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3633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社区整体框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局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的情况报告一、 背景情况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是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的重要举措。我局为实现“现代民政”的发展目标,以信息化促进传统民政的转变,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在整个全市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争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在“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和“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中作为主要推进部门,在“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和“市民服务综合热线”项目中作为配合部门。为今后上海民政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1年9月7日,市政府召开智

2、慧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并成立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俞正声;副组长:韩正、杨雄、艾宝俊 成员由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和区县负责人组成,马伊里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会上韩正市长作重要讲话,要求“各部门、各区县、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形成合力,支持、服务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确保这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要分解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建立考核机制;” 9月14日,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首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会上下发了沪智慧办(2011)1号文件,要求各单位贯彻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尽快落实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具体任务。二、 推进情况9月22

3、日华源、王文寿两位局领导召集局办公室、基政处、社区中心、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研究讨论推进意见,会上两位领导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推动自身工作的良好契机,同时要求各单位抓紧时间,明确分工,尽快梳理清楚相关需求,形成报告,报市发改委立项。局信息中心在市里两次会议后,及时与老工处、福利处、社区服务中心、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一门式研发中心、市社保卡中心、市残联等处室和单位研究建设需求与立项工作,信息中心内部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按照会议要求报送了相关项目建设计划。同时对江浦路数据中心选址进行了多次勘察和研究,并已着手编制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期间,11月8日华局召集会议听取汇报,并提出意

4、见要求。王局长非常关心此项工作,多次专题听取信息中心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并给予指导。根据需求调研情况,并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目前我们以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需求为基础核心内容,补充其他民政业务建设需求来组织立项报告。三、 智慧社区建设总体方案(一)、建设目标建设以社区事务服务、生活服务为核心,以“1个综合门户、2大专业服务平台、10个应用支撑系统、1套业务协同体系、6+N类服务渠道、1个社区综合资源库”为总体架构,以政府各类相关业务信息系统为支撑,联通社区各类信息化资源,实现直接面向社区居民、社区基层组织的智慧社区建设目标。其中:1个社区综合门户(上海社区服务网):包括社区事务服务

5、和社区生活服务两部分;2大专业服务平台: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4大功能)和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7大功能);10个支撑系统:社区事务和社区生活服务知识库、呼叫中心、平台综合管理、网站管理、社区GIS、信息发布、智能社区服务、共享协同管理、全市通办业务统一结算支付、行政监察;1套业务协同体系:政府各委办业务系统和民政内部各业务系统协同体系。6+N类服务渠道:门户网站、服务热线、手机移动网站、受理窗口、触摸屏、短信平台为主要服务渠道,小区显示屏、广播电台、IPTV等为N类辅助服务渠道。1个社区综合资源库:包含实有人口库、房屋信息库、民政业务对象信息库、社区资源信息库、事务和生活知识库等。(二)、

6、架构示意图(三)、建设内容1. 综合门户一个综合门户即上海社区服务网,是包括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两大类信息的综合性社区门户网站。社区居民,老年人、残疾人、社区工作者都可以通过上海社区服务网获得和开展相关社区服务和管理。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可以查询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信息,提出相应的服务申请,并对服务进行反馈评价,社区工作者可以审核相关服务申请、对服务反馈的评价进行管理。1) 社区事务服务社区事务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事务类的网上政策咨询,服务表格下载、预受理申请、受理结果和状态查询以及居村委社区自治、信息公开等服务。2) 社区生活服务社区生活服务提供家庭服务、志愿服务、公益服务、为老/养老服

7、务、助残服务、社区服务咨询等六大社区生活的服务内容,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生活门户中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享受、评价这些社区生活服务。目前为老服务项目包括为老活动和为老服务项目,为老活动的项目主要有上海老年人赴黄山短期疗养、百岁老人慰问、冬季为老助浴、万名老人看发展;为老服务的项目主要有社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结对关爱服务、紧急呼叫装置流程、老年维权、社区老年学校。目前养老服务项目包括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项目,机构养老的项目主要有养老机构信息发布、排队预约、需求发布、视频探访等;居家养老的项目主要有老年人陪聊、陪游、助浴、助餐、日托、家政等。目前助残服务项目主要有7岁以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阳光之家、春雨

8、助学、重残养护、残障儿童康复等项目。2. 专业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是指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1) 社区事务综合平台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社区自治支持、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绩效评估和分析决策等应用功能。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社区自治支持系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综合绩效评估和分析决策系统。2) 社区生活服务平台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是综合社区门户中社区生活服务的后台管理系统,提供家庭服务管理、志愿管理、养老/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公益/创投服务、社区服务咨询的后台申请受理,服务评价管理、服务信息管理、项目管理等功能,另外还拥有社情

9、民意的积聚,包括统计分析、报表展现,民意上报等功能。3. 支撑系统支撑系统为综合门户、专业服务平台和各类受理渠道提供技术支撑,包括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知识库、呼叫中心、平台综合管理、网站管理、社区GIS、信息发布、智能社区服务、共享协同管理、行政监察、全市通办业务统一结算支付等10个支撑系统。1) 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知识库不仅包括事务类知识库,而且还包括对各项生活服务的内容和经验的知识沉淀,为社区事务、社区生活服务的工作人员提供知识支持、能力评估和共享平台,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咨询平台,保障和持续改进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2) 呼叫中心系统为热线电话渠道提供技术支持,包括CTI系统、IVR

10、系统智能外呼、网络呼叫、呼叫管理、录音系统。3) 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为整个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平台提供分布式升级、平台监控、平台安全、网络安全等服务。4) 网站管理系统是社区综合门户的后台管理系统,为社区综合门户的内容管理、用户管理、网站无障碍、全文检索、信息订阅、短信服务等提供统一的管理。5) 共享协同系统为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与业务协同体系提供技术衔接,包括交换接口管理与消息共享同步。6) 信息发布系统为整个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信息推送服务,社区居民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手机wap、手机短信、触摸屏、小区显示屏等浏览到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7) 社区GIS系统为整个社区事务和生活服务平

11、台提供地理信息服务,通过不同图层的叠加实现地理信息的综合展现和民政业务的综合应用。8) 全市通办业务统一结算支付系统将为养老服务、为老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资金结算,包括区县间资金结算、跨委办资金结算、资金管理、监控预警、查询统计等功能。9) 智能社区服务管理依托知识库,实现受理窗口、服务热线、网站、移动终端、手机短信、触摸屏等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智能问答服务。10) 行政监察提供对社区事务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中开展的各项业务协同进行电子监察,保证各项服务按规定时间、规定流程完成服务内容,确保服务质量,功能包括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决策分析等功能。

12、4. 业务协同体系业务协同体系包括了涉及社区事务协同相关单位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升级改造与生活服务协同相关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1) 涉及社区事务协同的相关业务系统单位有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劳动保障局、市住房局、市公安局、市计生委等委办局。2) 涉及生活服务协同的相关业务系统主要有市民政局为老服务相关的业务系统、市残联助残服务、卫生、教育等相关的业务系统。5. 服务渠道“6+N”类服务渠道是指面向广大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生活服务或受理服务申请的服务渠道。6类服务渠道包括服务热线、受理窗口、门户网站、移动终端、触摸屏、手机短信;N类服务渠道包括小区显示屏、广播电视、IPTV等。6. 社

13、区综合资源库社区综合资源库汇集了各类社区居民服务信息,即可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也可以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社区综合资源库包含实有人口库、房屋信息库、民政业务对象信息库、社区资源信息库、事务和生活知识库等。四、 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一)、建设目标通过互联互通互联网、电话网、政务外网、物联网和民政专网,构建一个覆盖上海市、区、街镇和居(村)委会四级网络,面向社区居民,集行政事务管理、社区公共服务、社区自治事务管理为一体的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透明、更亲和的社区公共服务,为社区开展共治和自治提供能力支撑,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政务协同提供共享交换枢纽,为社区居民和政府提供

14、沟通互动的平台,同时为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实现我市居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支持。(二)、总体架构(三)、建设内容1. 渠道层渠道层是面向社区居民,直接提供社区事务服务的交互界面,包括社区综合门户网站、服务热线、手机移动网站、受理窗口、触摸屏、手机短信、小区显示屏、广播电视等服务渠道,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其中社区综合门户网站与服务热线依托社区生活服务平台资源建设。2.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社区自治支持系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综合绩效评估和分析决策系统。1) 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包括社区事

15、务受理服务子系统、社区事务受理辅助子系统、社区事务自助服务子系统、街镇级社区事务受理条线业务对接子系统、社区事务受理查询统计分析(街镇级)子系统、受理中心内部管理子系统、职业培训子系统。2) 社区自治支持系统包括社区资源管理、居村委台账管理、社区信息管理、居村委自治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居村委信息公开、社区事务代理等应用功能。3) 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包含社区党建管理、社区行政事务协同、社区综合治理、社区共治管理、社区就业援助、市政管理等应用功能。4) 综合绩效评估和分析决策系统包括社区事务受理绩效评估、信息融合与清洗、综合分析决策等功能。3. 支撑层支撑层为渠道层和应用层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共享

16、协同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网站管理系统、社区GIS系统、全市通办业务统一结算支付、行政监察系统、智能网络服务系统。1) 共享协同系统包括协同交换接口管理、共享同步消息管理等应用功能。2) 知识库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社区事务的政策查询、智能问答,为社区事务受理工作人员提供知识支持、能力评估和共享平台,包括知识导入、知识分类、知识检索、知识整理等功能。3) 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综合管理服务,包括分布式平台升级、平台监控管理、平台安全管理等。4) 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信息发布和推送服务,社区居民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手机移动网站、手机短信、触摸屏、小区显示屏等浏览到平台发布的相

17、关信息。包括板块设置、发布管理、信息汇总等。5) 社区GIS系统提供地理信息服务,通过不同图层的叠加实现地理信息的综合展现和民政业务的综合应用。6) 全市通办业务统一结算支付将为养老服务、为老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资金结算,包括区县间资金结算、跨委办资金结算、资金管理、监控预警、查询统计等功能。7) 智能社区服务管理依托社区事务知识库,实现受理窗口、服务热线、网站、移动终端、手机短信、触摸屏等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为社区事务受理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提供智能问答服务。8) 行政监察提供对社区事务服务和社区生活服务中开展的各项业务协同进行电子监察,保证各项服务按规定时间、规定流程完成服务内容,确保服

18、务质量,功能包括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决策分析等功能。4. 数据层数据层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撑,包括社区事务受理数据、社区事务知识库、社区自治数据、社区共治数据、社区沉淀共享数据、协同交换数据、统计决策分析数据等。5. 基础设施层包括了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硬件基础设备,包括机房、主机、安全、网络、存储等设备。6. 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3145.2万元,主要包括:系统建设费:2637.2万元,包括主机与存储515万元,网络与安全设备349万元,系统软件530万元,应用软件开发费1238.4万元,其他辅助费用4.8万元,机房建设费用138万元。其他建设费用:358万元,包括前

19、期工作咨询费73万元,工程建设监理费69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38万元,系统集成费112万元,安全测评费66万元。预备费:150万元。五、 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一)、建设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社区各方资源,构建一个面向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多元化服务渠道,集社区家庭服务、志愿服务、公益服务、为老服务、养老服务、助残服务、社情民意积聚为一体的生活服务平台,简化社区居民寻求生活服务的过程,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专业的各类社区服务,提升社会力量的协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社区的整体服务效能。(二)、总体框架(三)、建设内容1. 渠道层渠道层是面向社区居

20、民,直接提供服务的交互界面,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提供社区综合门户网站、服务热线、手机移动网站、受理窗口、触摸屏、手机短信、小区显示屏、广播电视等服务渠道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2.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社区综合门户网站和社区生活服务管理系统两个层次。1) 社区综合门户网站是整个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前台门户,提供家庭服务、公益/创投服务、志愿服务、为老/养老服务、助残服务、社区服务咨询等6大服务功能。a) 家庭服务包括社区服务资源发布、服务申请、服务项目预定、社区服务单位评价、生活服务项目评价、服务智能匹配等。b) 公益/创投服务包括公益服务发布、公益服务申请、服务反馈与评价等。c) 志愿服务包括

21、志愿者查询、志愿者注册招募、智能匹配、项目发布、志愿者服务评价等。d) 为老/养老服务包括为老服务和养老服务1. 为老服务包括为老活动和为老服务两项内容。为老活动包括为老活动信息发布、活动申请和评估、活动反馈和评价等;为老服务包括为老服务信息发布、服务申请和评估、服务反馈和评价等。2. 养老服务包括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项内容。机构养老包括养老机构信息发布、养老机构排队预约、养老机构需求发布、视频探访、在院情况查询、服务反馈和评价;居家养老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发布、服务申请和评估、服务项目预定、服务反馈和评价等。e) 助残服务包括机构养护和居家养护两项内容。机构养护包括养护机构信息发布、养护机构

22、排队预约、养护机构需求发布、视频探访、在院情况查询、服务反馈和评价;居家养护包括助残服务信息发布、服务申请和评估、服务项目预定、服务反馈和评价等。f) 社区服务咨询包括政策法规、办事指南、服务机构、信息定制、咨询机器人、智能社工等功能。2) 移动门户包括服务申请进度查询、业务办理指南、业务在线办理、便民信息查询、网上信访、网上调查、APP应用等功能。3) 社区生活服务管理系统是社区综合门户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家庭服务、志愿服务、公益/创投服务、为老/养老服务、助残服务、社区服务咨询管理、移动服务管理、社情民意积聚等8大管理功能。a) 家庭服务包括服务资源管理、服务受理管理、服务评价管理、服

23、务项目预定管理、服务智能匹配管理等。b) 公益/创投服务包括公益服务信息管理、公益服务受理、公益服务评价管理等。c) 志愿服务包括志愿者信息管理、志愿者招募管理、项目管理、评价管理等。d) 为老/养老服务包括为老服务和养老服务1. 位老服务包含为老活动管理和为老服务管理两项内容。为老活动管理包括为老活动管理、为老活动评价等;为老服务管理包括为老服务信息管理、为老服务评价管理等。2. 养老服务包括机构养老管理和居家养老管理两项内容。机构养老管理包括养老机构信息管理、养老机构排队预约管理、养老机构需求管理、视频探访管理、信息定制管理、在院情况查询、服务反馈和评价;居家养老管理包括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

24、理、居家养老受理、居家养老评价管理等。e) 助残服务包括机构养护管理和居家养护管理两项内容。机构养护管理包括养护机构信息管理、养护机构排队预约管理、养护机构需求管理、视频探访管理、在院情况查询、服务反馈评价;居家养护管理包括居家养护受理、居家养护信息管理、居家养护评价管理等。f) 社情民意积聚包括统计分析、报表展现、民意上报等功能。g) 社区服务咨询包含服务咨询管理和服务协调流转等功能。3. 支撑层支撑层为渠道层和应用层提供技术支撑。包括呼叫中心、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行政监察系统、社区GIS系统、网站管理系统、共享协同系统、智能网络服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其中呼叫中心、平台综合管

25、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社区GIS系统和网站管理系统等为新建支撑系统,行政监察系统、共享协同系统、智能网络服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由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统一建设。1) 呼叫中心为962200服务热线提供技术支撑,包括语音应答、服务申请、录音管理、自动转接、服务反馈、综合管理等应用功能。2) 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为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提供综合管理,包括系统安全监控、备份管理、日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应用功能。3) 知识库管理系统沉淀了社区生活服务的历史数据,为社区居民查询相关政策、信息查询、智能问答提供技术支撑,包括知识库分类管理、知识库内容管理、搜索引擎、智能匹配等应用功能。4) 社区GIS系统提供地

26、理信息服务,通过不同图层的叠加实现地理信息的综合展现和民政业务的综合应用。5) 网站管理系统是社区综合门户的后台管理系统,为社区综合门户的内容管理、用户管理、网站无障碍、全文检索、信息订阅、短信服务等提供统一的管理。4. 数据层数据层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撑,包括咨询服务数据、为老服务数据、家庭服务数据、志愿服务数据、助残服务数据、养老服务数据、公益服务数据等。5. 基础设施层包括了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的硬件基础设备,包括机房、主机、安全、网络、存储等设备。6. 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465.4万元,主要包括:系统建设费:1203.4万元,包括主机与存储295万元,网络与安全设备203万元,系

27、统软件130万元,应用软件开发费375.3万元,其他辅助费用104.1万元,机房建设费96万元。其他建设费用:192万元,包括前期工作咨询费36万元,工程建设监理费40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20万元,系统集成费66万元,安全测评费30万元。预备费:70万元。六、 其他补充以上建设方案基本符合最近下发的沪社建组办2012(2)号文件精神:(1、着力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加强推进“六统一”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机制,逐步实现全市通办、全年无休,为群众提供便捷、透明、亲和的服务;2、因地制宜发展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多功能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3、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平

28、台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的社区信息综合系统;4、丰富社区网站内容和功能建立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的交流平台,听取意见,回应诉求,引导社区舆论)。目前正在按市发改委项建书的要求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并计划在近期与局领导、市经信委有关领导沟通一次,听取意见,争取5月初报发改委立项。 信息研究中心2012年4月附件1: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节点目标安排表(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部分)单位(盖章):上海市民政局分管领导: 处室负责人:陈跃斌、潘烈青、竺亚电话:63232222 联络员:王涛 电话:63232222-2633序号专项项目名称2012年主要任务进度安排(尽量按季度描述)1电子政

29、务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 台完成项目立项批复和招投标,启动数据中心及项目建设工作。1、1月-3月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并报送审批;启动数据中心及配套工程设计;2、 4月-6月完成可研报告批复,启动相关内容招投标程序; 3、7月-9月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完成需求调研和系统分析;启动中心机房基础建设;4、10月-12月进入程序开发阶段;阶段性完成中心机房基础建设。2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完成项目立项批复和招投标,启动数据中心及项目建设工作。1、1月-3月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并报送审批;启动数据中心及配套工程设计;2、 4月-6月完成可研报告批复,启动相关内容招投标程序; 3、7月-9月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完成需求调研和系统分析;启动中心机房基础建设;4、10月-12月进入程序开发阶段;阶段性完成中心机房基础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