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589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低风险 very low risk2中低风险low risk3中度风险moderate4中高风险 high risk5高风险 very high risk银联信行业金融研究系列1年第四季度正文目录第一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外部环境分析8一、宏观经济对行业的影响分析8(一)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8(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对行业的影响分析12二、货币及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13(一)货币政策执行及其影响13(二)财政政策执行及其影响15三、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17(一)家电下乡政策进入退出程序 龙头企业销售更具稳定性17(二)国务院:减半征收小企业所得税18(三)淘汰白炽灯路线

2、图发布 政策利好照明厂商18(四)家电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 行业未来五年产值增速可期19(五)十二五规划建议出台拉开迈向家电强国序幕20四、重大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分析22第二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经营情况分析25一、行业规模和效益分析25(一)行业规模分析25(二)行业效益分析26二、行业财务分析27(一)偿债能力分析27(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7(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28(四)行业成长能力分析29(五)行业资金占用情况分析29第三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运行分析31一、行业总体产销情况及价格分析31二、主要子行业产销情况分析33(一)空调行业33(二)冰箱行业35(三)洗衣

3、机行业37(四)彩电行业39三、行业运行动态分析41(一)经济变冷逼家电业模式转型41(二)家电行业入世十年销售额破万亿41(三)家电网购时代全面到来42(四)外资家电卖场在中国受挫42(五)白电产能过剩明显 2012市场艰难42(六)空调企业海外工厂成本抬升43(七)空调行业调整期 三四级市场优势明显43(八)技术壁垒催生成本大幅上涨 空调行业内忧外患43(九)洗衣机市场进入品牌博弈时代44(十)未来5年复合增长将超过15% 厨电大有潜力44(十一)国内彩电企业增速放缓44(十二)全球液晶电视产量创新高45第四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产业链分析46一、家电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46二、家

4、电上游原材料价格分析47(一)金属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47(二)化工原材料价格分析48(三)主要配件(面板)价格分析50三、下游终端消费市场及相关行业分析51(一)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51(二)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53(三)家电下乡销售增速放缓53(四)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指标放缓55第五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区域竞争力分析57一、各区域竞争力排名57二、各区域行业规模对比分析58三、各区域行业经营水平对比分析59四、区域行业运行动态分析61第六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细分市场分析63一、细分行业竞争力分析63二、细分行业规模对比分析63三、细分行业经营水平对比分析65第七章 201

5、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企业分析67一、不同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分析67(一)不同规模企业市场份额分析67(二)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67(三)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水平分析68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格局分析69(一)不同所有制企业市场份额分析69(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69(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水平分析70三、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71第八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贷款情况分析73一、行业信贷资金占用情况分析73二、行业贷款投向分析73(一)行业贷款细分行业投向73(二)行业贷款各区域投向74三、行业贷款客户结构分析75(一)不同规模企业贷款结构分析75(二)不同所有制企业贷款结

6、构分析76四、行业贷款规模及行业承受能力测算76第九章 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授信指引及风险预警78一、目标市场指引78(一)目标区域市场指引78(二)目标细分市场指引78(三)目标企业指引79二、行业风险预警79(一)行业风险识别79(二)行业风险评级预测81图表目录图表 1:2009年-2012年1月中国制造业当月PMI走势9图表 2: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势10图表 3: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走势11图表 4: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当月进出口总额走势图12图表 5: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

7、货币供应量当月同比走势14图表 6:2011年存款准备金历次调整14图表 7:2011年四季度重大事件对家电行业的影响分析22图表 8:2007-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规模分析25图表 9:2007-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季度走势26图表 10:2007年-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成本费用增长情况27图表 11:2007-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偿债能力分析27图表 12:2007-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盈利能力分析28图表 13:2007-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亏损情况统计28图表 14:2007-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营运能力指标29

8、图表 15:2007-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发展能力指标29图表 16:2007-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资金占用情况30图表 17:2008年-2011年12月空调月度产销情况33图表 18:2008-2011年12月中国空调月度内外销情况34图表 19:2008-2011年12月中国空调库存走势图34图表 20:2010-2011年12月中国空调内销格局35图表 21:2008-2011年12月中国冰箱月度产销情况36图表 22:2008-2011年12月中国冰箱月度内外销情况36图表 23:2008-2011年12月中国冰箱月度库存情况37图表 24:2008-2011年12月

9、中国洗衣机月度产销情况38图表 25:2008-2011年12月中国洗衣机月度内外销情况38图表 26:2008-2011年12月中国洗衣机月度库存情况39图表 27:2008-2011年12月中国彩电月度产销情况40图表 28:2008-2011年12月中国彩电月度内外销情况40图表 29:家电行业产业链结构图46图表 30:2010年10月-2011年1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走势47图表 31:2010年-2011年1月长江铜铝现货价格走势48图表 32:2011年以来中国家电用塑料价格指数走势49图表 33:2010-2011年制冷剂R22价格走势50图表 34:2010-2011年制冷剂R

10、134a价格走势50图表35:2009-2011年12月液晶面板价格走势51图表 36:历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52图表 37:历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52图表 38:2010-2011年12月消费者预期和信心指数变化53图表 39:2010-2011年12月我国家电下乡销售量及其同比增速走势54图表 40:2010-2011年12月我国家电下乡销售额及其同比增速走势54图表 41:2006年-2011年12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额及其增速55图表 42:2006年-2011年12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及其增速56图表 43:2008年-2011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累

11、计投资额及其增速56图表 44:2011年1-12月中国家电业各省市竞争力排名57图表 45:2011年1-12月我国家电行业各区域规模指标对比58图表 46: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竞争力前五区域企业平均规模与经济效益对比59图表 47:2011年1-12月中国家电行业优势区域经营水平对比分析60图表 48: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区域业动态61图表 49: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细分行业竞争力对比63图表 50: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细分行业规模对比分析64图表 51:2011年1-9月全国家电行业细分行业企业平均规模与经济效益对比65图表 52:2011年1

12、-12月全国家电行业细分行业经营水平对比分析66图表 53:2004-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占比情况67图表 54: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对比67图表 55: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水平对比分析68图表 56:2004-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占比69图表 57: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规模与经营效益对比70图表 58: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水平对比分析71图表 59:2011年四季度家电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动态71图表 60:2009-

13、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利息支出情况73图表 61:2011年1-12月全国家电行业各细分行业利息支出对比74图表 62:2011年1-12月中国各省市家电行业利息支出对比74图表 63:2008-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利息支出75图表 64:2008-2011年12月全国家电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息支出76图表 65:2009-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贷款规模77图表 66:2009-2011年12月中国家电行业大、中、小型企业贷款规模77图表 67: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目标区域市场指引78图表 68: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用电力器具制造目标细分行业市场指引7

14、8图表 69: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目标企业市场指引(分规模)79图表 70: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目标企业市场指引(分注册类型)79图表 71: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风险因素识别与预警79图表 72: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风险评级预测81图表 73:201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行业风险预测分布图81第一章 2011年四季度中国家电行业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对行业的影响分析(一)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1年四季度,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呈现前抑后扬的运行态势。11月,全球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三个月萎缩,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活动都陷入萎缩,部分地区如欧元区更是连续多个月

15、收缩,经济前景不容乐观。1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8,高于11月水平的49.7,显示出全球制造业表现在经历11月的短暂低迷后于12月显著回暖。2012年伊始,全球经济向复苏迈出试探性的步伐。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1.2,创7个月以来新高,但仍低于其长期平均水平的51.8。产量指数从51.8增至52.0,连续两个月增长。新订单指数从49.3增至51.6,为2011年8月以来的首次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从50.0增至52.4,价格涨幅较大的国家为波兰、印度和土耳其,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价格上涨也很快,中国、英国、西班牙的价格有所下降。就业指数从51.3降至51.0,已

16、连续26个月上涨,涨幅主要来自美国和德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和印度基本不变,中国、加拿大和韩国就业减少。制造业国际贸易量出现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新出口订单增长主要来自印度、美国和土耳其,中国、日本和英国增幅较小,欧元区、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和巴西则有所下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业受到欧债危机导致出口减少和政府资产减少所带来的影响较小。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该指数自去年以来,一直呈现波动性下行,11月份一度回落到50%以内,最近两月持续小幅回升,显示出经济增速回落过程趋缓。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

17、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其余各指数下降。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1个百分点;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下降明显,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图表 1:2009年-2012年1月中国制造业当月PMI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

18、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从工业发展来看: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3%,轻工业增长13.0%。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中部地

19、区增长18.2%,西部地区增长16.8%。分产品看,全年468种产品中有417种产品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12.0%,钢材增长12.3%,水泥增长16.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6%,乙烯增长7.4%,汽车增长3.0%,其中轿车增长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1.1%。图表 2: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从投资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

20、继续改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7486亿元,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第二产业投资132263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162877亿元,增长21.1%。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2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采矿业投资11810亿元,增长21.4%;制造业投资102594亿元,增长3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607亿元,增长3.8%。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510

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14.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1.3%,中部地区增长28.8%,西部地区增长29.2%。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33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0.8%,国内贷款增长3.5%,自筹资金增长28.6%,利用外资增长8.2%,其他资金增长9.0%。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新开工项目332931个,比上年增加431个。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4%。从消费来看: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家电销售有所回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

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318亿元,增长16.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0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商品零售160683亿元,增长17.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78164亿元,增长23.2%。其中,汽车类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回落20.2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32.8%,回落4.4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6%,回落6.1个百分点。

23、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环比增长1.41%。图表 3: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从进出口来看: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贸易方式继续改善。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9246亿美元,增长29.2%,占进出口总额的52.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052

24、亿美元,增长12.7%。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9171亿美元,增长27.3%;加工贸易出口8354亿美元,增长12.9%。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0075亿美元,增长31%;加工贸易进口4698亿美元,增长12.5%。图表 4: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当月进出口总额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对行业的影响分析2011年四季度,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家电行业出口环境不容乐观。从国内来看,随着家电下乡首批试点、空调器节能惠民工程以及家电以旧换新等拉动内需政策的退出,经过前两年快速增长的家电业,开始步入平稳增长期。2011年四季度,中经家电产业景气指数为99.

25、0点,较上季度回落0.2点,是2011年一季度达到近期高点后连续3个季度逐季回落,但当前景气度仍处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四季度,家电业增速放缓,景气指数回落,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有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消费,但也透支了一部分未来的购买力。随着政策的退出或逐步退出,家电业在理性回归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二是欧美经济形势低迷,需求减弱,继续对家电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三是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商品房成交量萎缩,导致城市市场家电销售不尽如人意,尽管保障房加快建设,但投放仍需时日。因此,购房需求减少直接影响到家电需求量的扩张。目前家电行业已逐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从发展趋势看,2012年家电行业

26、发展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以及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家电产销指标难以有更突出的表现,但由于家电行业自身内在增长动力的逐步增强和一些利好因素的支撑,家电产销不会出现大的回落,平稳运行仍是2012年家电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二、货币及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一)货币政策执行及其影响自2011年7月份后,CPI同比涨幅连续回落,通胀水平有所缓解,但同时银行信贷环境趋于紧张,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进入201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方面呈现微调迹象。11月16日,人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

27、活性和前瞻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是继10月份温家宝总理在温州首次提出“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宏观政策”后,管理层第二次公开提出政策微调的概念。政策微调这一概念的提出,显示中央意识到紧缩政策已经造成经济局部“刹车”过速。在国内通胀已经确立下行拐点,而外部经济仍然不甚明朗的背景下,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的紧缩力度,将对2012年的经济增长造成威胁。在此情况下,中央将进行“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宏观政策”,目的就在于“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11年11月30日,中央银行决定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4000亿元。此次下调距离央

28、行上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到半年时间,也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1%,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准备金率的下调,有助于在当前复杂形势下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在这样一个外需不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趋弱的关键节点上,央行通过下调准备金率传递出稳增长的信号,这是央行货币政策微调的进一步体现。2012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11年人民币贷款增长7.47万亿元。2011年12月,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均放量增长。图表 5:2009年-2011年12月中国货币供应量当月同比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2012年伊始

29、,决策层对全面放松货币政策仍然十分谨慎,继续在稳健的基调下进行预期微调。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这是今年以来我国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随着春节之后企业投资、信贷需求逐渐恢复正常,央行此次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在进一步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缓解当前市场资金紧张压力。市场流动性加强,有助于家电行业生产和销售,但由于未来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仍将面临欧债危机、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三大变数,因此货币政策对于家电行

30、业的影响也将存在不确定性。图表 6:2011年存款准备金历次调整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单位:百分点)72011年12月5日(大型金融机构)21.50%21.00%0.5(中小金融机构)18.00%17.50%0.562011年6月20日(大型金融机构)21.00%21.50%0.5(中小金融机构)17.50%18.00%0.552011年5月18日(大型金融机构)20.50%21.00%0.5(中小金融机构)17.00%17.50%0.542011年4月21日(大型金融机构)20.00%20.50%0.5(中小金融机构)16.50%17.00%0.532011年3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

31、)19.50%20.00%0.5(中小金融机构)16.00%16.50%0.522011年2月24日(大型金融机构)19.00%19.50%0.5(中小金融机构)15.50%16.00%0.512011年1月20日(大型金融机构)18.50%19.00%0.5(中小金融机构)15.00%15.50%0.5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联信(二)财政政策执行及其影响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51306亿元,比上年增加8818亿元,增长20.

32、8%;地方本级收入52434亿元,比上年增加11821亿元,增长29.1%。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非税收入14020亿元,增长41.7%。2011年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来看:一是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13.9%(按可比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进出口总额增长22.5%,相应带动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等较快增长。二是价格上涨带动相关税收增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

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国内生产总值如按现价计算增长17.4%,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相应增加。三是企业效益较好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2010年企业效益较好带动2011年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多,以及2011年企业利润总体增长带动预缴企业所得税增收。四是政策性增收因素。主要是非税收入中相当部分原在预算外专户管理,2011年按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属于转移性收入。据地方上报有关数据估算,全年纳入公共预算管理的原预算外资金约2500亿元,分别使地方和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提高6个和3个百分点。另外,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也带动相关收入增

34、加。与此同时,2011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得到落实,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继续降低部分商品进口关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从全年经济财政走势看,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企业利润下滑,物价高位回落,特别是四季度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收较多,汽车和房地产成交量下降相关税收减少,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前高后低。一季度受经济增长较快、进口大幅增长以及部分2010年末收入在年初集中入库等因素带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1%;二季度受经济增长较快、汇算清缴2010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多等因素带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9.6%;三季度受经济增速趋缓、但物价处于年内

35、高位等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5.9%;四季度受经济增长放缓、个人所得税改革、物价高位回落以及汽车和房地产成交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0%(其中中央财政收入扣除当季企业所得税退税增加因素后增长7%左右)。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比上年增加19056亿元,增长21.2%。分中央地方看,中央财政支出56414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6514亿元,比上年增加525亿元,增长3.3%(剔除原列中央本级的车辆购置税支出从2011年起转列对地方转移支付因素后中央本级支出增长约11%);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9900亿元,比上年增加7559亿元,增长23.4%。地

36、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以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支出92416亿元,比上年增加18531亿元,增长25.1%。2011年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如下:教育支出16116亿元,比上年增加3566亿元,增长28.4%;医疗卫生支出63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63亿元,增长3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44亿元,比上年增加2013亿元,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3822亿元,比上年增加1446亿元,增长60.8%;农林水事务支出9890亿元,比上年增加1760

37、亿元,增长2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90亿元,比上年增加348亿元,增长22.5%;节能环保支出2618亿元,比上年增加176亿元,增长7.2%;交通运输支出7472亿元,比上年增加1984亿元,增长36.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653亿元,比上年增加1665亿元,增长27.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014亿元,比上年增加529亿元,增长15.2%;公共安全支出6293亿元,比上年增加776亿元,增长14.1%;科学技术支出3806亿元,比上年增加556亿元,增长17.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09亿元,比上年增加1772亿元,增长19%;国债付息支出2388亿元,比上年增加

38、544亿元,增长29.5%。“4万亿”刺激计划中,地方配套项目还有部分尚未完工,而“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投资项目已陆续上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下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速持续攀升,由上半年的14.9%升至1月-11月的24%,这些项目将在明年迎来高峰期。从“六五”到“十一五”的经验看,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二年相对于第一年都存在投资加速的过程。“十二五”期间虽然可能出现例外,但投资增速不会明显放缓。预计,201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其中,房地产投资达到18%,较今年1月-11月的29.9%明显放缓,这一增速主要靠保障房投资来保证,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施工高潮是在

39、明年和后年,可以使房地产投资明后年不会出现负增长。2012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财政政策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政策将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财政保障及政策依据,在良好的财政环境支撑下,行业将得到稳定发展。三、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40、一)家电下乡政策进入退出程序 龙头企业销售更具稳定性9月19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三部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称,从2011年11月30日起,山东、青岛、河南、四川家电下乡政策如期结束。按照原先家电下乡执行4年的计划,先期执行的三省一市到今年11月底就将结束,后续推广的14个省市自治区除先期的三省一市外执行到2012年11月底,按计划,其余地区结束时间将在2013年1月底。退出程序:2012年1月6日零时起,中标区域仅限于三省一市的家电下乡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三省一市所有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权限将全部停止。2012年3月1日零时起,三省一市财政部门在信息系统中的审

41、核兑付功能将关闭。政策到期后,三省一市家电下乡销售企业要督促原所属备案销售网点立即撤下“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撤掉店内所有家电下乡有关宣传材料,取消家电下乡专区(专柜),不得利用家电下乡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在三省一市未销售完的家电下乡产品,可以作为普通商品继续销售。(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三省一市家电下乡已经实施4年,家电保有量已经提升至较好水平;家电企业要求延期的意向也较弱。三省一市在目前家电下乡销售中的占比约30%,退出将对下乡销售造成实质性影响。因下乡产品出货价较同类非下乡产品要高,虽然政策截止后仍可销售但没有补贴,经销商将减少进货消化库存,并逐步切换至非下乡产品。四季度三省一市下乡

42、产品销售可能出现类似于今年3月“截止前爆发”的效应,拉动下乡销售较好增长。对于明年家电下乡及农村消费的判断,试点地区退出将有显著影响,但其他地区还将出现“截止前爆发”的效应,同比增长还将较好。三省一市政策到期后家电消费可能趋缓或略微下降,非下乡产品在农村的消费比重将大幅提升,整体看农村消费仍将有一定增长。龙头凭借渠道优势,销售更具稳定性。在三四级市场拥有2万家左右的零售终端,才能完全覆盖全国三四级市场。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仅海尔、格力、美的。虽然借助家电下乡政策,二三线品牌在农村建立起基本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并取得不错的收入。但随着政策退出,市场竞争加激烈,其渠道劣势将逐渐显现。龙头企业销

43、售相比于行业波动将更具稳定性。建议银行关注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授信机会,同时注意家电下乡政策退出给中小品牌企业所造成的授信风险。(二)国务院:减半征收小企业所得税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确定,将提高小型企业的公司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适当提高对小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在中国,大量中小企业融资仍依靠银行贷款,但银行系统在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资本金要求下,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融资难依然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许多极具成长性

44、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小企业,因为融资能力不足、外部支持欠缺,而受困于资金难题。国家减半征收中小企业所得税,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借助于政府有力的融资措施及相关融资平台和渠道,家电中小企业可以从资金方面打开缺口,全力进行企业投融资战略,从而使企业做大做强。尤其是在家电下乡政策退出的形势下,对于那些只依赖政策补贴而存活的中小企业,这将是一大利好。(三)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发布 政策利好照明厂商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发布。11月7日,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将在未来5 年内分功率逐步淘汰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1.2012年10月起禁止销售和进口10

45、0w以上白炽灯。2.2014年10月起禁止60w以上白炽灯及低效卤钨灯。3.2015年10月起将对前期政策进行评估和调整,2016年10月起禁止15w以上白炽灯。公告预计,可新增照明电器行业产值约80亿元,年节电480亿千瓦时。路线图的影响可以参照欧盟。中国路线图与欧盟非常类似,欧盟09年9月起逐步淘汰白炽灯,对光源销量的影响:1.白炽灯短期有抢购行为,价格逐年上涨,总销量自07年起逐步下降。2.2010年,卤钨灯与双端荧光灯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价格均同比下降;单端荧光灯销量显著下降,价格略涨。据调查,欧盟居民主要担心荧光灯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因此卤钨灯上升更显著。3.2008-2010年,200

46、w以下白炽灯、卤钨灯与荧光灯总销量由24.4亿只增长到25.4亿只。4.LED灯尚未纳入统计。欧洲淘汰白炽灯或略拉动光源总需求,卤钨灯与节能灯对白炽灯的替代仍是逐步的。未来5年节能灯市场空间将大幅扩大,政策利好照明厂商。2010年国内白炽灯与节能灯总产量分别约38.5亿只与42.6亿只,内销量分别为10.7亿只与12.6亿只。国内家用照明使用卤钨灯较少,相信节能灯对于白炽灯的替代速度更快,未来5年有翻番市场空间。白炽灯淘汰对于节能灯销量的拉动有望于2013年开始体现;2014年淘汰低效卤钨灯还将显著拉动。节能灯国家补贴趋于平稳,LED照明补贴有望推出并逐步放大。政策中长期利好照明厂商及LED芯

47、片等配套厂商。建议银行关注这些领域相关授信机会。(四)家电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 行业未来五年产值增速可期2011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家电产业技术路线图(2011年版)路线图。以2011年为基准年,2015年和2020年为关键目标年,将通过十年的努力,实现我国由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的转变。家电产业技术方向明确。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家电产业目标及技术方向主要围绕节能、低碳环保、性能及可靠性、智能化和先进制造。虽然路线图所提出的目标很有挑战性,但却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上下游配套,指导家电产业升级极具引导性。据“路线图”提出的目标显示,到2015年我国电冰箱能效水平较2009年将提高20%,2020年较2015年再提高15%。在产品结构升级方面,路线图中也有具体目标,比如,到2015年国内市场250升以上的大容量、多门、对开门等中高档产品的比重由现在15%提升到25%,到2020年实现整机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