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doc(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目录 Y1727338 目录 摘要1 前言3 一、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5 一 激励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5 二 几种激励理论5 1内容型激励理论5 2过程型激励理论7 3调整型激励理论7 4综合型激励理论8 三 教师应该学习激励理论9 二、激励理论在课掌教学中所达到的目标和功能1O O 一 激励在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师生共同成长1 0 1孩子终生受益的教育1 2教师终生成长的教育。10 二 激励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11 1 1有利于树立学生信心1 1 2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1 3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11 4有利于创设良好环境11 三 激励在课堂教学中的分类12 2 1物质激
2、励1 3 2精神激励1 三、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念、原则与策略17 一 激励理论在课掌教学中运用的理念17 1激励要真诚17 7 2激励要讲实效1 8 3激励要公平公正1 9 4激励要面向全体1 二 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基本原则19 1目的性原则20 目录 2针对性原则20 3及时性原则20 4适度性原则20 5规范性原则21 6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21 7以正向激励为主的原则21 8以个体激励为主的原则22 三 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22 1外部激励22 2自我激励25 四、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效果研究27 一 激励的误区27 1激励就是奖励27 2同样的激励可以
3、适用于任何人27 3重视物质奖励、忽略精神奖励28 4吝于表扬和奖励28 二 影响课堂教学中激励效应的因素28 1主观制约因素28 2客观制约因素30 三 如何增强课掌教学中的激励效应32 1如何使激励有效32 2如何放大激励效应34 3教师要如何做35 四 建立健全激励的机制38 1激励机制的概念38 2设计激励机制的原则40 3让激励机制发挥作用40 参考文献42 后记44 n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激励理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 习的习惯,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发挥其效果的保证,这对学生转变学 习方式,对其今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
4、部分论述了激励理论。通过对激励的概念、特点及其功 能的说明,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几种类型。第二部分论述了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所达 到的目标和内容,进而分析了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第三部分着重介绍 了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具体的策略。文中第四部分则对激励理论在课 堂教学中运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文章立足于教学课堂,在深入研究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开展 实践研究,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激发学生学习 动力。 关键词:激励理论 课堂教学 运用 AbStraCt InthecIassroom of teach;ng,the usemO“vat
5、ion apprOpriate iSconduciVetO studentstOIearntOfbrm aIsO habits,but stimulating gOOdIearning thenew tO currculumrefbnll areaI schOOlstudentsto theeffect pIay high study Of seIf二assuranCeThisin Of future is changelearningstylesstudents,its deveIOpment Of greatsignificanOe Fu一te赋isdiVidedint0four frst
6、 discussesthe of partSThe part theory 0f andfUnctiOnsOfthe motiVationThrOugh廿1ecOnceptmotiVatiOn,Characteristics nOtedescrbesseVeraIOflncentiVe secOnddiscussesthe types theoryThepart mOtiVatiOninthe cIassrOomtO门eachtheir and theO0f teaching goaIscontent,and then the incentiVe thecIassroOmOf IIl anaI
7、yzes theO吖in significance。Part teaching f6cusesOntheincentiVeinthecIassrOOmOfthe and theOry teachingprinciples fOurthOfthe iSOnthe specificStrategieSThepart paper motiVationjnthe theory classrOOmefrectiVenessintheuse0f andrefIectiOn teaching summary ArticIebasedonin based0nthecOmbinatiOnof cJassrOOm
8、s,indepthstudy incentIVe characteOf theOry,the rsticscIassrOOminstructiOntO Out carrypracticaI withthe SchOoIstudentsthe research,cOmbined COntempOrawhigh physicaI, characte the scientificofmotiVatiOnandstimulate psychoIOgicaIrstics,using theory mOtivatiOn Iearning wOrds:MOtiVatIOn Use Key theO吖。rea
9、ching 2 _1J一 刖舌 激励,是激发鼓励之意,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 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工作能力不 变的条件下,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与个人激励水平呈正相关。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 理行为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人的行为是在动机支配下,为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看出,行为由动机支 配,动机由需要引起。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外界的刺激引起机体发生 变化,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 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
10、断。当然,支配行为的动机除需要外,还有愿望、意 志、情感、兴趣、价值观等。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还产生了各种 各样的情感、兴趣、信仰和理想,最后形成世界观。由世界观而决定的崇高理想、坚 定信念,都将成为人的行为动机,驱使人们去完成各种任务,甚至明知要牺牲自己也在 所不惜。 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激励, 是以人和人的群体为主体对象,涉及到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的鼓励和导引,是旨在 导向性地、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 古人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作为中学教师,懂得激励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 灵活地
11、加以运用,对于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激发潜能,增强其信心和勇气,提高学习热 情和教学实效是十分有益的。 西方的管理学家,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从不 同的角度研究了应怎样激励人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紧密联系资本 主义企业管理的实践,注重定量的科学实验,已经历了七、八十年的历程,在推动资 本主义的发展中,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可以拿来为我们的教育和管理服务。我们 在借鉴这些理论的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创造性的加以应用和发展,使之变 为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 怎样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应
12、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育工作者应 研究的课题。现代中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我认为 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缺乏一种内在激励的热情,缺乏学习的责任 感与决心。 因此,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应引入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但是,实践表明, 并非所有教师的激励活动都能实现激励的正面效应,即激励初衷和本意。事与愿违的 李春方,激励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7 现象也经常发生。其原因几乎都与教师的激励误区有关。“所谓激励误区,就是指激 励主体对激励客体实施激励行为的过程中,致使激励客体动机失常、行为扭曲、动力 反向,从而招致激励失效或效率弱化的思想认识偏差
13、。这种偏差可能由客观情境的 强制或压力而产生,但更多的则来自于激励主体的主观认识领域,表现为激励主体对 激励性质、作用、目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的认知失真,以及对激励原则、类型和方法 操作的失误。因此,我们要高度结合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激励 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突破激励误区。 在课掌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激励理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 习的习惯,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发挥其效果的保证,这对学生转变学 习方式,对其今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题将立足于课堂教学,在深入研究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课章教学的特点, 开展实践研究。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一、引发教师对
14、教学中激励理论的关注,激发学 生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探讨教学中教师的 激励方法及激励误区的突破,为激励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周锡冰、王军,中小企业28种激励误区,中国经济jIj版社,20081 4 一、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 一 激励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 “激励”作为一个动词,辞海的解释为“激发,使振作”;汉语辞典 的解释是“激发鼓励。相同之处在于都用了“激发一词。所谓激发,就是通 过某些刺激使对象兴奋,转到发奋向上。 激励,是指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 激发、鼓励,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是组织通过
15、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 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的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 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成员个人的目标的系统活 动。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 标而努力的过程。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纳尔在人类行为:科学发现成果一书中 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 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曾下如此定义:激励是应用于动力、愿望、需要、 祝愿以及类似力量的整个类别。”圆 “现代管理学中可以把激励看成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感觉的需要出发,
16、 由此引起要求或要追求的目标,并由此引起为实现目标的行动,最后满足要求, 这一过程称为激励。 二 几种激励理论 从经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学的发展史就是激励的发展史。20世纪以来, 激励理论经历了由单一的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要、由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因素 明晰、由激励基础的研究到激励过程探索的历史演变过程,逐步形成激励理论体 系。根据激励侧重点的不同,激励理论可归纳和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内容型激励理论 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 起人们的动机。主要包括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克利 兰的成就激励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o俞文钊,
17、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东北财经大学f ;版社,200610 同上 5 1 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学说。他认为人的需要按照生理、安全、 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层次的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低级层次需要满足后, 人将追求高层次需要。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就必须设法满足 下属的这五种需要。 2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是 一个最基本的方面,而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功与失 败。工作中有两类激励因素。第一类因素是与激励有关的因素,它们是成就、赞 誉、工作本身、责任、进步和成长,这些因素积极地激励着员工去工作和生产。 但是,第二种被称为“保
18、健因素更是必不可少,这些因素是管理、公司政策、 管理人员的关系、薪水、工作条件、地位、安全和个人生活。它们以不同的方式 影响人们的行为。 3 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激励理论,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 究,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需求和权力需求。权力需要是指个人对权力 的追求有不同的表现,显示了一个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即从依赖别人 包括依 附别人 到相信自己到控制别人到自我隐退,而为社会追求权力,从追求个人权 力向追求社会权力过渡。友谊需要是指友谊有时显得比权力更为重要,权力靠友 谊来支持,权力的失落也要靠友谊来弥补。成就需要是指追求具有挑战性的成就, 激发奋不顾身的精神,刺激情绪高涨的
19、行为。 4 正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 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 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因而这 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人在同一时问可能有不只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 强烈。 o马斯洛 Abrallam MaSlow,1908一1970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他 的主要著作有动机论、自我实现的人、动机与个性等。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Herzberg,19
20、23年 ,美国心理学家、管理理论家、行为科学家,双冈 素理论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育工作的激励冈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足更有效还是更有 人性等。 McClelland 戴维?麦克利兰 Davidclarence 美国心理学会杰i ;科学贡献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权利的两面性、成就动机是可以培养的等。 AIderfcr 是荚围耶鲁大学行为学家教授、心理学家。他的贡献足对发展马斯洛 J下克雷顿?奥尔德弗 cla”on 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ERG需要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需求新理论的经验测试、生存、关系、以及 发展:人在组织环境中的需要、关于组织中需要满足的三项研究等。 6 2过程型激励理论
21、过程型理论探讨人们的需要怎样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产生某种行为, “人们为满足主要需求的努力,总大于满足次要需求的努力。它主要有三种: 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1 期望理论 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选择不仅根据需要而且要看 达到满足需要的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说,激励水平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 的乘机。他还认为,为了激励员工,管理者应当一方面使他们了解目标的价值, 并逐渐增加其数值;另一方面应当创造条件帮助员工实现其期望值,这样才能提 高员工的激励力。 2 公平理论 斯达西?亚当斯罾的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收入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 职工劳动积
22、极性的影响。亚当斯认为,人们都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正感。这 一公正感不是靠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获得的,而是通过相对值获得的,即把自己付 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比值,同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的比值进行横向比较。 3 目标设置理论 根据洛克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企业给员工设置目标时应遵循下列几项原 则:具体的目标比一般含糊不清的目标更能激发人的行为,从而取得更好的工作 绩效。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容易达到的目标更能激发人的行为,取得更好的工作 绩效;但目标的难度必须适中,难度太大的目标会使人受到挫折,丧失信心,工 作的绩效反而会降低。只有在组织目标为个人所接受并转化成个人的目标时,目 标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激
23、励作用。 3调整型激励理论 1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强化理论着重 研究强化刺激对动机、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 这种行为 反应 就可能重复出现,得到加强;当行为的结果不利于个体时,这 种行为 反应 就可能消退和终止。 2 挫折理论 HVmom 。维克托?弗鲁姆 Victor 1932年8一 ,北美著名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工 作与激励、领导与决策。 国斯达西?哑当斯 JStaceyAdams ,美国心理学家。 洛克 Edwin Locke ,美国马里兰人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 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都足美国的心理
24、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7 阿福德提出挫折理论,该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阻碍个体动机性活动的 情况;二是个体遭受阻碍后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就是说,当个体从事有目标的活 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形成 挫折的原因有自然的和社会的。挫折具有两重性,它可以是坏事,也可以是好事。 挫折可以使人失望、痛苦;使人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使人产生粗暴的消 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甚至走上绝路。挫折也可以给人以较益,变得比较 聪明和成熟;可以使人从错误中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真正使失败成为成 功之母;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从这一点说,有 挫折比
25、无挫折更能锻炼人、培养人。 3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伯纳德?韦纳在有关社会认识和人际关系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该理论认为,成就动机的本质是认知过程而不是情绪预期。即个人对下一 次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热情程度等如何取决于先前的成功与失败。不 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 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韦纳指 出,如果人们把成功归因于内因,就会感到满意或自豪;如果人们把失败归因于 内因,就会产生内疚或无助感;如果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就会提高以后的工 作积极性;如果把失败归因子稳定因素,就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
26、,等等。这 些研究都丰富了归因理论的内容。归因理论在管理或教育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 因为它能使管理者或教育工作者指导和训练职工或学生的F确归因倾向,有助于 人们正确地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或 学习的效率。 4综合型激励理论 1 勒温的场动力论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系统地提出心理学的场动力学理论,是拓扑心理 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一种场的机能,由行为发生时存在的各种 条件和力量交织而成。该理论认为员工在民主领导作风下的工作效果比在专制或 放任的作风下更好,员工有更大的志愿投入工作,同时,认为组织和个人需要与 社会团体更有良好的群体关系。 o阿福
27、德 AIford ,美国心理学家。 Weiner 。伯纳德?书纳 Bemard 193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当代国际心理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是归冈动机理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为:动机与情绪的归因理沦、人类动机:隐喻、理论和研 究和责任的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 Lewin 库尔特?勒温【1】【Kurt 18900919470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 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也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 家。 8 2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认为激励是外部刺激诱因,个体内 在因素,行为表现,行为结果的相互作用统一过程。不同类型的激励对不同
28、的人 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该模式不仅说明了激励模式的各个因素,特别是它将内 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结合在一起,并在传统的报酬与满足感之问引进了“公平的报 酬”这个中间变量,揭丌了员工在获得奖酬后仍然不感到满足的原因。 3 罗伯特?豪斯固提出了综合激励模式,他通过一个模式把几类激励理论 综合起来,把内外激励因素都归纳进去了。豪斯的公式强调了任务本身效价的内 激励作用;突出了完成工作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与效价;兼顾了因任务完成而获取 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对主管人员将会有极大的启迪。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必须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入手。 三 教师应该学习激励理论 上文所述这些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
29、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 随着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 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令人振奋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西方有许多研究需 要、动机或目标的激励理论,它们或者着重论述需要的种类,或者着重论述动机 的过程,或者着重论述目标的设置,它们都是试图从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原 理。 激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作为激励实施主推动力的教师必须掌握各种 激励理论,并能将各种激励理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教师应针对学生激励过程中 的不同,灵活选用最适当的、正确的激励理论进行分析。实际上,各种激励理论 都是互补的,不同的理论可以运用于激励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理论也回答
30、 了不同的I、uJ题。例如,内容激励理论回答“学生有什么需要应该被满足”;过程 激励理论回答“学生是如何选择行为来实践他们的需要的”;强化理论解决的问 题是“教师要做什么j能让学生的行为符合组织目标的方向要求”。 教师在激励的不同阶段可以借助各种激励理论,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使它们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 三种需求理论等 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性质; 教师应以过程型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等 为指导, 引导学生的动机,使其选出正确的行为满足其需要; o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美国行为科学家。 圆罗伯特?豪斯 Robert】House :多偷多人掣的组缄行捣孥教授,路徭-目檩理谕的最早提 lj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