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7653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探究电路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除带正电荷外,其它性质与电子相同),以下关于电子和正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正电子和电子互相排斥B. 正电子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C. 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D. 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2.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通过L1的电流为0.7AB. 通过L1的电流为1.2AC. 通过L2的电流为1.2AD. 通过L2的电流为2.4A3. 下列关于“

2、吸”的物理现象中,由于静电现象引起的是()A.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B. 拔火罐,玻璃罐“吸”在皮肤上C. 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D. 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4. 两个灯串联在电路中,其中一只灯亮,另一只灯比较暗,则通过两者的电流()A. 亮的电流大B. 暗的电流大C. 两者电流相等D. 无法比较5. 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由乙、丙两图读得,则电灯L1中的电流是()A. 0.8AB. 0.16AC. 0.52AD. 1.3A6.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V1、V2的指针偏转位置均如图乙所示,

3、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4.8V1.2VB. 6V1.2VC. 1.2V6VD. 1.2V4.8V7. 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路中有电压则一定有电流B. 有电压可能有电流,没电压一定没电流C. 电压和电流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电流是产生电压的原因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已知电源电压为6V,L1两端的电压为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VB. 电压表的示数为4VC. 电压表的示数为6VD. 电压表的示数为10V9. 图中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A. B. C. D. 10.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是测量()A. L1灯两端的电压B. L2灯两端的电压C. 电源电压D. L2灯和电源电压两端电压11. 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条导线,细导线的电阻较大C. 一切导体的电阻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当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12.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A. 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有电阻,没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没有电阻B. 通过导体的电流逐渐增大,则导体的电阻也逐渐增大C. 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D.

5、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管有没有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是一定的13. 有一根铜线,下列方法能使其电阻减小的是()A. 减小通过铜线的电流B. 增大加在铜线两端的电压C. 把钢线对折并扭合在一起D. 把铜线拉长14. 长度,粗细相同的铜线,铝线,铁线和镍铬合金线的电阻越来越大,则四种导线中最适合用来制作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是()A. 铜线B. 铝线C. 铁线D. 镍铬合金线15. 把一段导体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6.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金属棒中瞬间自由电荷

6、移动的方向是_,电流的方向是_,(前两空选填“从A流向B”或“从B流向A”)此时B带的是_电。(选填“正”或“负”)17.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发现A1A2两只电流表的指针恰好偏转到同一位置,若通过L1的电流为0.8A,则电流表A1示数是_A,电流表A2示数是_A。18. 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由接1转到接2时,电压表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_V,电源电压是_V.若灯L2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V。19. 一根粗细均匀的长为L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4.当把它均匀拉长到2L时,其电阻为_,当把它对折后使其长度为L/2时,电阻为_,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L/2,则电阻为_20. 如

7、图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旋钮型变阻器要使旋钮触片顺时针旋转时电阻增大,应连接的接线柱是_.“铜线”和“镍铬合金线”两种材料中,较适合用于制作旋钮型变阻器的是_三、作图题21. 在图所示电路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填上后使电路能正常工作。四、实验探究题22.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UAB/VUBC/VUAC/V2.41.43.75(1)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发生在两个灯泡处,则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或_。(2)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来测L

8、2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种接法_(填“正确”或“不正确”)。(3)上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他们由此分析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你认为他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_。23. 物理小组想究导电液体的导电性与接入电路中液体横截面积大小的关系。他们用长方体水槽、浓度一定的食盐水、电源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及电流表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实验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将电极M、N分别固定在水槽左右两侧底部的中央。(1)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_(选填“左”或“右”)端。(2)实验中,通过调节_的滑片来保持电极M、N间的电压恒为3V.控制其他条件不变通过向水槽

9、中添加食盐水,从而达到改变食盐水的_的目的,用电流表测出相应的电流值。食盐水导电性的强弱可以由_来判断。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横截面积S/cm2电流I/A1500.0221000.0431500.0742000.0852500.1163000.1373500.1484000.1494500.14(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描点,做出电流I随横截面积S变化的IS图象。(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或图象,可得到初步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横截面积增大时,食盐水的导电性_。(5)为验证实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采取的做法是:_。24. 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位置ABC电流I/A

10、0.30.240.54(1)如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A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示数将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只写表达式)。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正电子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故A错误;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正电子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故B错误;C、因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

11、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D、因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子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知道“正电子”是带正电荷的电子,再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与电流方向的规定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正电子”的特点是带有正电荷,再结合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以及电流的形成与方向进行解答。2.【答案】A【解析】解:由图甲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已知A1的示数为1.2A,即总电流I=1.2A;图中电流表A2测量L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A2的示数要小于A1的示

12、数,所以A2所选量程为00.6A,其示数为0.5A,即L2支路的电流I2=0.5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支路L1的电流为:I1=II2=1.2A0.5A=0.7A;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由图甲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L2支路的电流,根据A1的示数(干路电流)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判断A2的量程和示数,即L2支路的电流,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L1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判断A2的量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化纤衣服容易因摩擦而带电,会吸引轻小的灰尘,属于静电现象。故A符合题意;

13、B、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所以这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间的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D、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是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如:吸管喝饮料、离心式水泵抽水、钢笔吸墨水等;(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流体流速大的

14、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此类题举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4.【答案】C【解析】解:由题知,两个灯串联在电路中,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二者的电流相等。故选:C。知道两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判断。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不要受灯亮度不同的影响。5.【答案】D【解析】解:由图知,闭合开关,电流从正极出发,首先经过电流表A1,然后分成两支:一支经L1回到负极,另一支经L2、电流表A2回到负极。所以两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A2测量L2支

15、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所以A1选择的是03A量程,示数是1.8A,A2选择的是00.6A量程,示数是0.5A;通过L1的电流为1.8A0.5A=1.3A。故选:D。首先分析电路,明确灯泡的连接关系及电流表的测量位置,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及电流表读数方法。本题的易错点是学生在做题时有可能误认为电流表A1测的是L1电流。关键是判断出甲乙图的示数分别是哪一个电流表的示数。6.【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甲可知,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1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确定电压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示数,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R2两端

16、的电压。本题考查了求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掌握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确定两个电压表的量程。【解答】由图甲可知,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电压表V1示数应大于电压表V2示数,则电压表V1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U=6V;电压表V2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U1=1.2V;电阻R2的电压U2=UU1=6V1.2V=4.8V,故D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解:A、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一是电路要闭合,二是有电源存在;

17、因此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故A错误;B、电路两端有电压,当再闭合开关形成通路时,才会形成电流,当电路断开时,有电压,但电路中没有电流,故B正确;C、电路两端有电压,若电路是开路,电路中无电流,故C错误;D、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电压),二是闭合电路,据此分析判断。本题考查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知道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电压)和通路(开关闭合)是本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电压的测量,关键是电压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

18、测L1的电压。【解答】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已知L1两端的电压为2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2V。故选A。9.【答案】B【解析】【分析】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连接电压表的时候,电流要从正接线柱入,负接线柱出;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则电压表与灯L1并联。本题考查只要注意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连接正确,电压表与L1是否并联即可。【解答】A.由图可知,电压表测的是两灯串联的总电压,或电源电压,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电压表与L1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故B正确;C.由图可知,电压表接到了L2的两端,测的是L2的两端电压,故C错误;D.由图可知,电压表接到了L1的两端,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9、,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解: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之一是:并联在电路中,即与被测电路并联;此题中,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故电压表是测L2两端的电压;故选:B。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并联在电路中;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要判断电压表所测电压,关键是看电压表与哪部分电路并联。11.【答案】B【解析】解:A、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条导线,细导线的电阻较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对于金属导体来说,其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灯丝;也有少数导体,电

20、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无关,当电流为零时,电阻不为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阻碍电流的性质,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本题考查学生对电阻的了解,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12.【答案】D【解析】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管有没有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是一定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故选:D。电阻的影响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电压、电流无关。对同一导体,电阻一定,公式R=UI只用来计算或测量电阻,但电阻值不会随电压、电流的

21、变化而变化。13.【答案】C【解析】解:A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C、将导线对折起来,导线的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其电阻会减小,故C正确;D、导线的材料和温度不变,把导线拉长一些,其长度增加,横截面积减小,电阻增大,故D错误。故选:C。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短、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了解与掌握,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14.【答案】D【解析】解: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电阻最大的镍铬合金线来作为电阻丝,理由是:长度、

22、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大,这样在移动滑片改变相同的长度时,镍铬合金线的阻值会有明显的变化,起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故选:D。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为了能比较容易的改变阻值,应选用电阻大的材料作为电阻丝。若作导线用,则应选铜线和铝线;若作电阻丝用,则应选用镍铬合金线用。它们各有各的用途。15.【答案】A【解析】解:在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材料和长度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故导体被拉长后由于长度变大、横截面积变小;所以电阻变大。故选:A。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考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关

23、系。16.【答案】从A流向B;从B流向A;负【解析】【分析】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电流方向的掌握情况,要明白金属导电靠的是金属中带负电的自由电子。解答本题应掌握电流的形成与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解答】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带负电的电子可以沿金属棒从A向B移动,使验电器B也带上负电;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故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定向运动方向相反,所以金属中的电流方向是从B向A。故答案为:从A流向B;从B流向A;负。17.【答案】1;0.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关键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

24、和指针的位置确定量程。根据电路图可知,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确定量程,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灯L2的电流,根据分度值间的关系求出干路电流。【解答】电路图可知,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相同,所以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最小分度值是0.1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0.6A,最小分度值为0.02A,A1A2两只电流表的指针恰好偏转到同一位置,则大量程正好是小量程的5倍

25、,因此电流表A2示数,即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等于通过L1的电流的14即I2=0.8A4=0.2A,则干路的电流I=I1+I2=0.8A+0.2A=1A;故答案为:1;0.2。18.【答案】4 6 0【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由图乙可知,电源电压U=6V;当S接2时,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可知,U1=2V,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UU1=6V2V=4V。若灯L2断路,电压表两端与电源不相通,电压表没有示数,则电压表的示数为0。故答案为:4;6;0。(1)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L1的简单

26、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2)当S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知道电源电压,可以计算出灯泡L2两端的电压。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电压的串联的特点,故据题意和图乙得出对应的电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9.【答案】16;1;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电阻的影响因素,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电阻大小与电阻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解答】导体的材料相同,则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长度为L均匀拉长2L后,长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故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即44=16;将电阻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

27、,故电阻变为原来的14,即144=1;粗细不变使其长度变为L2,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电阻为原来的12,即124=2。故答案为:16;1;2。20.【答案】A、B;镍铬合金线【解析】解:(1)将A、B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此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PA段,顺时针旋转旋钮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为了能比较容易的改变阻值(即电阻丝的电阻要大一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镍铬合金线比铜线的电阻要大,故应选用镍铬合金线故答案为:A、B;镍铬合金线(1)要起到变阻作用,一定要连接B接线柱,再根据顺时针旋转旋钮连入电阻变大确定另一个接线柱;(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为了

28、能比较容易的改变阻值,应选用电阻大的材料作为电阻丝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会根据实际要求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21.【答案】解:(1)要使电路能正常工作,可以是两只灯泡并联;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经开关后分为两支:一支经上方的电表、右面的灯泡回到电源负极,所以上方电表为电流表;另一支经下面的灯泡,右下方电表回到负极,所以右下方的电表为电流表;中间“”为相当于断路的电压表,如图所示:(2)要使电路能正常工作,还可以是两只灯泡串联;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两个电灯回到负极,中间圆圈内为电流表;左右两个圆圈内为电压表,如图所示:【解析】在电路中,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相当

29、于断路,与用电器并联。要使电路能正常工作,两灯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接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就能轻松解决此题。22.【答案】L2断路 L1短路 不正确 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解析】解:(1)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是电压表之外电路断路,即L2断路,或与电压表并联的灯L1短路;(2)已测量L2两端的电压,则与B点相连的为电压表正接线柱,与A点相连的为电压表负接线柱,小明将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来测L2两端的电压,则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了,这种接法不正确;(3)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同不同

30、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他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故答案为:(1)L2断路或L1短路;(2)不正确;(3)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1)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是电压表之外电路断路,也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灯L1短路;(2)电流应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出,据此分析;(3)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同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本题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考查故障分析、电压表使用和归纳法的运用。23.【答案】(1)右;(2)滑动变阻器;横截面积;电流表示数;(3);(4)强;(5)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测量。【解析】解:(1)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测滑片

31、放在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2)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保持电极M、N间的电压恒为3V.要想究导电液体的导电性与接入电路中液体横截面积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长度和材料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实验中控制其他条件不变通过向水槽中添加食盐水,从而达到改变食盐水的横截面积;食盐水导电性的强弱可以由电流表来判断,食盐水导电性强,电阻大,电流小,这用到了转换法;(3)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画出图象:(4)根据表格数据知:其他条件不变,横截面积增大时,电流越大,食盐水的导电性强;(5)为验证实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改变液体的密度进行多次测量。故答案为:(1)右;(2)滑动变阻器;横截面积;电流表示数;(3

32、)见上图;(4)强;(5)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测量。(1)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测滑片放在阻值最大处;(2)要想究导电液体的导电性与接入电路中液体横截面积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长度和材料相同,改变横截面积;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是通过电流大小来判断的,用到了转换法;(3)根据表格数据画出图象;(4)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5)为验证实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改变液体的密度进行多次测量,找出普遍规律。本题考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以及对实验现象总结能力,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有一定的难度。24.【答案】(1)C;(2);变小;(3)IC=IA+I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电路的连接、电压表的使用、实验数据分析,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1)掌握电路的连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测干路的电流;(2)为了测量A处的电流,让电流表和支路电灯串联;(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解答】(1)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干路的电流,即C点的电流;(2)让电流表测量另一处的电流,也就是测量支路的电流,支路电流小于干路电流,下图测量的是A点的电流,电路连接如图所示:;(3)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即IC=IA+IB。故答案为:(1)C;(2); 变小;(3)IC=IA+I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