想品德、生活与劳动、社会、班队会等课程和初中的政治、班队会等课程于一体,依据国家和地方实施德育的纲要与标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从学生的品德发展需要设计与组织教学。在依据国家、地方课程标准和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最佳发展区理论”,根据学校十年实践的成果,为了达到课时的平衡,又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校对课时设置作了如下调整: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调整一:减少一年级数学课,以一节数学活动课代替三节基础型数学课;同时,增加英语活动课。同一个学生学习同一门学科,要达成同一目标,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值得研究在什么年龄阶段适合学习什么学科、适合
17、学习学科中的什么内容效益最高。这个问题涉及教育的各个年龄阶段,但限于种种原因,我们先在一年级进行试点。一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是记忆力强,语言模仿力强,而逻辑思维不够。实践证明,数学概念的学习在不同的年龄,所需要的时间、效益差别很大。为使学习效益更高,学校计划减少数学基础型课程,增加英语课时。英语课时按照上海市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要求。调整二:用大课程概念指导实施学校整合课程。过去几年,进行了学校课程化的进程,把春、秋游及形成传统的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化。总体来说,学校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课时数比市的计划有所增加。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以外有充足的精力与需求,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充分的发展机会。调整三:
18、将一些前沿的研究项目,如“做中学”、“游游”课程纳入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范畴,增加了课时数。德育:向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以课程为载体,进行德育课程化的研究和开发。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的中小学基础型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的课程目标,是每个学生应当达成的。但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我们学校的新德育课程遵循了课程规定的目标,但不拘泥于规定的教材。这有利于:1、提高时效性。教材编写、印刷等周期,使鲜活的现实材料过时,如“神七”上天,奥运会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可以以最快的时间进入课堂,作为教育的材料。2、增强实践性。学生的道德提升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有关。一本教材难以涵盖千百万学
19、生的生活经历,而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是非常有效的,这是统一教材无法逾越的。3、强化针对性。学生的品德形成中,差异比学科学习的差异更大,有道德基础、思想基础和生活经历不同。但如果对所有的道德问题,采用相同的课时数,进行教育,犹如不同的人治疗、预防疾病都服用相同的药剂,针对性一定不强。这些思考,促使我们不用固定的教材,从调查学生的道德需求开始,逐渐形成学校的新德育课程资源包,提高针对性、实践性和时效性。2001年开始改革,得到了市教委德育处,国务院联合调查组的高度评价。学校打破德育工作的“围墙”,整合资源,将基础型德育课程、校班会、心理课等其他教育相整合。学校的德育课程被国家教育部德育课程
20、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高德胜评价为“没有固定教材的课程,没有围墙的课程,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超前发展的课程”。学校又从基础型课程研究推广到拓展型、探究型校本德育课程的探索,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纳入课程体系,使得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使每位教师都明确育人的责任,不断完善、开发学科德育,开发隐性德育课程。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推进。几年来,学校逐步形成、完善了德育课程体系,特别是形成了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校本德育课程“明星闪亮”,使学生在课程中,展现才艺,修养品德。3、学校整体活动安排及说明学校一日时间安排(表3-4)及说明表3小学部作息时间时间项目备注上 午8:008:10学生
21、进校有需要7:00进校的学生集中在活动教室,由护导教师组织阅读等8:108:44开心一刻、广播操周一升旗仪式8:449:19第一节课9:3110:06第二节课10:1810:23眼保健操10:2310:53第三节课11:0511:40第四节课中午11:5012:20午餐12:2012:40自由活动12:4013:00十分钟队(团)会主题教育、明星闪亮等下 午13:0013:35第五节课13:4713:52眼保健操13:5214:27第六节课周五14:30放学14:3915:14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周二为校班会课15:1515:35长跑(三五年级)一、二年级放学15:20降旗、放学15:3516:
22、30爱心班表4 中学部作息时间时间项目备注上午7:308:00学生进校周二五7:308:00各年级一次早锻炼(图书馆7:00开始为早到的学生服务)8:008:20广播操周一升旗仪式8:209:00第一节课9:109:50第二节课10:0010:05眼保健操10:0510:45第三节课10:5511:35第四节课中午11:4012:10午餐12:2012:50英语长廊、明星闪亮、十分钟队会、主题教育社团等下 午13:0013:40第五节课13:5013:55眼保健操13:5514:35第六节课周五14:30六八年级放学九年级14:3015:30体锻14:4515:25第七节课15:3015:50
23、长跑(六八年级)16:00降旗、放学16:0016:15卫生值日图书馆为学生服务到18:001、坚持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校的作息时间要符合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本市中小学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真正落实“健康第一”思想。2、为确保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克服学校场地小的困难,体育组要科学、合理编制学校操场、场地各年级锻炼时段,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保证学生体育锻炼。3、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不同发展需要,学校放学时间不同。低年级最早,然后是小学中高年级,最后是初中学生。各有关教师要做好校门口执勤及安全指导
24、,保证学生的安全。4、按照市教委精神,取消晚托班。对有困难的家长、学生,学校以爱心班的形式提供服务,如果家长17:00还未来接孩子,由学校行政值班负责,直到家长来接。各年级课程表设置要求课程表是学校课程方案在各教学班的具体实施安排,具有法律意义。由年级组长及分管行政人员督促执行,班主任负责班级课程表的实施,出现困难和问题及时与教导处联系,保证教育教学有序。一周主要活动安排(见表5)及说明表5一周活动安排星期一二三四五活动7:308:00早锻炼中小学不同见作息表升旗仪式开心一刻、广播操12:2012:50英语长廊、英语广场、科技、史地、英语原版影视、阅读、钢琴吧、美术创作、棋类等英语长廊、英语广
25、场、科技、史地、英语原版影视、阅读、钢琴吧、美术创作、棋类等明星闪亮健康教育英语长廊/十分钟队会中小学不同见作息表拓展、探究课程拓展、探究课程拓展、探究课程长跑校班会长跑从调查看,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生活非常喜欢,在校生活充实。以上活动,学生更是乐意参加。其中首推“明星闪亮”。学期初,学生处、教导处等部门制定完整的各活动计划,明确教育重点,并监督落实。拓展型、探究型(学校)课程安排(见附表)及说明1.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几年来,组织教师、动员各种教育资源,整合为学习领域,精心开发了百余门校本拓展、探究型课程,以及学生自主开发的社团课程;2.学校每周安排三节课供学生自主选
26、择,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各年级组在开学初组织好学生了解课程、选择课程的工作,保证学校课程的正常运作;学年主要活动安排(见表6)及说明表6学年主要活动表月份校园节主题活动教学九感恩教师节/重阳节(制作感恩卡)十体育节健康-快乐运动会十一科技节感受现代科技秋游十二新年畅想迎新年/一年级成立苗苗儿童团一学习质量检测二和爸爸妈妈过大年元宵节慰问解放军三春风行动拥抱母亲四艺术节爱国主义春游五红五月-读书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端午诗会六我为红领巾添光彩今天我为附校骄傲明天附校为我自豪二年级戴红领巾/九年级毕业典礼学习质量检测七、八快乐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上校园节已经走向成熟,为广大学生所喜爱。但还需要深化活动内
27、涵,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发展。四、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要点1充分理解基础型课程的设置依据和理念调整与整合,是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基础型课程,学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基础型课程调整主要按两个思路展开。一是依据“最佳发展期”采用“两个重心移位”的思路进行调整。二是把某些学科进行整合,变单科为综合课程。如综合社会课程、德育课程以及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研究。调整基于最佳发展期的思考以学生的最佳发展期作为改革课程设置的战略思考,学校的课程设置,以“两个重心移位”的具体思路,提高课程设置的整体效益。学校一、二年级的语文、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不只是简单地作每周课时的增加,一年级数学
28、课也不是因为课程的取消而将教学内容全部剔除。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最佳发展期的框架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关于语言类课程的教与学小学低年级语言教学侧重于追求发展性目标,以多信息教学方法,探索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教学,多元化多层面多渠道多数量的语言刺激(多信息),给予孩子更多接触语言、文字的机会,促进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更快提高。在小学一年级加强语言学习。开设英语课,以口语为主,不教音标和语法,以后逐渐从听说过渡到听、说、读、写。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语言发展比当初预想的快。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心理素质、英语思维的发展和听说等语言能力方面都大大超出同龄的孩子。据调查,家长对外语教学
29、的满意率达99%。初中英语课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提高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课时设置低年级多、高年级少。低年级强化识字教学,到二年级基本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增加阅读量。教学内容不细分,以综合的语言学习能力、语文交际能力培养为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拓展阅读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继续加强拓展阅读面与扩大识字量的研究,并修改自编拓展读物,完善以落实阅读面的拓展;探索“以读书为主线,落实识字任务”的低年级语文课堂结构流程;研究“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的识字教学方法;研究“引导边读边思,注重语感体验”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识字,多阅读,多积
30、累,打好基础。初中阶段要进一步挖掘文本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让文化的汁液顺着语言之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写作指导,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形成“深刻与广博,启发与尊重,唤醒与体验,表达与创造,追问和反思”的语文学习方式。为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运用,开设并加强双语教学,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双语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层次进行:第一是关键词式的,即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对一些关键词使用英语,其它则使用汉语。第二是部分式的,即教师和学生部分用英语交流,部分用汉语交流;第三是全英式的,即教师全部用英语,学生也全部用英语。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关于抽象思维类学科的教与学
31、小学数学课程调整:1、小学一年级不开设数学必修课,而开设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英语数学活动课程,作为数学学习的过渡性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感”和数学兴趣。2、把一至四册教材结构进行调整,在二年级用一学年时间完成二学年的教学任务。措施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当减少循环次数和课时数。如认数,由原来的四段05、610、1120和21100合为两段即020和21100。如0100数的认识原课时数19,而调整后为8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原课时数为17,调整后为7课时。3、在三年级至五年级,对原510册教材中一系列内容进行删、并,提高单位课时的教学效率。空出的课时进行专题讲座,
32、安排问题解决、开放性习题、数学应用等内容,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学会数学的交流、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中阶段要进一步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使学生获得“数学化”体验,形成“再创造”的能力。整合基于课程化的思考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等内容整合,是将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与学校道德教育重点相结合,与团队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相结合,与行为规范教育的要求相结合,以及与校园文化节的内容相结合,是探索德育途径的综合化过程,是聚合教育资源,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好方式。任何学科教师与德育课教师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关注和理解
33、这种整合的方式,对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德育课程成为没有教材的课程,并不是将课程与教材完全处于一种虚无弱化的状态,不是绝对排斥国家的课程和教材,而是把国家的德育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丰富、增加新的德育课程学习资源,进而开发、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主题和内容。学校几年的实践,非常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将国家、地方的课程标准、教育的意图贯彻到位,如:两纲教育、法制教育、廉洁教育、环境教育等主题性教育要求。时空整合。学生生活在时间上由在校时间延续到周末或假期;在空间上既涉及到校内又涉及到校外;在教育主体上,既有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又有家长及社会其它人员。因此,“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34、”并非口号。在学校很多不同学科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很多课程。如:“明星闪亮三十分”、“开心一刻”、“英语长廊”等,教师是指导者,是合作伙伴,是对手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整合的契机,需要教师能够意识并把握。显性、隐性整合。这种整合既体现在德育课程中,更多的是日常的基础型、拓展新、探究型课程中。但因为隐性,所以更需要教师自主发现、设计和把握,达到“天上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的境界。跨学科整合。学校的很多活动与学科教学相比,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丰富。如学校组织的春秋游,包括组织看一场电影,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开发,形成学校的综合课程。学校的春秋游,经过几年的实践
35、,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的春游和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秋游,几个年级的实践不断完善春秋游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活动方案。主题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科技教育年级春游秋游一长风公司地下少先队上海市少年宫二宋庆龄陵园、儿童博物馆海洋水族馆、昆虫馆三“十岁生日”放漂流瓶、学当一天“小兵”走进社区、体验生活,看看祖国新面貌四鲁迅公园、多伦路文化航天馆、和平公园五奉贤南桥农场观光隧道、科技馆六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丹桂园实践基地南汇国防园七淀山湖天池、陈云故居宝山钢铁厂、森林公园八迈好青春第一步公安博物馆、植物园九崇明森林公园东方绿舟2以后“茶馆式”教学改革课堂教学高度关注当前学校课堂的现状(1)
36、日常课堂教学的四个突出问题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常常把教师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何在。究竟为什么要提问?为什么要讨论?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学校在总结全国优秀教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后“茶馆式”教学,其核心为“议”;两个基本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三个发展,教学方法更加多样,从“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到“读读、议议、
37、练练、讲讲、做做”。教学形式更加灵活,不规定“读”、“议”、“练”、“讲”、“做”的用时、顺序和完整,只有一个原则,先学后教。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议”、“练”、“讲”、“做”的取舍。后“茶馆式”教学高度关注创设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它指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状态。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走在儿童发展的后面,而应主动创设“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最近发展区”的形成、最近发展区域范围的
38、大小和发展区域的潜在质量,决定于教师的创造和这种创造的质量。我们认为在课堂中要努力创设好“最近发展区”,要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与情感价值取向的目标,要在促进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时,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最近发展区”的创设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学生的原有基础,包括知识、技能,包括对这门课的情感兴趣。基础决定教学起点、坡度、密度、难度和预期目标。(2)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是“题海战术”,还是“精讲精练”?是灌输,还是启发?等等。(3)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是读、讲还是议、练?启发式、讨论式的重要途径是设问,设问效益的核心,
39、看它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4)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是板书、是投影、是录像还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目的,它是为创造“最近发展区”服务的工具。(5)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座位是“秧田型”排列,还是“马蹄型”排列?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是大班,还是小班?是“长”课,还是“短”课?(6)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学科德育”也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所必须的。“学科德育”应该成为每位教师、每堂课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科德育”不只是在教学内容上对某些材料的挖掘,更多的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外部环境的构建。所以,后“茶馆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根据学段、学科和课型特征创造性地运用。3.进一步
40、规范、实施和发展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与成熟、完善的基础型课程系统相比,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系统建设是长期的任务。按照八大学习领域,将学校组织开发与教师自主开发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分类,以形成一定的体系。在开设上,以规定课程与选择课程相结合。在过去几年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规范操作,重量重质。(1)征求新学期工作时提出课程开设申报,学校将对课程背景、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以及完善的方面进行审议。(2)加强教学实施环节的监控,主要通过学生反馈来掌握情况,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纪律、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是课程开设的效果及学生的喜欢程度。(3)加强对学生评价的管理,这涉及到学生知识掌握、
41、能力发展及态度与品质等方面的考核。(4)加强对课程结束环节的评估,主要是结束时应上交存档的资料,包括课程完整的目标、内容、学生成果等。对于规定学生学习的探究课程IT和科学教育课程“做中学”,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研究和开发,进入新的研究系列与实施研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进入教学、进入学生的学习。要求将IT工具的应用与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数据意识、程序操作意识、管理意识和信息技术上的基本技能,并且要关注学生在课程中学会小组协作式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和实践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高级思维技能”和“学会学习技能”,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继续在小学一、二
42、年级开设IT“游游”课,通过机器人“游游”这个脑具,在课堂中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活动来完成一定的任务,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中的IT课程,以学科或综合学科的专题来替代计算机的方法论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按小组方式,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项目、作出一项决策。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小学部的研究开发卓有成效,形成了“做中学”的主题和内容系列,探讨“做中学”的课程理论,从实践中总结出符合“做中学”理念与实施原则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引导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本学期开始计划在中
43、学部开设“做中学”课程,需要研究与科学课程,以及教学时数、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二)课程实施策略充分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科体系的要求,在学校课程理念指导下,对国家课程计划作适当调整,形成学校的课程计划。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目标要求。以校本研修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以此促进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关注、研究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课程实施的优化。以对学生评价的导向改进,引导课程设置、实施的优化。五、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基础型课程以修订教材,进行校本化实施为评价的主要方面。学校课程(拓
44、展、探究型)课程进行全员评价,通过申报、实施过程以及成果等方面全面评价。对受到学生好评的课程奖励。对存在问题,学生不欢迎的课程淘汰。(二)教师评价坚持“以学论教”。一、以学生学业进步,包括个体的进步、相对于目标的提高以及相对于一个群体的发展;二、学生对学科、对教师教学的兴趣;三、学生负担不太重等几个方面全面评价教师。(三)学生评价以学生的学业质量,学生生活质量调查以及上海市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具体方案详见附件:初三优秀毕业生推荐入学方案)六、课程管理与保障(一)探索科学的评估体系,加强评价制度的完善,促进课程计划的实施。(二)加强“茶馆式”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主流”研修。(三)坚持开放办学,保证家长的知情权,接受家长、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乐于吸纳国内、市内以及本区教育同行的经验和意见。(四)整合教育资源,增加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开发学校的每一寸土地,使教育教学空间、设备效益最大化。(五)学校校长、常务副校长直接负责校本研修的推进和校本课程建设,继续探索有效实施的途径,成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